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不想上學遲到》

圖:台北平日六團 薛懿君



球球從上學期期中發現她常常是班上較晚到的學生之一後,就和我說她不想上課遲到。但有時我如果早一點叫她起床,她會該該叫說還想睡,不想起床。有時候想說那讓她睡飽一點,晚點叫她起床,但她起床發現可能會遲到,又會生氣的說我太晚叫她起床,讓她遲到(媽媽真難當,早叫晚叫都不對!)

這學期開學幾天後,球球又表示不想上課遲到。但和上學期ㄧ樣,她回到家想玩,捨不得睡,早上我想讓她睡飽一點,就捨不得把熟睡的她叫醒。而她起床時,因為沒睡飽不想起床,但她又不想上課遲到,就在這樣的兩難和掙扎中,她一起床常常會生氣大哭。我通常一開始也算有耐心的想說等她哭完氣完,但有時她生氣時講了一些我覺得態度不好的話,我也很容易被她激怒,然後2個人講話的語氣就都不太好。

後來共學時和領隊提到我的困擾,領隊點出我一直在想辦法幫球球解決她上課不想遲到和沒睡飽的問題,不然就是被球球情緒激起,而離解決問題的起點越來越遠。他問我那球球怎麼看待自己沒睡飽和不想上課遲到這件事。他提醒我,我的工作是協助我的小孩思考,而不是阻礙我的小孩思考(二個情緒大的人很容易吵架、無法理性思考)。因此他建議我用詢問的方式讓球球自己想辦法,而不是一直幫她想解決的辦法。

後來連續一週,球球只要一早起床因爲沒睡飽和不想遲到而大哭時,我就問球球類似的問題。例如:
「妳很想睡,但沒睡飽嗎?」
「但妳又不想上學遲到,對嗎?」
「那該怎麼辦呢?」
「因為妳昨天有說上課不想遲到,所以我想說趕快叫妳起床!但妳又好想睡,沒睡飽不想起來嗎?」「你很想睡,但妳又想趕快起來,不要遲到,那怎麼辦呢?」

這一個星期面對她起床的怒氣,我試著用平靜的語氣回應她,問她該怎麼辦?試著不因為她的情緒讓自己也被激怒,而造成2個生氣的人都講不好聽的話而兩敗俱傷。

上個週日,她在睡前突然和我說:
「媽媽,妳可以陪我寫一張晚上要做的事情的表嗎?」
我:「妳為什麼想寫這張表?」
球球:「我想要10點上床睡覺。」
我:「好,那我們從10點上床睡覺往回推到妳下課6點到家每個小時要做的事情,好嗎?」球球同意後,我們就一起討論每個小時要做的事而寫了一張放學後的作息表。



隔天下課,球球還蠻有自覺的按照表上的作息做她該做的事,如果她因為想玩,延誤了一些時間,我只是提醒她現在幾點,妳是不是該做XX? 她也能很快的就玩ㄧ下下,就做她該做的事。晚上9:50,小依睡著後,她還在房間玩,我:「妳是不是覺得回來玩不夠還想玩?」「但快10點了,妳不是想10點睡著嗎?妳要不要試著躺在床上看能否睡著?」我一說完,球球馬上不玩,就上床躺著,不到5分鐘就睡著了。

早上,我按照她要求的時間6:30叫她起床,她一聽到就起床,刷牙洗臉完,在家吃早餐,然後如我們計劃的,她9點前到學校。到現在已經連續2週,她每天早上起來都算蠻好叫的(或自己聽到我們的聲音自己起床),也不再崩潰大哭,也都9點前到校。

共學這麼久了,我自認一直都很清楚不要壓抑小孩的情緒,所以小孩哭鬧時,我絕不會和她說:「不許(準)哭。」、「妳哭我就不喜歡妳了。」,「這有什麼好哭的?」,也不會用利誘的方法,如:「不要哭,我給妳餅乾(糖果)(看影片)」等。但事後想想,我發現球球情緒起來時張力太大,我雖然不會恐嚇、利誘她不要哭,但我很容易隨著她的哭叫聲而感到阿雜,所以我常用提出解決事情的方法想讓她停止哭或叫,而沒有協助她去面對自己的難題,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難題。不管面對球球或小依的情緒,連續2星期都試著用問問題的方法協助她們思考,而不是阻礙她們思考,感覺是還不錯的方法,希望能繼續努力。

剛好共學領隊推薦一本以色列人為何勇於議論的書,書裡就有提到以色列父母常問小孩「為什麼」來協助小孩思考,讀完雖然覺得以色列人的境界離我很遠,但很有同感!


