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邊走邊聊的暖蛇一角

文:Egg (台中平日2團領隊)



暖蛇基地野營第8天,傍晚,我背著嬰兒,手上掛著拉手扭來扭去的抓抓,四年級的孩子從口袋掏出一塊石頭給我看,說這是他撿來的石頭,上面土色部分不是土是石頭裡有鐵元素,我問他這麼多石頭,他怎麼發現的?他說明石頭上面的稜角,我才注意到在滿滿都是圓石頭的大肚山上,這顆有稜有角的小石頭確實少見。

森林下的破舊木棧板區,阿萌獨自繞著跑跳,玩著假裝地上有岩漿的遊戲。我問他「有鐵可以生火嗎?」,他說有硫才可以,我說「欸我記得耶,硫磺石可以敲打出火花,然後接火戎生火」。我問他「怎麼知道是上面是鐵,不是其他元素?」他說三種方式可以知道,一個是儀器檢測,一個是它聞起來有金屬味,一個是清洗也洗不掉的土色,同時它有金屬光澤。

他說家裡有2塊有鐵的石頭,比較大塊,還補充,因為石頭的縫隙有鐵元素,下雨時水流入就生鏽了,我問他「那你想要用氧化還原的方式,讓它去鏽嗎?我很好奇它原本的顏色」,他說可以試試看。我問他鐵是什麼顏色?是鐵釘的銀色嗎?還是銀色是打磨的結果?還是好像有個印象是黑色?

聊著的時候,手上的抓抓一直叫著肚子餓想要找東西吃,我拖拖拉拉說來看看飯煮好了沒,緩慢邊聊邊走移動到用餐區,人多嘈雜,我聽不清楚,他似乎說什麼含量(?)不同,有紅色,黑色還有白色(?),我們就自然而然散開了。

睡前,在奶睡嬰兒的帳篷裡,我查了氧化還原反應,發現了小時候的硫酸銅與鎂的實驗,感覺陌生XD,再查除鏽方法,原來泡醋,或是厚小蘇打糊都有可能耶,明天有機會再去問問他要不要試試(給我看)好了,好好奇啊。


[延伸閱讀]
人跟自然、人跟自己、人跟家庭、人跟社區》,陳怡君、吳虹潔(台北平日12團團員。


停不下來的創造》,陳界良(台中平日4團1領隊)

動手背後,都有一道心裡的傷口


文:黃婉茹(台東親子共學團助教)


動手背後,都有一道心裡的傷口。

7月,我們母子一群去了西部以及泰平,整整三週的時間。但老二的弟咕沒有去,因為阿嬤擔心我太累,就說服他留在娘家跟阿嬤在一起。

一直到我們從娘家高雄接老二弟咕回來台東後,弟咕動手的狀況變得蠻頻繁,且力道都是大的。

憤怒的時候會動手,惡作劇會動手,想唱反調時動手,不喜歡被唸動手。

弟咕一直是直爽的人,也有「戰鬥民族」之風,但是頻率拉到這麼高,好令我匪夷所思。

最大的不同是,他現在對於動手後的對話,是迴避的。不太願意談自己的感覺,或是讓他這麼做的原因。

我很擔心,擔心到壓力其實有點大。

*

今天晚上,我們要睡覺了,要熄燈。

弟咕忽然說,不能關燈。

但妞妞說她很想睡了,一定要關。

於是進入開燈關燈的攻防戰,弟咕一路老神在在,好像他非常有把握。

戰到最後,弟咕受不了了。開始展開猛烈攻擊。

我為了怕妞妞受傷,幾乎都擋在他們中間。弟咕把目標轉向我跟洛韶。我一邊擋,一邊問:

「弟咕你怎麼了?!你這樣我覺得很害怕!!!!」

隨著擋的次數越來越多,我也從害怕,轉為越來越生氣。

我:「弟咕!!你現在這樣到底為什麼!而且你最近真的好愛打我跟罵我,為什麼?!我不喜歡!!我真的好~~想~~打!你!」

弟咕:「不要讓你打到咧~~」開玩笑的說著。

我:「我不會打!我不要用這種方式。可是你到底怎麼了?!你在高雄到底都過得怎麼樣?!」

我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問出這一句。

結果弟咕,聽到這句,本來還在惡作劇般笑著的小男生,開始哭了。

我聽到他哭,又問:

「你在高雄的時候,是不是其實很想我們?」

他開始爆哭。點頭。

我把他緊緊抱著。我也大哭了。

我邊哭邊問他:「你是不是其實很氣媽咪好像把你留在高雄很久?覺得很孤單?」

他大哭著點頭。我解釋其實不是的。

「那你怎麼那時候沒來新竹呢?」

(本來有個機會他可以北上會合再一起去泰平,但阿嬤說山上很黑,勸他不要去,他就打消念頭了)

他說:「因為我怕阿嬤說的那個黑黑的…」

我:「再怎麼黑,我會保護你們啊!」

老大妞妞:「我第一天也是害怕,但後來就不怕了還很好玩喔」

他整個又放聲大哭。臉都糾結在一起。

「所以,你是不是也很氣姐姐,因為姐姐有去?」

他又點頭,哭得慘烈。難怪最近他對姐姐的動手頻率也是好高。

「所以你這些心情,這段時間好難說出口對嗎?」

他繼續點頭。

這段時間,他對於我想核對的內在,總是迴避、逃走,而今天,是他第一次每個問題都真誠而直接的回應。邊哭邊說,邊哭邊點頭。

我大哭著把妞妞弟咕一起抱過來說:

「我們以後不要再分開這麼久了!!我們去哪裡玩都要在一起~~~~總是有辦法的啊!」

我懷裡的兩個小孩邊哭邊點頭,抱著我。

到這裡,覺得我自己好像把這個場景弄得很浮誇,但這一切都是我的真心、我的心疼。

終於大家可以好好聊天了,他們倆開始討論起泰平山上到底看見什麼。我們在那裡做些什麼。我們在那裡吃些什麼。

好像,弟咕終於有勇氣聊這個話題。


*

今天實踐班,弟咕現場也動手,對另個孩子、對姐姐。

有個媽媽聊天時問我,孩子這樣,不制止嗎?

我現場盡可能不要讓人受傷,盡可能擋住弟咕與當事人,我確定我有制止。

但是,這一刻看見的是:在現下的制止,終究只是行為的制止。而真正該被抽絲剝繭的,不是「打人」而已,而是孩子背後的心思 。


*

弟咕接下來還會不會打人,我覺得可能還是會,但是,會不會打人,已經不是問題的癥結點。

過去我擔心他會不會打人,是為了別人的眼光與批判而擔心;但今晚,我看見孩子背後的心意,與真心想了解孩子的自己。

天啊,寫下這句話,我覺得我好像某部分鬆開了。



[延伸閱讀]

孩子打人,重新看待》,張淑惠

[929花東彩虹嘉年華 ]台東親子共學團發言稿


文:林小賊 (台東親子共學團領隊)

大家好,我是台東親子共學團領隊。

我常想,活在性別僵化的人眼中,世界大概只有兩種人,男人和女人。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讓我以及多數台灣人活在這個僵化裡。長大後,開啟性別平權和多元性別的思考後,我默默地把世界分成支持性別教育,和不支持性別教育的人。可是,世界真的長這樣嗎?

