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哭泣中的孩子必須被回應的10個理由(翻譯文章)

                                                              圖文:Giovanna Jo


這篇文,是我從 The Natural Child 網站上拿來翻譯的,作者是 Jan Hunt
若是讀者覺得對自己有幫助,也想分享給自己的朋友,非常歡迎~ 
若是覺得翻譯得不夠好,請自己自行去看原文囉~

[譯文開始]



1. 嬰兒在開始嘗試進行溝通時,還無法使用語言,唯一的方式是非口語的。小寶寶不可能把開心的感覺說出口,但她可以笑。她不可能把難過或生氣的感受說出口,但她可以哭。如果小寶寶的笑容得到了回應,但哭泣卻被忽略,她所接收到的訊息可能是有傷害性的,也就是,只有在她開心的時候,她才會被愛,被照顧。持續不斷接收到這樣訊息的孩子,數年之後,他們就不會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真正被愛,被完全接納的人。

2.
如果小孩試著溝通自己的難過與生氣的情緒,卻不斷的被忽略,孩子就無法學會如何將這些感受轉換成語言的方式表達。哭泣必須被適當地,且正面的回應,孩子所接收到的訊息才會是,他所有的情緒與感受都是被接納的。如果他的情緒感受不被接納,而哭泣則會被忽略,甚至處罰,那麼他所接收的訊息則是,難過與生氣的情緒感受是不被接納的,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都一樣。孩子無法自己理解,當他長大一點,學會使用語言了之後,難過與生氣的情緒是可以適當地以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孩子在那當下只能選擇他會的溝通方式;而孩子要能完成一件事情,必須有機會去學習。每個孩子都只能依照他的年紀,經驗,與當下的環境條件,盡其所能地去進行溝通這件事。因此,若是孩子因為沒有辦法做到超過他的能力所及的事情,而受到責備或處罰,那不是很不公平嗎?

3.
如果孩子得到的訊息是,父母只會在她行為表現「良好」時才會有所回應,孩子就會開始隱藏自己「不好」的行為,以及「不好」的情緒感受,不僅是在他人的面前隱藏,甚至對自己進行隱瞞。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之後可能會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因而無法完整地表達溝通身為一個人會產生的所有情緒與感受。沒錯,的確有許多成人發現自己很難以適當的方式表達生氣,難過,或其他「負面」情緒。

4.
兒童早年時期無法表達的怒氣並不會無故消失。憤怒的情緒會被壓抑,並且不斷的累積,直到孩子再也承受不了了,同時孩子也大到不再害怕處罰為止。最後當這個存放怒氣的容器被打開,父母可能會覺得驚嚇,且不知所措。父母已經忘了那是過去數年來,成千上百次讓孩子感到挫敗的時刻,怒氣就這樣一點一滴的存放了進去。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挫敗引發怒氣」,這樣的說法在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反叛行為上表露無遺。父母應該被協助,去瞭解對一個孩子來說,當她哭泣時而不被理會,那種「被視而不見」的感覺是多麼的令人感到挫敗啊,或者當她在嘗試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時,卻被大人忽略或處罰,那是多麼的無助,多麼令人沮喪啊!

5.
所有人生來就知道,自己的所有情緒與感受都是正當合理的。如果只有「良好」的行為會得到正面的回應,那麼我們就會漸漸失去這個信念。這真是一場悲劇,因為只有當我們完整的接納自己與他人,不論我們曾犯下什麼錯,我們才可能擁有一段愛的關係。如果我們在童年時期沒有被完整地接納,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樣的感覺,我們也不會知道如何將這種被接納的感覺傳達給他人,無論我們進行多少次心理諮商,讀多少書,或者進行多少思考。想想看,若是我們從一出生就體驗了無條件的愛,生命不是容易多了嗎!

6.
那些猶豫著是否該回應理會孩子哭泣的父母們,或許該想想看,自己面對類似的情境時的感受。父母或許會認為忽略孩子的哭泣是正確的,然而當他們自己在嘗試與另一半進行溝通對話,卻被忽略時,則會感到極度的憤怒。我們社會中似乎有許多人相信一個人要到某一個特定的年紀,才有被聽到的權利。然而究竟要到幾歲才能擁有這樣的權利?孩子的確幼小無助,但那不代表他們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相反的,越是弱小的人,越是需要我們的同情,關注與協助,不是嗎?

7.
如果孩子所得到的身教是,弱小無助的人就活該被忽略,他們也會跟著失去與生俱來,對其他所有人類的同情心。幼小無助的嬰兒哭泣若是被忽略不理,他們會開始相信這是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的正確方式,並且相信「強權即公理」。沒有了同情心,日後將會發展出更多的問題,甚至暴力行為。為什麼一個殘暴的罪犯無法對受害者產生同情憐憫之心?或許我們該想想看,這個人是在什麼時候,在哪裡失去了他的同情心?同情心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消失。沒錯,它是被偷走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忽略或是懲罰,一點一滴,直到完全消失。失去同情心,對一個小孩來說是最悲慘的一件事情。

8.
當孩子透過父母的身教學到忽略孩子的哭泣是正確的,她很自然地也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除非有人介入。不適當的教養會不斷的傳遞到下一代,直到新的經驗出現為止。如果父母在孩童時期就學到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那不是就容易多了嗎!不適當教養的惡性循環會打斷,或許要從旁觀者看到孩子在受苦時不再漠視開始。停下腳步,出手協助!這或許是那個孩子有生一來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是正當合理的,而且還很重要。這個重大的訊息可能會讓她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再度想起。

9.
哭泣是大自然所提供的一種訊號,原本的設計就是要讓大人覺得吵,這樣孩子的需求才會被滿足。忽略孩子的哭泣就像是忽略煙霧偵測警報器所發出的警告訊息一樣。這個訊號本來就是要來吵我們的,這樣我們才會去注意到有重大事件發生了。只有耳聾的人才會不理會煙霧偵測警報器,但是許多父母卻對孩子的哭泣裝聾作啞。就像是警報器一樣, 孩子的哭泣大聲刺耳,就是為了要取得我們的注意力,這樣我們才會去關注孩子重大的需求。如果沒有需要,大自然不會沒有理由,沒有原因的設計給孩子這樣一個時常會用到的訊號工具。

10.
只對「良好」行為有回應的父母可能會相信他們是在訓練孩子表現的「更好」。然而,這些父母自己卻是在別人以善意對待時,顯得特別願意合作。這樣的雙重標準,彷彿小孩和大人是不同的物種,有著不同的行為準則。事實上,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合理,因為我們無法判定一個小孩在哪個時間點上突然轉變為「大人」的行為準則。 事實其實單純多了:孩子也是人,他們的行為準則跟所有其他人一樣。就和我們一樣,他們對於善意,耐心,與同理最能表現出正面的回應。當父母對於孩子為什麼會有「不良行為」有疑惑時,或許該停下腳步,捫心自問:「當有人溫柔友善地對待我時,我會比較願意合作?還是當對方用我剛剛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待我時,我會比較願意合作?」



【2014年1/11~12 雲嘉親子共學行動教養實踐班】課程簡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