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二十年的時間變了多少

文:Tân Tek-hôa(台北共學平日四團領隊)

                                    1996年1月20日,從觀音山山頂遠眺淡水。  圖/Tân Tek-hôa

二十年的時間有多久?

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成人慢慢衰老;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讓呱呱墜地的小baby長大成人。但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們的生活環境的變化有多大?常常要等到我們往前進的步伐慢了下來、停歇了下來,才能慢慢地察覺。

今年十一月底,我們共戶家庭,帶了個孩子去爬觀音山,孩子們大約是四到八歲,最小的剛滿歲,背著上山。

二十年前,一九九六年年初,我曾在觀音山頂往拍了淡水的照片,當時淡海新市鎮剛剷平,從觀音山頂看下來,是一大片比淡水鎮內還大倍多的紅土地帶,淡水到竹圍之間,除了台線沿線有一些房子,台線後方山坡往北幾乎是一整片翠綠的地帶;往小坪頂方向,現在的「三枝香」還未「插」上去,但當時剷平山頭建的那個社區早已存在。

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對照這二十年前的照片,讓他們親眼看看二十年的時間,淡水變了多少。

我們一行從八里的牛寮埔上山,孩子們邊走邊玩,中途還不時有孩子喊累,轉頭要下山回家。我們花了約小時才上到山頂。出發前出日頭,在半山腰時很清晰地看到淡水的全貌,孩子們還注神地找著自己的家在那個方向。接近山頂前,天氣開始轉差,淡水河對岸的淡水、竹圍一帶逐漸地看不清楚,中午抵達山頂,已經白茫茫一遍,能見度已經不到米。

也大約在個月前,一群自學的孩子(小學的年紀)在大人陪伴下,溜著直排輪從大直一路溜來淡水,我在接近捷運紅樹林站的淡水河邊自行車道旁等待他們來到,不必介紹淡水變化有多大,坐在河岸邊,望著眼前的景物,我慢慢地說出就這個視野,二十年來有著什麼變化:在我來到淡水沒多久,這個地方(捷運線與河岸間的綠地)以前是傾倒垃圾與工程廢土的荒廢地,然後雜草、雜樹逐漸佔領了這個地方,在一片比人高的芒草叢裡,曾隱藏著一個推平的棒壘球場,然後在幾年前官方宣佈要建淡水河北側快速道路,眼前幾棟龐大的建築逐漸成形,未來,如果淡水道路興建起來,我們眼前會出現一道米的高牆,從竹圍一路往捷運紅樹林站。

我只描述這個情景,沒有多做評價,只希望孩子們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思索。


我們無法決定這個地方會變成怎麼樣,但我們可以陪著孩子見證這個變化,讓他們自己去思考,他們希望自己的成長的地方變成什麼樣子。

    2016年10月2日,從觀音山山頂拍下淡水風貌。  圖/周連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