在我這幾年和很多大人一起共學的實務工作裡,我卻發現更多人是處在不曾思考過性,和性別是什麼?更多人是舉棋不定,表面上跟著時代的演進支持這些看似先進的想法或法案。但真正遇到性相關的議題時,卻顯得惶惶不安,無法踩穩立場。

例如,當有人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就觸碰他的身體時,我們不敢義正嚴詞的捍衛孩子的身體自主權。而是,選擇讓時間痛苦的流過我們眼前。

例如,當有人告訴我們他年幼曾遭受家人或熟人性侵時,我們以為這個人看起來很幸福,曾經遭受性侵的傷就會不見。我們的錯誤認知讓我們以為這是家務事,所以不敢積極介入。我們把氣憤收到嘴邊,又吞回去了。我們把可以中斷傷害的手,收了回去。

例如,當有人告訴我,她想離婚和女同志朋友多元成家時,我們不敢大力支持,因為我們擔心這是在鼓勵他們走一條辛苦的路。

例如,當一個男孩或女孩告訴我們,他想去做一件顛覆性別框架的事情時,我們心裡支持,但卻告訴他,你要先問問你爸媽的感受和意見。

例如,有多少青少女或年輕女性懷孕後,還能挺著肚子去上學?而不是休學在家獨自面對身心的重大變化。

在這裡,我要大力地反對,這種隱諱地支持性別議題的態度!因為正是這種隱諱的態度,助長了傷害和歧視的機會。正是這種隱諱的態度,讓受傷的人更受傷;無助的人更無助。

我希望人們可以深入思考和探索那份隱諱從何而來?我希望人們可以從自己的擔憂和恐懼出發,重新開始學習性、和性別教育。我相信這條為自己學習的道路,會比別人給我們的性別教育,有更多脈絡值得追尋,更有意義。

我相信透過這些摸索和學習會讓我們更堅定、更有自信。也許我們會在社群裡變得強悍、不惜得罪人。但這一點一點的勇氣,卻可能讓遭受性別壓迫或性暴力的人們獲得莫大的盼望和協助。

如果,性別教育就是一條找自己的學習之路。我是誰?我的身體、我的感受?我的自我認同。那這世界就不會再需要分哪種人了。因為,本是同根生。每個人一出生就在找自己的路上!

而這條路,是誰也不應該阻擋和干涉的!因為,這不只是互相尊重的問題,而是關乎到一個人的生存和自我實現!


[親子共學實踐班報名中]



10/19-20 北區實踐班報名簡章在這裡!

10/26-27 台南實踐班簡章在這裡

2019年9月29日 星期日

溫柔生產般的共學

文:餅乾貓(台北平日二團)






共學日子越久,排的毒越多、越深。看起來發懶,其實一直在療傷,看不出自己做了什麼。慢慢明白、理解:『外觀』是不能斷定內在改變的這件事....

回想起領隊不斷問我們,為什麼要共學?

我想破腦袋就是卡住...共學的初心是什麼?領隊又是什麼角色?那些徘徊、慌張...

直到發懶了一陣子的我和共學媽媽聊天,我才突然想到一個狀態很接近...共學就是溫柔生產啊!

那個主體一直都是「我和孩子」~我了解自己的狀態,我明白生孩子的過程一定有苦有痛,一定煎熬~但那煎熬完全可以被理解後,用自己能消化的方式轉成動力繼續下去,回想起來並不是痛苦無比的,而是非常值得的蛻變。

我和孩子在這件事上不是到了地獄,孩子不是來折磨我們的!而是因為第一次合作、因為相信、因為好奇、因為愛,在這件事上信念慢慢建立,幻化出來的果子。

共學的日子,就是生產的過程。領隊就像是助產師的角色。

她看過一些狀態,他能給我們不同方向的回饋,在我們需要時拉一把。他依然是陪伴的角色,給予支撐的一個能量,但並不是她主宰著我們的生產。

孩子是個體,從在肚子裡就是。

看不見不代表沒有,不會說話不代表沒意見,哭不代表要折磨我們,而是要我們更仔細看見他、陪伴他。

威權教育下的我,慢慢變得懶惰、膽怯、毛毛躁躁、無法自主學習、思辨、不敢輕易相信別人,更不相信自己,覺得追隨大眾就是安全的,跟大家不一樣就很焦慮是錯的。孩子外包就覺得安全了,追隨專家就可以有解套了。我們忘了自己也曾是被壓抑的孩子,覺得我現在活得很好,也沒有這樣壞掉,為何現在孩子這麼多毛病?

我們無法深刻的思考自己面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只看結果論斷每件事,我們忘了過程中有好多方向和角度可以討論,變成一個只看一點點資訊就批評、論斷、跟風、下指令....

那些共學的日子,是我跟孩子一起重新活一次的日子。共學的價值,在於主要照顧者的我們用了多少心力去看待這件事,我們願不願意拋開原本擁有的框架,重新思考每一件事?還是我們依然追尋別人給的價值?依附在某個專家上面!?期待孩子長出某種樣貌才是所謂成功?才不是壞掉歪掉?

我們忘了孩子是可以溝通可以討論的,我們忘了最需要被閱讀的書就是我們自己和孩子,無論心裡或身體都一樣!

有雙寶真的每天都在拔河,但那些拔河不是孩子給我的,而是這個社會塑造出來給我的,孩子像鏡子一樣反射出我的困惑、無助、軟弱、憤慨。好累!真的好累。但當某一天又看清一點什麼,又改變了什麼,那樣的力量,就像從豆子冒出的新芽一樣,充滿能量和溫暖。

在那看似廢廢的日子,我正像蜘蛛一樣慢慢結成我需要的網子。每一步都艱辛,卻不會白費~

妳呢?為何共學?領隊對你來說又是什麼?



[親子共學實踐班報名中]

10/19-20 北區實踐班報名簡章在這裡!


[延伸閱讀]

看見細緻的陪伴》,簡彌堅(台北假日一團領隊)


回嘉真好》,岱伶(嘉義平日假日團領隊)

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2019 10/26-10/27 台南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課程簡章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近年來,已經在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台東…紛紛開團,全國目前有超過1200個家庭,每週風雨無阻的共學,期望可以提供給學齡前(0~5歲)的孩子,更多理想的教養環境、給父母們切磋親子教養理念與觀摩練習的機會,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玩樂與成長。

勇敢地選擇做「不一樣的父母」,過屬於你/妳的悠遊親子生活。

這個課程將協助你/妳,
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找到信心更滿意做為父母的自己;
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體驗課,你/妳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妳,一起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

實踐班開課以招收共學團員為前提,各地區通常每3~6個月舉辦一次,名額未滿再開放給只作為進修的朋友。我們用網路公告課程資訊,歡迎網友協助分享給不使用網路的朋友。

☆認識親子共學

【親子共學是什麼?】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
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伴侶、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對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共學團的特色】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
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它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所。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
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25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幼兒照顧者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日期:平日團每週共學2天,每個月原則八天;
假日團每兩週共學1次,每期(三個月)安排6次共學。

◎共學時間:平日團11:00-16:00;假日團10:00-16:00

◎領隊津貼:一期三個月。平日共學每期每戶9,000元;假日團每期每戶4,000元。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我們不願意被定位為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我們比較希望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

◎幼兒照顧者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而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幼兒照顧者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幼兒照顧者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更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幼兒照顧者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一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一小時以內(各團如果遠地共學需求,也會各團內討論),自然、安全、免費(或低收費),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參加者自行前往。若共學地點無大眾運輸供搭乘前往,也無交通工具(汽機車),可以跟其他家庭協調共乘。

【課程資訊】
  1. 上課地點:善化區文昌里活動中心 (臺南市善化區文昌里光復路175-1號)

  1. 課程費用:每戶需繳交保證金1,000元,四堂課全程參與者,在課程結束後,保證金現場以現金退還。基於「教育不是商品化」的理念,本課程沒有明訂「價格」。課程支出的所有費用,將於課程時透明公開,請依個人學習經驗與使用者付費原則,隨喜樂捐,共同分攤成本。
    歡迎贊助場地與講師費、交通及行政費,以支持我們持續舉辦課程!

