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陪伴孩子,存在式的愛,而不是佔有式的愛。

文 、圖:Egg(台中共學團領隊)


某天討論聚會上我說,我自己觀察,我家近4y小小孩要可以維持穩穩的狀態,不討不怨,平衡平衡的,大概一天要專心的陪伴4次,一次1小時到1.5小時,午餐前,晚餐前,晚餐後,睡前,就像吃藥,一天四次。

而且盡可能其中有一次是要肢體的陪伴。

這個還是接近4歲的年紀,2歲到3歲多幾乎是現在的2倍吧,是一個會把大人榨乾到想要逃的程度。

陪伴,大部分是陪她玩、說話、遊戲與創作,少部分是陪伴生活、情緒,或是做我想要做的事。

盡可能在陪伴的時候,提供一些好的品質,例如清淨開放的心,專注的回應,可以動起來服務的身體,咕嚕嚕轉的創造力,與疊來疊去的肢體。

日常是,有時候品質好,愛的流動就很多,有時候品質差,小孩看平板的時間就會很多。

其實在瑣碎的雙寶生活和全職育兒裡,要有這樣的幾個小時,還挺需要紀律才能做到。有紀律的提醒自己放下手上和心上事轉而陪伴,有紀律的面對做不到時的問題在哪裡,有紀律的清理自己的累積情緒,有紀律的感恩神隊友共攤晚上那2次的育兒陪伴。

狀態差時,覺得陪伴小孩實在要命啊,人心走往向死性,覺得生命空轉,一起沉淪吧,互相冷漠,壓抑自己,尖酸賭氣,內疚反覆。

狀態好時,覺得陪伴小孩真是順著生命之流,人心走往向生性,覺得自己就是愛的通道,就是存在的展現,生命裡哪裡有什麼好追求,不過就是當下的流動美好而已。

存在式的愛,而不是佔有式的愛啊。

除去專心陪伴的數個小時之外,就是淡淡地,小孩偶爾自己玩,偶爾看平板,偶爾閒聊,偶爾爭吵,偶爾關注著我,偶爾內內外外的發展她自己。

--

至於手邊這只低敏一歲兒,除了生理需求之外,我給的陪伴大概就是每一小時10分鐘的同在陪伴頻率XD,其實我覺得不太多,總希望可以多陪他玩一些。

幸好他得到的生理需求回應時間很多,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一起吃飯,洗屁股,追換衣服,抱睡,很多肢體。

#且不說陪伴自己和伴侶了

--

回到前面聚會討論,當我說著脫離嬰兒的3y小小孩需要這麼多的陪伴時,我猜進入學齡的孩子應該可以少一點,但是芷芳覺得,進入學齡後的孩子大概也是這個節奏啊。

其實發展中的孩子都頗需要陪伴的啊,不管是不是敏感的孩子,是不是人際擅長的孩子,是不是獨來獨往的孩子,是不是會自己找樂子的孩子,都是。

陪伴孩子,某一部份是因為年幼的生命發展需要,另一部分,這個資本社會,其實把人異化的其實不太重視陪伴吧(或是陪伴商品化XD)。

所以,我們不太會秀秀,也不太會陪伴,搞不清楚要做些甚麼,喬不好誰才是主體。唉啊,就繼續練習吧。


【延伸閱讀】

2017/02/03,Egg,一打二的悲劇時刻

2016/12/23,Egg,當大人說賭氣話時,小孩感受到什麼?

2016/12/07,Egg,練習協商




【親子共學團家庭教育實踐班 招生中!】

實踐班這個課程將協助你,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找到信心更滿意做為父母的自己。
兩天的實踐班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體驗課,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2018年1/13~1/14彰化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課程簡章

歡迎你一起來做不一樣的大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1 則留言:

  1. 每次看妳的文章,都有被鼓勵的感覺。有可以打開胸膛再承接孩子更多的感受,謝謝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