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徐華憶
我:姊姊,過來吃飯了
姊姊:好,再等一下
我:先來吃了,不要再玩了
姊姊:我沒有在玩,我在工作!
於是,我給姊姊一點點時間,讓她完成他的「工作」,然後吃飯。
姊姊:好,再等一下
我:先來吃了,不要再玩了
姊姊:我沒有在玩,我在工作!
於是,我給姊姊一點點時間,讓她完成他的「工作」,然後吃飯。
我們是否有過,在打報告、報表、文書資料手感很好,打的正順的時候,突然被我們的上司、老闆叫去做他們認為現在迫切需要,比較重要的事?
心理面有一種我剩一些就快完成了,想大罵髒話,屁股不想離開座位的感覺。
我們是否有過,當老師、教授、老闆發了一份作業,一份工作,我們感覺這份作業、工作極具挑戰性,想回家關在房間,想坐在自己的辦公室,想坐在人來人往的咖啡廳裡,盡情碰撞自己的創意,快想出甚麼的時候,卻總被家人、朋友,甚至不認識的人打擾,叫我們吃飯,睡覺,出去玩,說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不重要,等等再做就好了,那時候腦海裡架構的東西是這麼澎湃,即將用紙筆記錄下來,就這樣活生生的被打斷了,再次坐回位置上時,腦海化成一片空白,甚麼創意都消失了,又要從頭開始,而心裡感覺到沮喪,惋惜 。
我們的孩子也是如此,在我們看來,溜滑梯,玩泥巴,堆積木,玩黏土,角色扮演,好羨慕他們,因為他們一直在「玩樂」。
其實,我們的孩子們阿!他們也是在「工作」。他們從這樣的「玩樂工作」中不斷訓練他們的六感,在大腦中不斷的接受資訊,激發他們原生的創意。每一樣在我們認為該怎麼玩的玩具,遊戲,如果不告訴孩子,他們總是能想辦法玩出「花樣」。
甚至只是幾個紙箱,幾個空罐子,姐弟有時候把這些箱子當成自己的「家」,把自己裝在箱子裡睡覺。有時候把箱子關起來,當成餐桌,把罐子當作飲料兩個人開心的野餐。有時候把箱子當成送貨箱,裝了一堆東西,一個在後面推,一個在前面騎車,就送貨去了。有時候把罐子當成保齡球排好全倒,有時候又把可以裝進罐子裡的小東西全部裝進去,大力的搖出聲音,兩個人笑歪,這邊搖過來那邊搖過去,這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發明的「創意」。
甚至只是幾個紙箱,幾個空罐子,姐弟有時候把這些箱子當成自己的「家」,把自己裝在箱子裡睡覺。有時候把箱子關起來,當成餐桌,把罐子當作飲料兩個人開心的野餐。有時候把箱子當成送貨箱,裝了一堆東西,一個在後面推,一個在前面騎車,就送貨去了。有時候把罐子當成保齡球排好全倒,有時候又把可以裝進罐子裡的小東西全部裝進去,大力的搖出聲音,兩個人笑歪,這邊搖過來那邊搖過去,這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發明的「創意」。
創意跟靈感,通常不來自於我們的課堂上,上班時間中,在一個制式的時間內,有了老師跟老闆的「監視」,心理無形中就會有一種壓力,想出的作品往往都不是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在自由活動的時間裡,或者是當老師在上課,老闆在開會時,我們總是常常會不自覺得放空,或者天馬行空的突然亂想,就這樣,上一堂課的作業或是老闆前幾天交代的工作,突然構想了一個畫面起來。孩子更是這樣,我們越是希望他們照我們安排的時間完成我們所希望他們完成的東西,他們越是耍賴,越是做不來。孩子的世界裡,沒有時間表,他們會再最出其不意,自己願意跟自己獨處的時間裡,不需要我們的時候,把A玩具跟B玩具攪再一起,突然發現了一個新玩法。通常會最先被孩子捨棄的,都是做的又漂亮又有很多聲音,但是無法拆解,也無法換個方式玩的那些裝飾玩具,因為對孩子而言,是無法發揮新意的,很快的就不喜歡了,也覺得不好玩了。
現在,如果孩子願意獨處,我也願意給他們一點時間,在我即將要做甚麼事的時候,比如吃飯,洗澡,睡覺,先預告孩子,讓他們把他們手邊的「工作」完成,再來完成我們希望他們做的工作。再叫孩子之前,用眼睛先去看看孩子在做甚麼,不要輕易的打斷孩子,讓他們大腦的碰撞盡情的完成,我們所希望他們「集中注意力」,自然會一點一滴慢慢的行程,不需要用甚麼工具訓練,順從孩子的意願,他們自然會在他們的「工作」中,埋首開心的工作好長一段時間,我們也多了一些自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安靜的陪在孩子身邊,就是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當然,如果孩子需要陪伴,當他開口的時候,就多陪伴他們吧!
現在,如果孩子願意獨處,我也願意給他們一點時間,在我即將要做甚麼事的時候,比如吃飯,洗澡,睡覺,先預告孩子,讓他們把他們手邊的「工作」完成,再來完成我們希望他們做的工作。再叫孩子之前,用眼睛先去看看孩子在做甚麼,不要輕易的打斷孩子,讓他們大腦的碰撞盡情的完成,我們所希望他們「集中注意力」,自然會一點一滴慢慢的行程,不需要用甚麼工具訓練,順從孩子的意願,他們自然會在他們的「工作」中,埋首開心的工作好長一段時間,我們也多了一些自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安靜的陪在孩子身邊,就是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當然,如果孩子需要陪伴,當他開口的時候,就多陪伴他們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