 ======================
【延伸閱讀】

2017/09/18   楊鎮宇<當小孩很堅持時,大人在想什麼?>

2018/01/20   宜珊<限制和界限>

2018/01/28   宋<當我跟孩子說:你可以自己決定!是真的嗎?>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Fun鬆玩育兒友善園週年報導(1):創造一個有溫度連結的基地

林巧惠(臺北共學平日二團成員)




週五晚間,在臺北市捷運明德站步行約五分鐘處有間Fun鬆玩育兒友善園,園裡充滿歡笑聲,這間友善園很不一樣,他們為了體貼上班族家長,所以一週有兩天晚上開園,讓晚上育兒多了不同的選擇。

Fun鬆玩是由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與社團法人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共同開設的親子友善空間,園裡除了設置適齡玩具外,牆上還張貼許多「兒童人權」標語,例如:「我只是身型比例小,不代表我沒有思想」、「我是兒童,我有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傷害我的身體」。

此外,還有張貼Fun鬆玩經營者—媽咪老師李珊的教育理念「不打罵」、「不威脅」、「不利誘」。

起初,李珊在Fun鬆玩推廣教育理念時很受傷:「一開始很想要做些什麼,積極的想介入,很想突破非同溫層,但結果讓我很受傷。非同溫層的照顧者會覺得小孩怎麼可能不打不罵,這樣孩子會騎到你的頭上去!我當時介入的方式是幫孩子翻譯,提供建議,但我忘了我跟非同溫層沒有建立信任關係與連結,而且,我只有一個人,我無法做到所有人想要的。於是,我調整自己的定位,從一開始希望來Fun鬆玩的照顧者能改變成不打不罵的人,重新思考我要的是什麼,我希望的是我跟照顧者與小孩能有緊密的連結以達到同村共養的目標。兩個月的時間我慢慢調整成隨緣的態度,先建立與照顧者跟小孩的連結,多觀察,讓他們對我有信任感,再視狀況介入,介入時先詢問需要幫忙嗎?而不是直接說我們不打罵唷。」

Fun鬆玩育兒友善園已成立一年,過去這一年,李珊努力地建立社區間的緊密連結,在這過程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雙寶媽:「雖然她的小孩目前都去幼稚園上課了,但現在媽媽育兒上如果遇到問題,會想到找我討論。我跟媽媽在過去一年間好好講話的次數不到十次,但可能之前的互動有對應到他的需求,所以才建立起那麼深的連結,當她遇到問題時會想到我,經過友善園時,也會想進來跟我打招呼。另外,就是這一年來,我看到她對待孩子態度上的改變讓我印象深刻!過去她在育兒上容易爆炸,現在會願意與孩子好好說話。」

另一件令李珊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四名彼此熟識的媽媽們帶小孩來參加園裡三次的親子廚房活動。李珊觀察,這群媽媽希望孩子能服從自己的命令,李珊試圖溝通無果。

在一次的親子活動開始前,孩子與媽媽有衝突,李珊試圖介入,建議媽媽先喘口氣,李珊同理小孩剛剛發生的事,孩子因感受到被同理所以情緒慢慢地穩定,接著李珊再協助媽媽與小孩進行溝通,原本不願意跟媽媽離開的小孩願意讓李珊穿鞋並抱到嬰兒車上等待媽媽帶他離開。這結果讓這群媽媽們好奇李珊的處理過程,李珊借此機會跟媽媽們討論兒童人權,以他人的例子讓媽媽有意識地思考大人無意識勉強孩子服從大人的行為,進而與媽媽討論如何實踐兒童人權。

李珊除了是Fun鬆玩的經營者,她還扮演照顧者與小孩的知情見證者,讓小孩知道是有人站在他的角度看到令他難過與生氣的事情,且能與他們平等地對話。同時,也讓照顧者在與小孩拉扯時能有喘息的機會,等待心情平復後,再與小孩好好溝通,並從李珊的處理方式思考不同的教育方式。

推廣「不打罵」、「不威脅」、「不利誘」的教育理念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時間才能看到這理念的價值。且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推動才能走得長久,友善園需要共同理念的朋友一起來當志工,讓這樣的教育理念在Fun鬆玩育兒友善園慢慢散播開來。

