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劉千筠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雲嘉團)
從小我就是大人眼中的乖小孩,我習慣去遵循大人的規則,
當我做的事情不符合大人期待的時候,我就會覺得自己不好,然後去修正它。
大人當然很喜歡這樣的小孩,聽話、乖巧、意見少!
小時候,是遵循爸媽的價值觀;長大了,是用別人的價值觀來檢視自己。
在這個長大的過程中,我失去了我自己!
很多時候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混混噩噩跟著整個社會的步調升學、工作、結婚、生小孩…
從青春期開始我就很常想「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沒有答案,我還是過一天算一天,追求各種小確幸。
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但也還是這樣活下去。
這樣駝鳥的生活方式在有了小孩之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在母職裡的被剝奪感讓我失去了各種生活中的小確幸。
在沒日沒夜被孩子綁住的疲累中,朋友們一直告訴我「你要愛自己!」
什麼是愛自己?我不知道啊!
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我愛自己,都是要我體諒別人、為別人著想,
我印象中,愛自己是不應該的、是自私的!
我開始期待伴侶分擔帶小孩的工作,希望我能有自己的空閒時間。
但我的伴侶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做到,我能當全職媽媽就是他的高工時換來的。
我體諒他,但同時我也非常不開心。
「為什麼我不能想做什麼就去做?」
我開始渴望能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渴望去上瑜伽,因為結婚前我一度想當瑜伽老師。
我想要找回那個瑜伽很厲害的自己、我想要再去嘗試當瑜伽老師的可能,
我覺得這樣努力證明自己沒有因為孩子失去原來的自己就是在愛自己!
這大概是四年前的我的想法,
在進了共學團之後,有了很多覺察自己、深挖自己的機會。
我開始覺得那個「想做什麼就去做」的愛自己方式很表層。
那時候的我很想去上瑜伽課,覺得能去上瑜伽課就是我愛自己的方式。
所以我用「能不能順利上瑜伽課來判斷我有沒有成功愛自己」。
如果要深層一點,應該去挖「為什麼想上瑜伽課」,
我仔細想了以後發現,因為那是結婚前我喜歡的,是我擅長的,可以有成就感的。
我想籍由上瑜伽課去感受那個「我覺得比較好的自己」,
除此之外,我還希望能恢復苗條的身形,把自己的外貌維持好,就會覺得我有在愛自己!
這些背後的原因都在跟「現在的我」切割,
我沒有愛現在的我,怎麼能說是在愛自己呢?
所以就要繼續挖「為什麼我不愛現在的我」?
我很容易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很多跟伴侶日常的爭吵都會讓我連結到「我沒有被愛的價值」,
那麼我首先該做的是肯定自己,
去看自己花多少心力在理解孩子、在努力順應孩子的需求、在好好跟孩子說話。
這些辛苦不管別人有沒有看到,我都應該先肯定自己。
只要我可以真心的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好,這就是我在愛自己了!
我體會到真正的愛自己不是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而是去更深的認識自己,去接納真實的自己、肯定自己,去真真切切的愛你自己的全部。
當我把上瑜伽跟愛自己連結在一起的時候,我會在無法上瑜伽課時候非常不開心(例如:老公無法顧小孩、小孩不願意離開媽媽),
我會覺得我被剝奪了照顧自己的權利,然後開始去計較老公擁有多少屬於他自己的時間。
但是在我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愛自己方式是什麼之後,上瑜伽課變成只是我喘口氣的選項之一而已,沒有辦法上課也可以用其他喘息方式替代。就不會在無法上瑜伽課的時候有那麼強烈的被剝奪感了。
至於對當瑜伽老師的那個執念,
我也釐清了其實我不是真的想教瑜伽,
我只是迫切的想找一個除了當全職媽媽以外的選項來證明自己。
這也是受社會價值觀對全職媽媽的價值貶低的影響,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當我覺察出這一切之後,
才發現我原以為的愛自己,跟真實的我竟然有這麼大的差距!
歡迎您,一起來和我們共學,一起來練習理解自己和孩子
【最新免費講座】
✨2022/08/06 - 08/07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家庭教育實踐班
馬上報名👉https://reurl.cc/e31Kgm
✨2022/07/16 - 09/03「兒童人權」家庭教育系列線上講座
7月23日第二場講題:不聽話的孩子怎麼了?
馬上報名👉https://reurl.cc/Gx0A7Z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關注 #親子共學,一起成為兒權推手 https://lit.link/taoppei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