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生活即教育

圖、文:大腳小腳暖暖蛇共學團(桃園)_ Diane

這天暖暖蛇在新勢公園活動,正好裡面有一區極限運動場,白天沒什麼人會來使用。出門前我問姵希(6y9m)要不要帶著腳踏車,我可以陪她一起練習。這也是拆掉輔助輪之後的第二次練習。姵希興奮說好!然後我們都忘了還可以帶滑板XD

到了公園,剛好大家也都在極限運動場,姵希便一邊嚕著腳踏車到集合位置。

吃飽飯後,姵希說想騎腳踏車,我們便在場內找尋小斜坡。這時正好姵希的好友榮榮也來看我們在做什麼,我跟榮說姵希想練習騎腳踏車。榮滑了一次給姵希看,姵希覺得自己可以試試,但往下衝的時候,又因為擔心會摔倒而不敢踩踏板,即使我提醒她可以用煞車,但姵希仍是不願意。

試了兩三次後,姵希主動要求我替她扶著椅墊,我遲疑了一下,榮榮說他可以幫忙,於是變成榮榮替姵希扶椅墊。但是可能因為小孩的力氣對於姵希的安全值來說還是不夠,試了一下之後她便轉頭要求我幫忙扶。

這次姵希先把右腳踩在腳踏板上,就在第二次下坡的時候,姵希差一點就成功了,但在那一瞬間,姵希不是把左腳也踩上,而是兩腳又放下來煞住整台車。

我內心覺得超級可惜啊!忍不住激動大聲說:「妳差一點就成功了欸!!!腳別放下來啊!!!」

聽到我這樣說,姵希就哭了,她用力抱著我,放聲大哭。

這時毛爸走過來問怎麼啦?

我問姵希可以讓毛爸知道發生什麼事嗎?

姵希說不行

毛爸說:「那我猜猜看好嗎?妳是不是很害怕摔倒呀?」

姵希頓了一下沒有回應,但是哭聲停下來了。

毛爸接著說:「我有時候也會害怕耶,不是只有妳喔。」

到這裡,姵希已經不哭了,也把頭從我身上移開。

毛爸問姵希,因為害怕跌倒就把腳放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呢?

姵希想了一下沒說話。

毛爸問,腳有沒有可能被踏板打到然後反而容易跌倒呢?

我在旁邊比劃著補充說明,姵希也陷入沈思。

接著毛爸又告訴姵希,腳踏車還有一個裝置是煞車,如果真的怕跌倒的話,也可以用煞車的方式停下來。

姵希掛著眼淚但恢復平靜回應毛爸:「但是我把拔說不要用煞車,會往前翻摔倒」

毛爸故作訝異回答:「妳把拔說了妳就相信嗎?」

這時高年級的承翰走過來表示想借腳踏車去騎,得知腳踏車是姵希的,加上看到眼前的場景,承翰好奇姵希怎麼了?

我們大概說明了一下目前為止的情況,姵希表示願意出借腳踏車。毛爸順勢問承翰要不要示範一下煞車會不會往前摔給姵希看。

承翰一口答應,騎著腳踏車繞了一下之後往我們的方向前進,快到的時候急煞,車穩穩地停下來。承翰說:「妳看,這樣煞車不會有事哦!」

姵希睜大眼睛說:「真的耶!那為什麼把拔要這樣跟我說?」

我說:「我猜把拔說的那個情況,是騎很快的時候突然急煞才會發生的,但是妳現在才在學而已,不會因為這樣就往前翻車的。」

這時一旁的毛爸補充:「還有一種方法,是先煞車之後讓車子慢下來,腳再下來幫忙停住。」

承翰又騎了起來,一邊溫柔地告訴姵希:「妳看喔,還有這種方式,就是煞車不要一下子壓到底,妳可以輕輕地、一點一點壓下去,就不用擔心翻車了。」說完之後他又示範了幾次給姵希看,姵希也看得很認真。

後來毛爸去準備上課的東西、承翰騎著腳踏車去兜風了。我跟姵希還在原地,我蹲下來跟她道歉:「我猜我剛才很大聲嚇到妳了,我是因為覺得可惜就差那一點了,才那麼激動的,對不起哦!」

