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流淚的幸福路上

文:島媽媽(臺北平日五團)
圖:幸福路上官方臉書


猶記去年底在久違的電影院,《幸福路上》的特映會上,有幾度我蜷縮在小小廳最後一排的座位上淚流不止。

最初還未進戲院得知片名時,我想到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許鄉愿一點的幸福可以只是:原來並不是大部分人都是我們以為幸福的樣子,那些各式各樣不那麼幸福的樣子,是不是也會讓我們感覺不那麼孤單,而可以升起另一種幸福感?

抱著這樣的期待,一開始還無法入戲,我盯著眼前的動畫,呆望著不甚靈活的畫面移動,有點出神。但繼之想著來之前不就打定「動畫發展尚在學步期的我們,也許故事深度、議題廣度、動畫技術、團隊能力等等都遠遠落後歐美日韓」了嗎?不應該再使用習慣的框架去看,才漸漸將自己交付到故事中。

當色彩飽滿、可愛人物的畫面透過真摯的配音翻動時,好多我自己的成長經驗被觸摸而覺醒,有些埋藏得較深以為忘了,有些一直知道它在、卻不忍卒睹的,雖與電影不那麼一致,但卻都像翻書一樣在眼前快捲而過,眼前故事持續前進,也無法耽溺在回憶之流中,所以就只能讓召喚而出的眼淚代替悔恨、痛苦、甜美、欣然、傷慟、無奈、震驚、不捨、安慰、釋懷這種種情緒吧,只要盡情地流淚一場就好……

身為七年零班(連這種說法都顯得老派了呢)的我,在看這部六年級生描繪的電影時,同感共鳴不少。自從進入媽媽的角色後,因著接觸親子共學,對於育兒的焦慮減輕了些,可是,屬於自身就像是與生俱來的不安、徬徨、躁動感呢?它們緊緊吸附在體內,不也會透過另一種方式蔓延滲透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嗎?我覺得大概只能藉著更加認清我們這一代父母,是怎樣在威權遺毒的大環境下長成,我們如何在物質看似較為上一代豐富、自由之眼卻重重受限下,被塑造成今天這種集體的樣貌。透過一次次的追溯與探源,才有一點機會認識當年幼小無助的自己,找到內在受傷、失落的小男孩、小女孩,好好安慰他、和他說說話,讓他知道雖然晚了,但終有一日還是會有人同理他。那麼,是不是就可以更坦然於接受自己的樣子?

私以為《幸福路上》像是一部成長小說,以動畫形式述說的故事很平實不花俏,就像你我六、七年級生的成長經歷。那麼觀影中傾瀉而出的淚水又是所為何來?我想,大概是導演傳達出的素樸與誠實吧,在在勾動著我,偶爾會想停下來自問「是否已成為理想中的大人的樣子」的我,或是自問「是否已邁向幸福人生」的我,回顧從前,人生畢竟沒有永遠的幸福、終極的幸福。但那又何妨?其實我們已然在路上,路上的風景認真撿拾起,都是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