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不要丟石頭進去了」,小孩不理會你,然後呢?》

圖文:EGG
今天游完泳後,在梨子咖啡廳共學,裡頭有個大水桶讓小孩玩完石子後可以舀水洗腳,呈(2Y3M)洗了腳,順便也玩了一下水,然後開始撿石子區的石子丟進大水桶裡,一開始丟一顆,然後走回石子區,再撿一顆,丟進水桶裡。
丟第一顆的時候,我在想「這樣好嗎?」(因為如果在公園或是野外,我一定會讓他一路丟下去!但是我們是在店裡啊...)

丟第二顆的時候,我心想「我要試著阻止他。」
我開始阻止他:「呈呈,石頭不要丟裡面好嗎?」,如預料地他完全不理我,接下來他走去石子區,蹲下來,雙手一捧一抓就是一把。走回大水桶旁,全部丟下去。
我沒有任何肢體觸碰阻止他,開始輕輕地跟他聊:「好玩嗎?」,他趴著看著水底的石子說:「好玩!」,

我說:「可是小石頭不應該在水池裡,你看,原本裡面一顆石頭都沒有,因為老闆不希望裡面有石頭。丟下去了,誰要撿起來?」
我問:「呈呈要撿嗎?」,他搖搖頭。

我說:「老闆撿好嗎?」,他還是搖搖頭。

我說:「媽媽幫忙撿好嗎?」,他說好,我說:「那你跟媽媽說好嗎?」

他想一想,說不要。然後就走了,也沒有再丟了。

玩了一輪迴來,又回到洗腳區,他又想起這個遊戲了,又進去石子區抓了一把石子,丟進去。他丟完,我再說:「好玩嗎?」,他說:「好玩。」

我說:「可是沒有人想要撿起來,我們玩別的好嗎?」

他想一下,就走去玩別的了,也沒有再丟石頭了。


***

事後,我在和呈呈媽媽討論這個狀況,一般共學時,如果在公園場地,我們幾乎從來不會覺得什麼不能丟、不能玩、不能摸或是不能爬,但是在別人店裡,就會稍微思考一下,而且,這個年紀,為了讓小孩有更多的探索,通常我們覺得可以承擔的,就不會要小孩負責善後。(例如:丟石頭丟花到生態大池)
通常我們無法或不願承擔的,就會讓災難不要發生,也不會讓小孩負責善後。(例如:要是他丟的是瓷器玻璃杯,我想還沒伸手沒去拿,就要先阻止他了)正因為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承擔(老闆也可以承擔),所以就成了一次學習的機會。

面對孩子「有聽懂,但是沒有打算照做」的時候,試著解釋這件事情可能的結果,可能需要的善後,那也許是個方式。我也跟呈呈媽媽說,如果他今天再大一點,例如四、五歲,

他說:「他要進水桶把石頭撿起來」(有可能玩水的成份比較大XD),那我就會跟他說,那繼續丟吧,等一下去撿起來就好了,然後,協助他撿出石子。

(即使會花很多時間,並讓自己弄得很麻煩,也得要多幫很多撿石頭的忙。)

因為,小孩願意善後,願意思考怎麼解決問題,這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