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今天早上的自己和小孩之間怎麼了?
吃完早餐,
因中午要下廚的醬油沒了,
和小孩提,吃完早餐,要去買醬油。
出乎意外的,小孩提議我單獨一人出門買醬油,
而他們兩人要呆在家中。
我很驚訝這樣的建議。
平時,當小孩在家中,
即使我要到頂樓晒衣服,
他們也都會要求想要跟。
因此,今日他們的“放手”
讓我大吃驚,也很開心。
“終於可以單獨一個人出門”。
這開心裡,
有一種可以依著自己的節奏的自在。
我請他們吃完早餐,
先收拾完再開始玩
他們也都同意。且提醒我早點回家。
出門買了醬油,
愉快地回家,
開門時,
發現小孩把門鎖着,
接下來
聽見屋內砰砰砰快跑,及碗盤的聲音
猜想他們現在才在收拾。
而他們似乎在我進門前,
要快速完成這件事。
當進去時,
果然,看到蹦蹦跳的小孩竊竊笑着。
看著被匆匆洗過的碗盤,
上面還有早餐的殘渣,
“又要我來收尾嗎?”
這念頭一起,
委屈,生氣的情緒浮現,
拿起碗盤,“砰砰砰”地清洗。
小孩趕來廚房說:“我洗過了啊!”
我生氣的說:“這還很髒啊!”
小孩說:”你放著,我自己來洗乾淨啊“
當下心裡有個小聲音:“對ㄟ!他們沒洗乾淨,就再洗乾淨就好啦~我幹嘛要把這當成我的責任?”
當下,把碗盤有點“用力”放下,交給小孩處理。
察覺自己還有生氣未散,
很想要指責人,
繼續和女兒說:”你們都已經說好吃完要收,為什麼,聽見我回來,才開始收?看見這樣,我感覺很不好,很難受。你門沒有吃完想要收,那就說啊!我們討論過,你們希望我給信任,那你們自己也要做到這件事啊!“
察覺到自己開始在講氣話,
也察覺到自己在氣頭上,有點不知所云的在指責着。
但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
小孩當下只會接收到我的情緒,
但搞不清楚我要什麼。
當下,我到底要什麼,自己都還不太知道。
因此,決定喊停。
跟孩子說:”我現在在說氣話了,我決定暫時先不說話,我要照顧自己一下。等我平靜一點後再聊“。
中午,吃飯時,
我問小孩:”我很好奇,看起來,你們沒有想要吃完早餐就收拾,想要先玩,是嗎?那你們是想要什麼?“
可絜說:”我們希望可以多一點彈性。“
可恩說:”“是啊!只有”吃完飯先收拾再玩,那就只有“好”或”不好“兩種選擇,我們想要再多一點選項。“
我說:”那你們當下為什麼要先答應?“
可恩笑著說:“當下沒有想要理你~”
我說:”那這樣我怎麼知道你真的要什麼?“
可恩嘿嘿笑兩聲。
我說:”我期待你們真的要什麼,就提出來討論嘛!不然我不知道要怎麼跟你們繼續討論ㄟ。“
小孩們說:”好啦!“
即使這樣聊過,
到了下午,我還是持續有隱約的不舒服感。
也看見自己似乎有個”委屈“的心情,
平常可以接納的小事,
似乎都變成”大事“。
小吵幾次,
好奇
“看起來都談過了,怎麼心裡還有些不舒服之處?那是什麼?”
“自己到底怎麼了?”
”自己到底要什麼?“
“為什麼這麼有情緒?”
”被觸動的是什麼?“
“自己的內在冰山到底發生什麼事?”
看來內在有個區塊沒有被看到,卡住了。
知道在這樣繼續下去,
這情緒會透過很多小事借題發洩出來,
決定,為自己空下一個時段,好好來看看這個卡住的部分。
我察覺到這之中有一些委屈的情緒。
是期待小孩對我們之間承諾的看重?
是期待小孩順服我?
這期待的背後,我是想要什麼?
當小孩做到我們之間的約定,
我會得到什麼?
我會得到,”休息“,“輕鬆”,被”看重”,“被在意“,”被愛“,”我是好媽媽“
(看來似乎我有一個觀點是:我似乎會拿小孩的行為表現,來衡量我“是否是好媽媽?”)
但為何我如此看重小孩說到但沒有做到我們之間的約定?
