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以焦慮為師,培養情感能力。

文:楊鎮宇(台北共學平日六團領隊)
圖:Burtina


最近讀羅洛梅的《焦慮的意義》,他很推崇齊克果的思想,他說:「齊克果對焦慮最迷人的描述是把它看成『學府』(school)。焦慮是比現實更好的老師,因為我們或許可以避開不悅的情境,而暫時逃避現實,但是作為教育資糧的焦慮卻總是存在,因為人們離不開它。」

齊克果認為,焦慮是人類在面對他的自由時所呈現的狀態,焦慮就像是「自由的可能性」,當人預見可能性時,焦慮就已經潛藏在那兒了,在實現可能性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焦慮。完整的自我人格是奠基於個人面對焦慮,以及雖有焦慮依然前進的能力,所謂的信心,並不是去除懷疑或焦慮,而是抱著即便有懷疑和焦慮,依然勇往直前的態度。

自由帶來可能性,但也代表不確定與未知,迎向前去,可能是恐懼,也可能是希望。


批判教育學者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認為,有恐懼是正常的,而且恐懼一定有很具體的來源,不接受自己的恐懼,就同步地拒絕接受了自己的夢想,因此應該為恐懼設立界限。

這也像是腦神經研究者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所說的「覺知之輪」這個概念:人的內心若比喻成一個腳踏車車輪,核心位置就是意識中心,周遭則是人能意識到任何事物(例如各種感知、感受、感官知覺、夢想、記憶等)。焦慮或恐懼,只是覺知之輪的其中一個小面向,不是全部。

若把注意力全集中放在焦慮上,就表示人過分執著在覺知之輪的周邊,而不是從意識中心來感知世界,人就會變得僵化。

丹尼爾席格認為,焦慮、恐懼等情緒的確是真實的感受,但那只是覺知之輪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已,還有其他的面向呢。


面對焦慮,我覺得羅洛梅、齊克果、弗雷勒、丹尼爾席格等人在討論時都有些相通之處,就是人需要培養一種面對內在狀態的能力,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感能力。

面對情緒,是種能力,一直練習,就越有機會辨識情緒跟情境的互相關係,也更有能量區分面對事情的層次。



【延伸閱讀】

20140131,慢活過年的小小閱讀心得~關於孩子暴力的一種解讀 – 讀羅洛梅的《權力與無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