======================
【延伸閱讀】

2015/04/02   【落實《兒童權利公約》,創造親子友善空間】

2017/11/03    蔣昇佑【泰平共學村】紅磚搭設火箭爐,孩子愛不釋手

2019/10/25  李佳紜友善育兒 我們要七天有薪家庭照顧假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孩子行為有危險時,除了提示和規範,還能怎麼做?』

桃園平日三團領隊 Diane



中午時分,我正在廚房準備三個人的午餐,1y4m的宥辰在我腳邊打轉,照慣例到處翻箱倒櫃尋寶。突然之間,一陣清脆的聲音,他打破了原本放在回收箱裡的醬油瓶。

我想起上一次,他「一週五摔」的最終回,摔破我唯一的康寧鍋,我們倆當時為了「你可以站在旁邊看,但不要一直湊過來」這件事,起了非常劇烈的衝突。最後我氣到把他抱進房間關上門,他爆哭不停、捶門抗議。

那陣子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自己對待宥辰,無法像當初對待一歲多的姵希一樣,可以慢慢的陪著他探索?

相較於生性謹慎且敏感的觀察型姵希,宥辰是比較傾向高堅持度的體覺學習型,非常具有冒險精神,而且不做/碰 到不放棄。

有了上一次的慘痛經驗,今天我蹲下來,告訴他瓶子摔破了。宥辰往後退了兩步,想了一下,蹲下來想去抓瓶子。

我拿起尾端破裂的醬油瓶,一手環抱住宥辰,跟他說明這是玻璃材質,摔到地上是會破的;比著幾個尖銳的缺口告訴他,這些地方割到手會流血。

宥辰一邊聽著,一邊學我的動作,摸我摸或比的地方。我問,想不想聽聽玻璃的聲音?接著用手指頭敲敲瓶子。宥辰馬上跟著我敲,然後把手移到那些尖銳的缺口旁邊,摸著瓶子裡面跟瓶子外面。

我努力忍住讓自己不要一直碎念「要小心哦」,看著他研究瓶子的神情、閃閃發亮的眼睛,我很感謝自己做了與前陣子不同的調整。

等到研究得差不多後,他把注意力轉向地上的小碎片,我邊說小碎片如果刺到手裡,可能會沒辦法拔出來邊用紙巾把地上的碎片包起。

宥辰站在旁邊看,但不像之前一樣會一直湊上來,等我拿了袋子,邊裝邊說要如何包裝才不會讓尖角刺穿袋子,宥辰一直跟在我旁邊。

整個過程,2y6m的姵希都站遠遠的在冰箱旁,我在包小碎片時,她說了聲「我好緊張哦」我問她是在擔心什麼嗎?姵希說她怕自己會被割到、怕我被割到,也怕宥辰被割到。

啊,這兩個孩子真的截然不同呢!我忍不住在心裡讚嘆生命好神奇啊!

等到我全部收拾好、洗好手並裝好午餐時,轉身便看到一個用垃圾袋跳彩帶舞的孩子~

======================
【延伸閱讀】

2017/03/09  盧駿逸「傾向於不體罰」的進路—個人修養還是系統困境?

2017/08/05   楊淑程台中共學團講座-林真美 談柯札克的「如何愛孩子 」

2019/08/23   EGG小孩說不聽的時候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帶孩子買禮物

李伶 ( 新竹假日團 助教 )



帶孩子買禮物明明也沒有被孩子詐騙過怎麼很怕踏入玩具區?是擔心自己錢包不夠厚?還是不想處理買不買的商量?

孩子這邊看~那邊看~
接著指著一個盒裝上有大大的標價牌問
「這個上面的數字是代表多少錢嗎?」
「對。」心想難道會斟酌費用?
「媽媽那這個沒有,是不是不用錢」看來我想太多了⋯⋯

觀察整個過程很有趣!好像網紅社會實驗看到孩子藏不住的喜悅幾近人來瘋的狀態,實在很想說~欸欸欸克制一下,但眼下這般如此煞風景的話我還是好好閉嘴。

秒決定、秒後悔、難取捨、太興奮以致頻繁調整呼吸到最後的選擇。時間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冗長中間想介入的次數卻比預期的多(浮上來念頭的有CP值、實用度、質感、適合度)只能一直提醒自己~~~這個是他的禮物!不要介入、不要分析!

