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爸媽忘記的事


文/圖:陳淑真 (台北共學平日六團成員)



女兒最近一歲七個月了,才剛覺得孩子好像獨立了些,就毫無防備的突入「戰鬥」狀態,煩了幾夜之後,我終於承認,這所謂的狀態,也不過就是我個人的定義而已。
  
孩子夜裡雖然時會醒來,但大哭不休的情況卻是極少見的。

印象中,上次哭鬧不成眠的情形,已是九個月前的事了,當天早上因為家族KTV聚會的聲光效果太過刺激,孩子在入睡後不斷出現夜驚,安撫不下的尖銳情緒最後在極盡疲憊裡才稍做停歇。
  
正因為孩子大部份的表現是穩定或容易理解的,所以面對無法解釋的情況時,我和孩子的爹就更顯得措手不及。

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無法在當下理解孩子,以往面對孩子的情緒,我們常覺得心疼,想幫卻幫不上忙而倍感挫折,當時的無助和自省還那麼深刻,沒想到此刻的我竟對孩子說:「妳明明就會說,為什麼要用哭的?」、「我很累,我想要睡覺,妳到底怎麼了?如果妳就是要哭的話,那妳就哭吧。」

而這個躺在床上哭到停不下來的小生物,也才一歲七個月,她甚至還不會說完整的句子,卻被要求在情緒崩潰時,要用爸媽都懂的方式表達她的意願。

那幾天作息並無異常,同樣在晚上6~8點入眠,但凌晨34點間卻像嚇著似的爆哭醒來。

我猜測許多情況,不是要ㄋㄟ ㄋㄟ,對小毯子搖頭,拒絕抱抱,身體感測沒有燒,看來很想睡但雙腳輪流踢得很猛。她對爸媽錯誤的猜測又急又氣,激烈的哭聲在安靜的深夜和疲累的身軀裡放大放大劇烈迴盪。

我不知道實際上經過了多久,但在一家三口都氣急敗壞時,孩子終於手比門外,在抽泣的空檔說了「包包」。
  
「包包」是孩子對麵包的暱稱。

我問:「妳真的想吃包包嗎?」孩子抽泣著點頭,但我又說:「現在很晚了,大家都在睡覺了,我們明天早上再吃包包好嗎?」

孩子抽泣瞬間再拉高為哭鬧,於是當下的我覺得只能「妥協」,可是熱了麵包後事情還沒有完結,孩子吃了幾口就搖頭並又開始哭泣,反覆問了幾次之後,孩子終於在哽咽中點頭接受ㄋㄟ ㄋㄟ,然後帶著滿臉淚痕的睡去。這樣的情況到了第四晚,我們終於允許自己看到事情的真貌。
  
孩子再次爆哭的凌晨時分,我告訴自己要專注於她的情緒,不讓不耐再度於停頓時補位,但愛女如命的老公這時也被疲憊和煩躁入侵,他問我:「兇她有用嗎?我可以兇她嗎?」我說:「不要兇她,她只會更崩潰。」

我同樣的試了好多種猜測,但卻得到否定的回覆。最後孩子又比著門外,表示要媽媽抱出房,這次我沒有大口吐氣也沒有跺腳,我抱著柔軟的孩子將她的小臉往我的肩膀上放,我們一齊往她指引的方向前進。孩子比了比冰箱,哭著說「包包」,我問:「妳要吃包包?」孩子搖頭,手指示我開冰箱,我ㄧㄧ唱名冰箱的食物,但只見孩子頻頻搖頭的否定,我說:「那真的沒有了,我們就只有這些食物。」

孩子定定的看著冰箱一陣子,點頭答應回房喝ㄋㄟㄋㄟ。

躺回床上我們面對面,我輕撫孩子的頭髮,她帶著眼角的淚痕再次睡著。

這次我懂了,不帶情緒的我為傾聽騰出了空間,我知道問題是什麼了!

我的孩子本來就是個小胃的人,一向適合少量多餐,現在可能是另一波急速成長期,ㄋㄟㄋㄟ已經不能滿足她身體的需要,所以在入眠七、八個小時後被餓醒,本來也是可理解的事。

孩子不會說肚子餓,但她確實已用哭聲和所會的詞彙包包、動作手比門外,然後手指冰箱來告訴我們了。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我們竟然忘記並忽視它,我真的真的好自責。
  
隔日用過早餐後,我們驅車往超級市場前進,購買孩子最愛的香蕉,和孩子一起選購容易消化的baby餅乾,夜裡飢餓的時候都可以即食。我們同時備有糙米麩和麵茶,睡前可以和孩子來一杯暖消夜。

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們放下身段傾聽,孩子重新感覺到了自己被理解,這天夜裡真的沒有哭鬧了。

現在回述這些經過,在淚眼中打完紀錄,為的是隨時提醒自己。我以為自己釋出許多「我訊息」,傳達了自己的感覺,期望孩子「同理」,但卻直接忽視她的初始情緒,在我的不耐煩之中,放棄挖掘她哭泣的動機,在沒解決她的難題之前,先行宣告我的離去。

我們忘記了她只是個一歲七個月的孩子,我們任由情緒凌駕自己。
   
釐清頭緒後,我和孩子的爹認真談論這整個經過。我們需要在同一艘船上,但沈到情緒海裡又需要對方的提攜。

我給自己的幾點提醒是這樣的:
    
①以為自己懂得,就忽略傾聽,是一種傲慢。
②忘記孩子的發展,並且預設期望,是一種權威的表現。
③當我告訴孩子『我不喜歡妳這樣』時,不自覺引導孩子壓抑自己的真實情緒,身為大人的我,也同時失去關照自己內心的機會。
④情緒的渲染力超乎想像,當另一半不自覺被情緒牽引時,另一方一定要更加專注在「事件本身」,避免火上加油,讓孩子感覺更孤立無援。
    
過去的我會不由自主的只呈現好的一面,因為我不知道怎麼說明「不對勁」的「感覺」,我也害怕述說自己的不夠完美,所以我總是無法回顧事件的本質,只是收留所有自責和懊悔的心情再時不時地提出來批判自己。

過去的我,常覺得自己的人生在無止境的懊悔中渡過。

現在的我在學習,已發生的事情是不可逆的了,我還是好難過自己的疏忽,心疼孩子當下的無助,但還好總算是察覺了,我好感謝孩子無條件的包容,在整理情緒後,我們要重新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篇文章最上面的那張圖片,是女兒堅持幫爸媽提購物袋,邊走邊看飯店兩旁的擺設,然後帶著驕傲的笑容自己走進房。她是長大了些,但還沒大到可以掙脫爸媽這片天,我願和她齊頭並進,因為,在親子關係裡,沒有所謂的輸贏。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