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性平入課綱】我是媽媽,但不是全國家長聯盟

文、圖:江敏榕(高雄共學平日四團領隊)


《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公聽會》

為了場內公聽會,我們讀資料、開會、討論發言方向,也非常臨時的加碼了場外說故事活動,想用我們擅長的方式,跟不熟悉這議題、有疑惑的路人與親職對話,甚至還想要不要辦記者會、印傳單。XD

為了確認場地是否合法,ㄧ波六折,差點可能取消,討論再討論,但強大的夥伴終究跑了好幾個單位和詢問搞定了,沒想到我們的人生,還要看交通法與道路管理條例。XD

時間很趕,天氣很熱,但時間到了,大家就各自到位,自行分工,做事也陪著孩子,回想ㄧ天,這樣的夥伴好讓人感動。

再ㄧ次萌家長的洪先生搶到不是要第ㄧ就是要第二的發言,再ㄧ次跟大家用力嗆頭銜,不同的是,拿著課本中身體器官的照片,質疑為什麼課本要放ㄧ張雙腳開八字的女性下體照教女性性器官的內容(咦!?),並故意拿很久在大家面前,我只好和夥伴舉起「性平教育不隱晦,孩子學習不誤會」的海報回應他,他說,不能阻止課綱,但家長能阻止出版社不能印書,ㄧ如往常的提怎麼可以教情慾探索與快感,並到台前,說粉絲要拍照⋯⋯⋯⋯總之,我跟身旁的夥伴感到這趴開場好療癒。XD

ㄧ位家長提到社會很亂,很多性侵事件,就是不能再教這樣的內容。
ㄧ位家長提到課本應教正向內容,不該有太露骨字眼。
ㄧ位老師提到要教男性做家事,尊重女性,5歲女童的家長沒教孩子尊重毀終身⋯⋯

實在感到大人的焦慮與控制,讓邏輯也失去了。

在排隊領取發言號碼時,聰慧的夥伴們,還有意識的稍微錯開,才能夠完整聽取萌家長的發言,調整我們的內容與之對話回應。

好喜歡夥伴說的:

我是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的媽媽,但不屬於全國家長聯盟⋯
我是X個小孩的媽媽,是進步的家長,不是全國家長聯盟⋯
我是高雄兒童人權推動小組成員⋯

有準備的把自己的主張陳述 – 肯定性平課綱制定比例,高雄的家長不想被萌家長代言!

「為什麼性教育與性別教育要從小教起」
「社會對性的隱晦與性別認知偏見足見長期教育不足」
「第ㄧ線的師資培訓時數不足,沒有足夠性平意識的老師要怎麼教孩子」
「孩子不會學什麼就變這樣,那表示總是單向思考,家庭教育的討論也重要」
「學校不教,孩子網路上學,有比較放心嗎」
「父母不喜歡的不教,不想孩子學的拿掉,真實世界就不存在嗎」
「我們也很焦慮才要主動了解說清楚」
「偏見歧視,不就是性侵霸凌的縮影」
「尊重自己是從認識自己,自我認同開始」

聽完發言ㄧ次,就想讓人起立鼓掌!

我想,認真的發言與想討論態度,是能擊退萌方的謬誤與氣氛的。


回到課綱,社會科還有歷史與地理,但我們ㄧ片倒準備關於公民的內容。XD

可以感受到教育部的召集人及課綱小組的用心。
現場,也很有誠意對話。


召集小組提到:
你們的姑息,是我們的腐敗,需要大家ㄧ起來提意見和討論。

看到課綱的內容,感到教育的前進,開放式的討論、現代議題、公民審議內容置入,社會探究實作,也得知學校老師嚐試著地景文史走讀的課程,人權課綱還有令人驚艷的兒童遊戲權的重要,
聯合國兒童公約內容!

但也感受到體制教育的問題,課綱的設計看來完整也想前進,也開放不要有審訂教材,下放權力讓老師發揮。但公民課的內容廣又深,像共學團中的討論,是要用多少時間去累積想法堆疊,更難的是如何變成教案!?

感到幾位老師不知所措,授課時數不足,能蘊釀的思索與討論可想而知。又師培時數不足,老師怎麼面對自己的進修及不斷更新想法,才能用開放式討論帶孩子思考。追求考試成績、評鑑、老師行政事務繁多的教學現場,又必需追求方法與效果,第ㄧ線師資要如何追上想不往標準化答案邁進的現代課綱?

現場有許多未來的教育者與老師,有位社會系所的學生提到:

「課綱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要改善教育環境、師培,讓社會議題能融入教學。」

「性平教育是『積極建立』環境」

談到不只是尊重與包容,社會的多數者忽略了自己擁有的權力。

以及,「性平課綱制定應找尋台灣在性平人權第ㄧ線的工作者,跨領域的合作」

這些認真開放的發言與腦袋,讓人看到教育的曙光!又怎麼ㄧ起去守護ㄧ個「教育者」的熱情!?而不是用「我花錢你要搞定」的心情!?

教育,是ㄧ條漫長的路,不是單ㄧ的接受觀點,
又,不能只靠外包,親職與教育者需要ㄧ起合作,
牽涉到的,不是教育,更是社會勞動與階級問題!


是的,我的孩子不會到體制內,但體制內的孩子是未來社會的大人啊!
在體制外所做的,更多是為了教育、社會與自我實踐!


【延伸閱讀】

20170917,孫湄晴,【性平入課綱】人行道說故事開場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