「媽媽我想要這個!」
「可以呀,要不要再去那邊看看?」
「媽媽我想要換這個!」
「可以呀,我們先拿著,這樣你改變心意就可以換!」
選擇的過程中孩子時而思考時而喃喃自語,最後下決定時是心滿意足的,他說:
「媽媽我們去結帳吧。」

跟爸爸之間共識,這份玩具我們不插手不多話不下決定只給建議,是孩子也是我們的練習。

想到[需要跟想要]的這個議題,我們跟孩子在做的是自由、是選擇,這些我們跟孩子在每一次的過程中,慢慢理解、慢慢熟悉,我想這樣長大以後哪裡會成為購物狂?哪裡會出現失心瘋?哪裡會出現只是想滿足「想要」的慾望?原來會說[需要想要]這個是假議題,其原因是在於前提的討論。

我們有沒有選擇、有沒有自由?原來是這樣被壓迫!所以長大後才用這樣的劃分來顯得很正當……我想如果在選擇這件事上是自由的,在面對需求的時候反應會更為清楚真實,當今天我只是出於喜歡想要,不需要用名為需要才叫做合理、才能被接受,也許當下因經濟或其他因素不能被滿足,也是在理解的前提下,沒有壓抑,日後也許較不會出現莫名的補償心態。

======================
【延伸閱讀】

2017/09/16  江敏榕,[價值觀的鞏固是如何形成的!?]

2017/12/25  Egg[ 陪伴孩子,存在式的愛,而不是佔有式的愛。]


2019/12/03  阿喜, [給孩子時間幫他撐空間]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2020/04/26 大腳小腳嘉義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分心不是我的錯 – 暖暖蛇推薦必讀書

Candy Lin (桃園平日三團助教及桃園暖蛇低年級導師)





因為郭駿武先生的推坑書單,也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ADD啊所以去找分心三系列的書。在看【分心不是我的錯】時,可以看得出來哈洛威醫師傾向在嚴謹、正確的評估後,注意力缺失症患者是需要用藥與訓練的,這樣的療程不外在是讓他適應整個社會運作及追求成就。在閱讀的時候,除了更能夠理解孩子的樣貌外,心裡也有個聲音在提醒自己不要貼上標籤,起個名字是讓我們認識它、控制它。那個名字是展現人的差異,人因有這些差異而多元。

隨著科技與醫療的進步,我們對於人的樣貌有越來越多的了解,無論是外在的-白化症、妥瑞症等,或是內在的-亞斯伯格症、過動症、高敏感、性取向等等,我們從人都應該要是同一個樣子,對於不同樣子的人給予歧視或排擠,例如原住民、白化症,陰柔氣質,進而開始去尊重,對於人,不再一分為二地視為正常或不正常,而是在光譜上的不同落點。在我點頭如搗蒜得驚覺我也有類似症頭時,我突然有另一種領悟。

新的合作團體
在去年決定要回桃園暖蛇,要與一群不熟悉的家庭和在一起,我在熟悉每個人的說話邏輯與方式就耗費了許多心力,也深刻體會到每個人的不同,像是剛開始我一直搞不太懂一位團內夥伴他的說話方式,總是要鉅細靡遺地交代行程,卻沒有回答問題,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沒有接上線,他不懂我的問題是什麼,而我聽了他的回答覺得是在閃躲問題,但他卻覺得直接回答不知道,我需要想一想才是在閃躲問題,他已經極盡所能的在回答問題了我還是不滿意,覺得我是在設門檻不達標準請離開……,在這樣你來我往勾動情緒波濤的時候,站在教育理念上,是否能接受人的差異?不停地在我腦中轉著。而類似的事情尚未落幕,團體內也有誰無法和誰合作,到底要講到多清楚你才能懂,教育價值到底有沒有達成共識......。

接受的人的差異性
我才發現接受人的差異性並不是件簡單的事,你可能可以接受某男性YouTuber陰柔特質兼直來直往的犀利言論,可能無法接受他是你的朋友,這樣的方式會讓自己玻璃心碎滿地。你可能可以接受你的同事慢條斯理地處理公事,但可能無法接受在成為同一組時,慢半拍的反應會讓你想狂搖他的肩膀。身處一個教育團體,試著去看到孩子的特質與學習模式時,練習用不同方式來跟孩子連結時,卻常忘了去看到合作夥伴的處境與連結模式。再回頭想人的差異性,現在的這個團體確實有著各種鮮明的人的樣貌,展現在小孩,也展現在大人身上。當與你自身越來越相關的時候,正是考驗你是否心口如一的時候