  1. 課程介紹:
    ◎第一堂:10/26 (六) 10:00~12:00 / 講師:郭駿武
    「玩」「美」不完美,放下心裡的完美小孩
~看到自己的秘密教養藍圖
(親子共學的理念、現況及發展脈絡)

◎第二堂:10/26 (六) 14:00~16:00 / 講師:楊鎮宇
  照書照豬養,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養
~檢視目前教養方式受到傳統觀念及主流價值怎樣的影響。
(帶領學員思辨台灣的教育發展及改革脈絡)

◎第三堂:10/27 (日) 10:00~12:00 / 講師:共學團領隊
   共學實踐課
~請帶孩子一起來試共學,透過領隊的實踐經驗分享及現場試共學,去發現自己在這些對話、互動中感受到什麼?是焦急想介入?或是能自在享受?也練習觀察自己、孩子及別人的家庭互動,成為未來共學的養分。

◎第四堂:10/27(日) 13:30~15:30 / 講師:郭駿武
  溫柔愛他的心,放手練他的身
~教養共學經驗分享、Q&A。
(親子共學願景及綜合座談)

  1. 講師介紹:
楊鎮宇:
1982年生,新竹市香山區樹仔腳出身。高中上課時常心不在焉,班導師於是勉勵:「既然你坐不住,以後去讀新聞系好了,讓你跑個夠!」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系和清華大學社會所期間,到教改團體實習,關注教育議題,之後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目前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以教育、農業為主要書寫題材。關心教育與社會脈動的關聯,相信教育的可能性,能創造更適於人居的社會。

郭駿武: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中年專職奶爸,資深親職講師,2011年底完成一家三口徒步環島,「大腳小腳,走讀台灣」作者,曾任森林小學教師及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主任,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發起人。

  1. 特別說明
  1. 第一天的課程建議將孩子托育給親友,若不便托育也歡迎帶孩子一起來,並和孩子一起準備可以陪他度過上課期間的玩具或物品,我們不介意孩子與父母在課程中走動或發出聲音,或於各遊戲角落一邊聽課一邊陪孩子。也請上課學員理解上課場地會有孩子參與,互相協助與體諒。
  2. 第二天的課程上午有試共學的活動,請盡量帶孩子一起出席共同參與。

【報名資訊】
  1. 招收對象: 家中有五歲以前幼兒的家長,有意參加平日或假日共學團者為優先,對親子教養進修有興趣的父母亦可報名。
  2. 收費方式:課程需預繳保證金每戶1,000元(請提前轉帳再填寫報名表,以確認報名完成),2天課程全勤,於第二天課程結束現場現金退費。     
課程支出將於現場透明公開,請依個人學習經驗與使用者付費原則,進行個人的支出捐款。聽完後隨喜樂捐!
  1. 報名流程:
1).請先完成保證金轉帳後,再填寫 報名表https://reurl.cc/drxKo6)
2).搜尋Facebook私密社團「201910 台南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申請進入社團3).約三個工作天會對帳完成,並核准你進入Facebook私密社團,即完成報名
4).匯款及報名後一週內若未收到任何訊息,請主動來電/傳訊告知,我們會盡快處理
  1. 保證金轉帳資訊:
銀行:台新銀行(812)
帳號:2888-10-07996329
戶名:吳來治
  1. 報名完成後,我們將於課程前一周,10/19 (六)前寄發上課行前通知 (E-mail),敬請留意。 
  2. 我們會在Facebook設立「201910 台南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社團網頁,統一發布相關問題、通知與行前通知,請在Facebook將本次實踐班聯絡人(見下方第8點)加為好友。
  3. 加入台南親子共學團:
全勤上課並完成作業後始可加入共學團,課程結束前報名登記,因故缺課者可補聽錄檔案繳交心得報告。
團狀況將依實際課後報名人數動態調整,每團名額上限為 25戶,額滿可排候補,可依實際狀況與需求個別協調入團時間(請主動找領隊討論)。
  1. 聯絡人資訊:
聯絡人:Ivy Chiu
電話:0986-919977(如忙線或無人接聽,請Facebook傳訊)
Facebook帳號:Ivy Chiu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9412476739
E-mail: ivyccy@gmail.com




觀照孩子的心時,也是在觀照自己的心


文:李後良(宜蘭假日團團員)

一轉眼二寶小薩拉也滿月了,回想這一小段時間,深覺真辛苦了老大小昇昇這體貼的孩子!

先前問了很多二寶爸媽的朋友,都一致認同二寶出生後,大寶會有吃醋所引發各種不同的行為。

而在小薩拉出生後,小昇昇並沒有太多的反應,只是偶爾會說:阿爸、阿媽不要抱妹妹。說完也並沒有其他的反應。

做月子的前兩週,我一天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廚房料理三餐,再忙完家務也夜深了,小昇昇一不小心就被晾在一旁。

在上週的深夜,熟睡的小昇昇開始會驚醒嚎啕大哭,在近無意識的狀態,大聲尖叫和痛哭要我們帶他上樓、下樓、喝水、喝牛奶........等,然後再不斷反悔,再繼續吵著要上樓、下樓、喝水、喝牛奶,或直接哭到失聲。

在大半夜這樣又委屈又憤怒的哭聲,真的既磨人又心疼,也多虧孩子的媽察覺到昇昇,應該是太壓抑小薩拉到來的情緒。

於是我們調整了節奏,這一週只要天氣好,下午我就帶著小昇昇進市區或到海邊到處玩,一直玩到太陽下山再回家,晚上再讓孩子的媽哄睡。

小昇昇狀態也穩定許多,甚至還會開始安慰小薩拉說:妹妹不要哭。

情緒這們功課對成年人來說,也許修到年老時都還不太圓滿,怎會奢求幾句,當哥哥要開始懂事之類的話語,就要讓了才兩歲半的孩子學會處理妹妹到來的情緒,然後就一夜長大真的聽話懂事起來了。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老師,在小薩拉到來後我開始體會到,我們在觀孩子的心時,其實也在觀照我們自己的心!


[實踐班報名資訊]

10/19-20 北區實踐班報名簡章https://bit.ly/2nUTqAD

[延伸閱讀]

手足競爭》,陸巧嵐(台中平日二團)


媽媽,請妳深呼吸》,方嵐萱(基隆假日團)

「人臉辨識進校園 師生隱私誰來顧」記者會- 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發言稿


發言者:林壯穎(台北假日共學團領隊)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林壯穎。

關於人臉辨識系統進入校園,我們認為其中牽涉到的最重要概念是隱私權,而隱私權又是人權很重要的一部分。雖然在憲法中沒有明文規定保障人民的隱私權,但是,司法院大法官於釋字第603號解釋文中,明白承認隱私權受憲法所保障,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第二十二條所保障。 

關於隱私權的定義,依釋字603號解釋,可分為「空間隱私」與「私密隱私」兩部分。所謂空間隱私,係指「保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所謂私密隱私,係指「保障人民決定是否揭露其個人資料、及在何種範圍內、於何時、以何種方式、向何人揭露之決定權,並保障人民對其個人資料之使用有知悉與控制權及資料記載錯誤之更正權。」。



大法官釋字603號解釋中更闡明,「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

另外,政府為了重大公益之目的,的確可以「有限度」的收集關於人民隱私權的資料,但其收集與使用,皆受「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範與限制。例如強制按捺指紋與監聽,在釋字第603號與第631號解釋中皆有說明,然後皆是使用在特定對象身上,並不能對所有人民進行上述的行為。

可是,自從廣設監視器開始,人民的隱私權已經一步步讓渡給政府,政府可以無特定目標的監視人民的一舉一動。

而今,校園以行政管理為名,開始引入人臉辨識系統,但是現今台灣校園裡面最需要的,怎麼會是管理與控制?過去校園對於學生施行管理主義的控制手段沒有少過,但是現在這個世代的學生與教師、學校之間需要的,會是更精密的控制,還是更多元的理解?怎麼樣可以讓學生在學校裡得到更多的尊重與理解,並且能夠多元的發展,不應該才是未來教育的樣貌嘛?怎麼會以美其名為智慧校園、實則為走回威權控制的管理方式來方便管理校園?

