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陳雅君 ( 暖蛇竹苗團低年級導師 )
備註:
<關於新竹暖暖蛇的「風中13味」計畫>
文/王岢鈺
過去鄉村的人與地方的關係是密切的,方格子住宅模組化後,不要說地方的風土,可能連樓上或樓下都住著叫不出名字的鄰居。
透過走訪在地鄉鎮,讓地域連上彼此的記憶,要認識一個地方的文化必定要在鄉鎮的市場散個步,跟地方的人士聊聊天,做一些記錄,留下點什麼。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裡描述小說中的主角,因為嗅覺與味覺的偶遇,緩緩搭起一座記憶的樓房,期待在與孩子走訪鄉鎮的串連中,也能找到對風土的記憶,對自身族群的認同感。
旅行時,我們也許忘了走過的道路,但不會忘記味覺裡的驚奇,五感會跟身體記憶到達基因裡,多年後便會連結鄉愁的滋味。
新竹縣鄉鎮的文化之美,那款老老厚厚的味道,是人與人、人與自然最素樸的關係,透過孩子的視角勾勒出風土的樣貌,尋找地方的味緒,回溯歷史的足跡,取得地域的認同感。
新竹因為冬季季風強盛,為全省之冠,所以有「風城」之稱。
新竹縣共計13個鄉鎮,此主題為暖蛇新竹小學共學團主題課程,故以風中13味命名。
==========
在這次竹北13味的住宿點,
某大女孩:「房間有煙味和不好聞的味道⋯」
某大男孩:「這裡網路好卡⋯」
漫步在竹北街上,搜尋著好吃早餐,我身邊有三個女孩,邊討論著這樣的住宿回應⋯
女孩:「上次場勘時,我們看的那一間房沒有味道,可能她們那一間有味道⋯」
另一女孩說:『場堪時,沒有測試網路速度~』
我們一起說著,下次來討論看看這些問題怎麼解決?
==
#細孲仔个風中13味
#生活組
每當我們開始啟動一鄉鎮的13味主題課程後,除了搜尋每個鄉鎮的美食、人文、特色之外,生活組也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的動起來了。
生活組,顧名思義就是13味期間的生活事宜,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尋找當地的住宿點了』,從找住宿點、場堪、詢問住宿點細節、訂房、統計住宿人數、分房間、到退房,都是生活組必須注意的。
生活組的成員,是4個中年級(二、三年級)的女孩,他們主動認領了這樣的工作。
剛開始跑13味時,竹東、芎林、湖口,是協助者帶著她們一起去尋找、看住宿點,邊討論著要注意什麼。而這次,走到了竹北市,她們告訴我,想要自己搜尋看看,自己決定要去看哪一間,自己討論要去住哪一間?而我在旁邊看著,邊想著,這樣的一個主動性的行動,需要什麼能力呢?網路搜尋能力、識字能力、判別資訊正確性的能力、評估距離遠近的能力、思索並考慮團體住宿的需求的能力,我在心裡惦量著,要怎麼協助呢?該介入的時間點?
「我們知道一個兒童在接受些許幫助下有能力做到什麼,比知道他在沒有協助下能完成什麼更有意義」~摘至兒童心智
期間,總有一個女孩主動私訊著我,詢問何時要開會?在那裏開會?
然後,他們每個人搜尋著竹北的住宿,想著要用什麼關鍵字查詢,查詢後尋找自己喜歡的,在群組中貼上旅館連結,另外一個女孩看了,也想說查查看,於是連鎖效益啟動。
另一個女孩,拿著本子,詢問每一戶家庭住宿的人數,手寫著,統計著住宿的戶數和人數。
最終,找了四家旅館,一起去了場堪,詢問價錢、環境拍照回傳,後來,展開了一段辯論,考量了團體的需求、必須要有停車場;考量了部分家庭的經濟,價錢一定要夠便宜;考量了自己的需求,房間環境要夠乾淨整潔,那場討論,迴盪在團體與個人之間,擺盪在便利與環境之間。
在這中間,我看到的是,不管是搜尋資料、場堪、到最後的做決定,每個人依著自己的能力,衡量自己可以做的,挑戰著自己的困難,我在旁邊看著,適時協助,她們有時跨越、有時卡住,卡住之後跨越仍奮力向前。
這時我才明白,有時候,需要什麼能力已經不是重點,而是他如何面對困難,然後持續向前的勇氣。協助者在旁邊看著,與其說是協助,還不如說是「陪伴」。
陪伴勇氣生成的瞬間!
陪伴遇到困難時的沮喪!
陪伴跨越困難之後的自信!
在陪伴的同時,你會驚嘆,我們永遠無法預期我們會在孩子身上看到什麼,因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動,已經超越我們既有對於人的想像。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