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米目前兩歲八個月,最近有個常見情況是,遇到陌生小孩離她近一點,她就會大叫。
情境一。
上週某天,我跟棠米去新北總圖的兒童圖書區。有個陌生小男生(大概一歲多)很興奮地走來走去,然後講話比較大聲。棠說了句:「他講話好大聲喔。」米米也跟著附和,開始大喊:「好吵喔!好吵喔!」然後米米就開始大喊兩三分鐘,「好吵喔!」(我都快暈倒了...)
上週某天,我跟棠米去新北總圖的兒童圖書區。有個陌生小男生(大概一歲多)很興奮地走來走去,然後講話比較大聲。棠說了句:「他講話好大聲喔。」米米也跟著附和,開始大喊:「好吵喔!好吵喔!」然後米米就開始大喊兩三分鐘,「好吵喔!」(我都快暈倒了...)
後來米米在藏書區前翻書,一個小一小二年紀的姐姐手拿一本書準備要把書放回書櫃,走到米米後面。米米轉頭對那個姐姐大叫幾聲。那個姐姐沒有閃躲,也沒有回吼,穩穩地說:「我是要放書啦,我剛剛拿的書是放在你前面的書架上,我要把書放回去喔。」米米聽了,就側身,讓那個姐姐把書放回去。
情境二。
前幾天在內湖紫陽公園共學,有個阿嬤帶孫子在公園裡晃,那個小弟弟大概一歲多,對米米很有興趣貌,一直湊過來。米米看到有陌生小孩靠近,照例又開始大叫。
前幾天在內湖紫陽公園共學,有個阿嬤帶孫子在公園裡晃,那個小弟弟大概一歲多,對米米很有興趣貌,一直湊過來。米米看到有陌生小孩靠近,照例又開始大叫。
如此反覆大概三次。我們在長椅區、溜滑梯區、翹翹板區,都是如此,那個小弟弟都湊過來米米旁邊。然後米米都大叫。
米米大叫時,我的猜想是,她可能因為有「生人靠近」,所以她逼逼大叫。而我猜想那個小弟弟是對「另一個小朋友」感到好奇,想湊過來玩吧。那個弟弟也滿有毅力的,一般小朋友被米米這樣大叫,多半不會再湊過來,但是那個小弟弟努力不懈,一直湊過來好多次。
米米叫了幾次後,那個小弟弟的阿嬤就說:「ㄟ你怎麼那麼恰?不可以這樣。」我見狀,決定出手說點話。我就跟米米說:「你是因為不認識他,不知道他靠近你要幹嘛,所以大叫嗎?」米米回說:「嗯。」同時再叫個兩聲這樣。
後來我跟米米玩翹翹板,那個小男生又湊過來,米米照例又大叫,同時用臺語大喊:「我不認識他!啊~~~」
我對著弟弟說:「你好,我叫做楊鎮宇,她叫米米。她剛剛大叫,可能是因為不認識你。你想跟我們玩嗎?你叫什麼名字呢?」
弟弟沒有說話。他的阿嬤也沒有說話。
後來我又重複說了一次:「你好,我叫做楊鎮宇,她叫米米。她剛剛大叫,可能是因為不認識你。你想跟我們玩嗎?你叫什麼名字呢?」
弟弟還是沒有說話。他的阿嬤這次說話了,對著小男生說:「你叫安安,你沒有說你的名字叫做安安。」
小男生沒有說話,也沒有湊過來一起玩。不久就被阿嬤帶走,離開公園了。
※※※
比對一下,情境一跟情境二裡頭,同樣面對「米米大叫」這個行為,小姐姐跟阿嬤的處理方法滿不同的。
情境一(新北總圖),米米大叫可能是因為不清楚那個小姐姐靠近的意圖,所以大叫,而小姐姐不受米米大叫的行為影響,穩穩地表達她自身的意圖(要把書放回去書架),米米就側身讓小姐姐把書放回書架上。
而在情境二(紫陽公園),那個阿嬤回應的是米米的大叫的行為本身,然後做出評判(你怎麼那麼恰,不可以這樣),而沒有處理到他的小孫子的行為(一直靠近另一個小朋友)背後的意圖,也沒有處理到米米的行為(大叫)背後的意圖。
我持著這樣的假設,所以出手講點話。重點是促成「米米行為背後的意圖」呈顯出來,也看看能否促成「小男生行為背後的意圖」也呈顯出來,米米大叫的意圖可能是「我又不認識你,你靠近我要幹嘛?」,小男生湊過來的意圖可能是「有另一個小朋友在耶,好奇,想交朋友」。
因此我說的話(自我介紹,然後問對方的名字),是想促成米米跟那個小男生彼此的意圖互相打上照面,確認是不是這樣的情況。
這個時候呢,我發現那個阿嬤都沒有講話,像是在觀望,看我講這些是要幹嘛。我重複兩次後,那個阿嬤好像聽懂我的意思了,所以幫他孫子講名字。不然在那之前,那個阿嬤都是很冷漠地看著我們。
當那個阿嬤對米米說「你怎麼那麼恰,不可以這樣大叫」時,我選擇先不回應這句話。我的設想是,那個阿嬤的說法是「派生現象」,不是這個情境互動中的「原生因子」。
那個阿嬤針對的是「小朋友大叫」這個行為,而提出她對這個行為的一些「觀念陳述」。也就是說,我猜想這個阿嬤有個觀念(預期值)是「小朋友不可以大吼大叫」,所以當米米大叫時,那個阿嬤的觀念(預期值)被弄到了,所以阿嬤也逼逼大叫了(ㄟ不可以這樣大叫!)。
我那時並不需要站在阿嬤觀念的對立面,主張「小朋友可以大吼大叫」。因為就算我持這個主張,然後跟阿嬤爭論,無論我跟阿嬤討論的情況怎麼樣,都無助於我們去理解1.「米米大叫這個行為背後的意圖」以及2.「小男生一直湊過來這個行為背後的意圖」。
於是呢,針對「米米大叫」這個行為,我是站在情境裡頭,不贊成大叫,也不否定大叫,而是試著去了解在這個情境裡,「大叫」這個行為背後的意圖為何。
諸位鄉親,我寫了這麼多,其實也比不上紫陽公園那個阿嬤的「大理論」,她親身實踐了她的理念,而且身體力行。姑且不論她的理念解釋力如何,但是這就是她的庶民教育學觀點。我必須尊重她的理路,她不是無理取鬧,也不盡然用一句「威權」就可以解釋她的理路。
我寫了這麼多,也比不上在新北總圖裡頭的那個小姐姐,她不需要寫這麼多,她親身實踐了「看見行為背後的意圖」這件事(她表達自己行為背後的意圖,我靠近你這個小妹妹,是要放書啦),如此行雲流水,如此日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