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當天在林森公園的共學照片
昨天回娘家,我弟準備出門,我看他好像要默默的出門,不打算和他女兒歆歆說。我問他:「你不用和你女兒說ㄧ下嗎?」我弟遲疑了一下,說擔心歆歆哭。我就和在遊戲區和小依玩的歆歆說:「歆歆,妳爸爸要走了喔!」。歆歆聽到,立馬大喊爸爸的從遊戲區跑出來抱住爸爸的腿。
我對歆歆說:「歆歆,妳不是等ㄧ下要和我們(我和小依)去共學嗎?妳還記得妳上次和我們去共學有和彤彤玩嗎?還和很多人借了很多玩具,對不對?」,歆歆點頭。
我說:「姑姑上次有幫妳拍照,妳要不要看妳上次和彤彤玩的照片?姑姑抱妳看照片,好嗎?」。
歆歆聽完,說好,我就抱她拿手機給她看照片。
感覺她的情緒比較平覆了,我說:「歆歆,妳和爸爸拜拜吧?」。歆歆就和爸爸拜拜,我弟就出門了。
這類情況我想應該不是個別家庭才會遇到,每個人多少都曾經遭遇過這個課題:如何面對離別的心情?這時,要閃躲還是面對情緒呢?
閃躲情緒,會讓小孩更沒有安全感,更不會處理情緒。
當我弟想直接離開時,我猜他擔心和歆歆說,歆歆會哭,不讓他走,這樣他要面對處裡小孩難過的心情。
但我當下擔心我弟直接離開,歆歆事後(和小依玩完)發現爸爸不在了,她找不到爸爸ㄧ樣會難過會哭。
而且這樣的經驗多了(爸爸、媽媽或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因爲擔心小孩知道會哭而不告知)會不會累積小孩對大人的不信任,或累積小孩的不安全感。
當下雖然可以不用面對處理小孩難過的心情或不開心的情緒,但這樣的經驗累積久了,是否帶來的負面情緒以後小孩長大更難處理?
面對情緒,讓小孩了解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他們也越來越會料理情緒。
而我當下雖然知道要面對小孩難過的心情,但我心裡有個聲音告訴我還是要誠實的和小孩說她爸爸要離開了。我知道小孩聽到會緊張、難過,但人有情緒不是很正常嗎?為何我們要避免情緒的發生(或離開的人假裝看不到,因為走了以後小孩發現還是會哭)?面對處理難過、不開心的情緒的確讓人容易覺得不知所措,所以想盡辦法避免它的發生(更何況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要有情緒,從大人很常和小孩說「不要哭」、「不可以生氣」、「有什麼好哭的」就知道)。
球球最近情緒崩潰大哭時,都是因爲學習上的挫折,如:練琴練不好、數學題目算錯、玩文字接龍無法接下去,面對她因挫折而大哭,我慢慢能理解她情緒的源由,就不會因爲她的哭聲而感到煩躁,叫她不要哭,叫她不要難過,或想辦法停止她的哭泣。我盡量只透過提出問題協助她面對和料理自己挫折的情緒。想說讓她透過ㄧ次次面對挫折的經驗,學習以後面對更大的挫折時,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記得共學早期,球球每次和朋友有衝突或發生什麼令她不開心的事或挫折,她就會大哭說「我要回家」,每次面對情緒崩潰的球球,我常覺得很阿雜、很煩,因為共學標榜不打、不罵,我好像都忍著不對球球生氣,但其實內心對她的抓狂常感到無法認同和接受。
當時和共學的領隊聊時,他建議我要察覺自己爲何無法忍受球球的哭叫,才能真心接納她(的情緒)。
當時我常覺得聽不懂這是什麼,要怎麼做?但透過我女兒ㄧ次又一次給我的挑戰,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我好像比較能懂得何謂「察覺自己-面對情緒-接納情緒」。
昨天開去學校的路上,小依拿出幾張紙說她今天共學要繼續當老師,要給朋友(學生)寫作業,球球看到小依紙上的8,先笑小依的8寫的很醜,笑完才又想和小依借她的紙看,這時小依當然不想借,小依說她擔心球球拿了她的紙不還她,球球保證她只是看ㄧ下就會還小依,二個人因此僵持不下,就在車上開始動手動腳。
ㄧ邊開車的我ㄧ邊問她們2個怎麼辦?可以怎麼做?
她們2個人中間還坐著球球的同學,我和她們說我擔心她們打來打去會打到坐在中間的同學。我覺得對同學有點不好意思!
球球小依協調不成,後來球球難過的哭說她真的只是要看一下,小依也被球球打到哭。
我說:「球球,妳覺得妳真的只是想看一下,妳真的不會破壞妹妹的紙,但妹妹還是不相信妳,讓妳很難過,對嗎?」球球說是。
我問小依:「雖然姐姐答應不會破壞妳的紙,但妳還是很擔心,對嗎?」小依說對。
我說:「妳們一個因爲不被信任而真的很難過,一個雖然姐姐說不會破壞紙,但還是真的很擔心。那到底該怎麼辦?」。
對於自己現在能一邊開車一邊平靜的看待姐妹的衝突,也想起很久以前共學回去開車的路上,姐妹在車上吵架崩潰,當時的我覺得她們很煩很吵,自己的情緒也被激怒,一路無法專心開車,真的好想猛踩油門發洩自己的情緒(還好當時理智線沒全斷,有忍住)。
除了面對小孩的情緒,面對老公的情緒也是可以練習的(苦笑),以前因爲和老公對某些事情的想法不同,擔心聊起這些事會吵架,所以選擇逃避而不去聊,這1-2年透過不斷的溝通、吵架(誤),雖然當下情緒還是很難不被激起,但真的越來越能練習穿過情緒,盡量不被情緒影響而爭對事情的核心討論,也避免落入表面情緒性的言語指責!
大人練習一次又一次的直接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也陪伴小孩的情緒,讓小孩透過這些經驗累積她面對、整理、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等小孩長大後,面對學校課業的壓力或是工作的低潮,這些小時候看似不重要的日常經驗,其實正是累積他們日後面對壓力的力量和養分!
======================
【延伸閱讀】
2016/12/07 Egg 練習協商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2020年5/31中區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2020/05/30~05/31 高屏區家庭教育實踐班簡章
2020年6/13~14桃園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課程調整說明:
面對疫情變化,我們一邊調整練習新生活,一邊不讓恐懼阻斷我們的日常。近期家庭教育實踐班將藉助科技,進行方式調整為線上+實體戶外共學,維持課程品質與互動,希望大家「共」安心。
(在嘉義、台南、北區地區親子共學社群在四、五月份利用此方法順利完成實踐班的開課與互動共學。)
2020年5/31中區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2020/05/30~05/31 高屏區家庭教育實踐班簡章
2020年6/13~14桃園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課程調整說明:
面對疫情變化,我們一邊調整練習新生活,一邊不讓恐懼阻斷我們的日常。近期家庭教育實踐班將藉助科技,進行方式調整為線上+實體戶外共學,維持課程品質與互動,希望大家「共」安心。
(在嘉義、台南、北區地區親子共學社群在四、五月份利用此方法順利完成實踐班的開課與互動共學。)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也歡迎發票捐給共學團,怎麼做呢?請跟店員說,發票捐贈179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