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我真的覺得非常精彩,也非常值得討論。孩子之間的紛爭,大人究竟要怎麼介入,何時介入,介入到什麼樣的程度,一直是個很讓人頭痛的問題。
我在共學現場,也是盡量以中立的第三者的態度「介入」,而不以大人的威權來「仲裁」決定誰對誰錯,否則孩子沒有學會自己處理衝突紛爭,以後就只會依賴父母或大人的威權來處理紛爭。那樣對孩子並沒有任何好處。但即使我這個「中立的第三者」,有時候也會不小心把自己的情緒放進去,比如:看不得「以大欺小」,而很可能就出現了偏頗的態度,也很可能就因此造成對孩子心理上的的傷害。因此我也很能理解父母在面對孩子間的衝突時,可能有更多大人自己的情緒因素在裡面(畢竟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推打,或是看到老大在推打小的,很難不對那個出手的產生情緒),因此要成為這個「中立的第三者」也就更加困難了。
但困難,不代表不可能,它只代表我們需要更多的練習。正如原作者 Janet 說的,這一題,沒有標準答案,畢竟我們所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而每個人在每一個當下所表現的都不一樣,大人跟小孩都是。我們只能參考她的幾個原則,讓自己在面對孩子之間的衝突時,以理解為前提,盡量去信任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學習。
至於大人自己的情緒,我想還是要請大人學習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情緒,別讓孩子承受大人的情緒了。
【譯文開始】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大概會像躲避瘟疫一樣的逃避衝突,但是我畢竟不是住在安全的保護罩裡。我的生活充滿各種人際互動,包括和家人、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還包括那些電話行銷人員不令人意外地總是在晚餐時間打電話來)。因此,我發現自己必須不斷的磨練自己「衝突處理」的技巧。
感謝老天,我身邊有著一群全世界最能啓發人心的老師:我教室裡的嬰幼兒們。如果我有這些孩子一半的意願與能力去直接面對解決衝突,我就很好了。
我們又是如何學習解決衝突的呢?影響我們面對衝突的態度與反應最大的人,是我們的父母(一點都不意外)。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身教榜樣,我們透過觀察父母處理衝突的行為模式來學習,而其中最重大的影響則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這些核心課題,在幼兒時期慢慢進入我們的大腦,成為我們心靈的一部份,而且即使日後我們在知性上吸收了其他的知識,我們仍然無法反駁這些童年認知。
我們也會從幼年時期與手足和同儕之間的互動過程中,發展出自己的衝突處理技巧。經過不斷的摸索與嘗試,我們發現了如何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的方法,可能是透過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是以不與他人切斷連結的方式來設定個人的界線(除非他們是電話行銷人員)。
解決衝突是一種藝術,而非一項科學,因為每一個情況都充滿著許多不同的變數。每個人的性格、認知能力、過去的經驗...等等,都具有影響力。我們要發洩一頓嗎?要堅持嗎?還是退讓?或是直接走開?沒有標準答案。
因此,越多練習越好,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們。除了讓孩子每天都有機會暴露在社交情境中之外-像是到公園或是與其他有孩子的家庭約出來玩—我們要如何協助孩子學習面對和處理衝突呢?
簡單的說,就是讓孩子在大人的支援下,自己去經歷。提供孩子所需要的支援意味著學習何時以及如何介入。以下是作者在介入時的幾個原則:
1. 不要直接為孩子解決衝突
對大人來說,要放下內心想要出手直接替孩子把紛爭解決掉的慾望,以避免孩子的情緒爆炸,真的是一項很大的挑戰。然而大人的介入可能只會讓孩子學會依賴大人來處理這樣的情況,而不是培養孩子處理衝突的能力。
大人直接為孩子解決衝突的方式往往是要求孩子分享,或輪流,也可能是提供意見與建議,像是,『那不然,你們兩個一起拿著這個桶子到那邊去,好嗎?對了,就是這樣!』
對父母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允許孩子安全地處於衝突之中,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衝突,而不是讓我們自己的不舒服或是不耐煩控制了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大人說的、做的越多,孩子學習自己處理的機會就越少。而學習必須建立在信任和耐心之上。
2. 不要忽略了保護孩子的動作
