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期待符合孩子需求的親子車廂—樣車會勘記

文、圖:朱翊儀(台北共學團成員)



搭火車時,當你看到孩子搭車吵鬧、無法安坐於座位上時,是否想過那是孩子們的心裡開始焦慮與緊張?

搭火車時,當你白眼某父母沒有讓孩子乖乖坐在座位上、甚至讓幼童在狹窄的走道地板上玩玩具,是否想過這些父母多無奈車上沒有地方給已因搭車時間太長,而無法久坐的孩子一個安全活動的空間?

帶孩子搭火車,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從推車上火車就已經是個大難題,再想到孩子長途搭車,會有多辛苦,就已經讓一堆人不敢帶孩子搭火車了!


我跟著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的夥伴們一同追蹤火車親子車廂議題,從發起議題,到交通部與台鐵回應民意開始積極打造親子車廂,這中間的時間,大約有兩年。

20175月,台鐵打造出台灣第一台火車親子車廂的樣車,於台中大肚車站進行樣車會勘,也邀請了在設計階段即參與討論的親子共學團的親子們參與檢視。

這天中午,我與共學團的夥伴們帶著三個孩子,從台北搭乘高鐵往台中參與會勘,心情相當忐忑,在參與車廂設計會議的這半年間,雖然有被採納的建議,但在後期我方提出對於設計圖的質疑與修改意見,幾乎都是被以各類理由駁回,我們真心的期待台鐵能夠推出減低親子旅遊門檻的車廂設計,卻也知道,目前要達到能完全以兒童角度來規劃的友善設計,距離目標還相當遙遠。

為了參與這次的會勘,共學團的夥伴們已經花了好些天進行討論與準備,希望能透過面對面的溝通,更充分的表達我們對於親子車廂、親子火車旅行的訴求,力求台鐵能夠不以「趕在時間內完成」來打造親子車廂,而是要真能打造出友善親子、兒童、符合需求的車廂。

到達大肚站,炙熱的中台灣艷陽下,車站一角的軌道上,停著裝載著親子車廂設計的自強號樣車。中部共學團的夥伴們已經到達了,他們將一同參與會勘,看到這麼多比我們更常利用火車作為交通工具的親子們,也熱烈的一同來關切並參與這次的會勘,著實令人興奮!

待台鐵局長、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一直在關切親子車廂議題的立委李昆澤、負責火車結構改造施工與設計的中鋼相關人員到達後,正式開始親子車廂的會勘行程。第一批媽爸們帶著孩子,爬上了高高的輔助梯,正式登上台灣首部「火車親子車廂」樣車!

車內的視覺設計,是我們沒看過的,配色很活潑,藍色的基調配著橘色的椅子,以台灣黑熊為意象,讓車廂大大加分,由於舊款自強號車型的限制,車內空間不狹窄但也不算太寬敞,眾人們上了車顯得有些擁擠,台鐵強調一節車廂將販售的座位只有十二個,且不販售站票,因此預期空間會是寬敞的,但面對實際營運後的人潮、乘客使用與行進路線,我們懷疑是否能一直維持台鐵所謂的「寬敞」。

台鐵機務處賴處長進行親子車廂的報告,車廂內設有親子廁所、哺乳室、停放推車的空間與長凳、桌區,並預計下半年開始進行試營運。處長與各參與政要發言後,親子們開始就車廂內的設計提出問題,包含廁所內洗手台與小便斗的高度是否能降低?哺乳室是否能做成開放設計來增加空間的使用率?車內為何不設置讓幼兒可以放心爬行的空間?車內設計的活潑視覺為中鋼台灣設計師設計,是否能沿用到車體外的視覺?(因會中報告由日本設計師設計的視覺過於紛亂,並不如台灣設計師的作品優秀)

車內,爭議最大的區域,莫過於「長凳區+推車停放區」,這也是在紙本設計圖階段,我方提出最多質疑的部分,由於這兩塊功能區預期將是最頻繁走動的區域,但卻被一分為二,且還有設置桌子,這一區在實際使用時,預期會有很多障礙物在這一動線上,試想,當孩子們在這一區活動時,若車體晃動造成孩子往停放推車的位置跌倒,是否將更容易造成傷害?

