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燕屏、Biofly 文:Biofly
「你們看這兩個螺哪裡不一樣?」一群大人、小孩蹲在地上認真地盯著我從小水溝撿起的螺。
孩子們仔細地觀察我手上的螺,說出他們的發現。
「顏色不一樣。」
「一個死的,一個裡面有住人。」
「一個有蓋子,另一個沒蓋子。」
我把手上的螺翻過來:「那猜猜看這個蓋子是做什麼的?你們可以用手輕輕摸摸看。」於是,有孩子伸出手指頭摸摸螺蓋;另一個孩子彎起手指頭,敲敲螺蓋說:「有人在家嗎?」孩子的反應總是直接的很可愛!突然有孩子說:「我知道了,這蓋子可以把牠自己關在裡面。」
「對!牠把自己關在裡面,是為了要保護自己,水裡有很多蟲喜歡吃牠們,譬如說你們常常看到在空中飛的蜻蜓,牠小時候就住在水裡,叫做水蠆,很喜歡吃水裡的動物喔!」當我提及蜻蜓小時候住在水裡,好多孩子眼神閃閃發亮,就彷彿發現了非常神奇的事情!
「但你們知道嗎?即使有門(即螺蓋),螺還是會被吃喔!因為你們看,螺蓋其實沒有很緊。」我指著螺蓋旁,露出的螺身體。
孩子們指著螺說:「真的耶〜〜肉肉露出來了。」
「所以還是會有住在水裡的動物伸出尖尖的吸管,趁螺蓋沒蓋緊時,插到螺的身體裡,就像用吸管吸飲料一樣,把螺吸光光,螺就死翹翹了!」
「那你們猜一猜這個死掉的螺,只剩下殼,會不會有其他動物住進去?」沒想到所有孩子一致都認為不會有動物再住進去,只有身旁的大人點頭如搗蒜。
於是我換個說法,繼續問:
「你們要不要試試看?伸手進去,看可不可以摸到最裡面。」
於是,有些孩子嘗試把小小的手指伸進去螺裡面,「塞住了!伸不進去。」
「對,所以小蟲住在裡面就很安全,牠們會爬進去,住在螺的最底部,對牠們來說這就是家。」
這時候場景拉到海邊,其實﹒﹒﹒這才是我要說的重點!
「那你們有沒有去海邊撿過貝殼?或是看過貝殼?你們知道嗎?有好多人去海邊看到漂亮的貝殼,好喜歡。就把它們都撿回家,後來寄居蟹找不到殼,你們猜他們後來身上背著什麼?」我故意在這裡停頓好久、好久、好久。
「牠們找不到貝殼,只好揹著飲料的瓶蓋。」瞬間我看到孩子們震驚的樣子!!「沒錯就是瓶蓋!所以現在墾丁那邊有個媽媽在網路上徵求大家買回去的貝殼,你們看我手上的螺,是不是不漂亮了。」這時手上的螺因為水分乾掉的關係,顏色變暗了。
「你們看到的貝殼很漂亮,是因為商店在貝殼上噴了亮亮的漆。那如果把這亮亮的貝殼直接放到海裡給寄居蟹,牠們會住進去嗎?」
「不會,因為臭臭的。」一個小女孩小小聲地回答我。
「是的〜所以收回去的貝殼,要把漆通通擦掉,再還給寄居蟹!」觀察完手上的螺,我告訴孩子們:「講完故事了,我們就跟他們說再見,讓他們回到原來的家。」
這一天,隧道旁的小溪流成了孩子們的教室,青蛙、螺、小魚、小蝦和水生植物是我們的老師!聽完螺的故事,我們大手牽小手一起走進隧道內,這長長又黑暗的隧道,原本有孩子會害怕它的黑,但因為我們邊走邊玩,觀察和探索成了整路的遊戲。
隧道山壁隙縫流出的水,讓隧道山壁變得好漂亮!孩子們從一開始拿手電筒照山壁,後來開始尋找不同的山壁顏色,白的、紅的、黃的﹒﹒﹒到最後他們伸出手,親手摸摸看,脫口而出:「好漂亮的石頭花!」
是阿!石頭花!希望這些美好的事物開在孩子們的心裏,透過每次共學,把大自然當成教室,學習如何觀察生物而不弄傷牠們,學習跟身邊的環境共處。
那一天晚上,有位媽媽傳訊跟我說:「晚上陪伴妹妹時,她突然說不要撿貝殼,不然寄居蟹會找不到家,會被大魚吃掉〜〜」
原來,花,真的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