聽到我這樣說,姵希又哭了,我把她抱到台階上坐著,姵希在我懷裡哭著大聲說:「我好想要學會騎腳踏車!是因為我覺得騎腳踏車太好玩了!可是我都學不會啊啊啊啊啊~」

我聽完之後也跟著掉眼淚,因為感受到她好急切又很懊惱的心情。

接著姵希又哭著說:「妳剛才好大聲我嚇到了!我以為妳在生氣我,我很害怕!」

這樣一說我哭更慘,再一次認真跟她道歉,然後我們就抱在一起哭了一會,安靜地陪著彼此一會,直到我看到低年級的孩子們跟毛爸開始聚集,問姵希要不要去看看今天帶的東西要做什麼?她才從我身上離開。

我們一起朝大家走去的時候,恢復平靜的姵希又問:「把鼻到底為什麼要跟我說煞車會往前摔呢?奇怪餒」

我猜姵希並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只是想發牢騷,因為覺得自己被爸爸的這句話困住了而不敢用以往習慣的方式。

於是我也學她的音調說:「對啊,妳又沒有騎很快很快,跟他飆車一樣快。」

姵希用噗嗤一笑的口吻說:「對啊,我根本就還不會騎兩輪的好不好?他以為我會飆車哦!」說完還順勢翻了一個很白的白眼!

這一天,被暖暖蛇的大人孩子承接,心裡暖暖的。

榮榮主動陪伴姵希練習,還自告奮勇幫忙扶車,在姵希傷心哭泣的時候,一直陪在一旁。

毛爸的出現打破了我們一觸即發的衝突,讓我得以緩衝而不掉入被眼淚指責的反應。

承翰在講解時溫柔的音調,配合姵希放慢語速,反覆示範教學,讓姵希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和實際行動結合。

而姵希的恐懼,則因為透過不同的人的視角提出觀點,得以使用更立體的角度來拆解。

這,就是教育呀!

 

======================

【延伸閱讀】

2013/10/07 陳怡伶,共學,陪孩子練習與人相處的眉角

2015/10/31 張淑惠,親子共學單車環島,不只是環島!

2017/11/27 蔡芷芳,等待,時間種出獨一無二的花。
2017/12/09 Egg,無聊 ,陪伴,學習


======================

【近期活動】
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跟方針,可就近報名參加我們在各地舉辦的說明會(家庭教育實踐班),最近場次如下,邀請您,一起來做個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大人:

5/22-23 台南場   https://reurl.cc/jqE8aZ(延期)

5/29-30 高雄場   https://reurl.cc/jq0zRq(延期)

6/05-06 新莊場   https://reurl.cc/e9YOd7

6/05-06 南投埔里場(中區)  https://reurl.cc/rglYy1

6/26-27 台東場  https://reurl.cc/XWXak3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自由的花朵飛呀飛

圖、文:大腳小腳台北親子共學團_江平


哥哥勛連續大叫好幾聲要打扁弟弟宸,媽媽蹲下來擋在中間跟哥哥對話,弟弟宸站在媽媽背後哭泣。其他幾位媽媽圍在旁邊衡量著怎麼協助。我牽著哭泣的宸離開現場。

我和宸(4y9m)繞著國家戲劇廳二樓走廊,邊走邊討論剛剛那情況怎麼回事,然後聊到像這樣的情況可以怎麼辦呢?一開始,宸主張躲起來。才說完,像專業演電影那種,他馬上拉著我的手誇張地示範彎下身躲在紅柱子旁_那個藏不住我屁股寬的地方。諜對諜的架勢很專業,一點都看不見兩分鐘前還很傷心的神情。

打扁一個人到底有多容易?這麼厚的宸要怎樣才會變扁?我問宸。宸一邊笑一邊繼續諜對諜姿勢找躲藏處。這時候已經是在玩遊戲了。

除了躲,還可以怎辦?我們排演了幾回。我演勛,我對宸説:「我要打扁你!」 宸笑説他不知道怎麼辦。我建議不然來說給旁邊那隻鴿子聽,看牠怎麼反應。我對正在踱步覓食的鴿子喊:「我要打扁你! 」 鴿子無視我們存在繼續咕咕咕覓食。我倆笑翻。我再對鴿子喊第二次:「我要打扁你!」 這回鴿子咕咕咕、面不改色直直地往我倆走來。我倆再次笑翻。

