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

體罰之前,發生什麼事?

 


文:楊鎮宇(台北共學平日團領隊)

十二月十一日,網紅酪梨壽司在她個人臉書發文一則,她寫了兩千一百多字,大意是,小孩最近有許多行為讓她被「推入深淵絕境」,她打了小孩,小孩大腿瘀青,社會局社工上門關切,然後她說沒有要合理化暴力行為,「錯了就是錯了,我會反省改進,把這麼難堪的事寫出來,就代表我下了絕不再犯的決心。」
有人替體罰的家長緩頰,說「沒經歷過真的不懂怎麼可能會被孩子逼成這樣」、「這樣到底該怎麼教才好」等等。當然,遇到小孩的生活常規跟課堂學習,問題一大堆,是真的很苦惱。
有人反對體罰,說這樣違反人權、對小孩不好。當然,小孩被打,對小孩不好,對大人也不好,打完消了一點氣,但緊接著就會其他心情冒出來,可說是此消彼長,比打地鼠遊戲還刺激,而且,原本的問題還不見得有處理到。
有人反對體罰,後頭有人提出資格論,說你沒有生小孩,不知道帶小孩的辛勞云云。這......就轉移話題了,問題是「體罰的作用與副作用」,怎麼會變成「提主張的人有沒有生小孩?」。
有人主張體罰,說不打不知道怎麼消氣,比如「現在不打不教好。難道要讓別人說是恐龍家長還是小孩沒教養嗎?」、「那有人關心過媽媽的身心嗎?」、「不打就換自己氣到中風」等等說法。這也.......有點轉移話題了,問題是「體罰的作用與副作用」,怎麼會變成「把小孩當沙包家長才能消氣」。
打或不打,都是因為前面有事發生。就算打了,有速效但效用會持續遞減,而且治標不治本,前面的事情可能只是暫時消失,之後還是可能在其他事情冒出來。打地鼠遊戲再次啟動。就算不打,前面的事情還是在,還是等著看是要怎麼處理。
輿論比較多討論要或不要「應該」打或不打,以及,「人」(家長或小孩)辛苦或難纏。至於「實際」情況的勾勒,還有這「事」怎麼處理,比較少討論。這種情況,可說是後勢討論熱烈,前因乏人問津。
我們回頭來看酪梨壽司的波文,她有提到小孩的行為,大致羅列如下:
在家裡的部份。
不寫功課、不洗澡、不睡覺、起床氣、不穿衣服、不起床、不吃早餐、不收玩具。
在學校的部份。
進教室慢吞吞、上課不專心(東摸西摸、玩寶可夢卡或橡皮筋)、違反老師規定帶玩具去學校。
在家裡準備去學校前的部份。
早上六點到七點,兩兄弟連續一小時「各種胡鬧」、「吵個沒完」,「躲在主臥的窗簾後打鬧」
酪梨壽司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說後果。
「不想寫功課就早點收書包睡覺,不過明天到學校老師可能會讓你下課繼續寫」後續情況是,小孩哭說「我不想寫我不會寫」、「我才不要下課寫!」
二、打。
小孩「躲在主臥的窗簾後打鬧」那次,大人說「當下我徹底崩潰,各打了兄弟倆幾下屁股(挑大腿肉多不傷及筋骨之處下手)以示懲戒,再請爸爸送去上學。」
總的來說,大人處理小孩的生活常規或課堂學習等問題,主要是在行為之上,壓制(打),或是,在行為之後,說後果(說多了會變唐僧)。
三、猜想行為的由來。
酪梨壽司跟學校老師討論後,猜想小孩的一些行為問題,原因可能是:國字難、作業考試變多、考試錯誤很多要訂正、不守常規被老師提醒警告造成自尊心受挫。
關於這個打小孩的討論,行進軸線可能有兩種。第一種,躉繳處理,小孩有狀況若干,大人歷次情緒疊加,最終一次處理,總爆發,就像ㄉㄨㄣˇ繳,買房子,不用每月付房貸,一次繳清,躉繳是也。這是種大戶心態,極有可能常去吃大戶屋。
第二種,分批處理,一次處理一個小行為,描述行為,猜想行為的由來(跟那個酪梨壽司跟學校老師討論的方向類似)。這樣處理,看似曠日廢時,實則紮實,一次一次都處理到,就不用累積情緒,直到躉繳的那一天到來。。。
一次針對一個「行為」,先不評價(你XX、你就是YYY、你整天只會AABB)或壓制(打或罵),也不說後果(唐僧模式一啟動,小孩耳朵變大洞),而是描述行為本身,例如「我有注意到,你______(某個現象),是遇到什麼問題嗎?」,如此這番,與小孩開啟對話,如果他不太想講,那有可能是他怕被罵,稍一不慎就慘啦,還是少說為妙,這時,就是親子關係重建的好時機耶。
接著,針對行為背後的由來(就像酪梨壽司跟學校老師討論的方向),提出一些猜想,如果是小孩覺得「國字難」,那就是學習上的問題了,想辦法偵測小孩是哪邊卡住,哪個環節沒熟練,這麼一來,就進入猜想與嘗試的循環狀態,這就是教學問題,而不是要不要體罰的問題了。
因為,重點不是要不要體罰,而是,體罰之前,發生了什麼事。那個事情,怎麼面對怎麼處理,的確是很考驗,但是,如果有方法處理到,就不用體罰,不用躉繳,也不用當大戶啦!
也許你會問,那有什麼方法?對,往這方向設想就對了。
總之,問題不是要不要體罰,而是發生什麼事?那個事情要怎麼處理?這一步站穩,你就站在體罰的旁邊,多試幾次,就有機會把體罰從處理事情的選項中擠開了。
在這個世界上,帶小孩、教小孩的方法,如果硬要分,可以分成兩種,不是「要體罰」跟「不要體罰」,而是「體罰」跟「其他」,不管打這打那怎麼打的體罰,說穿了就是一種嘛,至於其他呢,有無限多種!
-----------------------------
歡迎您,一起來和我們共學,一起來練習理解自己和孩子
【最新免費講座】
✨2022/12/17 - 12/18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家庭教育實踐班
👉詳細簡章及資訊:https://reurl.cc/06ZY6l
👉有疑問專員為您服務,聯絡方式請見簡章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關注 #親子共學,一起成為兒權推手 https://lit.link/taoppei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