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台中黎明幼兒園的事,我經常會聯想到在幼兒在共學團的學習。在共學團,小孩最先經歷的學習通常是「物權」。
別人的玩具,想玩可以練習去借,假如被拒絕,小孩會經驗失落或挫折,大人就同理這份心情,陪伴孩子經驗這歷程。同時,小孩也有權利為自己決定玩具要不要借給別人。
當然這過程是來來回回,小孩也常發生想要的衝動勝過理智而出手搶奪,特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時大人會去理解孩子的想要,透過居中翻譯,也讓孩子了解對方的心情,慢慢的說之以理。
協助孩子學習及理解,有些東西不是他想要就一定可以得到。慢慢的,比較大的孩子走過這個歷程,也會去提醒比較小的孩子,屬於別人的東西得經過對方同意才能拿。
我經常認為,所有大人教小孩的道理,都要放回自身及社會去加以檢視。
這樣的檢視,要回頭自問:我真正相信的是什麼?孩子從父母身上所學,許多時候不一定是父母說了什麼,而是眼睛所見父母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或是,他從更大的社會文化尺度,經驗到什麼?因著這樣的觀點與相信,我很鼓勵共學團的父母除了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撥出部分的時間及心力關注公共事務。
這樣的檢視,要回頭自問:我真正相信的是什麼?孩子從父母身上所學,許多時候不一定是父母說了什麼,而是眼睛所見父母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或是,他從更大的社會文化尺度,經驗到什麼?因著這樣的觀點與相信,我很鼓勵共學團的父母除了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撥出部分的時間及心力關注公共事務。
前幾天,我和另一位共學團領隊姝樺邀請黎明幼兒園保留行動的夥伴,來和團員聊聊黎明最新的進展,同時說明5月7日的遊行活動。台中的共學家庭對黎明幼兒園並不陌生,去年底當我們聽聞這件事,就陸續去到黎明幼兒園共學,同時邀請校友及志工為我們說明導覽。
對於七個人就可以決定,強制別人加入土地重劃的遊戲;對於憲法保障的居住財產權無端被侵奪;對於當人民需要保護時,「政府」卻退縮它的公權力,漠視不公義的情事發生…,種種情事我都感到匪夷所思。
我同時感到生氣,因為政府的權力是來自人民讓渡了部分權力,才得以賦能。現在它反而運用這些權力,來侵奪人民。而且是一個人、一個家生之所繫,非常非常重要的居住及財產權。黎明幼兒園做為一個教育場域,強拆學校更形同是強拆孩子的未來。
週四來的夥伴是東海大學的兩位同學,很年輕但在這議題上已經投注許多心力,侃侃而談我很是佩服。他們提到黎明幼兒園所屬的單元二市地重劃,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重劃案,涉及的利益也極為龐大。
市地重畫是向德國學習的一種方式,原本的目的是可以將一些畸零、不方整的居住區域,透過重新規劃得以變得比較方整,公共設施能更為完善,但台灣的都市計劃及土地徵收往往成為地方政府圈地擴充財源,或是利益輸送及綁樁的手段。
以黎明幼兒園所屬的單元二為例,種種發生都值得人民檢視,這個重劃案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除了之前所聽聞的重劃會的弊端、建商大量買人頭權充地主,而人頭地主的所有權可以只有0.2坪…等,東海大學的同學也提及這個重劃案對建商的明顯圖利,譬如:
該區規劃了滯洪池,建商先挖走近五層樓的優質的土方去賣錢獲利,然後再回填廢棄及有汙染疑慮的土方,這樣的滯洪池其安全性堪憂。
對照旁邊的豪宅一棟兩戶要價近一億八千萬,根本不是一般人民所能負擔…。不禁想像這樣的開發,根本意圖就是土地炒作及做為有錢人的樂園;但台中市民相對要付出的代價不僅是地貌、環境的改變、汙染及熱島化的加劇,還有房價的居高不下。
公共利益何在?必要性何在?是否把土地徵收當成最後非必要,而不得不運用的條件了?人民有實質參與主張自身權益的機制及過程嗎?這應該是一個民主憲政國家,要認真的思量再思量的事~顯然台灣離民主憲政還非常遙遠。
去年底市府出面協調,提出半年的緩拆期,要求重劃會及黎明幼兒園在這半年間各自去努力。重劃會是非得吃到這塊肉不可。而黎明幼兒園半年間針對地上物努力提出的各種證明及居住事實,卻在市府相對嚴格的標準下,不予認同。在這件事上,市府有許多應作為而不作為,只會讓人更去想像都市計畫及土地徵收的龐大利益糾葛及黑箱運作。
在孩子的世界,如果他經驗到玩具一再被搶走,對於自身物權的安全與信任也會受到衝擊。而此時此刻,類似黎明幼兒園這樣的迫遷事件,也一再破壞人民受憲法保障基本權利的信賴與信任。
我認為5月7日出來遊行,不只是挺黎明;而是人民要確立及要求在台灣,我們所立足之處,基本人權要被保障,居住權及財產權要被捍衛及保護。我們要真正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搶救黎明幼兒園遊行
遊行時間:2017/05/07(日)13:00~17:00
地點:台中市民廣場
地點:台中市民廣場
【相關訊息】
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參考這邊:黎明幼兒園保留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