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何語蓉(台北平日團實習助教)
為什麼我們很少跟孩子說「不要、不可以、快一點」?
在疫情之下,能實體共學的家庭不多,
卻依然阻擋不了大家相聚、相互支持陪伴的心。
陪伴共學團三、四個月左右的時間,
所謂的家長支持團體除了孩子有共同的玩伴之外,
大概就是來共學的爸媽們能分享彼此育兒的挑戰與困境,
彼此幫忙想辦法、理清問題與盲點。
在彼此身上看見孩子的差異,也能在必要時承接彼此孩子的需要,
即時的伸出援手、總是有人可以陪你討論,
這樣的支持團體,在育兒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的孩子已經14歲和20歲了。
看著這些共學家庭的爸媽和孩子們,
還是常常不自覺地羨慕起來,
因為自己當初育兒的心情真的有比較多孤單。
很多家人、親友教養上的差異出現的時候,
只能避免衝突卻又無法消除委屈不滿。
有了共學團,彼此有聊一聊的機會,
也能透過領隊、助教和團員的討論,
有多一層的思辨,對人的認識不會停留在表面或信念,
而能從結構或文化養成去看見人的形塑過程。
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到泰山貴子公園共學,也一併爬義學坑步道,
領隊因為要單車環島練騎於是請助教吳佩穎代班。
雖然我們今日出席爬步道的家庭不多,
但還是花了2、3倍的時間走一般人的腳程。
因為沿途有太多景點和好玩的溪可以駐足了!
媽媽們陪孩子玩溪水、以孩子的節奏步伐,
喝水、吃點心、陪伴、充電、吹風、看風景,
留意螞蟻、觀察昆蟲、發現蝴蝶…。
一路上孩子可以互相聊天,也有各自的世界,
在溪水這一段停留的很久,一小池溪水裡,每個孩子的性格特色都很不一樣。
小小孩喜歡自己玩、自己丟石頭、有自己的角落,
女孩玩冰涼的水、會小心腳步、會發明一些堆石子堵水的遊戲,
探索力旺盛的孩子會想丟石頭進溪水,
其實就是發展中的兒童在實驗、探索、也在訓練肌肉和操控力。
今天其中一位團員的媽媽也一起來共學,
看到自己孫子的動作時,
大多是喊者「不要丟石頭」「不要跑」「不要…」的開場,
孩子好像都會自動省略去聽「不要…」開頭的句子。
一方面收到阿嬤的擔心,一方面又看見孩子探索的欲望,
媽媽們的心裡,也不是沒有擔心的,
想讓孩子練丟石頭、又怕丟到別的孩子會受傷。
共學的媽媽說的是「來,丟那邊可以,是藍球框」喔!
試試看丟到那裡…。
籃球框,並不存在。
它是溪裡一圈石頭圍起來的區域,
把石頭往那個方向丟,不會打到、或讓水花濺到其他孩子,
孩子可以練投、可以探索、
也儘可能不要影響其他孩子遊戲的空間。
共學團的媽媽們,
沒有把「不要」一直掛嘴邊叮嚀孩子,
而是試著引導、多一點提問去理解不同孩子的需要,
也試著在「可不可以」的二元選項之外,
去創造可行的第三種辦法出來。
即便在沒有領隊的現場,
共學團的媽媽們也能夠互相支持協助,
一起營造友善孩子的空間!
這樣的支持團體實在太重要、太必要了!
能好好讓裡頭的每一個孩子的需求都被看見,
能相互托付、安心陪玩的團員。
共學共同育兒,
真的實現了城市中育兒不那麼孤單的網絡。
-----------------------------
【最新免費講座】
2022/08/06 - 08/07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家庭教育實踐班
2022/07/16 - 09/03「兒童人權」家庭教育系列線上講座
【做彼此的神隊友-新生兒家庭互助】線上工作坊
-----------------------------
關注 #親子共學,一起成為兒權推手 https://lit.link/taoppei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