一趟路下來,我們玩了不少種方法:躲、諜對諜、喊媽媽、喊其他人、跟勛聊看看、跑、大叫救命、學鴿子..這孩子似乎每招都很喜歡。

等我們走回原處,再看見哥哥勛(6y5m)時,哥哥臉上完全沒有之前的怒氣,正看著宸微笑著。晚上回到家看共學夥伴潔寫的日誌,才知道,事情發生當下,她在旁觀察。看著媽媽與哥哥勛你一句我一句的往返,她觀察到勛的回應當中,與以往有些不同,於是潔問他:「你剛剛一直要打弟弟,是因為他撞到你。你現在身上有哪裡不舒服或痛嗎?」勛聽了伸出手說手很痛。

「手背上紅紅的,真的很痛厚…!」潔問。

到這裡,勛的情緒開始慢慢緩和下來,也能跟潔對話。他們一起觀察了手的狀況,確認只是有些疼痛感,應無大礙。潔問勛,被撞之後弄到手很痛,但講出來的話是「我要打扁你」,弟弟宸有接收到你的意思嗎?勛說沒有。他們聊了一些可以表達的可能方式,講到大叫「XXX(媽媽全名)!來幫我!」勛開始笑。

講完,潔走開,勛自己跟上來。潔對他說:「我們很久沒見到面了厚?我覺得你現在跟之前環島的時候,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接著聊了環島時在跨海大橋上發生的事,勛還記得。潔在日誌裏寫到:她觀察到勛變了許多,以前硬碰硬的那股氣柔軟了很多。

協助孩子的方法不少,事件裡人的交織模式很多樣貌。要點不是模式本身,要點是人們,無論大人小孩,彼此之間不斷地促成對自己、對別人產生更多了解的過程;每次有每次交織出來不同的「圖形」,我們可以拿來端詳幾秒看看。有些時候,這樣就好。

昨天,我抬頭看著廣場的天空,它依舊採著自由的姿態等著天空下的教育解放與人的自由;從媽媽們的育兒日誌和回應裏也才知道,原來從天空的角度是能觀看到許多自由的花朵在飛呀飛。

 

======================

【延伸閱讀】

2015/12/19 楊鎮宇,共學

2017/10/23 楊鎮宇,日常情境

2019/05/11 連紹傑,過去、現在、未來
2020/02/16 江平,呵護你我心中都住著的「青青」


======================

【近期活動】
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跟方針,可就近報名參加我們在各地舉辦的說明會(家庭教育實踐班),最近場次如下,邀請您,一起來做個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大人:

5/22-23 台南場   https://reurl.cc/jqE8aZ(延期)

5/29-30 高雄場   https://reurl.cc/jq0zRq(延期)

6/05-06 新莊場   https://reurl.cc/e9YOd7

6/05-06 南投埔里場(中區)  https://reurl.cc/rglYy1

6/26-27 台東場  https://reurl.cc/XWXak3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遊戲式教養的威力

 文、圖: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_北區 愛立恩 

YoYo從2歲半開始喜歡跟我們玩塞車遊戲。像是走樓梯的時候,他會走在最前面停下來,然後說塞車了要我們在他後面排隊。或是走路時他跑到我們前面擋住路然後說塞車了,通常這樣的遊戲會玩個5-15分鐘。即使我很清楚他只是想找我們玩遊戲,我觀察自己還是常常會因為他這樣的舉動,而有一種煩悶阿雜的感覺在腹部升起。

起初第一個月,我會被這樣的感覺影響自已的行動,擺臉色給他看或是用冷淡的口氣告訴他我不想玩這個遊戲,再不然就是不管他強行通過。老婆則會陪他玩塞車遊戲,耐心的等他放行通過。如果他是在要出門的時候玩塞車遊戲,我發現很容易因此影響了自己出門的情緒。

第二個月開始,只要YoYo找我們玩塞車遊戲,我就深呼吸幾次然後跟老婆一起在他後面排隊。當煩悶阿雜的感覺出現時,我明白這個能量等一下就會離開,我可以選擇回到自己而不受祂的影響。穩定之後我就能融入老婆和YoYo一起玩塞車遊戲,我們會假裝成塞在後面的車子對YoYo按喇叭,聽到喇叭聲他就前進了XD。之後他找我們玩塞車遊戲也漸漸變得有樂趣。