用盡全力的努力自己才知道
想到這裡,又與最近的思索連結了起來。自我實現與追求卓越,對自我一直覺得做不好到底是不求上進,還是能力有限,還是自我價值低落呢?「也許大部分的人都是看成果的客觀條件,來判斷一個人厲不厲害。例如:這個大胃王吃了一千顆水餃、這個舉重選手舉起了半噸重的啞鈴、這個背包客去了一百五十個國家......等。但是我覺得判斷一個人厲不厲害,應該是從這件事對他個人有多困難來決定的……。只要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就好了,因為我們都不知道也許你毫不費力的事,對別人來說要用盡全力才能做到。」(摘自「逃吧孩子」粉絲頁)

如果我要搞懂一個價值,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討論,需要花上比別人更多一倍的時間,請接受自己吧!不要去逼自己戰戰兢兢地開上高速公路,下來鄉間小路吧,喘口氣看看風景也是往同個方向邁進。

======================
【延伸閱讀】

2017/11/07     Kite受壓迫者教育學 – 我的學習經驗 

2018/05/21    薛安琪,選擇成為暖暖蛇媽媽

2019/04/23    吳玄僊閱讀筆記:瑪麗蓮·亞隆《乳房的歷史》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2020/04/26 大腳小腳嘉義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4月粉紅點

文: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  翁麗淑



聽到小男孩不想戴粉紅色的口罩,家長抱怨口罩顏色無法選擇時,我心裡想著「又來了….」我將電子新聞存起來,打算找機會跟學生談談這件事….沒想到隔天疫情中心的記者會直播,看到這一排疫情中心的男人全都戴上了粉紅色的口罩,不得不說,心裡有一點點感動。不只是因為這群台灣疫情的決策者也有難得的性別意識之外,還有他們對於一個小男孩所引發的新聞如此重視,且直接以行動來回應,值得讚賞。



雖說,疫情中心這一群都是「生理男性」確實很刺眼,台灣第一個女總統似乎並沒有帶動太多的政治性別換血,我們各部會首長女性的比例還是相對太低。但這次疫情中心的表現,讓我驚艷,畢竟能在大事上精準判斷謹慎決策,還能在細微處長出眼睛看見性別,且願意付諸行動,甚至造成影響,各部會官網也願意換上粉紅色系的頭貼,儼然形成粉紅點運動,突然想起永鋕的忌日就要到了,溫柔的他在天上看著也許會跟著一起微笑吧!

永鋕因為校園霸凌,只敢在上課時去上廁所,氣質陰柔的他不只是上廁所要遭受其他男同學脫褲子羞辱,還被威脅幫忙寫作業、放學時要揍他….20年前的今天,在音樂課的下課前去上廁所,然後他再也沒有回來。永鋕的離開促成了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期望以永鋕的犧牲換來更多校園的友善。而其實這條路,因為許多運動前輩的努力,又遇到保守勢力的反撲,我們前前後後跌跌撞撞的往前走著。因此,這波從政府而起的粉紅點運動更顯得彌足珍貴!

我想像著那位拒戴粉紅色口罩的小男孩會怎麼看待這一場為他,也為整個台灣的小孩及大人所展演的粉紅運動。更多人因此認識葉永鋕了嗎? 也許,因為這場疫情,不管在外或內,我們似乎因此而獲得更多,我們得到的看見的體驗的可能始料未及啊~~


註:Pink Dot SG是新加坡的一個年度運動及戶外活動,從2009年至今,每年都會在芳林公園舉行,旨在聲援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人士,倡導「有愛無類」。其首場集會的出席人數估計有1000到2500人左右,在2015年劇增至2萬8000人。 粉紅點主辦方號召公眾身著粉紅色,支持愛多元化。 維基百科

======================
【延伸閱讀】

2017/09/17   徐維琪尊重性平專業教育 記者會 發言稿

2019/11/26   敏榕[十年同遊 你好嗎?] 我們一起繼續走下去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2020/04/26 大腳小腳嘉義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對於工作我有話要說

文、圖:Makoto (暖暖蛇台中家長)




開銷增加讓我們家備感壓力,在多方嘗試和考慮後,我來到連鎖餐飲業打工。一開始讓我驚呼連連,制度健全,上下班指紋打卡,每分鐘都不會少給錢,勞健保6%提撥一樣也沒少。算起來一年可以省下超多,特休年假更是會換算成現金,還可以根據自己需求排班,對於新進員工有完整的教育訓練,而且每個環節直接做成影片詳細仔細解說,完全不怕漏⋯⋯,所有流程都制度化、表格化,清楚明瞭完全不含糊!這樣的連鎖企業給員工福利完全不馬虎,制度照著法規走,對於過去待在中小型公司行號的我,覺得很滿意。我想規模這麼大的企業在社會上一定很讓人欽羨,尤其是像我這樣有特殊需求的媽媽、和需要打工兼顧課業學生,真是最佳首選。因此,在工作中遇到的同事,不是剛滿16歲的高中學生、就是自己賺學費的大學生,或正在陪伴小孩的媽媽們。