作為教育者,我們的言行都要不斷的思考其背後的教育意義究竟為何,就算是校園管理亦是如此。更遑論人臉辨識資料的收集與使用關乎著學生的基本隱私權的侵犯,學校到底有何權力可以收集這些資料,甚至運用?這不但是在教育上公然的侵犯隱私權,也是對於基本人權的重大侵害。 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大人們的這行為對於孩子來說,到底示範了什麼樣的意識型態?難道我們能夠在沒有更多深刻的思考與討論之下,就貿然的採取相關的作為嘛?

所以我們堅決反對校園內任意採用人臉辨識系統,因為人臉辨識系統已經深刻的侵犯到基本人權,其資料的收集去向與使用權力都會在權力者手上,人民又有什麼辦法可以跟擁有權力者抗衡呢?

尤其是校園裡的學生,其自主人格權與表意權在台灣社會上的認知都還是普遍欠缺的狀態下,人臉辨識系統不過是把學生當成青蛙,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學生自動讓渡其隱私權與人權,當學生對這樣的讓渡就像是我們現在面對滿街的監視器一樣習以為常之後,等到學生成年了之後,不就成了已經煮熟的青蛙,對於被侵犯的隱私權與人權也就不會再有任何感受了。


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高雄暖蛇環島團--出發第0天!為兒童人權而騎

文:江敏榕(高雄平日四團領隊/暖暖蛇媽媽)




環島第0天 18KM
斗南車站-》頂溪貓彩繪村-〉西螺七崁公園-》西螺福興宮

今日很順,18KM咻咻咻照時間到達,小孩集合看到這次的保姆3噸半卡車,都好興奮。忙了好幾晚,看到輸出貼好貼滿,效果棒棒。



還有蔣公的隨行工作人員來拍記錄片,因為這台要把兒童人權帶到好多鄉鎮,真是好感動也興奮。

中午在西螺吃了當歸冬粉、麻糬,喝了手沖咖啡,在現有的時間還是沒錯過美食,晚上也吃了好吃的鴨肉麵,雖不吃鴨,但海鮮麵也太美味。

想到早上火車上巧遇團員,下車時給的擁抱,以及下午進西螺時被迎接,真有種感動的感覺。

除了螺陽基金會的主人帶我們看這棟修復了10幾年的茶行老房,好美又結構完整的地方啊,真想住XD 毓芳也帶我們到已荒的西螺戲院探險,完全就是返校的拍片現場。聽說地主要賣出,感到真的惋惜。在地市場的保存活化,覺得不是太商業氛圍,小店也蠻有意思,但大多沒開張。



晚上龍蛇夥伴接風後趕場上來,明天要記者會XD

廟方要帶我們團拜和送平安符,也有西螺七崁的傳人要帶孩子比畫兩招,高雄團練遇到的環島常青團阿北還真的夜騎來西螺,咱們促進會理事長也順利在廟方感應線開啟前抵達,這個陣仗都是為了明日的記者會,我們將從母親的河---濁水溪出發,為兒童人權而騎。

今年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頒佈30週年,親子共學&歐巴桑聯盟主張廢除民法1085案—「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這樣遊走邊緣可能讓體罰成壓迫虐待的ㄧ案。

兒童權利之父 柯札克說 :“There are no Children, Only People.” 指的就是:我們待孩子並不因爲他年紀小而能用大人的權利去壓制剝奪,不打不罵,讓每個孩子都能好好長大。

是真的很難沒錯,要很多察覺和練習。畢竟我們多被灌輸是因爲愛你而不打不成器⋯⋯也有很多勞動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問題要被處理。

就從我們這代開始翻轉吧,推動台灣落實兒童權利公約,讓我們從家庭到國家,從小孩到大人,能靠往更民主平等的方向。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共學從觀察孩子與自己開始

文:黃婉茹(台東親子共學團助教)



最近共學團很多小寶寶(8個月-1歲出頭),這些年紀相近的寶寶坐在一起(俗稱寶寶區),常會有幾種狀況:

1、眼裡只有目標物,其他東西頓時都不存在。

例如A寶寶想拿一台玩具車,但是車子就在B寶寶跟C寶寶並肩而坐處的後方。A就會邁開腳步爬呀爬,像穿過樹叢般經過(撞過)B與C,拿到眼裡的玩具車。B與C都被撞倒了,但他們都沒有哭,繼續看著他們原本在玩的東西。偶爾A'b'c手腳肉肉會交疊在一起,但他們不以為意。

撞過的人,沒有覺得如何,被撞的人也繼續沉迷在自己眼裡的目標物裡。

就好像:「我們坐在一起,我們互有交集,但我們不在同一個世界」的境界(如圖這樣)」。好高深喔。


2、開始有搶玩具的念頭與行為。

這麼小雖然還沒有「物權」概念,但其實就已經開始想捍衛自己的想玩的東西了。

可是搶東西的過程也好可愛。有一種是:A正在玩剛剛終於拿到的玩具車,結果B看見了,B緩緩的舉起手,拿了那台玩具車。A緩緩的抬頭,確定了玩具車被拿走的事實,又緩緩的低頭,開始玩別的東西。但也可能,A會選擇緩緩的移動身體,準備拿回來。B發現了,然後他們因為肢體還沒有很靈活,就這樣疊在一起。然後哭了。

但也有開始會用力拿很想拿的玩具的孩子,甚至跟2歲的孩子搶。哇,很驚艷也。

孩子的各種樣貌真的令人覺得驚喜。哎呀,就是好可愛!

---

生老三後,老三一直是被放在「日常生活」裡的一塊。多數時間在處理老大老二複雜多變的心裡狀態,老三有時候能真正仔細照看的狀況著實不多。

(這麼一寫發現三寶媽的生活真的很碎片化,每一部分都是小塊都是精華)

今天共學,與同齡孩子一起,仔細觀察不同的孩子,也才好像真正有時間好好看看老三的狀態。

他節奏慢慢的,但對於想要的東西不太會放棄,就是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緩緩出手去拿。即使跟他說不要、對方還在玩,他還是會看見目標物,設法去拿。好像,從互動裡面也看見了某種他的風格。

赫然發現,這麼小的寶寶,在家裡遇見的是能言善道的哥哥姐姐,在外面遇見的是非語言溝通的夥伴們,他們之間肢體動作的溝通也開啟了很多刺激。

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共學」呀!



**************
[各地實踐班資訊]

9/28-29 竹苗實踐班簡章,本週末舉辦!

10/19-20北區實踐班簡章,現正報名中!