第三個月塞車遊戲進階了,天啊!YoYo開始想和公園的小朋友玩塞車遊戲,就是在溜滑梯上擋住後面其他想溜的小朋友然後怎樣都不動。一開始我用說教的方式告訴他「公園是大家都可以玩的,後面有人想溜下來,你可以溜下來或是讓他們先溜下來嗎?」他會搖頭說不要,後面的小朋友就會用求助的眼神看著我,我一時想不到辦法只好強行把YoYo抱走。然後我會陪他大哭一陣子,哭完他告訴我「我就是想玩塞車遊戲嘛。」我跟他說「那也要後面的小朋友們願意跟你玩才行呀。」然後隔天又繼續發生一樣的情形 XD

而我認為自己強行從溜滑梯上抱走YoYo這個行為也是一種暴力,但我對後面求助眼神(其實是我潛意識的投射)的小朋友們又覺得過意不去,當下內心真的非常拉扯。因此我在平日共學時找領隊Joyce討論,碰到這樣的情況可以有什麼更合適的解決方法?她建議我可以自己或是請YoYo詢問被他擋住的小朋友「願不願意和他一起玩塞車遊戲,如果他們不願的話就問YoYo可以怎麼辦?」,再觀察YoYo會怎麼做。

第四個月上半這個方法奏效了!YoYo在公園溜滑梯玩塞車遊戲,我詢問被他擋住的小朋友願不願意和他一起玩?每個人都搖頭XD(從來沒有人點頭過),然後我告訴YoYo「他們不想玩塞車遊戲耶」,他就會自己溜下來,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沒想到第四個月下半這個方法就被破解了!YoYo發現根本沒有小朋友會願意和他玩塞車遊戲XD,所以他就告訴我說「他自己不要問也叫我不要問被擋住的小朋友」,有一兩次我還是沒辦法,只好再把他從溜滑梯上抱走。

我觀察大多數3-5歲的被我問的小朋友都只是搖頭,不然就是不知該怎麼辦等著看我處理。唯有一次,一位大約4歲的小朋友就對YoYo說「這裡是公園,你想玩塞車遊戲的話請你自己回家玩」,YoYo聽了就說好,然後就溜下去。

上個禮拜有一次碰到一位二寶媽正好也陪著她的小朋友們玩溜滑梯,YoYo擋著她兩個小朋友要玩塞車遊戲,我詢問他們「願不願意和YoYo一起玩塞車遊戲?」他們搖搖頭,我告訴YoYo「他們不想玩塞車遊戲耶,那要怎麼辦呢?」YoYo聽了還是一動也不動,但這次我不想又把他強行抱走,我直覺一定會有更合適的方法出現。這位二寶媽在旁邊看我處理,也很有耐心的請她兩位小孩再等一下。正當我心裡有種被陌生人支持的感動時,突然靈光一閃就對後面的兩位小朋友說「那可以請你們對他按喇叭嗎?」他們點點頭然後就和我一起對著YoYo叭叭叭了幾聲,YoYo就很開心的溜下去了。事後和老婆聊起這次經驗,我想這兩位小朋友最後按了喇叭也算是參與了YoYo的塞車遊戲,YoYo因此得到滿足就溜下去了。

回想起一年前剛參加親子共學團時,第一個讀書會就是讀《遊戲力》這本書。作者Lawrence J. Cohen在書中表示遊戲可以是一種創新有益的教養方式,「遊戲式教養」能成功地在親子之間建立起強韌而親密的情感聯繫。透過遊戲加入孩子的世界,幫助他們表達和理解深層的情緒、彼此連結、協助情緒療癒的歷程,而且也能樂在其中。

經過一年的「洗禮」漸漸能在陪伴孩子的日常中實踐遊戲力,感謝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的夥伴們給予經驗上的幫助及心理上的支持!也感謝老婆對YoYo無比的耐心與關愛,能夠和伴侶在教養孩子上有著共同理念相互支持,我真是太幸福了呀❤❤❤


遊戲力

  • 作者: 勞倫思. 柯恩 / Lawrence J. Cohen
  • 譯者: 林意雪
  • 出版社:遠流



======================

【延伸閱讀】

2019/12/03 阿喜,給孩子時間,幫他撐空間
2020/01/19 陳怡萱,孩子的遊戲權

2021/01/27 陳怡萱,「遊戲力」讓大人了解陪玩的意義
2021/04/19 蔡岱伶,Helping noob ! 3C遊戲與人生哲理

======================

【近期活動】
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跟方針,可就近報名參加我們在各地舉辦的說明會(家庭教育實踐班),最近場次如下,邀請您,一起來做個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大人:

