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親子共學聲明稿18/04/18】

【親子共學聲明稿18/04/18】

日前兩歲兒遊歐因哭鬧母女挨罵一事,由於媒體詢問,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提供相關意見如下:

事件走向演變為雙方當事人分別在網路上發佈言論及影片抗衡,社會民眾不認識當事雙方,也不在現場,僅透過片段的資訊,也無法與彼此核對,在有限訊息下熱心民眾扮演仲裁的角色,形成雙方的叫陣,彼此角力。

這只是這個媽媽錯誤判斷、不知如何照顧小孩,或這個小孩太會哭鬧的問題?或只是這幾個團員,不具同理心,不能體會媽媽帶小孩的辛苦的問題嗎?

如果看待本事件只認為是個人的問題,以為只要某一方更努力一些,或許情況會有不同,可能也會忽略了更大的結構面向的問題,無助於整個社會透過事件經驗來進行思考及改變。在此我們有以下意見提出來共同思索:

一、整體社會需要學習關於兒童的知識

事件的起因和兩歲兒的哭鬧有關,目前看到的討論方向較少去好奇這個孩子怎麼了?雖然所有成年人都曾經是兒童,但不一定就能了解兒童,這個社會需要更多對兒童的理解及知識,從這個事件我們可以思考,「兒童需要什麼樣的玩耍?

兒童用新奇的眼光在接觸這個世界,全身心的投入,盡情的跑跳、摸摸花草、撿撿樹枝,簡單的玩耍中有許多創造及想像,而且往往要玩到過癮才捨得走,這些自在自發性的探索對孩子很重要,是他們生活的核心,也很有平緩情緒、舒壓的作用,對照之下跟團旅行及大部分旅遊形式,滿足的可能是大人想在短時間內多跑幾個地方、買到好東西,認為如此才值回票價的心情,時間行程會相對緊湊,也缺乏等待的彈性,當孩子沒辦法有充足的時間在定點用他的方式好好在新奇的環境中玩就要被叫走,頻繁的切換場所,父母有再厲害的安撫能力也沒有用,即使最後孩子能配合,若是透過強制強迫的手段也令人不樂見,也許也有一種可能,是我們該思索是否向孩子的步調學習?孩子的無邊好奇與無入而不自得,正好提醒我們檢視對於旅行的慣性思維,孩子樂於體驗世界的心裡沒有得失計算,也無需消費及美食的滿足。

我們同時需要思考,「成人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緒表達?」

一個孩子哭鬧,可能是什麼原因?是生理的不舒服,或是心理上可能發生了什麼?玩不夠捨不得,好累又睡不著,或是對陌生環境的不安…,需要多些對孩子的好奇與理解,包括兒童的哭就是不好的嗎?其實哭或憤慨都是兒童透過情緒釋放自我修復挫折的重要方式。成人需要去觀察兒童,透過了解給出相對合適的回應及協助。成人是否具備這些理解的知能,在同樣面對小孩哭泣或其他行為,接納度會不同,因應也會不同,這不僅是兒童的父母及照顧者需要學習,整體的社會也需要來共同理解,每個人都能依據自己的經驗來說出一套孩子這樣教就可以,但事實上孩子在每個時刻都不太一樣。

二、兒童面臨的處境

無論是從團員回應的一些片段或是後續的許多言論,反映出台灣社會普遍存在一個觀點是:父母應該把小孩管好。

這個「管好」,隱含著對於小孩在各種公共場域中行為表現的標準與期待。譬如要安靜、不能哭很久、不可以任意奔跑、必須聽大人的安排…。如果小孩行為不符合這些期待,便會先連結到孩子不聽話,或是父母缺乏管教,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價值觀點,在台灣社會習以為常,但兒童並非父母的附屬品,他是他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有活潑潑的生命力。我們需要思考當兒童來到這世界時,這個世界做了哪些準備來迎接他們、支持他們的發展?截至目前為止,從國家政策制度的設計、城市空間的規劃、生活空間的營造、參與這個世界的原則…可以說幾乎都是依照著大人的規矩,兒童的聲音及權益如何被聽見及主張?兒童依照大人社會的規矩或共識去呈現自己,真的是合理及合乎兒童本性與權益的嗎?兒童的處境需要被認真思考。在事件中,我們也需要關心在孩子崩潰尖叫之前是不是累積了什麼?他是不是也敏感到大人的焦躁?這不是給孩子一本塗鴉冊就能照顧的,站在成人共同照護兒童福祉的角度,一個親職暫時失能的缺口,正是其它人資源進入的時候。

三、照顧者的處境及支持網絡

照顧兒童的責任只在父母身上嗎?兒童主要的照顧者,或許是父母、其他親屬,但他們不應該是獨力撫養小孩,他們需要有支持的系統與網絡,包括有形與無形的,在台灣,這樣的支持網絡是很弱的,包括把兒童看成比較低的階級,如果我帶小孩有困難,可以怎麼辦?我如何面對社會對於當一個爸爸或媽媽應該要表現成什麼樣子的期待?如果我只是想同時帶著孩子,過著真實的生活,去旅行、去逛美術館、去聽講座、去餐廳吃飯去看電影,而不是只能去兒童餐廳、去公園、去兒童樂園,或好長時間不上電影院,兒童的照顧者只能靠自己嗎?整體社會的支持網絡在哪裡?這是我們需要去思考及建構的。在同一個空間因為旅行的折騰及身體狀況不佳受到孩子打擾的痛苦,是那麼真實的存在,這需要被理解被看見,因之對孩子的照顧者感到疑惑、失望甚至不滿,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對這兩方的支持盡可能不要透過對另一方的壓制,而是共同思索更多的可能性,更不樂見導向孩子不能隨父母參與某些活動的結論,正如同即使有親子車廂,我們也還是要在許多空間共處,需求受到擠壓處如何協調與懷抱體貼,是比較需要學習與面對的。

最後要提及的,是不論針對哪一方,不樂見爆料這樣的作為,因為影片會產生聚焦特定時間點特定行為的去脈絡控訴效應,事過境遷之後,可以思考得較深入,可以提出些思索來為類似處境的孩子爭空間,尤其檢視自己及相關環節有沒有思考不週?檢視有沒有犯了成人自我中心的毛病?檢視我們是不是為孩子盡了最大努力了?這些需要透過反思及積極對話,親子沒有可以發聲的管道卻長時間處於厭童氣氛中是辛苦的,但是我們仍然要鼓勵孩子的照顧者多些勇氣及信心,把所面臨的艱難與已經做的努力盡可能的說明,不要害怕「你在找理由」、「你沒有管好孩子」、「當媽媽了連個小孩都顧不好」這種標籤,持續的溝通對話,期待能得到理解的一天,如此孩子的空間才在大人的需求及社會常規夾擊下漸漸的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