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葉怡婕(大腳小腳共學團_桃園)
今天2y11m的粽跟老公又起了爭執,老公拿廁所裡的小椅子到陽台做事。
粽去跟老公說:「爸爸,椅子要放廁所。」
老公:「可是我要做事啊。」
粽:「爸爸,椅子不能在這裡,要放在廁所。」
老公「那你去找東西來給我坐。」
粽一臉不高興的跑回客廳,一個人坐在沙發旁的地板喃喃自語。
老公經過我前陣子跟他聊天,開口問了:「阿粽,需要我們聊聊嗎?」
阿粽語氣很平穩的說:「爸爸,不用,我想跟自己說話」
我走過去蹲下來問:「你想跟媽媽說說看嗎?」
阿粽點頭,示意要我坐在他旁邊。
我:「發生什麼事了啊?」
粽:「爸爸把廁所的椅子拿走,這樣我就不能站在椅子上,阿粽就不能洗手了。」
聽到這裡我有點意外,原本我以為他只是秩序感發作,原來他真正想的事情是擔心他沒辦法洗手。(他的確需要也習慣用那張椅子,自己開水擠洗手乳洗手。)
我:「原來是這樣啊」
老公在陽台聽到後說:「那你可以拿別的東西給我坐嗎?浴室的白色椅子?」
我想著8m的阿沃正在房間睡覺,我去拿比較不會吵醒阿沃,正要起來,阿粽制止我。
老公以為阿粽不要那張,又提議:「不然拿你昨天拿的那張,可以收起來的椅子。」
我:「啊我知道在哪,我去拿吧。」正要起身,阿粽又再一次制止我,我疑惑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粽一邊說著「我去拿~」,一邊起身。
我趕緊提醒他:「阿沃在房間睡覺,要小小聲喔。不要吵醒阿沃。」
阿粽點點頭,輕手輕腳打開房門,準確的拿到椅子,走到陽台跟老公交換椅子,再把椅子拿到廁所,途經我時表示:「媽媽~這樣阿粽可以自己洗手了。」
這個瞬間,讓我想起當初我會想了解親子共學的瞬間,是看到參加親子共學的朋友孩子,在四歲左右的年紀就能跟媽媽吵架,說著自己的想法。
我當時覺得很神奇,我活到三十歲,情緒很滿時,我經常無法釐清自己想要什麼?即使跟父母爭執,有時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憤怒?可是就是很難受啊?為什麼你們(我的父母)不懂呢?
是不是參加共學,有可能可以讓我的孩子有能力對我說出自己在想什麼啊?
後來才知道,那是段多麼長的旅程,多麼難的掙扎,這一路,我們彼此互相扶持地走著、練著。
----------------------------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