5/22-23 台南場   https://reurl.cc/jqE8aZ (延期)

5/29-30 高雄場   https://reurl.cc/jq0zRq (延期)

6/05-06 新莊場   https://reurl.cc/e9YOd7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微不足道的小事

文、圖:大腳小腳北區親子共學團_ 楊鎮宇


共學團的夥伴三不五時會寫育兒記錄,練習觀察、記錄、反思、後續行動方案。這是很好的練習,很扎實的基本功。

有事發生,寫記錄,分析看看原因,設想之後可以怎麼調整。

沒事發生,多觀察,做記錄,針對現象提出假設,試著找方法驗證看看。

有些夥伴寫了育兒記錄,有人回覆留言中做了摘要,有人提出不同觀點,有人分享自己的相關經驗,這些交流都是珍貴的。

日本棒球選手鈴木一朗曾說:「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任何改變,都是從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不用期待什麼天啟,也別指望什麼大翻盤。若不是從自己的現況出發,哪裡都去不了。

練習接納現況,練習批判思考。做記錄,可以一次練習這兩件事。

批判,不是留負評,不是貼標籤,也不是呼口號,不是讓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不是讓人一厥不振。批判是猜想行為背後的動機,也是揭露思考背後的預設,更是發想行動的新樣態。

批判,讓人不安,讓人心驚,也讓人昂揚奮發,讓人在絕望的谷底中尋找微弱的光,讓人在生活的縫隙中升起生之勇氣。

扎扎實實的做記錄,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點滴匯聚而成的,就是一條追求如實的人生旅程。

有些人說,未來難以預測。但我們要說,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現況,從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

 

======================

【延伸閱讀】

2014/08/11 桃園共學團媽媽,養育孩子的過程,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2017/12/06 楊鎮宇,如實面對,就是改變的起點。

======================

【近期活動】
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跟方針,可就近報名參加我們在各地舉辦的說明會(家庭教育實踐班),最近場次如下,邀請您,一起來做個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大人:

5/22-23 台南場   https://reurl.cc/jqE8aZ (因疫情延期,新日期待公布)

5/29-30 高雄場   https://reurl.cc/jq0zRq (因疫情延期,新日期待公布)

6/05-06 新莊場   https://reurl.cc/e9YOd7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2021/6/19 ~ 6/20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中區 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章


2021年6月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中區) 家庭教育實踐班 報名表

課程簡章參考:
台中、埔里的朋友們~睽違四年,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南投埔里場來囉!
迎接孩子成為家庭新成員的那一刻起,教養和教育就是我們避不開的課題。
親職在這個步調極快速的社會裡卻漸漸成為束縛的枷鎖。育兒與自我的拉扯,或許讓我們都顯得疲憊不堪。
親子共學將協助你如何從生活中的微妙點滴去解構那些權力的不平等,實現理想中平等,親密的親子關係。如何在陪孩子成長的時光中,找回自己面對生活,不畏挑戰的勇氣。有理念澄清討論,有育兒經驗分享,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
--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中區)家庭教育實踐班將於2021年 6/19(六)-6/20(日)於線上舉辦,參加完課程可以參與平日共學團或假日共學團。(視疫情發展,實踐班課程如調整為實體進行,將再另行通知。)
課程內容:
◎ 第一堂:6/19 (六) 10:00~12:00/
課程名稱:《如何「愛」小孩,不是「礙」小孩?--看懂教養的阻礙》
育兒生活中,妳/你是否也曾感到孤軍奮戰?來自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各種專家、各種耳語,是否令你/妳無所適從?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怎麼辦?
這堂課將與你一起看懂教養的阻礙,尋找的打罵之外的可能,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
◎ 第二堂:6/19(六) 13:00~15:00/
課程名稱:撥開迷霧,走出自己的教養之路!
我們的教養方式有沒有受到社會與學校的影響?我們要怎麼樣看懂這些框架的影響?我們又要如何一層一層抽絲剝繭的掀開
過去社會與教育所帶來的框架?
踏出一條自主選擇的教養道路!
◎ 第三堂:6/20(日) 10:00~12:00(由共學團領隊主持)(視疫情狀況再通知是否舉辦)
課程名稱:「等待、欣賞、陪伴、協助」-- 在共學中打造我的教養日常
在體驗共學的時段中,觀察自己、孩子及不同的家庭互動,互動中怎麼看到共學的理念與實踐,並彼此學習,信任與支持。
◎ 第四堂:6/20 (日) 13:00~15:00/
創造新教育
綜合教養座談交流與討論
--
這個課程將協助你,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
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
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
找到信心更滿意作為父母的自己
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互動體驗,
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
【報名資訊】
(一) 招收對象:
家中有五歲以前幼兒的家長,有意參加平日或假日共學團者為優先。
(二) 報名流程:
請先完成保證金的轉帳後,再填寫報名表 ,對帳完成後會主動以訊息跟您聯絡
(一周大約對帳兩次,不一定會天天對帳,請稍微等候,謝謝您),表示完成報名
手續。
(三)填寫 報名表 https://reurl.cc/DvNbM6 (←可直接點選報名表連結)
(四)保證金匯款:
填寫完報名表後五日內,請將保證金1000元匯至:
戶名:李圓恩
轉帳銀行:郵局 (700)
帳號:244-1271-0709642
聯絡電話:0932163938(如忙線或無人接聽,請傳簡訊或留言語音信箱)其他聯絡方式, FB:李圓恩(https://www.facebook.com/balame.delight/)
聯絡人:李小姐
(五)課程費用:
每戶繳交保證金1000元。全程參加者退回保證金。基於「教育不是商品化」的理念,本課程沒有明訂「價格」,課程支出的所有費用,將於課程時透明公開,邀請您可依個人學習經驗與使用者付費原則進行樂捐與贊助,共同分攤成本費用,支持我們持續舉辦相關課程!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2021/6/26~6/27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台東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章




