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們共學團去露營,一群孩子超想帶蝌蚪回家,團員請我勸孩子,看能不能阻止他們。但其實該說的,我在溪邊時都說了,孩子們就是好想要。我覺得孩子的狀態是理智上知道「這是生命」,情感上則是「好想帶回家」。「佔有和存在」的理論,在這裡無疑是「佔有」勝出。但回過頭來想,誰不是從佔有開始練習呢?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起初一群女孩圍在我身邊,排隊等著拿一隻小魚網,太多人想要了,他們有爭吵,於是我說:「雙手萬能耶!要不要試試看。」我就開始動手試著用雙手捧蝌蚪起來。沒有反覆勸說,直接親身示範。當然,有些孩子仍不願意用手碰,但他們也沒排斥我主動拿給他們看。所以我一方面尋找蝌蚪,一方面找尋其他小生物。有時大人自然地投入遊戲中,更容易引起孩子們主動的加入。
後來其中一個小孩開始手抓蝌蚪,數量越來越多,動作越來越快,大家也開始陸續加入,最後其他小孩都加入了,玩得不亦樂乎。這過程除了新鮮、有趣、新奇之外,似乎也有種「我很厲害」的隱性思維,抓到蝌蚪就是證明。
我們在溪邊隨手撿了個飲料杯, 裝著不同成長階段的蝌蚪。有小蝌蚪的形態;也有長出細細的後腿,以及粗壯後腿的蝌蚪。當然也有長出前腳的蝌蚪;甚至還看到長著四隻腳,但尾巴還在的幼蛙,發現後頭有人,立馬跳進水裡遊走。保護色極好的小小青蛙,就在我們眼前的石頭上,我們卻好久才發現。整個過程就是孩子們認識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啊!
後來回到營地,大人開始勸說,主動開啟對話,每個人的立場不同,但都能說自己的想法,其實也挺不錯!有人發現那可能是蟾蜍,某些孩子開始打退堂鼓,紛紛跑來問我, 但其實我也不清楚。有孩子馬上說:「我不要養蟾蜍!」其中一位共學爸爸說:「為什麼?蟾蜍也很好啊~」是啊!各種生命都很美好,只是看你從哪個角度出發。即使牠真的是蟾蜍好了,牠也帶給孩子們一段美好時光。
對孩子們來說,對生命的好奇,不管是在抓的過程或是討論的過程,都顯得非常有意思。如果過程如此美好,是否會加強孩子們帶蝌蚪回家的念頭呢?如果這又是孩子的第一次經驗,他會不會更想帶回家?
我曾在一本書上讀到:「孩子認識生命,有時是從破壞開始,在破壞的過程中,才學會生命的價值。」
這句話讓我回想到從前。撈蝌蚪是我兒時幾乎每天必做的事。起初一群孩子拿杯子看到蝌蚪就撈,後來帶回去的蝌蚪,幾乎都因為我們的粗魯行為受傷或死亡。但我們實在太好奇蝌蚪是怎樣的生物了!為了讓牠們活更久,我們開始改變策略,決定每次最多只能有三個人可以撈,後來又把塑膠杯換成紙杯,一連串的改變,就是為了減少蝌蚪受傷。
到最後,因為我們已經滿足對蝌蚪的好奇,就轉變成單純的撈完,觀察後就原地放掉。這些行為並沒有大人在旁邊指導,是一群孩子想出來的辦法,我也在這過程中漸漸學到尊重生命的價值。我們也是從「佔有」開始練習,而後轉變成與生物「共存」。
我們和環境的互動一直都存在,孩子們也正在學習中,大人能提供他們的看法,讓孩子們參考,但不見得孩子們能夠照單全收。尊重生命的價值觀,也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於每次的體驗裡慢慢被建立。所幸生命在演化過程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青蛙每次下蛋都是好幾百顆,以應付其他掠食者或環境的考驗。
我們和環境的互動一直都存在,孩子們也正在學習中,大人能提供他們的看法,讓孩子們參考,但不見得孩子們能夠照單全收。尊重生命的價值觀,也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於每次的體驗裡慢慢被建立。所幸生命在演化過程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青蛙每次下蛋都是好幾百顆,以應付其他掠食者或環境的考驗。
蝌蚪在這次野溪體驗算是孩子認識生命的老師之一,往後孩子們還會遇到更多生命教育的老師,它們都是非常珍貴的體驗。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