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生命教育」的樹木講座

 文、圖:桃園暖暖蛇媽媽 黃婷婷 


這是我第二次上樹木的課,關於樹的生理結構跟運作,比較是在複習的狀態中,但有一個新的體會在課後還一直盤旋在我的腦中,就是「生命教育」四個字。

「一棵樹只要有適合他生長的條件,他的生命就可以無限延續...但在都市裡的樹,因為必需要跟人共存,他勢必得在有限制的環境下生長,而且生命勢必會有極限,當他的生命走到極限時,需要犧牲自己,成為滋養其他生命的養分,這就是生態循環。

因此,我們能不能好好的跟孩子做生命教育,讓他們理解,我們所要追求的,不是樹木生命的永恆,而是在他活著的時候,好好的對待他、照顧他、以傷害最低的方式修剪他,最重要的是,在面對一棵樹的死亡時,如何看到生命自然循環的價值,而不是害怕死亡...這才是尊重生命」

老師在課堂中的這些概念,衍伸出許多的討論,包括:樹皮很薄,用指甲就可以撮破,但小孩愛爬樹,這會不會傷到樹?

老師的回答總是跳脫會或不會、可以或不可以的二分法,他建議小孩如果真的要爬樹,要先確認枝幹是否有不健康的枝條,避免小孩摔傷,再來,提醒小孩單點踩,不要在樹幹上滑動,讓傷害減到最小,如果可以赤腳,又會更好。

學員回:這樣不是還是會傷到樹嗎?

老師:這時候就是要做生命教育,我們如何讓孩子理解在他爬樹時對樹的影響,他可以怎麼降低對樹的傷害,他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樹…

-----------------------------------------------------------------------------------------------------------------------

前天去公園騎腳踏車,公園裡的樹,因為土質的乾硬,水分下不去,根無法吸收,樹都長得不好,好多樹都瘦到裂開了,我跟小孩說:「唉呀!今天忘記帶螺絲起子來,我想幫這些樹鬆土,讓他的根有機會吸收到水分,慢慢長胖」

昨天出門騎腳踏車前,我們帶著螺絲起子跟鐵鎚,小孩在公園的斜坡來回馳騁後,突然想到:「我們今天都還沒有開始幫樹鬆土耶」我問:「公園的樹這麼多,我們要從哪一棵開始呢?」兒子指著旁邊的樹說:「就這一棵芭樂樹吧?!」我問為什麼?他說:「我鬆的是回憶啊!」這棵芭樂樹是兒子小時候的最愛,他很享受成功爬上光滑芭樂樹摘下果實的成就感,所以他選擇了這棵樹,為他的回憶鬆土澆灌…

承翰以前爬這棵樹時,或許有傷到樹皮,但這樣的連結讓他會想要進一步去認識樹,調整自己對待樹的方式,這一刻,我似乎對「生命教育」四個字又有更深的體會了,生命教育並不是在孩子與事物完全沒連結時,灌輸他們許多政治正確的觀念,直接阻斷他跟其他生命連結的機會,而是當他們跟其他的生命交會時,能在過程中協助孩子去理解彼此、善待彼此,即便這過程可能會對對方造成一些負向的影響。

老的生命因知道年輕生命的學習歷程,能夠做某種程度的犧牲去成就新生命,而新生命在這些關懷跟愛護中成長,有一天成為能夠回饋給新生命的老生命,這是生態循環、是用生命在教育的生命教育。

這塊地的水可以很快滲到地下,理論上根應該可以吸水長得肥胖,但為何樹依舊是奄奄一息?往下鬆土,滿滿的石頭跟工程廢土(水泥塊),這都會影響樹的根系發展,原來在地面下,隱藏著我們看不見且不能說的秘密,因著對這棵樹的情感,被打開了。

樹木的課還有第三堂,極力推薦、歡迎報名喔~~~

https://docs.google.com/…/10DOuZZJdTtUel_Ao4d93el…/viewform…




======================

【延伸閱讀】

2018/06/28 林清俊 泰平共學村的價值
2019/07/23 陳怡君、吳虹潔 人跟自然、人跟自己、人跟家庭、人跟社區

2020/07/22 黃婷婷 植樹系列文2 知識與經驗的斷裂與連結


======================

【近期活動】
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跟方針,可就近報名參加我們在各地舉辦的說明會(家庭教育實踐班),最近場次如下,邀請您,一起來做個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大人:

8/29 竹苗場 https://tinyurl.com/y2nejkq8 8/29、30台北場 https://reurl.cc/nzKr61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