迎接孩子成為家庭新成員的那一刻起,教養和教育就是我們避不開的課題。親職在這個社會裡卻漸漸成為束縛的枷鎖。育兒與自我的拉扯,或許讓我們都顯得疲憊不堪。

今年,大腳小腳台東親子共學團在巷仔口與台東家庭交流各種教養焦慮:從小孩看3C、小孩打人、到手足衝突,我們大聊各種教養焦慮,與父母一起看見不同的思考方向。

六月,親子共學將推出家庭教育實踐班,協助媽媽爸爸:

如何從生活中的微妙點滴,去解構那些權力的不平等,實現理想中平等,親密的親子關係。

如何在陪孩子成長的時光中,找回自己面對生活,不畏挑戰的勇氣。

有理念澄清討論,有育兒經驗分享,

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



一、課程說明: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成立十多年來,已經在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台東等地紛紛開團,全台灣目前有超過1200個家庭,為了能夠提供給學齡前(0~5歲)的孩子更多理想的教養環境、與父母們切磋親子教養理念與觀摩練習的機會,每週風雨無阻地大家一起共學、共同學習共同玩樂與成長。


二、課程介紹:

☆☆因應防疫需求特別說明☆☆

配合新型冠狀病毒政府防疫政策,本次特別改為線上課程,降低接觸風險。

6/26週六、6/27週日,兩個整天(10:00 ~ 16:00),共四堂的「線上課程」


◎ 第一堂:6/26 (六) 10:00~12:00

講師:黃婉茹
主題:如何「愛」小孩,不是「礙」小孩? -- 看懂教養的阻礙

育兒生活中,妳/你是否也曾感到孤軍奮戰?來自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各種專家、各種耳語,是否令你/妳無所適從?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怎麼辦?這堂課將與你一起看懂教養的阻礙,尋找打罵之外的可能,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


◎ 第二堂:6/26 (六) 14:00~16:00

講師:林盈潔
主題:撥開迷霧,走出自己的教養之路!

我們的教養方式受到社會與學校的哪些影響?我們要怎麼樣看懂這些影響?又要如何一層一層的剝除過去社會與教育所帶來的束縛?讓我們撥開教養迷霧,踏出一條自主選擇的教養之路。


◎ 第三堂:6/27 (日) 10:00~12:00

講師:由台東親子共學團領隊 黃婉茹 主持與帶領
主題:等待、欣賞、陪伴、協助 -- 在共學中打造我的教養日常

共學實踐課,請帶孩子一起來試共學。
有相見歡、親子互動及自由探索時間,目的不在於學習了什麼課程或活動,而是希望在互動活動中感受大人經驗了什麼。在體驗共學的時段中,觀察自己、孩子及不同的家庭互動,互動中怎麼看到共學的理念與實踐,並彼此學習,信任與支持。