然而⋯⋯工作一陣子後,我才發現,平時帶小孩去用餐看到面帶笑容的辛苦服務員,原來背後要忍受許多謾罵指責。我內心好是掙扎,是我開了眼回不去嗎?曾經我也以為,只要事事照著法律規定走就夠了,現在漸漸有了「人權」的概念與意識、開始重視「理解夥伴的困難」、重視「互相協助與合作」⋯⋯開始覺得哪裡很奇怪。

也或者,這就是社會常態要自己適應?老公說,每個工作不都是這樣子的嗎,不要理會就好!我回想著過去的工作經驗,我知道應該要「課題分離」,不要把他人情緒拿來困擾自己,我知道個體差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然後,我卻想著那個剛滿16的孩子,那個願意為自己的學費打工的學生,那個生了孩子當了媽媽在照顧孩子的空檔來兼差,或與社會有一點脫節想再次連結的媽媽們,還有那個把人生第一份工作獻給這樣光鮮的連鎖企業的年輕人⋯⋯

可是,可是,可是⋯⋯我看到,雖然合法、也合理,但是,那種沒有人願意理解你的無奈,那個被壓榨的大學生轉過身來用同樣的語言來壓榨其他新進員工⋯⋯我不知道這些學生,這些社會新鮮人,會不會也覺得「工作」就是這麼一回事,就是一個壓迫一個,被情緒勒索、和不被理解,就是工作的常態、社會的常態。而那個好不容易再次踏入職場的媽媽,回家後又將會帶著什麼樣的能量與心情,對待嗷嗷待哺的幼兒呢?

而在這樣光鮮亮麗的外殼下他們又將如何看待自己的自我價值?在職場上,我們到底是要怎麼選擇工作?我們的另一半,或其他家人,是不是也身處在這樣的壓迫結構中,卻沒有意識到?我們還能夠創造出不同的結構嗎?又或許,我們只是換個地方繼續複製這樣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模式?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我和勛的看牙記錄

文、圖:林玉婷 (台北共學平日三團)



帶小孩看牙醫真的是件困難的任務,記錄一下過完年這一波陪勛看牙的過程。

前情提要:過年後發現勛牙齒有狀況需要去看牙醫,但大家推薦的板橋牙醫約到八月,要等半年太久了,所以決定嘗試其他診所。勛在板橋牙醫的友善對待下已經不會太恐懼牙醫,所以這次我沒有特別找兒童牙醫,而是希望能找在地的診所。透過淡水媽媽朋友的介紹,我們去了淡水某一家診所。

那天到了淡水的診所,一進診療區,年輕的女醫生很熱情的和勛打招呼,感覺很刻意的在哄小孩,或許要幫小孩看牙,對牙醫來說也是一件困難任務吧。勛有點緊張,我牽著他的手,稍微等待一下他就能自己上去診療椅,配合醫生檢查牙齒、拍X光片、塗氟,讓所有工程順利完成。完成後醫生請小孩在旁邊等領玩具,轉頭跟媽媽說話,轉折就從這裡開始。

醫生:看了X光片,他的上下左右四邊都有蛀牙,需要裝5個牙套!
醫生:如果要治療的話,我們需要跟小孩訂定規定。
我說:請問是什麼規定呢?
醫生:(專業的打開制式的ppt檔案,秀出流程圖)如果小孩亂動的話,媽媽就不可以牽手!如果小孩哭的話,媽媽就要離開!

(聽到醫生這個「規定」,媽媽心冷了一半。但很快的決定,用自己心裡最直接的想法跟醫生溝通)

我說:我可以理解治療過程會需要小孩配合,但我沒有辦法接受這個規定!
我說: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告訴我的孩子,當他遇到事情、害怕哭了,媽媽卻要離開他。我沒辦法這樣。
我說:而且小孩哭,一定是因為有狀況,可能是害怕、可能是痛,我們大人看牙過程也會這樣啊!
醫生:但是小孩跟大人不一樣,小孩沒辦法忍耐。
我說:每個人耐受度本來就會不同,給他一些時間或說明,是可以減緩他的害怕的。

(我忘了醫生是怎麼反駁我,但說話過程我很清楚她是不相信小孩的)

我說:我能夠理解你們有其他病人,如果過程中小孩情緒影響治療進度,我可以接受你停止治療,我可以先帶小孩離開,不會耽誤醫生和其他人的權益。
醫生:小孩都很聰明的!你讓他哭了就可以離開,那他就知道他可以用哭的來逃避看牙啊!