**************
[延伸閱讀]

媽媽與孩子共同學習的場域》,顏曉渝(桃園平日一團團員)

有鬼,你敢睜開眼嗎?》,蔡蕙兒(台中平日四團)

2019年9月23日 星期一

從遊戲場&夾娃娃機上到寶貴的一堂課

文:黃婷婷



這個夏天,我跟兩小花很多時間泡在遊戲場跟娃娃機店裡。在這之前,我去遊戲場的次數應該不超過十次,花在夾娃娃機的錢應該不超過200元,因為這些地方在我的認知裡,就是花錢消磨時間的地方。

至於我們為何有本錢泡在那邊?是因為兩小突然翻出在美國時,爺爺給他們的紅包,把美金換成台幣後,他們就變成有錢人了(對一天零用錢10元的小孩來說真的是這樣)。

第一次去遊戲場純粹是個意外,去吃飯的那個商場樓下就是遊戲場,兩小下去晃了一圈,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有很多新奇的遊戲機跟吸引人的獎品。隔天兄妹兩約好,要把紅包錢拿來玩,五歲多的恩第一次就玩了4-5百元,而且毫不手軟,在一旁的我驚訝到下巴快掉下來了,心想:原來中樂透是這種感覺啊~

之後恩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跟我約今天去遊戲場的時間,每次每次就是3-5百元這樣花,慢慢的,我看出他們在遊戲中的學習,雖然花很多錢,但每一次把錢投下去後她都很認真的在想要怎麼樣調整、精進,才能達到目標,即便失敗,也只有短短一秒鐘的懊惱。有一個機台,哥哥還會給他錢請他幫忙玩,就為了拿禮物。

哥哥就不一樣了,他是先觀望一陣子,每次都少少的玩,慢慢確認自己想要的目標後就全力以赴,有一次他直接換1000元的代幣(我從未拿過那麼重的代幣),很有目標性的集遊戲點數,換他想要蒐集的水晶,看他在玩集彩券遊戲時,不得不佩服他的觀察與推理能力,常常按下按鈕後,他就先在旁邊奔跑拍手慶祝,等著回來接收長長的點券,看到我手都癢了,忍不住掏錢出來玩。這是我第一次在遊戲場裡,把眼光從「錢一直不見」的焦慮轉至「用心想辦法破關、享受在遊戲中」。

後來哥哥轉而去玩娃娃機,從一次300慢慢增加到700甚至1000,他都在我家附近的店玩,為何會選這一家?主要是他的夾子比較緊,而且有時候晚上檯主會來,會幫他調整娃娃的位置,也會教他怎麼夾。好幾次都背了一大袋玩偶回家。

中秋節隔天承翰又去了,三位台主都在,他說想要夾大快龍,台主立馬把壓在最下面的快龍挖出來,擺放在好夾的位置給他夾,每當承翰把快龍越夾越遠,台主就會很有壓力,因為會被另外兩個朋友噓:「你這個夾子太鬆了啦~~~」「你這個機台有問題啦~~~」台主就會趕快再把快龍擺好,甚至後面還墊了一隻娃娃,讓快龍反彈時往洞口移動,來回重擺了至少15次,最後一次,承翰選了一個下夾子的位置,我脫口問:「你放在這是想要夾什麼?」但三位台主卻異口同聲的說:「他學會了他學會了」,果然這次他夾到了,全場為之歡呼鼓掌。那一刻,我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在這個店裡面,有很多學習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在發生著。

當承翰在整理滿桌的娃娃時,其中一位台主走過來跟我說:「你真的對你的小孩很好」,我回:「那是因為花的不是我的錢啊!」他繼續說:「就算不是花你的錢,也很少有父母會讓他的小孩這樣玩」。
----------------------------
或許很多人會說:「台主從承翰這裡賺到很多錢當然會說你很好啊!」但其實我知道他想要說的是什麼?他說的好,指的是我對孩子的支持、陪伴與不評價、不碎唸。

我承認,過去我對於遊戲場跟夾娃娃機是有負面評價的,所以幾乎不會去,但這次是小孩的錢,他們自己選擇自己承擔,我沒有什麼理由阻止。

爺爺的這兩個大紅包,除了讓我看到兩個孩子不同的學習模式外,也讓我對學習這件事有一個深刻的體會。以前看人家夾娃娃,會覺得那個夾子鬆垮垮的,東西抓起來就掉下去,根本就是在騙錢,還有,如果花超過50元沒夾到就會放棄,覺得不可能會夾到。但跟著承翰這樣玩,我發現要夾到一個娃娃,是需要策略的,怎麼把他從外圍移動到可能夾到的位置?怎麼樣甩比較有機會往洞口甩而不是甩遠?每一次錢投下去,有往我們設定的目標前進,就是有機會的,他看的是機會,不是花多少錢。

回到跟學習這件事的連結,大人太常以結果來決定要不要投入力氣去學一件事?比如:學鋼琴以後可以...所以小孩應該要學鋼琴。學XX沒有用,幹嘛浪費力氣。很功利取向。但看著孩子這樣,因為很純粹的想要一個東西,所以很努力的去練習、面對挫折、挑戰自己,他不會去計算花這些錢值不值得,但他很努力的在過程中的每一步,全心全意、想盡辦法觀察、假設、驗證、再調整,往他設定的目標前進,這不就是自主學習的精神嗎?


[延伸閱讀]

如何讓商品教育化?新竹暖蛇團的娃娃機教案》,王岢鈺


[實踐班報名中]

10/19-20 北區實踐班報名詳情在這裡

2019高雄暖蛇親子單車環島,出發!


文:泡菜牛肉小編
圖:餅乾小姐


2019高雄暖蛇親子單車環島即將出發!暖暖蛇環島最初是一年級暖蛇孩子的開學儀式,實施幾年後,改成二年級才環島。

今年,我們即將在 9/26(四) 早上於雲林西螺大橋出發環島囉~繞行台灣 33 天後再回到雲林。

今年暖暖蛇二團的環島成員由一~五年級的孩子與媽媽爸爸組成:除了有第四屆的孩子們,還有去年因為在忙歐巴桑選舉延後一年環島的第三屆孩子們,與尚未完成環島儀式的第二屆孩子們,以及即將進入五年級的第一屆孩子也陪著再度一起環島。

總共 9 個家庭,共 11 個大人與 13 個小孩。

有超過半數的家庭都是第二度環島,在規劃環島路線時,我們又重新討論:「為什麼要環島?還有人是第二次環島?這個老中青混齡的團體我們彼此在環島過程中想留下什麼,又可有想要做些什麼?」

而今年,也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通過滿 30 週年紀念。於是乎我們決定這趟旅程不單只是暖蛇的環島儀式,還要為兒童人權而騎。希望能與在路途上遇到的人們分享什麼是兒童權利公約,讓更多人知道: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只享有人權,還需受到特別的尊重與保護!也希望尋求大家共同支持兒童權利公約落實在台灣,希望台灣的每個孩子都能在不被打罵不被威脅的環境下生活長大。

上圖,是我們 33 天環島中每日停靠的鄉鎮城市,如果你在路上遇到我們的環島隊伍,歡迎來相認喔,也歡迎來找我們一起簽署『我支持兒童權利公約落實在台灣』環島布條,更歡迎和我們的兒權宣傳保母車一起拍照打卡,讓兒童人權更被看見與推廣出去。

對了,除了宣傳兒童人權,本來我們也打算在這次環島過程增加與海洋的連結,南部路段繞行搭船去蘭嶼環島,接著再回本島東部北上,花蓮路段計畫搭船至蘇澳,和孩子一起由外海看台灣島。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蘭嶼十月份的航班與花蓮十月份的航班皆停駛。這部分的體驗就留待之後暖蛇的主題週活動再來進行惹。

歡迎大家多多分享!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存在生活的自主學習

文:薛安琪(台中共學團領隊)

這是沒水沒電的中區共學基地,中區暖暖蛇全體野地露營十日活動記錄:



離開便利的生活習慣以後,日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變成學問。

沒電,手機怎麼充電?有些人可以乾脆不用,也有些人有聯繫工作的必要,前來探班的親子共學夥伴紛紛帶來一顆又一顆的行動電源,「來吃點心喝冰咖啡!」、需不需要行動電源?」,在這一場團體任務中,這幾句話成為最貼心的招呼。

水資源不夠,每一滴水都珍貴,鍋碗瓢盆怎麼用怎麼洗才省水?什麼洗劑會傷害環境?手工皂就完全環保嗎?手工環保酵素可以使用在哪些用途?