◎ 第四堂:6/27 (日) 14:00~16:00

講師:楊韓凌
主題:創造新教育 -- 綜合教養座談交流與討論

聽了前三堂的課程,你經驗與思索了什麼?馬上想開始實踐,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幼兒共學之後,國小階段怎麼辦?我們和妳/你一起細細聊,和孩子共學迎向未來社會的能力。


三、講師介紹:

✭ 黃婉茹
現任: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理事
-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台東)領隊

三個孩子的媽媽,曾任公關行銷主管,接觸親子共學後,開始練習將民主意識與教養結合。在與家人相互衝突、相互支持、也相互為師的路上,愛上成為父母的自學之路。目前在學齡前親子共學團擔任領隊,在台東暖暖蛇共學團自學,把帶孩子視為自己最喜歡的志業。


✭ 林盈潔
現任
- 台東暖暖蛇共學團 低中年級導師
-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台東)前任領隊

三個孩子的媽媽。迷戀生物多樣性,喜歡探究人的各種樣貌。最喜歡育兒過程中必須不斷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的過程。曾任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聯合辦公室校園申訴專案秘書,在教育改革現場有五年工作經歷。

✭ 楊韓凌
現任
- 台東暖暖蛇共學團 召集人

剛好生到一雙兒女,剛好在女兒上幼稚園初期遇見共學團,開始頭洗一半才慢慢摸清門路的自學之旅。共學翻倒出從小到大心理對於身而為人的疑問,正在帶孩子殺出一條自己的路路上!


四、上課地點:

Teams線上會議室
(會議室連結🔗將在課程前一天6/25,寄發給確認報名成功的夥伴。)


五、收費方式:

繳保證金1000元,全勤退費,課程免費!
(全勤退費是兩天皆到場聽課,事後補課不列入全勤。)

☆基於「教育不是商品化」的理念,本課程沒有明訂「價格」。課程支出的所有費用,將於課程時透明公開,若您想支持這個課程,也歡迎一起分攤課程費用,包含講師費、場地費、文具行政費 ...... 等。


六、招收對象:限40戶家庭(額滿截止)
(1) 家中有0~5歲幼兒,有意加入台東親子共學團(或外縣市共學團)的父母優先。
(2) 對親子教養進修有興趣的父母。


七、 報名方式:
⫸步驟一:課程保證金每戶1000元,請匯款至以下帳號:
臺灣銀行 004
帳號:023008185488
戶名:黃婉茹


⫸步驟二:手刀線上填寫 報名表
報名表連結: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d8ke38fjE6PrsicaaXFmuyGwDqrmt088JH3UKYBykYn0utQ/viewform

⫸步驟三:報名資料填寫完成並收到簡訊回覆後,即為完成報名。

⫸特別說明:簡訊中將邀請報名成功的家庭加入實踐班臉書社團,作為在課程期間一起共學、即時通知課程資訊的平台。收到簡訊後請務必要加入喔!

若仍有疑問請電:0916-890-718/黃婉茹
(如忙線或無人接聽,請傳簡訊或留言語音信箱)


八、如何加入台東親子共學團:
全勤上課並完成作業後,始可加入共學團。因故缺課者可補聽錄音檔案繳交心得報告。
平、假日團名額依目前缺額補滿至25戶為止,額滿可排候補。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部落格:http://parentparticipatingeducation.blogspot.tw/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QinZiGongXueJiaoYuCuJinHui?locale=zh_TW

--------------------------------------------------

【親子共學是什麼】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

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夫妻、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對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共學團的特色】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
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它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所。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 25 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雙親(或之一)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日期:
(1)平日團每週共學2天,三個月為一期,每個月原則8天。
(2)假日團每月共學2天(隔週週末為原則),三個月為一期,共6天。
◎共學時間:平日團週二、週六的12:00PM~5:00PM / 假日團週六的12:00PM~5:00PM。
◎領隊津貼:
平日共學每期三個月、每週兩天(週間),每月 3000元。
假日共學每期三個月、每月兩天(週末),每期三個月 4000元。
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我們不願意被定位為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我們比較希望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

◎父母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而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父母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父母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更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父母們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一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一小時以內,自然、安全、免費(或低收費),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參加者自行前往。若共學地點無大眾運輸供搭乘前往,也無交通工具(汽機車),可以跟其他家庭協調共乘。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https://reurl.cc/0DlQ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