有些人誤會了「以尊重為教養原則」的意義,以為只是簡單的告訴孩子不要打、不要咬,而沒有進行身體上的介入。事實上,孩子兩者都需要。他們需要我們準備好,在盡可能的範圍內不讓他們做出傷害性的行為,擋住或是握住孩子的手,冷靜地用身體遮蔽住曾經做出這些傷害性行為的孩子(或是那天看起來情緒顯然失控的孩子)。(*譯註:會動手的孩子是比較需要被協助的孩子。只要擋住這樣的孩子,避免其他孩子被傷害就好了。)
3. 不要指出那些很明顯的事實,那只是一種羞辱,或是說教
我們的目標之一應該是協助孩子建立起處理衝突的信心,但有許多專家的建議往往只是在摧毀孩子的自信心。有個朋友跟我分享了她與她的幼兒親職教養師之間的對話:
當我詢問這位親職教養師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了該怎麼辦時,她說了一些像是這樣的話,「我會要孩子去看 – l你看看約翰的臉,他受傷了,你有看到他的樣子嗎?你看到了你的行為是如何傷害約翰嗎?」
我跟我的朋友說,這種反應是我最痛恨的反應之一。這樣做法太笨拙了,會讓孩子感到羞愧,也低估了孩子的覺察能力。孩子其實比大人還要敏感,從出生開始,他們幾乎無法不去注意身邊的人的情緒。打人或推人的行為跟「約翰」實在是沒啥關係,而是跟「加害者」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情比較有關係。通常,這些內在瞬間的衝動不是這個年紀的幼兒有辦法克制的,而我們的責任正是協助孩子們去面對這些衝動,而不是為了他們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去揭他們的瘡疤,讓他們難堪。
4. 不要以驚嚇的語氣說話,不要使用生氣的語調或是表情
再強調一次,這樣的反應只會讓孩子覺得羞愧,摧毀孩子的自信心,並且因為這些負面的注意力而強化了這些不當行為。
5. 不要選邊站
大人選邊站會製造出「壞人」跟「無助的受害者」這種對立的立場。
因此,作者會做以下的幾件事 ...(*譯註:以上是作者不會做的事、以下則是作者會做的事)
1. 把「維持中立」當成咒語(*譯註:每天念一百遍的意思 XD)
2. 為雙方翻譯廣播(*譯註:作者有另外一篇文章在說明如何進行這項工作)
3. 保護孩子,平靜且自信地阻擋孩子出現打人、推人或是不斷拿玩具的動作,並以身體遮擋住看起來情緒特別不好的那個孩子。(*譯註:我自己的經驗是,在阻擋孩子作這些動作的過程中,大人是否平靜與自信真的非常重要。大人若是很有情緒,孩子也會跟著有情緒起伏,那會讓情況更難處理。雖然要大人沒有情緒很難,但孩子最需要的,正是一個情緒安穩的大人的協助。一個正在有情緒的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還要去面對另外一個人的情緒。)
如果孩子看起來像是陷入了打人、咬人、推人(或是其他試圖超越界線的行為)的行為模式,這表示孩子需要我們的協助和保護,而不是我們的責罵。他們可能是:
累了
餓了
試圖尋求從家中得不到的堅定界線
生氣、挫折、不知所措
在釋放壓力
感到過度興奮、過度刺激、失控了
如果我們沒有及早發現孩子的行為而出手阻止,以堅定和陳述事實的口氣提醒孩子,「你想要那個玩具,但我不會讓你打人」,或是「我不想要你打人」,那麼就到此為止了吧。(*譯註:就是不要再「秋後算賬」,再去教訓孩子了。)
4. 讓嬰兒和幼童拿取別人的玩具,因為這是他們少數可以「玩在一起」的方式之一。只有在大一點的孩子精心創造出了某些作品時,才介入保護這樣的作品,或者當一個孩子處於不斷的拿別人的玩具的模式中時,才介入(關於孩子一直拿別人的玩具怎麼辦,作者有另外一篇文章)。
5. 保持開放的態度 – 這意味著允許孩子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處理紛爭,而且大多數的時候孩子跟大人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信任孩子是大人最大的挑戰。
6. 等待,而不要給孩子時間限制去解決衝突,即使情況看起來很讓人神經緊繃。如果沒有人受傷,讓孩子釋放出他們的情緒感受是健康的。
部落客凱特分享了一個充分的等待與信任帶來的回饋的精彩範例... (露西,2.5y;佩妮1.5y;姊妹):
今天下午在車上,我把你的建議化為了行動。佩妮正在玩露西帶上車的一隻烏龜玩具。露西發現了之後大叫,『那是我的烏龜,還給我!』佩妮看了她一眼之後,又繼續玩弄烏龜玩具。
我對著露西說:「你真的很想要那隻烏龜,露西」,接著對佩妮說:『你還在玩那隻烏龜。』然後我就保持沈默了。我希望他們繼續下去。
經過了大約20秒,露西以相較冷靜的語調說:『佩妮,請把烏龜給我。』佩妮仍舊繼續在玩著烏龜。因此,我又說了:『佩妮,你還是繼續在玩著那隻烏龜。』
又經過大約30秒的沈默,佩妮開始把烏龜放到嘴巴裡面,這時候露西又開始變得有點激動,她大聲的說:『不要吃那隻烏龜,佩妮!』
我接著說:『你不想要佩妮吃那隻烏龜,露西。』
她回我說(平靜了許多):『不要!』停了一下她補充說到:『只是假裝。』
又經過了大約30秒的靜默之後,我突然聽到一個狂喜的聲音說:『佩妮把烏龜給我了!』
我往後看,當然,露西手上拿著烏龜,大家都相安無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