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林胤陳(台北假日共學五團領隊)
爸爸:我們去全家吧,我們去seven吧!
眼前的這個小孩,會不會以為所有東西都是便利商店種出來的?這個念頭,實在讓我這個在北投,台北的鄉下,長大的小孩感到驚嚇;這些理所當然,到底是人為的無奈?還是自然的無力?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跟孩子的睡前故事圍繞著「我的小時候」。
我曾經帶著我妹妹快步走過一間室內裝潢的店面,只因為店門口擺著一筒筒的壁紙。有次我妹問我「那是甚麼?」,我很緊張地拉著他的手跑過去,叫她不要往裡面看,「因為那個是原子彈,看了會瞎掉!」。根據受害者的回憶述說:「後來,我也這樣跟我的同學講了不知道多久,才知道那其實是壁紙!!!」
也曾經我們在下雨天一定會漏雨的屋裡,對著發霉的牆壁,「你們要小心,不能碰到喔,會被吸進去喔!」。根據受害者1號(妹)及2號(弟)回憶,他們曾經看到蟑螂爬過發霉的部分卻沒有被吸進去,所以開始進行實驗:用掃把去戳發霉的牆,但是掃把也沒事;因此得出實驗結論:一定是要人去碰才會被吸進去...。
之類的故事,重複在我跟孩子之間。
最近我們在北投的路上走著,他們問我「這間店在賣點心之前,是賣甚麼的?」我思考著,人跟土地的連結好像有些方式或關聯可以開始建立。
於是,我找了一兩戶住在北投的共學家庭,提到了這樣的想法,我們常常說「在地、在地」,可是想吃粉圓到東區,想吃麵線到萬華,因為交通的便捷,看起來拉近了地與地的距離,卻拉遠了人與居住地的距離,也拉遠了人與人的距離。也或許這些前來做生意的外地人,也只是”暫時”來做生意,沒有人潮了沒有錢潮了沒有資源了,就離開了…。難道,在我們的住所附近,就這麼不值得去了解?這麼沒有時間去逛逛、去吃吃?去問問老闆「這裡以前是在做甚麼的?」附近的宮廟、公園、舊房舍就只是放著凋零,或是都市更新。好一點的成為文創商品吸引人潮,舊北投車站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但是對於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對於土地的瞭解,除了消費,還是消費。完全沒有看見前後發生的故事,沒有「為甚麼」的提問,沒有對話,沒有聆聽...。反正,就是這樣子了啦!!!
真的只有這樣子嗎?
如何可以有更多、更深的認識?對於在地的故事,時間必然是需要的。有時間帶著孩子去公園、去市場,去遊戲也好,去消費也很必須,但如果有機會可以跟人有互動,有時間可以坐下來聊聊,聽聽她們的故事,放慢自己的腳步,不是也很好嗎?!
有機會對著共學的夥伴,提出「我們一起來找找居住地的故事」吧!這樣子一來,下次北投區的我們到了萬華區,就可以聽聽萬華的故事,一點一點慢慢累積,慢慢拼湊,孩子跟我們對於台北這個地方的樣貌與過往,就像是拼圖一樣,一塊一塊拼起來。
至於土地的連結,還是只能藉由親近土地才能達成。北投也有小農市集,從草山下來的蔬果野菜,這些真實從土地裡長出來的作物,從購買到料理的距離縮短了,多了聊天與提問:「這個季節有甚麼菜有甚麼水果?」「草莓是甚麼時候有的水果?」這樣子的餐桌,我覺得有趣多了。可能是因為多了人與人的互動吧。
或許,可以創造機會,可以帶著孩子到附近的山上去接近土地,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四季的變化:炎熱,潮濕,寒冷,舒適...。畢竟,長在自己身體記憶裡的能力,是跑不掉的。
但我們慢慢來,不想把目標放在前頭,像是掛在驢子眼前的紅蘿蔔,永遠追著跑,卻吃不到,或是必須透過層層的交換才嘗到一點點的美好,這樣子很奇怪不是嗎?
如果這些互動跟接近,只是日常的一部分,會不會有可能容易一點?如果親近土地只需要往山上走個30分鐘,會不會更容易照顧自己、照顧土地?
這樣的目標在台北的都會區,一定不容易達成。但在這個台北的鄉下,在北投,或許有機會?
【延伸閱讀】
20161221,台北共學平日四團領隊 Tân Tek-hôa,二十年的時間變了多少
20170308,高雄共學平日三團成員 沈玉玲,去二二八公園共學
20130527,《幾何學,理想城市 01 (週四班)》
20130516,羅士哲,504呆頭鵝走新竹:舊社到新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