在走深一些,
我似乎看見我有一個深層的害怕
”當在關係裡,對方開始說不真實的話,意味著對方要背棄我?“
當思考到這裡,
看見在這觀點之下,
對小孩的不合理期待,但又要不到的當下,
原來是害怕”對方的背離。“
看見這樣的自己,其實是有點孤單。
當對自己的理解到此,
感覺到心中卡卡的部分,似乎開始鬆開,有些感覺可以流動,
是了,就是這個了~
原來想被看見的是“孤單”與“要不到的哀傷”啊~
清楚地看見
這勾動有屬於自己過往在結束的關係裡的體會。
這份失落讓我自己在接觸到”對方說到是否要做到“的議題時,很容易又陷落。
我的觀點:
期待是我自己的,
”失落“也是我的
要自己呵護與照顧。
不是小孩該負的責任。
這時可以幫助我在察覺情緒時,可以喊停。
當看見時,
就可以接納了,
”是的,孤單,我看見你了“
”是的,哀傷,我看見你了“
當接納了,就可以有方法給自己愛與呵護。
而當把愛給了自己,
愛又可以流動,
可以流向小孩與我們之間
可以給出對孩子的理解
也好奇小孩們當下在想什麼,如何在做決定
傍晚,我問妹妹:”我很好奇,當你們也同意這樣做,而我走出門時,你在想什麼?“
妹妹說:”我有想到要吃完就收,但是又忽然很想要玩。想說玩到一半再來收,但是玩著玩著,就忘了。當你回來,我才想起來還有碗還沒洗,於是就趕快去洗。“
(說到自己後來如何匆忙洗碗,還邊說邊笑哩~)
晚上,
我和姐姐一起洗澡時,
我問姐姐同樣的問題,
姐姐說:“我本來覺得可以吃完洗,但是吃完,忽然想先寫寒假作業,想說寫完再來洗,結果就忘記了。”
我說:“所以聽起來你不是當下不想理我,而是本來有想要洗,只是吃完忽然想要寫寒假作業,想寫完再洗,是嗎?“
姐姐點點頭。
我說:“所以聽起來你不是當下不想理我,而是本來有想要洗,只是吃完忽然想要寫寒假作業,想寫完再洗,是嗎?“
姐姐點點頭。
我問:“那我好奇,你們說想要有彈性,但看起來,你們本來都覺得可以洗,只是忽然想先寫寒假作業,那如果可以重新討論一次,你們希望增加的彈性是什麼。而且你門都說你門真的都忘記了。因為我的想法是,如果吃完就洗,這件事比較不容易忘記,也不用寫寒假作業到一半,或是玩到一半,還要停下來。這樣不會覺得被打斷嗎?”
姐姐:“我不會覺得啊!我覺得可以休息一下再洗啊!我可以先寫在寒假作業,第二頁找個空處寫下來:要洗碗。當我看到時,就會記得啊!”
(咦~這方法好像也可行~)
我又問:“但是,剛吃完早餐,桌上不是黏黏的,不會黏到寒假作業?”
姐姐:“所以,我有用抹布先擦一下”
我說:“所以看起來你需要用抹布擦乾淨桌子,也已經用抹布擦了。那為什麼不要一次擦乾淨,再寫。這樣不是要擦兩次?“
姐姐:“ㄟ~對ㄟ~。”
一會兒,
姐姐又跟我說下午我誤會他的一些事情。
我也跟他道歉,坦誠因為我沒有處理好早上自己的情緒,
所以下午發生這件事時,我就說出那些話。
我說:”對不起“
姐姐說:”沒關係,我原諒你“
後來,
換妹妹進來洗澡,
妹妹說:”我有聽到你們的討論。我想下次,我會試試看吃完就洗。因為也不知道要玩到什麼時候要停下來。所以,下次,我會試著提醒自己,吃完就先洗,再玩。”
我說:”但是你本來是有想要洗的啊,只是忽然又想玩了。那下次如果又忽然想玩,怎麼辦?”
妹妹想一想:“我就試試看提醒自己”
一早的衝突,
終於,
在晚上,
因為我先安頓好自己,
在可以給出開放,接納,好奇彼此狀態的情況下
彼此
又再一次,和好了。
而吃完飯是否要馬上清洗收拾,
似乎有了定論,
也好像沒有定論。
這篇文是起於對自己的好奇與整理
透過細細書寫的魔力,
也就細細地看見
自己內在需要被自己看見與照顧的區塊
也就有機會鬆動卡住的部分,
讓愛流過
愛流向自己,
也就有機會流向小孩
與我們之間
透過細細書寫的魔力,
也就細細地看見
自己內在需要被自己看見與照顧的區塊
也就有機會鬆動卡住的部分,
讓愛流過
愛流向自己,
也就有機會流向小孩
與我們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