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帶兩小到大賣場購物,買完吃完後把物品搬上車的過程,因為停車場車輛往來讓我有點緊繃,所以先讓我兩個小孩小噗小哇上車。我一邊搬物品上車,姊姊小噗帶著妹妹小哇從後座跑到前座玩耍,看到這個畫面我心想不知又要玩多久了,煩吶。我繼續搬物品,接下來看到剛買的地圖在兩小爬來爬去的過程中,從捲成「一」字型的包裝被小哇踩成「✔」型, 我見狀大吼:「那個不能踩!不要玩了!快回座位!」
罵完,小噗在駕駛座上告訴我:「妳太兇了,小哇會嚇到。」
兩小悻悻然的回到安全座椅,我幫她們繫安全帶時,小噗說:「你要告訴我剛剛怎麼了嗎?」
聽完這句平常是我關心她們鬧情緒時的話,我頓時語塞,感到好氣又好笑,這時好像變我是情緒失控的孩子,她來安慰我。
回駕駛座後,我心情平復許多,心想小哇才兩歲,哪知道哪個可以踩哪個不能踩?
小噗又問了一次:「妳要告訴我剛剛怎麼了嗎?」
我跟她說明:「因為地圖剛剛才買,我擔心還沒帶回家就踩壞了,會很可惜。」
小噗:「小哇踩到,我沒有踩。」
我: 「嗯,我剛剛太緊張了,小哇可能也不知道那個不能踩。」
小噗:「下次不要這麼緊張好嗎?」
我: 「好,我剛剛太兇了嗎?」
小噗: 「對,妳剛剛太兇了。」妹妹小哇也跟著附和: 「太兇了。」
小噗:「小哇會嚇到。」
小哇又附和:「會嚇到。」
我:「好啦,我只是很不希望剛買的東西, 一下就壞了,那我以後會先跟妳們說哪個不能踩,妳們就不要踩好嗎?」
小噗:「好哇!」小哇:「好哇!」(跟屁蟲小哇很盡責的從頭附和到尾)
沒想到平常帶孩子們練習渡過情緒風波,這麼快就輪到她們幫我化解情緒起伏,我覺得很欣慰。
我希望孩子不是只會服從聽話,而是個會思辨溝通,面對不合理可以表達自我,當個有創造力的孩子。大人說的不一定是對的,小孩也不是不能有意見。
大人可以有情緒,當看到小哇踩到地圖,我心裡出現「擔心」與「緊張」。
透過一次次練習,雙方心情得到安置後,大家還是可以平等的講道理,孩子慢慢學到講道理「馬ㄟ通」,不需要用強烈的情緒去跟大人對抗,越長大越能跟父母做良性溝通。
我感覺離這一天好像又靠近了一小步 (遠目)。
【延伸閱讀】
高雄共學團員Yuchi Hsu,〈和孩子核對他的感受,就是一種陪伴!〉。
台北共學團員Vicky Lin,〈謝謝你願意說出你的感受〉。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何語蓉,〈爸媽可以跟小孩大聲說話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