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專家們不會告訴你的寶寶需求』


原文出處:http://www.janetlansbury.com/2012/07/the-infant-need-experts-dont-talk-about/

小寶寶(一歲以下)還無法用語言表達,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他們還有別的事情可以做嗎?他們也需要學習嗎?
其 實人一生下就必須開始學習,就跟所有的動物一樣。而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學習的,是如何使用自己的身體(抬頭,會爬,會站,會走路,這些都是身體的鍛 鍊),這樣的學習與鍛鍊,通常會透過遊戲,玩具等外在刺激而發生。在這個過程當中,父母要如何幫助小小孩子進行學習?這篇文,我覺得指出了一個很重要的重 點:父母得放手讓孩子得自己去體驗,去感受。

我覺得,這跟學習瑜伽的過程非常的像。瑜伽老師,可以幫助學員安全的做出一個動作,去鍛鍊自 己的身體而不受傷,但是無論如何,身體是學員自己的,只有學員自己最清楚知道能不能再多做一點點,再往下一點點。父母可以做的,是為孩子創造出一個安全的 環境,但接下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除非孩子發出需要幫助的請求(「嗯啊」聲,或是哭泣),否則就應該完全讓孩子自己去享受那個過程,讓孩子自己去鍛鍊 自己的身體。


【譯文開始】
『為甚麼我不應該把玩具遞給寶寶... 或者,至少把玩具移到他拿得到的地方?』一個嬰兒親子教室的媽媽這樣問我。稍早之前,我溫柔的建議她把玩具留在我原本擺放的位置上,不要將玩具移到她6個 半月大,正趴在地上的寶寶身邊。寶寶剛剛從仰躺的姿勢自己翻滾成趴著的姿勢的,但除此之外,寶寶還沒有能力自行移動。

我不喜歡扮黑臉,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很樂意戴上這頂黑帽子。以下是我的原因:

1. 當寶寶在玩的時候,我們大人幾乎無法知道他們真正想要做的是甚麼,他們唯一能夠表現的方式是「做給我們看」。比如說,觀察這個6個半月大的寶寶(那時他正把臉從媽媽的方向轉到我這邊來),我可以看到他並不是在看媽媽想要遞給他的玩具。他是在看著房間另一頭的某個東西。我並不是很確定他注目的焦點究竟是甚麼,不過那其實並不重要。

多半的時候,當我們主動把孩子看似正在盯著的玩具拿給他時,我們其實是在對寶寶的企圖與欲望妄下斷論。即使我們看到了寶寶往玩具的方向伸手,我們怎麼能夠確定寶寶不是在單純的享受手臂伸展的過程?我們怎麼能夠確定自己知道孩子是怎麼打算的?

2. 在孩子的眼中,大人擁有絕對強大的力量,具有魔力,和影響力。當我們把玩具拿給寶寶時,我們傳遞著的是這樣隱晦的訊息:『不管你現在正在做甚麼,拿著這個就對了。這個才是你應該感到興趣的東西(或者是,我要你使用的東西)。』

3. 比較明白的訊息則是:『不用麻煩移動了,我會拿給你。』

4. 甚至更有傷害性的訊息則是:『你需要我幫你拿玩具。』

因此,即使只是把玩具遞給寶寶這樣一件單純的事情,令人意外的,我們卻是在傳遞出令人挫敗的訊息,這不但會阻礙孩子的發展,還會創造出不必要的依賴關係。

同 時,我們也剝奪了孩子寶貴的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到一件事,並去體驗努力不懈,熟能生巧的感覺(*原文中是用「mastery」一字,意思是精 通、熟練,也就是經過不斷練習而學會某件事情,在這裡,我把他解釋成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可以學習得到的能力,但也可以說是一種「努力不懈」的性格,性格 也可以是後天的養成。在本文中,我會視前後文的情況,選擇性使用「熟能生巧」或是「努力不懈」)。寶寶的這項「需求」,卻幾乎沒有幼兒教養專家看到或認 同,但這就是 Magda Gerber 教養原則的核心。

