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對我而言,什麼是親子共學】

                                                                     作者:Hian-Kun Tenn



最早以前,我想像共學團是個「大人小孩都能自由自在的快樂天堂」,也因此有一種「這裡只有歡樂、沒有憂愁」的想像。
但我後來發覺,這是錯誤的想像,也是隱藏危險的想像。
共學團也是一般人組成的,因此所有會遇到的人際問題,在共學團理論上也會遇到。換句話說,進入共學團並不保證能夠免去遇到各種「日常問題」的可能。
那幹嘛還加入共學團?反正沒什麼不同不是嗎?


我認為不同之處不在於「遇到的事情與衝突類型」,而是在於「處理方式與相關協助」。
白話來說,就是共學團的小孩還是會打來打去、還是會互相排擠搞小圈圈、還是會想要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思玩遊戲而共學團的大人一樣會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發怒甚至崩潰、也會因為小孩之間的衝突而產生心結、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跟某些人比較親近或比較疏遠
原因很簡單,因為共學團裡的人終究是人,不是聖人。
但共學團提供一個無論是小孩或大人都可以誠實面對彼此、都可以在跌倒後起來再試N次的環境。
共學團提供的是一個排除部份障礙(傳統教養觀與價值觀)的類溫室環境,但不是一個無毒無害的環境。我們在這個類溫室當中學著重新看見不一樣的他者與自我,然後期待著小孩跟大人都能培養出面對真實環境的新能力。而這是一個沒有止境的過程,意思是不會有「我已經從共學團畢業、已經是個合格的孩子或大人」的一天。
過去J被打,是來自於他的好朋友 H。記得當時 H 媽媽說她們在以前的共學團,一天到晚都打來打去,當時我心裡非常不能理解,想說這一定有什麼問題吧?共學團裡不打不罵是基本款,怎麼還會出現那麼多有暴力行為的小孩呢?
J被打的那陣子,我對 H 不太能諒解(即便理性上告訴我他只是個小小孩),每次J跟他在玩的時候我的壓力就很大,甚至會逃避 H(對,我一個大人會逃避一個小小孩),有一次我還對他動火(當然是沒有罵他,但我想當時我的動作跟眼神也足夠表達我的情緒了)。
後來,H 很快就度過那段「手比口快」的日子。各位一定猜不到後來的轉變:變成J打他,讓他對J說出「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打我了」的語句(詳細情形我不確定,這是聽J媽媽轉述的印象)。
而且J也打了其他小孩。很多次、很頻繁。
身為父母的我們驚嚇、不解、生氣、愧疚各種情緒跟想法像是七月鬼門開一樣排山倒海而來(對不起我用了一個很爛的誇飾法)。
在這過程中除了想辦法跟他說、跟他聊,也幫他想各種方法(至於跟被打的小孩的媽媽談,是J媽媽的經歷,這部份我沒辦法講)。可是事情還是一再發生,即便J自己不只一次在家突然說自己打人不對、他也沒辦法云云。
我不得不這樣想:是不是有的小孩就是會經歷這種「一生氣就動手」的階段?即使家裡貫徹的是不打不罵、幾乎什麼都可以討論、什麼情緒都能表達的對待方式?是不是過去我們對待他的方式過於保護,使得他延遲了這個階段的發展,於是這個過渡歷程變得更長、當中所發生的事件強度更高?
這過程如果發生在其它環境,結果可能就是大人以武力介入,迫使小孩即刻停止打人的行為,然後等著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某個地點、某個情境下產生反撲。
但在共學團裡,多數人會從各種不同的可能去分析、試著提供協助。甚至被打的小孩的父母,還幫J找可能的理由(TMD我都快被羞愧給淹死了)。
我相信J會度過這一段,他跟我也會學到一些什麼(但我不能狂妄的替那些被打的倒楣小孩說,他們也能學到一些什麼,例如看到J就閃遠一點… XD)。
------ 我好像講太遠已經迷路了分隔線 ------
從參加共學到現在,我主要的心得之一就是:這不是一個只有愛與和平、不會遇到凡人問題的天團,而是一個遇到人的問題時,能夠試圖從人的基本特質去思考、克服問題的學習環境。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要接受它是有困難度的。因為會有一種「靠夭怎麼原來還是一堆問題要處理,而且處理方式還更複雜」的失落感。這就像是忙了很久要去度假了,到了度假地點才發現其實是要去打工一樣。
而且在面對各種問題時,大人往往比小孩更難克服,因為我們已經承載了太多東西,要拋開這些框架是很困難的。因此,共學團會有人離開,會有大人之間的各種問題
有了這些體認之後,我發覺「親子共學」這個詞,比我當初想的還要精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