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人生有三次環島的機會。
第一次是在陳禹都讀研究所的時候,那時候他在學業上遇上了一些瓶頸,於是我們決定,就先放下所有事情,去環島吧。那是一趟沒有任何準備的旅程,沒有預定民宿沒有路線規劃,在當時也沒有手機google map這種人生光明燈,拿著紙本地圖跟汽車用的導航就上路了。騎過驚險的蘇花跟南迴,現在想想,大概是當時很流行的那部單車環島電影給了我們出走的勇氣。
第二次是跟一群育兒的夥伴們,一起騎著摩托車載著單寶或是雙寶,走上環島的旅行。預先找好了住宿,路線則是隨著夥伴亂亂騎前進。夥伴刻意不騎公路騎進鄉鎮小路,那一次,我深刻覺得過往在地理課本學習的東西真實呈現在眼前。記得我略帶激動的跟夥伴說,原來嘉南平原是長這樣,一望無際的寬闊;原來現在騎在縱谷之間,兩側都是山脈。那是一趟一腳踏出舒適圈,帶著孩子感受台灣是個超美的地方的旅行。
第三次是現在進行式的暖暖蛇環島。要說跟前兩次有什麼不同,我感覺是自己多了教育工作者這個角色的承擔。因為有了承擔,會開始想著我要把這群人帶往哪裡去?我要怎麼跟這群大人小孩一起合作完成這趟旅程?
在出發花東場勘之前,我在心裡埋下了一個疑惑,場勘是必要的嗎?畢竟我的前兩趟環島,都是走隨遇而安的路線,也是順利完成了,那麼,場勘真的需要嗎?做好準備意味著我們不喜歡變動嗎?但變動不是實驗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嗎?
在花蓮一段足以跟南迴相比的山路,看著上上下下的坡,我想著要怎麼協助這些小孩走完這段路。在山路的休息點到終點,我默默的數起這裡有10個彎,當時我盤算著,10個彎啊~那就帶著他們來倒數吧!即便不知道山路的終點在哪裡,但我們一起倒數一定有機會可以完成。
於是,在那段山路我也解開自己的疑惑。
場勘並非是要做好準備以防變動發生,相反的,因為深知變動會是一路的常態,面對這些未知,身為領騎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要如何帶領著大家跨越困難的階段。於是,場勘成為一種做好準備的方法,但不意味著害怕變動。這麼一想,才發現原來我已經把自己放在教育工作者的位置上,並且往共好的教育實踐路上走去。
為什麼暖蛇一定要單車環島?這個問題不斷的出現,甚至有許多延伸題,不同時刻都有不同的體悟,身為一個人、身為親職、身為教育工作者,不同的角色也會有不同的承擔。就如同暖蛇多年的夥伴曾經說過他們不斷的問自己,自學方式百百種,為什麼要選擇暖蛇共學。有機會思辨這些困惑,路才會走的更清楚。
======================
【延伸閱讀】
2019/9/15 2019 暖蛇環島
2017/10/9 黃婷婷,【暖蛇環島 】大魔王關–小孩的里程表被歸零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