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薛安琪(台中平日團領隊)
我觀察到許多媽媽爸爸們在跟小孩相處的過程中,最容易發生衝突的「地雷」之一,是來自「小孩發脾氣」。
說起來也奇怪,我們大致知道「人有七情六慾」,認知上可以理解有情緒是正常現象,然而,倘若這股氣是發到自己身上,卻又不大能夠接招了。為什麼會這樣?我想試著去拆解這個「認知與行為」之間的落差。
從大人身上觀察到的狀態有幾分雷同,你可以來找找看有沒有跟你家類似的情境,諸如:
「老闆賣完了,我也沒辦法,你怪我做什麼?」
「又不是我撞到妳的!」
「不要打我!我沒有做錯事!」
這些訊息都很相像,大約都是在說:「我沒有做錯事情,那不是我的問題,不要再責怪我了,不要再打我了!」
顯而易見,都在「卸責與求饒」,表達「責任不在我」,希望「不要受到懲罰性的對待」。
奇怪的問題就在這裡了。我在想,在這裡面,「事實與詮釋」各是什麼呢?
眼前這個小孩,他可能正在發脾氣、鬧情緒、正在打你罵你⋯⋯但是,他真的是在「責怪你」、「懲罰你」嗎?
人對於事物的理解與延伸出去連結,往往是受到「經驗」的影響。
舉例來說,例如提到「下雨」,我的童年生活經驗就是個無聊的「都市俗」,對我而言就會聯想到「潮濕黏膩不舒服」、「衣服會弄髒會被大人罵」、「不能出去玩了」⋯;不過,團上一位共學夥伴來自農村,她分享的連結則是「大地的生息」、「農作物得到滋養」、「踩泥巴很好玩」⋯,一種天氣兩樣情。
同樣一件事,或某個現象,來自不同的經驗,做出不同的詮釋,引發不同的心情,帶動做出不同的應對行動。
那麼,再回到上述情境,小孩發脾氣、鬧情緒、打你罵你⋯ 他真的就是在「責怪你」、「懲罰你」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是否已經把這些強烈的憤怒內化視為是來自「由上而下的壓迫」、「責怪」、「懲罰」?
有沒有一種可能,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追究是誰的責任」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忽略了「共同面對困難」其實更重要?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忘記了,眼前這是一個腦部尚未發育成熟、認知與情緒與行為都尚未完全整合的兒童,而不是過去成長經驗中責罵我們的那些長輩?
有沒有一種可能,在穿越行為的表相,看見他的內在需求之後,或許會發現,他的訊號說不定是在求救?
(我好難受!我好失望!我的心情很不舒服,而且我不知道該拿這些感覺怎麼辦才好!我需要你幫幫我!)
然而,話又說回來,大人自己又知道該拿情緒怎麼辦嗎?當情緒的張力提高,大人知道怎麼調解和照顧自己嗎?當面對小孩的情緒,大人是否也措手不及,無法消化自己的詮釋與投射,只能反彈回去?
(這件事不是我的錯,明明就不是我的問題,你自己要消化掉,你不可以怪我!)
從表相看起來是在互相生氣,深入挖掘,生氣的背後往往隱藏著說不出口的無助與無力。
一個事件,演變成一場躲避球賽,雙方誰也不想被球砸中,只好互相拋回,於是雙方站上球場的兩端,形成對立,更加難以連結。
經常遇到家長問我:「還能怎麼辦?難道只能當小孩的出氣筒嗎?」
我總說,這絕對不是無解的。
平常就需要開始練習,記錄自己如何詮釋、如何回應,也多觀察別人又是怎麼詮釋、怎麼回應,慢慢擴充,一件事不一定只有一種詮釋方式。這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他的情緒,是他的事,情緒的界線劃分清楚,我可以練習溫柔陪伴,而不是急著替他解決他的情緒問題。
一次一次練習,反覆告訴自己:他不是在責罵我,我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挨罵的無助小孩了,我是有力量的,我是可以選擇的,我可以選擇新的詮釋,我可以看見他的需要,我可以在他的需要上面看見自己的責任,然後我們更能找到愛、實踐愛。
拆解內在父母的責罵、拆解內在威權壓迫的投射,我們才能更有力量、更有餘裕的,看見孩子的需求,化解親子之間的緊張。
-----------------------------
【最新活動】
2022/2/19~2/20 南投家庭教育實踐班
2022/03/26~03/27「全國線上」家庭教育實踐班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定期定額捐款支持親子共學⇨ https://reurl.cc/yE26Y6
大腳小腳親子樂活社會企業⇨ https://familylohas2017.waca.ec
觀看更多文章⇨ https://reurl.cc/GmDL8W
發票捐贈愛心碼 ⇨ 17988(一起 共學 就發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