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玩具意味著將你的東西跟我的東西從各自的範圍裡拿出來,然後前進到對方的範圍裡頭繞一繞,再回到自己的範圍。(見圖一二)
這個各自的範圍,就在我的界線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界線存在,界線裡頭會有自我認可的所有東西。如果有個人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將他的手超過我的界線,我會不舒服,我會想自動站遠一點,帶著我的界線離開。
我的玩具就存在我的界線裡,你的在你的界線裡,交換就是將玩具放進彼此的範圍,但是你要記得那還在我的界線裡,那還是屬於我,我還是有權利支配它,只是我暫時讓它待在你的範圍一下。(見圖二)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界線可以因地制宜、充滿彈性的孩子,他可以安心的決定界線範圍裡的事情,對其他人的界線予以尊重。
他會知道你想要拿我的玩具,需要得到我的同意,我可以決定我的東西要不要給別人。同理可證,如果有人想碰我的身體,需要經過我的同意,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
孩子在兩歲左右,界線的雛型與自我意識逐漸清晰起來,孩子認知到別人與自己靠的太近時會不舒服,或是自己的物品被碰的時候會有情緒。這種界線被壓迫甚至超線的覺知,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很大,對安全感造成威脅。「捍衛」與「拒絕」是保持自我範圍完整最常用的方式,用以阻斷造成威脅的人、事、物,以換取安全。若是孩子面對威脅卻遲遲無法阻斷,甚至眼睜睜讓自己的安全感被侵略,長期來看,容易削弱孩子的求生直覺,較無法在充滿威脅的環境展現保護自己的本能。(--本段謝謝雅玄註釋)
孩子對界線內的保衛戰是很常見的,但大人也常可能無意識的踩線:『沒關係給她玩,給她玩一下又不會怎麼樣!』、『誰說是你的!這是我的錢買的!我說給弟弟!』、『要分享~要分享~』、『你怎麼這麼小氣!』、『沒關係,趁他沒注意你快拿去玩。』
無視孩子的抗議或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直接抱離、肢體接觸(捏、親、咬)。
這些對於界線的建構沒有幫助。而且可以看出來大人自己的界線結構也不清不楚,孩子是孩子自己的,他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但大人常會認為孩子也是自己範圍裡可支配的對象,時常幫孩子支配,甚至被孩子想保護玩具的反應影響情緒,更強烈的要孩子放棄。
長期沒有界線概念的孩子,當他趨步前往想要的物品前,聽到東西不是自己的時候,常見的樣態是沒有任何反應,一心前往,或是直到「不可以」指令出現的時候才會有相對應的反應。
而正在構築界線的孩子,大抵上的表現有聽到東西不是自己的時候會停頓,或是表現的更想要。自我認定的東西捍衛的很緊(自己的或自家的),可能會因此動手。別人靠太近時會推打對方。未經允許就拿別人東西時,會很注意主人有沒有在附近。只敢玩自己的或公用的物品。別人來借玩具的時候喜歡自己回答可以或不行,旁人代答會生氣。發現手上的東西是別人的會馬上丟開,或是抱更緊不願返還。
※我看的孩子還不夠多,以上皆非必定,這只是多數的樣態。※
大人的引導在這時候尤其關鍵,可以讓孩子理解自己想要把持物品的心情,也可以提醒孩子一起想辦法來得到想要的物品(拿別的玩具繼續嘗試交換或其他),孩子會在這些協助裡學習動手以外的方式、協商的能力,以及擁有與共享的快樂。
這是我對交換玩具粗淺的想法跟理論,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來增加深度。
※最上頭照片是台北共學團的JJ,跟新竹共學團的小萌。她們都想喝JJ的媽媽帶過來的檸檬水,小萌拿JJ的白色吸管,JJ便拿了小萌的吸管瓶蓋,兩人交換吸管一起喝達成了平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