此外,台鐵在樣車上的一個牆面設置了書櫃,由於我方有提出設置書籍,作為親子車廂軟體的建議,但在紙本階段即以管理維護為由被拒絕,看到車上有此設計的我們立即提問是否將列為常規設計?但台鐵卻仍以管理不易告知,仍未決定是否設置,讓人質疑若這部分仍有疑慮,為何在樣車上做設置卻又沒有清楚說明?

包含以上這些疑問,均在親子車廂樣車內,被身為第一線使用者的親子們一一的提出,與台鐵人員們一個個進行討論,同時,也可以看到孩子們在車廂內的實際使用狀況,有個孩子上車後,就待在放著繪本書架的角落不走了、有些孩子在車上一直來回走動的、有些孩子坐在長凳區,安靜地玩著玩具、有些孩子只想待在桌子下面...,同時看看車廂內的乘客座椅區,沒幾個孩子待在那兒(那就是給大人的座位吧!)

短短的時間,兒童們會在車子裡產生的行為模式很明顯,到底他們需要怎樣的親子車廂?

1.需要能吸引兒童注意的輔具(繪本、玩具、教具或是有趣的設施),使他們能長時間待著進行靜態活動。

2.能夠讓他們在晃動車體內,仍能安全行動的空間(減少障礙物的開闊空間、也讓陪伴搭乘的成人能一眼看到孩子)。

3.安全的地板空間,讓幼童無法久待在座位時,可以安全活動的區域。

4.減少能「躲避」的空間:兒童其中一個遊戲行為,是喜歡找一個密閉的空間鑽(蟻穴),例如桌下,然而在移動的車內,這類空間易造成危險,但這次親子車廂內所設置在長凳區與哺乳室的桌子,是以一個圓柱體加上平板的設計,產生許多會誘使孩子往下鑽的空間。

以上這些,能夠幫助兒童減緩長時間乘車的焦慮,增加安全,但在這「親子車廂」內的設計,卻幾乎沒看到。

台鐵於親子車廂的設計,的確有達到照顧親子旅行的基本需求,我們也肯定台鐵願意跨出這一步,開始推行友善與照顧親子的設計,但對照國外親子車廂的設計,不僅有功能,更切實地照顧到幼童進行長時間密閉空間旅行時的所需,同時,也很清楚的體認到台鐵對於兒童友善,仍僅有非常初步的概念,對於兒童行為中的「遊戲」,理解與觀念仍在停留相當原始的階段。現今,在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發展上,「遊戲」已經不只是孩子的玩或消遣,透過「遊戲」進行的心理治療已被證實相當有效,同時利用「遊戲」來紓解孩子們長途密閉空間旅行的緊張勞累、高壓情緒,更是必要的路徑。



當會勘進行著,親子陸續上車進行體驗,同時也直接對於各個部分向台鐵方面提出質疑與討論,面對使用者們真實的質疑,台鐵一一回覆,親子夥伴們也一一的確認、爭取,面對真實的聲音,以及媽爸們強力的提出孩子們在長途旅行需要安全活動(遊戲)的空間,台鐵也終於回應了幾點:

1.增加地墊遊戲區
2.減少長凳區的長度,增加動線空間
3.長凳區桌子降低7公分
4.哺乳室桌子寬度縮減
5.於第二輛車時將車內視覺設計延伸至車外

台鐵答覆,由於考慮試營運的時間點、以及與施工方的合約,僅能於第二輛樣車進行上述修正,第一輛車是否能調整仍未定。

台鐵以上的回應,將許多承諾放置於「第二輛車」,但並無明確告知將推出第二輛車的時間點,這點仍是需要關注的。

在會勘過程中,參與親子車廂議題的立委與台鐵人員特別強調,在設計過程,台鐵有多次與親子團體進行會議、並有提供設計圖討論,但需注意的是,這些討論會議中,我方提出的意見,多數台鐵以各類理由駁回,因此,並不能因為設計過程有找公民團體「參與」,就是「有傾聽公民意見」,如果沒有以更開放的空間來進行討論與突破、進而執行,這樣的參與只是形式。

當先進國家已在各種交通與建設上,實踐友善親子、兒童的設計,台灣在這一點仍剛起步,我相信已經開始轉動的齒輪,將會帶動更多人關注這一點。期待有一天,台灣推出不輸國外的親子車廂,國人對親子、兒童乘車的需求與照顧,能更加突破,不再是以舊式的威權來要求兒童配合,而是真心的體恤與友善、並從軟硬的設計上實踐。


【相關文章】

20170607,共學團成員朱翊儀,〈在台灣,帶孩子搭火車的困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