洗滌,變成一門學問。

排洩無法沖水怎麼辦?廚餘如何處理?夥伴展開自主學習精神,實行乾溼分離,將糞便鋪上一層米糠,可以降低發臭也避免孳生蒼蠅。又有人學習「熱堆肥」,有人試著認識生物分解,有人觀察「黑水虻」吃糞便和廚餘。

我們想要解決眼前的問題?還是要想像和嚐試規劃兩年後、甚至二十年後,這片土地會是什麼模樣?這群人在這裡將會留下什麼樣的痕跡?

人的生活需求,如何與自然環境達到平衡共好,也大有學問。

米糠糞桶滿了,廢水槽快滿了,誰要倒?水快用完了,誰去補水?怎麼補?去哪裡補?

公共事務要如何分配?指派嗎?自主認領嗎?所謂的自主應該是什麼樣的展現?

民主,在這裡紮根。

大人們在這些過程的各種實踐,放下對於速度與效率的追求,不免有些心急焦慮,但,卻也細緻看見過往習慣簡化的細節,嚐試回復人事物的本來面貌。

而小孩在這樣的環境中,也開始思考與學習。

「大人做了很多東西,我們也要做,我們要自己蓋一個小孩的秘密基地!大人都不要來,蓋好了再給你們看!」六歲的小男孩與我分享他們正在進行中的秘密計劃。

「聽起來很厲害耶!可不可以跟我說,你們打算怎麼蓋?」我問。

「我們要先除草,然後土坡太滑了,要堅固它。」男孩回答。

對他已經逐步具體的初步計劃感到驚豔,「那草要怎麼除啊?用手拔嗎?」

「用手拔太利了,我的手割傷了,妳看,」男孩展示他嚐試過的痕跡,「用鐮刀又太長了,這裡太窄不好拿,剛才撞到別人了。」

「噢噢,你換了一些方法試過了,那還可以怎麼辦?」

「我覺得,用剪刀剪就好了。」另一個男孩加入我們的討論。

「但是,剪刀可以剪的量太小了,這裡草這麼多,我覺得太慢,還是要鐮刀才好用。」第一位男孩又說明他選擇的考量。

「這樣啊,那還可以怎麼辦呢?」

「嗯⋯⋯」男孩們陷入思考。

「來吧?我來教你們使用鐮刀的方法,怎麼樣割草不會傷到自己和別人!」又另外一位爸爸,提出提議。

「好啊!!」男孩們紛紛跳起來,就地上起鐮刀課。

從生活需求開始出發,從環境共好開始思考,我們的存在式自主學習,在野營生活中進行著。




**延伸閱讀**

1. 《等待,時間種出獨一無二的花》,蔡芷芳(台中共學假日團領隊)

2. 《【泰平共學村】紅磚搭設火箭爐,孩子愛不釋手》,蔣昇佑(台北共學平日六團團員)


**最新實踐班訊息**

10/19-20 北區實踐班簡章報名中!

身為一個共學媽媽的開箱文

文圖:新竹平日團領隊,鄭琇文



只能用畫的,因為根本找不到地方把所有的東西攤開來。

帶小孩出門就是這麼不容易,還請直接腦補我們被大家餵食的食物,玩具袋裡小孩自己準備瑣碎的玩具,小孩還小會需要的背巾蓋毯⋯⋯

若不是有夥伴一起相助,我們怎麼可能在育兒生活中還笑得出來⋯⋯XD

圖中是去比較輕鬆的地方,補水容易,小孩也清楚知道那裡適合溜直排輪、騎車,所以裝備都帶上了~~

2019年9月21日 星期六

被拒絕就爆炸的妳

文、圖:黃婉茹(台東親子共學團助教)






共學,今天有講座。

兩點時,我想說小孩應該熱身差不多了,我可以去聽講座了。

結果,老二弟咕希望我陪他進去美術館裡面玩磁鐵牆。
隔了一個月沒有見到共學夥伴,他剛開始顯得生疏,不像在家裡的自在。我想還是再陪一下。

陪到一半,老大妞妞過來說:「媽咪,我們可以現在去小七買口香糖嗎?春尋剛剛分我吃,我覺得很好吃。」

我下意識很快的說:「我覺得我沒辦法也,我很想聽講座。結束後再去買好嗎?」

她說:「不要~~」

這時老三洛韶想睡了,開始抓自己的頭,然後想爬過來我身上。

妞妞忽然跑到我身上,說:「媽咪抱抱!你不能抱洛韶!只能抱我!」

她開始動手打洛韶的頭。看我擋住洛韶,接著,開始打我。

這狀況在我心裡痛痛的,因為最近經常在面對她覺得自己被冷落的心情。一邊被打,一邊想到她的心情,一邊想到對自己質疑,感覺是痛的。

這時,弟咕看到姐姐打洛韶,也過來打了姐姐,想把姐姐從我身上推開。

我同時被三小纏住。該先安撫誰啦?

好難~~~(跪)

*

這時,幾個妞妞的好朋友們(煦、尋、安、語、筍)跑過來,關心妞妞:「妞妞你怎麼了?我們要不要去玩公主遊戲了?」

妞妞搖頭。

我解釋妞妞可能是希望我多抱她陪她。

幾個大女孩剛好都是老大,開始跟我說他們也有類似經驗過。她們開始輪流同理妞妞。

在我聽來,滿溫暖的。不過,妞妞還是最需要我的抱抱。

我:「看起來妞妞好像想跟我在一起。不然我們獨處一下好了。」

這時小煦開口說:「那弟咕,你要不要先跟我們去玩?我們可以去那裡玩公主遊戲。但是你不要再打我了喔,我不喜歡,可是我還是很想跟你玩。要嗎?」

弟咕笑了。他點頭答應,就離開了。

原來大女孩們,在試著幫助我?我很明顯感受到,她們似乎想幫我解開這個結,想幫忙帶走一個。

而這個解法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弟咕最近頻繁出手,在家裡談似乎沒有什麼進展,但回到團體裡面朋友給他的回應,感覺弟咕不僅被接納,似乎也明白了朋友的感受。

我也看到,他很喜歡跟朋友在一起。

*

剩下兩個。

正在思考要不要抽身離開去找夥伴幫忙抱開洛韶,我可以專注陪妞妞。

結果其他共學媽媽夥伴們剛好過來,他們幫忙帶走了洛韶。

洛韶一路哭。但我是放心的。

*

剩下我跟妞妞兩個,

我:「你怎麼了?」
妞:「我想要抱抱!」
我:「好,我抱抱!抱得很緊~~~」
妞:「而且不能有洛韶!」
我:「現在沒有了!不過,我沒辦法做到永遠沒有。」
妞:「不行!就是不能有!」
我:「因為,他會爬了,有時候他會像小烏龜自己爬過來…」

妞笑了。

我說:「所以你剛剛不開心,是因為我沒有抱你?」

妞說:「還有,因為你不要去買口香糖。兩個都是。」

我:「所以你聽到我說『不要去買』,你就爆炸了?」

妞:「對。」

我:「被拒絕就爆炸的心情嗎?」

妞:「對!!」

我:「然後,你是不是有覺得,只要好激烈的對抗、打我、或打洛韶,我就會改變想法帶你去嗎?」

妞想了一下:「對。」

我欣賞她的誠實。

*

被拒絕就爆炸,我總覺得這裡面好像在告訴我什麼。

為什麼孩子在被拒絕的時候,不會提出說服或協商,而是採用爆炸的方式來「要」?

