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鎮宇(台北共學平日六團領隊)
帶共學團兩年了,最近我讀團員寫的育兒記錄,覺得很開心,有種「哇喔,開啟新頻道惹!」的欣喜感。
這份欣喜感是什麼意思呢?我覺得就是一種「如實呈現」,願意在團內分享自己內心的情況,或換句話說,就是願意讓「暗黑的力量」浮上檯面。
好比說,團員小簡寫說:「我一邊開車一邊終於忍不住大聲怒吼『夠了.....你...給...我...坐...好,我在開車不可以爬到前面來很...危...險!』,右手朝我小孩的臉巴了一、二下(唉!!!)」
小簡的這個描述夠真實吧,夠坦承了吧!我覺得這才是改變的起點,就是真的很如實的面對跟呈現自己的狀態跟作為,然後我們這個共學團能否接納小簡(擔心煩躁無奈等等)的心情?能否先不評判她的作為(ㄟ共學團說不要打小孩ㄟ你怎麼還打人是怎麼回事)?
我們怎麼對小孩,也要怎麼對待大人。我常說,要練習「看見小孩行為背後的心情跟動機」,如果一開始就針對小孩的行為做出反應,小孩就會抗拒、不想談或被迫順從,這個我想大家都比較有體會(ㄎㄎ)。可是,我們在共學團要練的是另一種方式,「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先陪伴小孩的情感,長久來說,他的行為方式才有機會改變。
小簡其實大可裝個樣子,在共學時「扮演」不打不罵的媽媽,然後破功時也不需要跟大家分享。但是,小簡沒有,為什麼?為什麼小簡不「扮演」?
這就是我說的「欣喜感」,我感受到小簡如實面對跟呈現的心意,是什麼就是什麼,有失手有懊惱有不知道怎麼辦,都是真實的。這,才是任何改變的起點。
而我呢,也要用「看見行為背後的心情」、「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方式來面對小簡的如實呈現,這對我這個領隊來說,也是個考驗,考驗我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考驗我是不是表裡如一,是不是有著一致性的對待。
而另一位團員小安則是寫著:「(很多次小孩間有紛爭的)事發當下,我想跟我小孩溝通,通常十次有八次他會拒絕,同時需要面對其他媽媽的壓力,我更常在心中浮現:我沒有跟我小孩談,其他媽媽是否認為我不負責任、沒有盡到跟孩子充份交談的任務、放任自己的孩子胡作非為......等等負面想法。」
小安的處理方式,我讀來很像是無數次的內爆跟自我懷疑。她擔心其他人怎麼看,她不知道怎麼處理她小孩的狀況。同樣的,小安大可不需跟團內的大家分享她的真情實意,但是小安選擇表達出來。
我覺得,小安遇到的困難像是,行為上願意騰出空間讓小孩去嘗試、摸索,但她內心天人交戰,揣想「親友怎麼看?共學團其他大人怎麼看?」這些問題耗費小安很多能量的,她一直在思考,放手不處理,真的OK嗎?
我認為,「放手」跟「放任」是不一樣的。「放手」是大人在行為上放手,而在心情上仍然保持關注狀態,甚至會有各種苦惱跟膠著,這是真的在意跟重視呀!而「放任」是行為跟心情上都不管了,全部棄守,放棄小孩,放棄自己,放棄自我覺察,放棄理性思辨,放棄情感陪伴,全然跟著社會主流價值走。
光是小安內心那些天人交戰,誰敢說她「沒在管小孩?」而且恰恰是小安內心那些轉折,需要被陪伴,這也是共學團的任務之所在,能否承接住大人的狀態,然後協助大人進一步思辨跟釐清。你們看,這不也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原則嗎?
我要再說一次,我們怎麼對小孩,也要怎麼對待大人。「看見行為背後的心情」、「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些原則,不只是拿來對待孩子,也要拿來對待大人,更要拿來對待自己!
小安寫的育兒記錄我覺得好誠懇,盡可能地如實呈現她的狀態跟心情轉折,也呈現她對她小孩的狀態是否影響其他小孩的擔心,我覺得光是這點,就是滿了不起的事情。
小安說她入團八個月才寫育兒記錄,擔心會不會太晚。我覺得不晚,因為唯有依照她自己的節奏後的所說所做,才能真正蘊含力量,那股力量之所以飽滿,是一種想要追求通透的能量,無法外加,只有她自己的內在能萌芽,環境只能引導或培育,卻是無法強迫當事人的。一旦落入強迫,任何轉變的能量都將被壓制。
我身為領隊,等了八個月,等到小安的如實呈現,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不會太晚的。不會的。
我們活在求速效看功績的社會,殊不知對待孩子求速成往往是最費事而無所成,孩子的內在有著飽滿的成長力道,只是人的內在能量與社會現實的磨合需要無數次考驗,唯有人的意識,自我覺察的意識,一次次的浮現,才能把捉自己用的是哪一套邏輯跟套路,才有機會去抉擇:我要怎麼改變內在的思路架構?我要怎麼改變社會現實的運作邏輯?
這對任何人都是考驗,而父母面對學齡前的孩子,能做的是「陪伴孩子的情感」,這是一生的基底,孩子在這基礎上,遇到任何困難,他會有恐懼跟不安,但他同時會有些許的信任跟安心感,他願意信任他自己,也相信父母願意陪伴他。
在「陪伴孩子的情感」的基礎上,我們才有機會協助孩子發展「自我覺察的意識」,之後才能協助孩子長出「理性思辨的能量」以及「有彈性又能落實的行動力」。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我談這些是想強調,要培養孩子能帶著走的能力,真是不容易呀,如果大人被自己的恐懼、不安、煩躁、期待等情緒狀態牽著走,那你自己都被帶著走了,還能帶給孩子什麼?你自己都不自主了,你能期盼孩子自主?
學齡前的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積極聆聽」,需要的是情緒上的同理跟陪伴。至於道理,當然要教,可是在談之前,如果沒有先建立共同的溝通頻道,說再多都枉然,孩子只是學會配合演出,扮演「舉止得宜的孩子」的角色,他這個人,他這個真真實實的人,如果沒有真正感受到被接納,他沒法和他自己的內在能量相處,這樣的孩子,只是被迫遵照大人的指示而行動,他的內在騷動而不安,他可能長大後還要花大把大把的時間回頭去整理他自己的內在小孩。你說,哪個比較花時間?
小簡跟小安願意在共學團內分享他們在育兒過程中的焦慮跟擔心,承擔起來,想方設法去面對這些狀態,我認為這就是改變的起點。
這樣珍貴的起點,他人無法給予,只有當事人自己能開啟這條通往真實的道路,此去路途想必免不了坎坷與苦難,但絕對是人生中最真實而通透的能量泉源。
面對孩子的狀態,小簡寫說,「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我想說,對,這樣就對了,不要哭,不要笑,去理解,理解孩子,理解自己,理解這個世界。理解就是種力量,理解的過程就是種改變,理解後的心得就是你的,誰也奪不走,那是最真實而通透的內在能量。
【延伸閱讀】
20140211,陳姝樺,”對今天自己的爆炸“之細細書寫與看見
【親子共學團家庭教育實踐班 招生中!】
實踐班這個課程將協助你,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找到信心更滿意做為父母的自己。
兩天的實踐班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體驗課,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實踐班的場次與報名方式如下:
2018/6/23-24 北區(台北 宜蘭 基隆)親子共學實踐班
歡迎你一起來做不一樣的大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