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協助!


圖文:丸丸媽媽
   前幾天去耀耀(4y)家玩,要離開時丸丸(4y)想把上次借耀耀的DVD帶回家,但耀耀不肯,二人僵持不下,我徵求耀耀同意後,問丸丸可不可以用耀耀的停車塔跟他交換,(這是丸丸很愛的一個玩具),丸丸沒回應,耀耀也不說話,趕緊請耀耀媽媽來幫忙。耀耀媽媽來了之後跟耀耀說:「還是我們問丸丸可不可以用停車塔跟他交換?」,耀耀馬上照著問了一次,丸丸也立刻答應,於是問題就解決了。


  明明是一樣的話,為什麼耀耀媽媽講有效,我講卻沒效呢?


我想是因為當下我沒同理丸丸的心情,而是幫耀耀想辦法,讓丸丸覺得不被支持,所以即使他願意用停車塔交換,他也不想回應。而耀耀則是因為媽媽不在旁邊,他擔心又被拒絕怎麼辦,因此遲遲不肯開口,這時忽然深刻的感受到為什麼共學一定要家長陪同,並且要隨時跟在孩子身邊,因為這樣除了能深入觀察之外,也能在第一時間協助自己的孩子。

在共學中,常看到許多父母協助自己的孩子如何向別人借玩具,又如何拒絕借別人玩具,如何在孩子很想跟別人一起玩的時候幫他加入,又如何陪他渡過被拒絕的情緒,而在這些一次又一次的協助當中,孩子也漸漸發展出自己的能力,開始會主動想辦法去借、去交換,想跟別人一起玩的時候會主動開口問,意見不合的時候,也會試著商量。
  
記得二個多月前,團裡加入了許多新成員,當時三不五時就會聽到爭吵聲、大哭聲,經過這段日子的磨合,會動手的孩子,開始會在想動手時猶豫,會直接拿別人玩具的孩子,開始在拿之前會先問別人,總是在一旁看的孩子,也慢慢的加入大家,整團氣氛開始變的和諧起來,而這些都是父母努力的回饋。


  我很喜歡在共學時觀察不同父母協助孩子的情形,有時候我會去跟別的媽媽討論為什麼剛剛那個情形她願意協助或不願意協助,理由是什麼,藉此反思一些自己的作法,有時候也會看到一些絕妙的處理方式,讓我大為佩服,而就在這些經驗值的累積之間,我也慢慢的學習到何時該介入孩子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