我腦中想到「香港」。要這麼激烈抵抗,唯一的可能就是,對抗的那一方,

很專制。

我開始一陣頭昏。

我很專制嗎?我必須花點時間回想、思考並接受這個形容詞跟我的連結。

好,我確定,我很專制。尤其是對妞妞。

因為她個性最溫和,所以她的請求,有時候會被我河蟹(網路用語,為求表面和諧而敷衍其需求)掉。

因為對吃零食、零用錢,我幾乎立場都會很堅持。堅持到有時候我也忘記我到底最初的初衷是什麼。

堅持到,我也完全忘記還有第3法(找出兩人都能接受)這一路。我只想到:沒有了就是沒有了。這是「自然後果啊!小孩不就是要承擔後果?」

自然後果,跟袖手旁觀,似乎也只有一線之隔。

*

我:「妞,我在想,我一定有做錯什麼,讓你有這個感覺。我很抱歉。」

妞:「媽媽壞壞。」

我:「我其實希望努力看看,以後我提出『不要』的時候,我們可以繼續協商討論。『不要』不是結果,而是我目前的立場,但討論協商才能找到兩個人都可以接受的。

如果我說不要,你就覺得這是結果了,那我對你來說一定也是個有威權的上位者吧,我們無法平等的討論事情。」

妞:「嗯,對。」

我:「可是,我應該也有做錯一些事,讓你有這種感覺。我很想改啊。

口香糖的事,我無法過去買,我們可以想想別的辦法。如果請爸爸來接我們時,順道買來給你們,用你們的零用錢,這個方案你可以接受嗎?」

妞:「可以!」

我:「那我們有共識了?」

妞:「我還希望妳開家期的南瓜馬車載我們出去散步一圈。」

我:「這個我可以。」

開心的去散步了。



======================

【延伸閱讀】

1. <<謝謝你願意說出你的感受>>,Vicky Lin(台北共學假日五團成員)

2. <<好好說話>>,陳怡伶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2019/10/19-20 北區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簡章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來一場承接朵朵的社會運動吧!

文:林偲倩 (高雄平日一團團員 )
圖:蝴蝶朵朵繪本內頁




前陣子參與《蝴蝶朵朵》兒童性侵防治工作的培訓,進行了一場實作,與孩子們說了關於兒童性侵議題的繪本《蝴蝶朵朵》。

一開始和大家談論關於「秘密」這件事,孩子們有各式各樣的秘密,有人說她有把東西藏起來的秘密,也有只想要跟朋友說的秘密。我告訴他們朵朵也有一個秘密,但是她的秘密讓她很不舒服、很害怕,但是她卻不敢告訴媽媽,孩子們想知道朵朵的秘密,於是開啟了《蝴蝶朵朵》的第一頁。

說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討論聲此起彼落,對於朵朵的樣子、身邊的小動物都很好奇。在街坊鄰居與朵朵互動遊戲時,我們討論了關於身體界線的主題,誰可以親吻自己?誰可以跟你玩轉圈圈,在這期間有一個聽故事的男孩一直擁抱一個女孩,女孩時而笑,時而有不舒服的表情,我一邊詢問女孩是否同意這樣被觸碰,是否有不舒服,也一邊確認男孩是否知道女孩的感覺,故事一面進行,一面處理著這樣的事,我心裡有些許不安,想知道更多關於男孩表達友好方式的背後原因。

在翻到叔叔陪朵朵一起洗澡的時候,一個女孩說出:「我覺得這個叔叔怪怪的。」女孩提出很多她的想法,覺得叔叔不能亂碰朵朵身體,覺得叔叔沒有問過媽媽,覺得叔叔沒經過朵朵的同意這樣是不對的。接著,我們停留在惡夢那一頁,孩子們紛紛看出怪獸身上的線索,有孩子說怪獸把朵朵的那些垃圾、鴨子、媽媽的袋子都吃掉了。被威脅的朵朵不敢跟媽媽說她發生了什麼事,朵朵種種異樣讓媽媽也察覺了,她留下了線索給公園的奶奶,在一次媽媽在家休息的時候,媽媽扮成兔子,朵朵終於有勇氣告訴兔子這個她藏得好辛苦的秘密。

我帶了一隻小兔子,在故事結束後,準備了一個小兔子信箱,發了紙張,告訴孩子們,你們可以寫上自己的名字,如果他們有快樂的秘密想跟兔子分享可以畫上圈圈或是愛心,要寫字也可以,如果有讓自己不舒服的秘密,可能是像朵朵一樣的秘密,需要兔子的幫忙,可以畫上叉叉,或是有其他想說的也可以寫在紙上、畫在紙上,此時那個提出很多想法的孩子告訴我:「我會在紙上畫叉叉。」停頓了一下,她說:「我有跟朵朵一樣的秘密⋯⋯」

孩子的眼神有一些害怕,但有比害怕還要多更多的勇氣推了她一下,讓她脫口而出這個秘密,時間短暫凝結了,我用了一些力氣穩住自己,告訴她:「好,那你把它寫下來告訴小兔子。」其實我心中好震撼,或許我有想過有一天在說故事的時候,會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像朵朵一樣的孩子,但我沒有想過這麼快,這也讓我確信《蝴蝶朵朵》不只是一本繪本,而是一場龐大的社會運動。

在參加培訓時,作者分享了童年被奶媽一家性侵的事,他不敢告訴媽媽,害怕媽媽不會相信,不敢告訴相關的人,當下有好多擔心,後來一次鼓起勇氣和媽媽說了奶媽一家是壞人,卻不被正視,我想那感覺用絕望來形容都不夠。

這場實作結束後,我的心情好複雜,這樣的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不停的發生,未成熟的心靈,要背負這樣沈重的秘密,要擔心害怕的事這麼多。身為成人的我們,能不能做他們的肩膀,替他們分擔一些重量呢?身為一個母親,在平時孩子不願被觸碰時,是否能積極捍衛她表達不舒服的勇氣,能否相信孩子,如同自己渴望被人信任一樣呢?

此事後來已通報,交由社會局接手,和孩子們說故事是如此巨大的溫柔,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心存感激,願成人共同編織一張又一張的安全網,接住本質脆弱善良又充滿勇氣的孩子們,願這世上的孩子都能好好長大!

——
由勵馨基金會發起的《蝴蝶朵朵》傳愛偏鄉 熟人性侵防治的募資已啟動,希望有更多人一起來關注兒童性侵。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3638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2019/10/19-20 北區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簡章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成立9年來,在台北、新竹、桃園、苗栗、基隆、宜蘭、台東、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等地紛紛開團,全台灣目前大約有超過1200個家庭,為了能夠提供給學齡前孩子更多好的教養環境與教養態度,每週風雨無阻地共同學習、共同玩樂。

這個課程將協助你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找到信心更滿意作為父母的自己。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互動體驗,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 課程資訊

一、上課地點: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309號(板橋健華新城1F社區活動中心)

二、課程費用:每戶需繳保證金1000元,四堂課全勤者可退回保證金,課程結束後視個人能力意願隨喜樂捐;歡迎贊助場地、講師、交通及行政費,共同分攤成本,以支持我們持續舉辦課程。

三、報名名額:限80戶家庭(額滿截止,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四、 課程介紹:

◎ 第一堂:10/19 (六) 10:00~12:00/講師:閔柏陵

「玩」「美」不完美,放下心裡的完美小孩~

看到自己的秘密教養藍圖

(親子共學的理念、現況及發展脈絡)



◎ 第二堂:10/19 (六) 14:00~16:00/講師:楊鎮宇

照書照豬養,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養~

檢視目前教養方式,受到傳統觀念及主流價值怎樣的影響

(帶領學員思辯台灣的教育發展及改革脈絡)



◎ 第三堂:10/20 (日) 10:00~12:00(由共學團領隊主持)

噹噹噹親子平交道,停看聽心用法~

共學實踐課,請帶孩子一起來嘗試共學



◎ 第四堂:10/20 (日) 13:30~15:30/講師:郭駿武

溫柔愛他的心,放手練他的身~

教養經驗分享,問題交流與討論

(親子共學願景及綜合座談)



五、講師介紹:

