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鎮宇(台北平日六團領隊) 圖:沐夏
有個媽媽問我有關「底線」的問題,他提了個具體情境,而我就這個情境做了些回應。
Q:
鶯歌陶瓷博物館內有個需付費的親子遊戲區,我兒阿華(三歲半)欲罷不能吵著要進去,我說「爸爸媽媽沒有要進去,那要付錢,別的地方也很新奇去看看吧!」沿路吵到戶外,最後阿華爆發,把推車弄倒,把水壺丟掉,這期間我試著用同理的對話無效,用第三法也失效。
阿華氣急了,出手要打我,我不讓打,只有讓他空打,我跑他追。最後,他要討抱,我讓他抱了,一場追逐哭鬧戲落幕了。
阿華靜下來了,我對他說,「可以溝通一下嗎?」他說:「不可以!」我接著說:「那你再靜一下好了!」
五分鐘後,我跟阿華說:「我們要繼續往前走了喔!」阿華仍然不願意,我說:「那就只好走囉!」阿華立刻擦乾眼淚一起和爸媽走了。
這其中真有太多需要親子事後再說明的事,以及我自己不願退讓和堅持的東西!我想回家後和阿華有好多話要說!
事件的發生時間是剛到博物館裡頭沒多久就發生,我猜想,阿華很堅持要進去親子遊戲區,是看到像親子館一樣繽紛的色彩軟墊,而我不願意付費進去那個遊戲區是因為我覺得要付錢就在家附近也可以,希望小孩多往戶外走!
我不願意退讓一直堅持的原因是,如果阿華一吵鬧,有哭鬧就達到目的,若順著他第一次,是不是就成了「有吵就有糖吃呢?」我會擔心,如果小孩哭鬧就順著他,是不是就會變成往後凡事順著小孩的意思走了呢?而且阿華最近一直都在試我的底線,我又沒出現情緒的高低起伏,但他會看我臉色,並且問我:「你不開心嗎?」
可以提供一下你的解決方法嗎?我這樣做有何可更進一步的嗎?或是有哪比較欠妥當的嗎?所以同理心要再加強嗎?
A:
阿華媽媽你好,我讀你寫的文章好多遍,體會到你的苦惱,也感受到你很想努力調整方法的心情。
你提到說:「阿華最近一直都在試我的底線,我又沒出現情緒的高低起伏,但他會看我臉色,並且問我:你不開心嗎?」至於陶瓷博物館外,小阿華堅持要進去付費遊戲區的事件,這件事也一直讓你很苦惱,你問說:「所以同理心要再加強嗎?」
從你的描述裡,我感覺你的孩子阿華是在意你的心情的,而你也試著想要同理小孩,就這脈絡來看,你們彼此其實是想要心意相通的呀!但是遇到具體的情境,怎麼就好像變成拉扯跟對立了?就變成「小孩考驗家長的底線」大作戰了?
你問我怎麼看「要不要帶阿華進去付費遊戲區」,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如果我很「理性」地回應你「要不要帶阿華進去付費遊戲區」這個行動本身,跟你說「讓小孩進去玩吧」,那麼,這並沒有回應到你的心情,甚至還忽略你的擔心(這樣小孩不就變成有吵就有糖吃了嗎?)
如果我回應說「不要帶小孩進去玩」,又變成沒有回應到小孩的心情,或者更明確地說,這樣的回答無法理解「小孩堅持要進去遊戲區」這個行為本身的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心情。
因此,對於你的提問,如果我只回應行為本身,不論是「要讓小孩進去遊戲區」或「不要讓小孩進去遊戲區」,都不太算真正回應到你的心情,讓小孩進去玩會讓你有「有吵就有糖吃」的憂慮心情,不讓小孩進去玩則讓你有「一直被小孩挑戰底線」的擔心心情。
這就好比,如果家長試圖「理性」地回應小孩(一直堅持要進去遊戲區)的行為本身,只回應「要給小孩進去玩」或「不要給小孩進去玩」的行為本身,都忽略了小孩如此堅持的行為背後,蘊含了什麼樣的情緒跟意志。
「要不要進去付費遊戲區」是表徵,就你而言,你在意的是「有哭鬧若順著第一次,是不是就成了『有吵就有糖吃呢!』」,而我猜,阿華在意的是,「我雖然只有三歲半,但是我也想要有自己做決定的時刻!」
我覺得,在「付費遊戲區」事件中,你先看到的是,「要付錢就在家附近也可以,希望多往戶外走」的想法(這是大人的想法),接著看到的是,「有吵就有糖吃」的推論(這是大人的推論),再接著看到的才是,「欲罷不能吵著要進去而不可得,最後大爆發的阿華」(這是小孩表現出來的行為跟外顯的情緒)。
而我會想問,我們看到的是小孩堅持的行為跟外顯的情緒,那讓小孩如此堅持的內在歷程是什麼呢?他是懷著什麼樣的想法,什麼樣的推論,然後才來到了大人眼中的「把推車弄倒,把水壺丟掉的爆發行為」呢?
為什麼阿華會因為「沒法進去付費遊戲區」而這麼生氣?為什麼他會沿路吵到戶外,最後暴發把推車弄倒水壺丟掉,甚至氣極了要出手打媽媽?
這時,我們要思量的就不只是「要或不要帶阿華進去付費遊戲區」的行為決策,而更是考驗我們怎麼回應「阿華想進去遊戲區的心情」。
我有個猜想,就付費遊戲區事件本身來說,如果,阿華覺得他想自己做決定的心情有被看見(而不是只看他一直堅持的行為本身),再加上,他在其他事情上有自己做決定的經驗(而不是一直被決定),那麼這次就算沒法進去付費遊戲區,可能不需要有那麼大的情緒波浪了。
怎麼跟小孩站在同一側,一同度過情緒的大浪,理解彼此的需求,一起協商,然後找出解決辦法,是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核心課題,至於要不要進去付費遊戲區的行為本身,我覺得反而是練習題了。
透過這次的練習題,若能讓你們親子更了解彼此的心意,站在同一側,而非對峙的兩端,那你就賺到了。
我覺得,與其說是「底線」問題(例如,會吵就有糖吃、爬到大人的頭上云云),不如說是「開關」問題(小孩關閉他的心門,不跟你講他的心情跟想法了,但他還是期望大人的回應的,等到受不了時,再用激烈的行為一次總爆發)。
「底線」問題是針對行為而起。「開關」問題則是面對心扉而生。
【延伸閱讀】
20170913,楊鎮宇,你可以去脈絡,也可以貼標籤。
20170908,楊鎮宇,你可以不寬容,也可以不好奇。
20170822,楊鎮宇,你真的願意繼續這樣堅持嗎?
20170328,楊鎮宇,小孩的「意識」,才是我們工作的對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