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從孩子的語言使用發展講起】

                                                                圖文: Polian Ong

先來分享我兒子的語言使用發展。 

A-siâng是母語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至今我們不曾和他講過一句華語,回阿公阿媽家,親人也都講台語,若遇到有人「不小心」說了一句華語,就有人會跳出來說:「他們這個是講台語的,你講中國話他聽無啦。」 

A-siâng大隻雞慢啼,2歲才開始「講話」(意思是我們開始聽懂他講的語詞),接下來一段很長的時間,只有我們夫妻兩人才聽得懂他在說什麼,只是有時候也會聽不懂猜不到。到了他3歲時,親人還有常見面的朋友也開始聽懂他臭奶呆的台語。現在,他37個月了,全台語使用,濁音、介音和“tu”的音還不會,講話依舊是臭奶呆。 

A-siâng 25個月的時候參加假日共學(兩個禮拜一次)29個月的時候參加平日共學(一個禮拜二天),開始有長期並固定的玩伴。孩子的口語能力正在發展,大人都會替孩子做通譯,不只是翻譯話語,還有行為動作。除了語言,孩子還會透過動作、表情、聲調變化、情境來溝通,在幼兒這個階段,口語往往不是最優先的交際互動能力,以至於孩子間雖然話語不通,仍然可以玩在一起。 

共學團很大部份家庭是用華語做第一語言。A-siâng 3歲時,他還聽不懂華語,漸漸地,從聽不懂,到半猜懂,到開始學別人講幾個華語詞,比方說『不要』。到現在,他完全聽得懂共學成員講的華語了,在家也會自己碎碎念一句接一句的華語,偶而還會用華語回應。他覺得學他的朋友講話很有趣。 

雖然這一年來我們照常全台語和他對話,很多共學家長也會和他講台語,我們對他「學華語」這點也沒有主動提供協助或是鼓勵,他在共學的過程中,自然接觸就學會了。 

從他這一年的語言發展,可以提幾點出來講。 

1. 語言學習,愈自然,愈生活化,孩子學得愈快。華語對A-siâng來說就是外來語,他在學講的過程,雖然我們沒有鼓勵,卻也沒有禁止或限制,他在和玩伴互動的過程,在大人幫忙翻譯的過程,自己將台語和華語對譯起來,學會他們講的話。很多人同意「小孩要學台語」,然而只是一直叫小孩要學講,自己卻不跟小孩講,如此只會有反效果。語言學習是需要環境的,最好的環境就是在家大人和小孩講台語。 

2. 語言的強勢與弱勢。A-siâng會這麼快就學會華語,我確實有嚇到。照說台語是台灣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然而經過國民黨成功的殖民教育,台灣人的語言使用習慣早就被扭轉,華語變成是唯一的官方語和共通語,他們的「國語」,佔領整個教育空間和公共空間。華語在台灣是有政治力量做後盾的強勢語言,其他族群的母語相對是弱勢語。一個講台語的小孩和一個講華語的小孩放在一起,講台語的小孩學華語絕對比講華語的小孩學台語更快,這是語言權力的高低差別。 

3. 為什麼要和孩子講台語。就算是台語家庭,一踏出大門就是華語的世界了,更不用說華語已經侵入絕大部份的家庭裡,連阿公阿媽都跟著孫子講華語。小孩如果有在看電視,情形更加嚴重。若不再有人講母語,那個族群就死了。我們對自己的厝宅、土地,尚有保護愛惜之心,為何對母語的消失如此無動於衷?母語和其他語言不同,是記載族群歷史文化、生活經驗、倫理規範、情感和價值觀的資本,久年的累積和演變,都一點一滴儲存在母語中,就像人的生物本能、行為模式、適應環境的能力,都存留在基因中一樣。 

母語受打壓的族群,不是只有語言使用習慣的改變而已,是思考方式和價值觀整個被扭轉,他們無法自由講出頭腦中想的、心裡感受到的,一個人說不出話的時候,他在這個社會的存在也會逐漸透明化。 

社會權力地位愈弱勢的人,愈會趨近強勢者的價值觀,以爭取認同的對象以及「一體感」的存在價值,他會比其他人更加遵守主流社會的運作規則,捍衛統治者的文化霸權,否定自己的出身與文化。女人講華語的比例高是一個例子,父權社會是靠婆媳傳承維持是一個例子,庄腳囡仔愈會鄙視台灣人的腔調和穿著也是一個例子。 

女人和小孩在社會與家庭中是相對弱勢甚至絕對弱勢的,若要解放,爭取自由和平等,首先,必須先恢復使用母語的權利。女權運動和教育改革運動特別得嚴肅面對語言問題,將母語使用權還給群眾。 

母語是透過家庭傳承的。台灣現在的大環境和我們以前小時候不同了,我們小時候在學校不能講台語,不過家裡還有在講,彼時反國民黨的社會氣氛也使得台語得以存續,有反殖民反壓迫的意義。經過總統直選、政黨輪替之後,中華民國和台灣的形影愈來愈分不清,華語這個外來殖民語也愈來愈鑽進台灣人的生活中,受教育、求知識、做生意、找工作、考試,都得靠它,台語的文化資本逐漸被華語替代了。如今我們在家如果再不和孩子講台語,終究台語就斷根了,要冀望以後在學校一個禮拜一小時的母語課,真的是來不及。 

母語是我們思想和發聲的基礎,從這個基礎去學習新知識,認識世界,我們當然可以用母語教孩子自然、人文、社會科學這些領域。在華語全面佔領的台灣社會,我們除了在生活中以及公共場所講台語打開語言空間,還得爭取母語的教育資源,累積母語的文化資本。 


本土的歷史和語文,向來是受到統治者壓制的,這兩項也正是我們反抗的基礎和力量。「子彈若是征服肉體的工具,語言就是征服心的工具。」希望台灣人的心靈和思想,不會被束縛在中國話內。



【2014年3/15-3/16台中親子共學父母教養實踐班 報名簡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