閔柏陵:喜歡小孩、喜歡貓,大學念美術系時修習中學教育學程,實習後因為不想變成會打小孩的人,決定不踏進教職,而投身教改團體工作,做過兒童主題活動教育、輔導青少年工作。多年後,想試試教育的改變從家庭與更小的孩子就開始做起,而開始親子共學的教育工作。目前為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碩士。


楊鎮宇:1982年生,新竹市香山區樹仔腳出身。高中上課時常心不在焉,班導師於是勉勵:「既然你坐不住,以後去讀新聞系好了,讓你跑個夠!」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系和清華大學社會所期間,到教改團體實習,關注教育議題,之後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目前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以教育、農業為主要書寫題材。關心教育與社會脈動的關聯,相信教育的可能性,能創造更適於人居的社會。


郭駿武: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大腳小腳走讀台灣」作者,曾任森林小學教師及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主任,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資深親職講師。



六、特別說明:

第一天的課程主要是給大人的,若孩子於上課期間無人托育,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上課,並為孩子準備玩具,上課時可陪伴孩子走動,或於各遊戲角落陪孩子玩。我們也會準備玩具,並於上課場地劃分出幾個遊戲區供孩子遊戲、活動。我們不介意孩子與父母在課程中走動或發出聲音,也請上課學員理解。



☆ 報名資訊

一、招收對象: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



二、報名流程:

(1) 填寫線上報名表,並填上匯款帳號末五碼。

9月19日 (四) 中午12pm開放報名!(限80戶家庭)

https://obs.page.link/u9DC


(2) 保證金匯款:

填寫完報名表後三日內,請將保證金1000元匯至:

帳戶:渣打銀行 (052)

帳號:02720000725223

戶名:賴曉珊

三日內若未收到保證金匯款,將優先由候補家庭遞補,恕不另行通知。

(3) 匯款後請將匯款畫面拍照或截圖,以臉書私訊方式提供給實踐班聯絡人確認 (會持續查看陌生訊息避免漏接)。

(4) 確認匯款後,我們會邀請你加入 [2019年10月北區親子共學教育實踐班] FB社團,統一發佈相關問題、訊息與行前通知。



三、聯絡人資訊:

主要聯絡人:Fran Lai / 法蘭

臉書帳號:https://www.facebook.com/franlai.1117


☆ 認識親子共學

【親子共學是什麼?】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伴侶、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對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共學團的特色】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團體,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而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域。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25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雙親(或之一)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時間:

平日團每周共學2天,每個月原則8天,時間為上午11點到下午4點;假日團每月共學2天,每期(三個月)原則6天,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時間依照各團實際時間有所調整。

◎領隊津貼:平日團每戶家庭每月3000元,假日團每戶家庭每季4000元。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我們不願意被定位為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 (顧客與服務);我們比較希望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一小時以內,自然、安全、免費 (或低收費) 的地方,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參加者自行前往。

◎父母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而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父母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父母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更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父母們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共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卸下媽媽的身分,我是誰?

文、圖:蘇紋巧(高雄平日四團)



媽媽也要有自己想做的事

因爲加入共學團而認識了青澀寶貝幸佳慧,也一腳踏進了嬰幼兒閱讀與兒童人權交織而成的迷人繪本世界,去年成為高雄圖書總館雄愛讀冊的培訓講師,今年三月在大港音樂祭(嗚嗚,明年居然不辦了,我超想重回舊地耶)初登場後,陸續在育兒資源中心、婦產小兒科醫院、高雄電影館陸續講了幾場,接下來更有機會進入國小校園,甚至以台語說故事,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全職媽媽如我從來沒想到的啊啊啊!

喜歡這幾張六月在電影館長短腳電影院映前進行繪本導讀時由專業攝影師拍的特寫,沒有化妝沒有華服,只有專注且認真的自己,暫時放下全職媽媽的身分,引領著孩子們進入另一個影像世界,私心覺得美,哈哈哈~

而九月這場結束後,工作人員很開心告訴我觀眾是前一天香蕉哥哥場的兩倍呢,不管是什麼原因,我都覺得很有成就感啦~又黑糖哥在這場自己陪著我講完,剛開始幫拿書,後來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甚至講出自己的觀點,並未上演「這是我的書,我不要給其他人看」、「媽媽我不要你講故事給別人聽」等的搶書搶人戲碼已讓我感動萬分,不知道他眼中在前面説故事給大家聽的阿母,又是什麼模樣呢?

前幾天看到100分女孩選立委的新聞,多年前在波士頓也曾和她短暫聊過,心裡多少也會覺得人家那麼厲害要服務人民,自己很廢只會在家帶小孩,但再想想,本科系我就唸得沒興趣啊,全職阿母是我想擔任的身分,分享繪本灌溉幼小心靈是我做得快樂有熱情的事,如果這樣也沒辦法肯定自我的話,以後黑糖哥、粉圓妹怎麼可能相信「不跟別人比較,做自己想做的」的邏輯咧?

所以,我是個有自己興趣與愛好的全職阿母,我驕傲!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暖暖蛇環島】進行式

文、圖:沈玉玲 (暖暖蛇二團)



到目前為止人生有三次環島的機會。

第一次是在陳禹都讀研究所的時候,那時候他在學業上遇上了一些瓶頸,於是我們決定,就先放下所有事情,去環島吧。那是一趟沒有任何準備的旅程,沒有預定民宿沒有路線規劃,在當時也沒有手機google map這種人生光明燈,拿著紙本地圖跟汽車用的導航就上路了。騎過驚險的蘇花跟南迴,現在想想,大概是當時很流行的那部單車環島電影給了我們出走的勇氣。

第二次是跟一群育兒的夥伴們,一起騎著摩托車載著單寶或是雙寶,走上環島的旅行。預先找好了住宿,路線則是隨著夥伴亂亂騎前進。夥伴刻意不騎公路騎進鄉鎮小路,那一次,我深刻覺得過往在地理課本學習的東西真實呈現在眼前。記得我略帶激動的跟夥伴說,原來嘉南平原是長這樣,一望無際的寬闊;原來現在騎在縱谷之間,兩側都是山脈。那是一趟一腳踏出舒適圈,帶著孩子感受台灣是個超美的地方的旅行。

第三次是現在進行式的暖暖蛇環島。要說跟前兩次有什麼不同,我感覺是自己多了教育工作者這個角色的承擔。因為有了承擔,會開始想著我要把這群人帶往哪裡去?我要怎麼跟這群大人小孩一起合作完成這趟旅程?

在出發花東場勘之前,我在心裡埋下了一個疑惑,場勘是必要的嗎?畢竟我的前兩趟環島,都是走隨遇而安的路線,也是順利完成了,那麼,場勘真的需要嗎?做好準備意味著我們不喜歡變動嗎?但變動不是實驗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嗎?

在花蓮一段足以跟南迴相比的山路,看著上上下下的坡,我想著要怎麼協助這些小孩走完這段路。在山路的休息點到終點,我默默的數起這裡有10個彎,當時我盤算著,10個彎啊~那就帶著他們來倒數吧!即便不知道山路的終點在哪裡,但我們一起倒數一定有機會可以完成。

於是,在那段山路我也解開自己的疑惑。

場勘並非是要做好準備以防變動發生,相反的,因為深知變動會是一路的常態,面對這些未知,身為領騎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要如何帶領著大家跨越困難的階段。於是,場勘成為一種做好準備的方法,但不意味著害怕變動。這麼一想,才發現原來我已經把自己放在教育工作者的位置上,並且往共好的教育實踐路上走去。

為什麼暖蛇一定要單車環島?這個問題不斷的出現,甚至有許多延伸題,不同時刻都有不同的體悟,身為一個人、身為親職、身為教育工作者,不同的角色也會有不同的承擔。就如同暖蛇多年的夥伴曾經說過他們不斷的問自己,自學方式百百種,為什麼要選擇暖蛇共學。有機會思辨這些困惑,路才會走的更清楚。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