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的孩子一歲多,我們常在七里香叢中尋找成熟的鮮紅色果實,那時候稱它是「豆豆」。
好長一段時間,我們享受著有專注有驚喜的尋覓時光。有天,我突然冒出「尊重萬物」的思量,在教育上取得了頭籌,豆豆時光劃上了句點。
我這麼跟孩子說:「如果少了果實,那麼鳥兒、昆蟲會不會沒有食物吃?如果花苞被摘下了,那麼蝴蝶、蜜蜂就會少了花蜜可以吸取?」
現在回想,我當時好努力地掙了這個值得捨棄採果實的理由。
直到第二個孩子出生,有了移動能力後展露了好奇,不時拔拔草摘摘花、搗搗果實壓壓花苞、剝剝果莢,我又再次思索該不該阻撓?這回我多了些彈性,再次給了孩子親近自然的空間,不過心裡仍思考著,要如何傳遞給孩子「尊重萬物」的價值觀?
有一天,有個小男孩對我們家正在摘花苞的孩子說:「花還沒開,你不能摘,這樣摘了,花開不了就不能看到漂亮的花了,你這樣是不對的行為。」
花開了再摘就不是摘?花要香才能摘就不是摘?那背後的意涵會是什麼呢?大概就是「尊重生命」吧!
「你覺得可以摘花苞、果實嗎?」
「可以啊!」
「那你覺得為什麼小男孩說不行?」
「他沒有摘過吧!」
「我猜,他是想保護那些花苞而且比較喜歡盛開的花才阻止你?你也會想保護嗎?」
「會啊!」
「那你還要再摘嗎?」
「要啊!」
觀察孩子和花草樹木的自然互動,經過了不斷地對話與思索、調整,我心裡開始有個信念,「尊重」是規範不來,也教不來的。人和自然萬物共存,是不是不該以尊重為名劃分為二,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們以尊重為前提來連結彼此並且親近彼此?
觀察著孩子摘取果實、花苞時幾乎都是只取所需,不太會多摘折其他枝葉,即便攀上了細瘦的枝椏,提醒著過了負荷可能會壓斷了枝條,也可能跌落受傷,孩子接收著關心、提醒,也常會回以當心自己,也小心枝椏並且立即展露著多一份的謹慎。
想著孩子們仰頭尋覓神秘果的專注神情,攀上矮牆摘取的投入,取下果實的雀躍、吃進嘴裡的滿足,還有榨出珊瑚珠漿果鮮紅汁液抹在媽媽手上再找來泥塊塗抹的醫護扮演,驚見聞來有淡淡香蕉香氣的含笑花一一剝落花瓣暗藏著香蕉蕊心的奧妙,著迷起剝下層層交疊的山茶花花苞瓣片。
若要談起不同層面的意義,摘取花草果實的經驗,其中蘊含著肢體粗細動作練習、社交扮演、自然探索,甚至是思量敬重、調適攀高恐懼或勝任的自信,這些體會絕不亞於塑料、木製精心設計的教具、玩具。更珍貴的是,孩子與自然萬物有更多實際的親近互動。
我兒時曾步入一片長及膝蓋的草叢,壓垮一片綠草,闢成秘密基地,那是有風有陽光的滋味,還有腿被草刺痛的記憶,更是段渾然天成的玩樂回憶,淡淡地卻好難忘。
也許,我們可以再多想想,禁止孩子摘取花草果實,其意涵究竟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