對話到這裡,我知道我們的「溝通」不可能繼續下去,不但對「規矩」沒有共識,如何看待小孩這個個體,也有很大的差異。「小孩心智不成熟,根本聽不懂話」; 「小孩無法配合,只能用強制力制服」;「給他退路,他就會被寵成溫室的花朵」……。在這樣無法互信的基礎上,要怎麼談「合作」呢?

離開診所的路上。勛問我:你沒有答應醫生的規定,對不對?一直在旁邊的他,就這樣親眼親耳的經歷媽媽和醫生的「溝通」。
我說:對啊,我不接受!
然後,他開始哭。勛說:我真的覺得這個醫生很奇怪耶!她這樣不是要讓我更害怕嗎?
聽到他這樣說,我好吃驚!小孩真的好清楚啊!我不禁想,如果他直接這樣問醫生,醫生會怎麼回答呢?

劇情沒有在這裡結束,後來經過共學團內媽媽的介紹,我們去了新莊的牙醫。勛很清楚自己蛀牙了需要治療,要去新莊牙醫前他每天倒數,「真的很緊張啊」他喊超多遍,但他從來沒開口說我不要去看醫生。

我問他:很緊張怎麼辦,我可以為你做什麼嗎(你有希望我做什麼嗎)
他只是回我:陪著我!

預約治療蛀牙的那天,介紹我們去的團內媽媽孩子都一起去了,我們就通通站在診療椅旁邊陪著他,完成他的第一顆蛀牙治療和套上第一顆牙套。就這樣,我傾向相信,給他支持,他會長出力量的!


======================
【延伸閱讀】
2019/07/06 沈玉玲 帶孩子看牙醫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桃園親子共學2020兒權繪本工作坊工作紀錄

文、圖:林糖糖(桃園平日共學團助教)



2019年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小大讀書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協力舉辦了【台灣兒童人權種籽培力工作坊】,推廣生而為人即有權利,無分大小的觀念,讓更多父母成為專業的兒權工作者,成為最溫柔有力的社會安全網。唸繪本是能跟孩子建立關係的橋樑之一,而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也在全台各地,透過唸繪本,推進兒童人權的落實。

2020年桃園地區親子共學團欲將這火把傳遞下去,舉辦兩天【2020兒權繪本培力工作坊】,邀請陳培瑜講師,透過上課、討論與實作,去探討兒童、為兒童朗讀、議題與兒童人權之間的關係與本質,最終以培訓兒權繪本種子講師為目標,讓桃園的友善親子環境和兒童人權的理念更加拓展。

由於講師陳培瑜前一天因身體不舒服,沒了聲音,課程臨時調整,學員依照培瑜事先提供的書單與題目做討論,再用線上直播,即時做回饋與討論。第一天以五本繪本:『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咩咩羊的聰明丸』、『一直一直往下挖』、『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與『藍色大樹』進行課程。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從老驢在意小兔子是否「乖乖坐好仔細聽」的討論帶到了「學習的框架」,葉姓學員說小時候他很習慣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一直到大學,某次考題他跟學姊的回答方向南轅北轍,卻都拿到了很高的分數,她才明白一件事情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在於個人怎麼思考。假日共學團的晉嘉回應小孩長大後開始會問問題,自己一開始會像老驢一樣,我回答你的問題你怎麼沒有在聽,但後來發現小孩只是想要跟爸爸聊聊天說說話。大家對於「回答」與「對話」的看法是,一個是單向的,一個確是雙向的,想要跟對方互動與連結。

『咩咩羊的聰明丸』是澳洲小孩票選最喜歡的一本書,但是內容卻常讓選書的父母多了擔心與猶豫。惡作劇,幾乎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甚至連大人也是,還製作了相關的綜藝節目,暖蛇自學家長昀彤說,第一次看到這本繪本,心中冒出「這是個整人故事,大小孩如果照著做怎麼辦?」的擔心,但是今天跟著大家一起看了這本書,放下對繪本的期待後,覺得好好笑喔,好想回家跟小孩一起看。一位爸爸提出他的反思:孩子為了一時的趣味而對別人惡作劇,他真的可以承擔其後果嗎?小孩分得清楚那個界線嗎?在此,順著培瑜在線上的持續提問,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後帶到了當火雞這麼相信咩咩羊說的話時,他是否失去了自身的判斷能力,是什麼讓牠不相信自己,對自我的否定來自別人對他的評價,社會的評價。培瑜回饋,評價是為了成人的「需求」,如果成人願意去省思自己的需求來源,就有機會為孩子解開社會的框架。

