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父職 · 育嬰假

圖、文:北區暖暖蛇共學團親職 連紹傑
                      
前陣子剛結束為期半年的育嬰假,在休假前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做這個決定,不會擔心這個⋯那個⋯嗎?我其實可以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一籮筐的理由,但每被問一次,也讓我在心裡重新思考一遍,育嬰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當時我跟兩個小孩的相處剛好卡在一個點:小孩不開心或是很有情緒的時候,即使我想幫忙,他們也會拒絕,只想找媽媽,就算僵持不下的事件是發生在跟媽媽之間也一樣,我無法介入,只能在旁邊看著卻想幫也幫不上忙。

開始放假後,四個人的生活節奏不同於以往,當我試圖捍衛小孩的權利或用力改變現狀時,會勾起我跟伴侶間成長經驗的不愉快,隨著同樣情況一次次地重複發生,也令我看得更清楚四個人的互動有什麼樣潛藏的結構性問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孩漸漸的願意在僵持不下的時候聽我的想法,練習在情緒高漲的時候讓自己平靜,再一起討論出當下的解決辦法,我也試著在每個跟我有關的事件中把自己的情緒釐清,表達給小孩們知道,讓他們知道我的不開心是為了哪些跟我自己有關的課題。

一直以來跳跳和大聖會覺得大聲就等於罵,對於語氣的變化也很敏感,這與我一貫表達情緒的方式有關,久而久之,罵的定義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成型,覺察到這件事後,我開始有意識的觀察我們之間的溝通模式,這半年我跟兩小練習最多的大概就是解構這個原有的模式:當他們感覺到兇的時候,會試著在當下表達出來與我核對,我則是需要不斷地思考拿捏如何與眼前這個小孩平等的對話,久而久之,在他們心中大聲和罵已經不再被扣在一起,甚至能開玩笑地說出「你剛剛好大聲,都嚇到我了」。

對於主要照顧者來說,這些生活裡的瑣碎事以及和小孩的互動其實就是日常,半年來和小孩的貼身生活說不上有什麼特別的代表性事件,然而透過這樣不斷溝通的過程,我很確定自己實際走在了解身邊這個人的路上,小孩不管什麼時候都在如實地表達自己,大人卻不一定看得懂,在過程裡我檢視著自己,試著同樣如實地表達真正的想法,而不是將自我藏在包裝過的話語後面,接著我開始能看見一個需求背後可能隱含的意義,即便當下看不懂,我會轉而思索在這個關係裡缺少的是什麼。

回頭細想半年的點滴,我很慶幸當初決定休育嬰假,對我而言,育嬰的意義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小孩的基本生理需求,父親這個角色在親職裡也不單單只是賺錢這種功能性的存在,但那到底是什麼呢?我會說,我願意陪著孩子擁抱生命真實的面貌,一起學習愛的真諦,共同滋養彼此,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會明白,這個意義其實早就深植在我們的關係之中。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3/14~15 中區家庭教育實踐班-彰化場】
簡 章:https://reurl.cc/yy21jD
報名表:https://forms.gle/JzH39HAgCyLV91KU6

【3/21~22 台東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GkzyZv


【3/28~29 竹苗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4gEY4R
報名表:https://reurl.cc/mdazGY

【3/28~29 大台北區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e5R7xK
報名表:https://reurl.cc/24dx06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