40多年前,Magda Gerber 就開始擁護著嬰兒應被視為健全的人這樣的信念,我們應該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就像對一般大人一樣。我們應該相信寶寶們–信任他們,讓他們主動的與我們和這 個世界建立起互動關係(*他強調由孩子主動來建立互動關係這一點,我覺得很特別),並且以他們個人的,受本能推動的,且自己選擇的步調,進行探索、學習, 和各種發展。,Magda 建議我們在寶寶一出生時就呵護孩子這樣的能力,這樣的力量,這就是她的嬰兒教養方式與其他方式的不同之處。

無 論他們是試圖要自我安慰,發展肌肉技巧,或是試圖解決問題,雖然這樣可能會讓正在進行中的遊戲結束,小寶寶們需要被允許嘗試,而且他們需要在我們的支持下 進行。熟能生巧(努力不懈)和能夠勝任、動力,和自信等各種感受,對於孩子一生的健康與幸福息息相關。努力不懈的性格是每個孩子都可能有的,我們只是需要 知道如何助長這樣的性格。

專家們,像是Alisaon Gopnik, Elizabeth S. Spelke, Paul Bloom等人已經在他們的研究中證實了嬰兒的能力,但我沒有看到其他人像 Magda這樣還提供一個計畫,來幫助父母協助孩子從熟能生巧的過程中獲益。以下是一些必要的成份條件:

1. 以雙向溝通為原則,加上回應式的、殷勤的,一致性的關注(參考文章:10個鼓勵寶寶說話的方式 http://www.janetlansbury.com/2012/06/ten-best-ways-to-encourage-toddlers-to-talk/

2. 一個安全,在認知上對寶寶來說具有挑戰性的環境,讓寶寶有完全的移動自由

3. 被動(而非電動)(*不會自己動的那種),開放式的玩具和物品。

4. 經常且定期的讓寶寶不受干擾的自己玩自己的。

5. 觀察。這是明白孩子和我們的想法感受與意圖不同的關鍵。

6. 耐心,示意理解孩子的感受,干預越少越好。

7. 理解年幼的孩子喜歡「完成一件事」(getting there)的感覺。他 們會完全的投入在做一件事情的過程中,而且不是一定要達到目標才能得到有效的體驗。在大人眼裡看來似乎「沒有完成」的經驗,對孩子來說通常是「已經足夠」 了。我們大人在無意中會教導孩子應該要「完成任務」。(*瑜伽的動作也是如此。沒有「完美」或「完成」的動作,重點是學員在那個過程中,身體的伸展和心靈 的專注放鬆。而每個學員的身體不同,也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與步調,不能用單一標準在看待學員的學習成效)

現在,想想看例子中的嬰兒與玩具,你可能會問,『那如果我的寶很明顯的就是要拿一個玩具,然後開始哭了起來,那樣,我還不應該幫忙嗎?』

是的,我們當然應該幫忙,但這個忙應該是在於支持他,鼓勵他繼續努力,讓自己繼續嘗試努力不懈,熟能生巧的感覺。這意味著示意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真的很努力,而你似乎是開始感到挫折了。』),並且提出中斷練習的機會(『你要我幫你撿起來嗎?),或是提供小小的協助(例如,淡淡的將玩具往寶寶的方向移動一點點,或者,若玩具是消失在椅子底下了,把椅子提起來,讓孩子可以拿到玩具)。

當寶寶大一點,或是到了幼童的年紀時,幫忙的意思則是以語言引導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幫他處理問題。『你可以把你的腳移到下面的欄杆上嗎?我會站在這裡確定你不會掉下去。』接著,或許是,『你現在遇上麻煩了。我會幫你把你的腳放在欄杆上。好了,你現在可以下來了嗎?很好,你成功了!』

只要我們能夠抵抗想要簡單「處理問題」的想法,相反地,選擇耐心與信任,就不會錯了。這樣一來,我們就為孩子打開了一扇門,不但能夠滿足他們對於「努力不懈」的需求,孩子也會不斷的為我們帶來驚奇,驚喜,與驕傲。他們自己也需要做那些事情。

另外提供一部必看的影片供大家參考,片名是『不要幫這個寶寶』.... (*片中的寶寶,為了想要拿到一個玩具,做了各種的嘗試,最後終於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拿到了玩具。如果是大人直接拿給他,那個玩具可能就沒那麼好玩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Q2cL-WteZk&feature=player_embedded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