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鎮宇(台北共學平日六團領隊)
圖:Burtina
我是一個共學團領隊,共學時最常討論的課題之一就是跟家長討論怎麼面對小孩間因人際互動而生的情緒。
最近有團員問我:「你在單身時期有沒有跟小孩互動的經驗?」
我說,我只有學生時代參加帶小學生的寒暑假營隊的經驗,至於其他,就沒有太多跟小孩的互動經驗了。
我也對團員說,我那時參加的營隊會花滿多時間處理小學生的人際互動狀況,而你在小孩三、四歲時就陪著練習,算是起步很早。
不過我覺得「特殊情境」跟「日常情境」還是很不同的。
寒暑假的營隊,營隊裡頭的大人若願意用比較細緻地方式來對待小孩,會帶給小孩不同的想像,原來這個世界有不同款式的大人,有那麼一款的大人是願意花心思理解你的。
在特殊情境下,小孩感受到大人的「願意理解」、「願意等待」,他可能不一定領情,相反的是,他找到一個出口,抒發他以往累積的委屈或憤怒。而如果在特殊情境下的大人,願意用心承接那些委屈或憤怒,小孩的內心或許就長出一點信心,相信他是值得被理解的,相信會有人能夠理解他的,也相信他是可以理解他人的。
另外,像是去心理諮商室兩個小時,或去聽專家演講九十分鐘,這些也都是特殊情境。在心理諮商室裡,諮商師可以給出無條件的接納跟包容,這是他的工作跟專業。在演講場合中,講者可以理性分析、感性動人,但是他講的都是他的脈絡,不是聽者自身的日常脈絡。
營隊、課程、演講、諮商這類特殊情境,能夠讓人感受到一些氣味或共鳴,有機會柔軟下來。但那只是特殊情境下的機緣,營隊、課程總是短暫的,人(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還是會回到他的日常生活,用他平日習慣或善用的方法,繼續來跟他人相處。
我認為,「特殊情境」(像是營隊、諮商、演講或課程)都能夠提供一些養分,讓我們帶著這些養分回到日常生活中。
我們共學團的運作,其實也是一種「特殊情境」,或者說是一種趨近於日常生活的情境。平日團是一週兩次,假日團是兩週一次,也是一種生活週期了,陪著小孩一起成長。
總的來說,最漫長的考驗還是要回到每個人自身的「日常情境」,我想要怎麼樣的生活?我想要怎麼陪孩子長大?
日常情境中,步調跟節奏感就很重要了,怎麼練習讓自己心情鬆軟些,練習不同的互動招數,不急著處理現下的問題,慢慢去覺察自己內心運作的模式,這樣比較能根本調整。
在生活中,透過具體事件跟情緒的起伏轉折,覺察自己跟自己的關係、自己跟社會的關係、自己跟自然的關係,我目前是處於什麼情況?為什麼會演變成這般?
若能覺察跟思考這些日常生活帶來的課題,其實就是最強大的教育養分了。
【延伸閱讀 】
20170918,楊鎮宇,當小孩很堅持時,大人在想什麼?
20170913,楊鎮宇,你可以去脈絡,也可以貼標籤。
20170908,楊鎮宇,你可以不寬容,也可以不好奇。
20170822,楊鎮宇,你真的願意繼續這樣堅持嗎?
20170328,楊鎮宇,小孩的「意識」,才是我們工作的對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