『一直一直往下挖』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跟孩子共讀,但今天透過大家的討論,發現了在圖畫裡許多的小細節與深意。「我們遇到的是多麼奇妙啊」,即使同樣的旅程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對於宜軒來說,這個奇妙就是兩個人一起合作時發生的事情,過程大於結果。討論到最後,才發現原來這一本十分深奧的書,甚至有點像『籤書』的感覺,當你心中有什麼困惑,閱讀時就會有不同的體悟,取決於你怎麼解讀。而沒有明顯寓意的繪本,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詮釋與解讀,大人需要把自己的解釋傳遞給孩子嗎?蕙茹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現場出現了兩種想法,一種是擔心給孩子的訊息給框架住了,另一個是會說出自己的想法,把握和孩子對話的機會。從這裡延伸出「閱讀的本質」。

『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一本不太真實卻又符合孩子邏輯的書,討論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這本書的討論讓主要照顧者們紅了眼眶,為了孩子我們一直給一直給,掏空了自己,當別人詢問你需要什麼時,卻卡住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講師培瑜線上立刻丟出一題,請大家分組聊聊,現階段最想要的是什麼?小孩在暖蛇自學的家長Ruby及有一個兩歲女兒跟三個月大弟弟的孟婷都不約而同地提到,自己想要一個完整、不被打擾的時間,來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成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後,所擁有的時間常是破碎的、易被打擾的。這個覺察十分重要,練習照顧自己。

進行到最後一本書『藍色大樹』,大家談論到了民主與自由,從圖畫中的寓意看到了權威,看到了沒有希望,培瑜覺得大家發現這些的想法真好,而落實在日常親子生活中,我們怎麼看待孩子對大人的挑戰呢。這是一本議題較為清楚的書,在親子共學裡,我們從不迴避社會議題,也想讓孩子知道真實的世界為不公不義發聲,不是活在象牙塔裡,在讓孩子能夠了解較複雜概念的價值時,我們最常使用的就是繪本,然而小孩卻不一定買單,這個時候大人怎麼看待。當父母身兼教育者時,會不會以壓迫的姿態讓「閱讀」失去了樂趣,成為了壓力呢? 



工作坊的第二天,上午進行了『薩琪不想當空中小姐』及『愛花的牛』這兩本書都談論權威,性別氣質、刻板印象,主流價值,社會期待等等,延續著前一天的熱烈。下午進行實作演練,邀請學員各自帶一本想分享的書,在過程中, 發現每個人不同的喜好跟特色,玉青說他發現自己很難照著字念,其他學員回饋,其實繪本帶領有著不同的方式,可以照著書本中的字念,也可以依著圖畫給予的線索來給孩子互動著。心茵選了一本在家裡都會跟孩子一起閱讀的無字書,他笑說他今天才知道原來書名叫做旅程。

去觀察孩子喜歡的繪本,你會發現他們都會有一個特色,就是展現了兒童的特質:生之勇氣、直觀、活在當下、無偏見的、有創造力的。小兔子沒辦法乖乖坐好,因為對於整個世界充滿好奇,天空是藍色的就是因為油漆是藍色的;薩琪喜歡開挖土機,強壯的牛喜歡花香沒有想要在鬥牛場上戰鬥,小孩都不覺得奇怪;可以是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好;繪本的頁數不多,卻蘊含了好多好多的東西,是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讀一次就可以獲得,而是需要沉浸在其中,回到閱讀的本質。閱讀的美好就在於創作者的藝術成就觸動著讀者的生命經驗相互交映著,因此我們必須要先當一位盡責的讀者,才有機會當一位好的傳書人,將書的內容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在親子共讀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先看到孩子的需求,再決定此刻要當一位教育者、還是家長、還是當一位傳書人。



工作坊的最後,也是要邀請大家將上課的養分轉而實際的行動,目前桃園親子共學跟圖書館合作,有說故事的活動,詳細時間也會公布【親子桃桃共】的粉絲頁上https://tinyurl.com/v3xgcze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 #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填寫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