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暖新-風中13味】之 以孩為師

圖文: 黃怡文 ( 暖蛇竹苗團風中13味文史組帶領人 )

備註:

<關於新竹暖暖蛇的「風中13味」計畫>

文/王岢鈺

過去鄉村的人與地方的關係是密切的,方格子住宅模組化後,不要說地方的風土,可能連樓上或樓下都住著叫不出名字的鄰居。

透過走訪在地鄉鎮,讓地域連上彼此的記憶,要認識一個地方的文化必定要在鄉鎮的市場散個步,跟地方的人士聊聊天,做一些記錄,留下點什麼。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裡描述小說中的主角,因為嗅覺與味覺的偶遇,緩緩搭起一座記憶的樓房,期待在與孩子走訪鄉鎮的串連中,也能找到對風土的記憶,對自身族群的認同感。

旅行時,我們也許忘了走過的道路,但不會忘記味覺裡的驚奇,五感會跟身體記憶到達基因裡,多年後便會連結鄉愁的滋味。

新竹縣鄉鎮的文化之美,那款老老厚厚的味道,是人與人、人與自然最素樸的關係,透過孩子的視角勾勒出風土的樣貌,尋找地方的味緒,回溯歷史的足跡,取得地域的認同感。

新竹因為冬季季風強盛,為全省之冠,所以有「風城」之稱。

新竹縣共計13個鄉鎮,此主題為暖蛇新竹小學共學團主題課程,故以風中13味命名。

=======


前言

【活動是跟著流程走完就好,教育是以人為主體做學習,在日常中討論認同理解,累加的發酵學習力,值得付出與等待。】

在十三味的計畫下,暖蛇新竹團會造訪新竹的一個鄉鎮三天兩夜。行程與住宿分別由不同的組別各自去討論再彙整。

我們這個迷你小組雖然是以介紹設計廖茶廟的故事與活動為目標,但是與小孩一起並為主體地為全團設計執行,讓這個活動不只是走完流程的一件事。

我與兩個小孩算有默契跟認識,在家中先邀請中年級的女孩上網搜尋「廖茶」的故事。故事版本眾多,描述故事的語句生澀,我們選了一篇來讀。接著要出發場勘,請小孩搜尋這次的地點,請他們寫下來,下樓後,他們選擇用手機導航指路,由我騎車一起過去。

騎車過去的路上,我們通過了頭前溪,轉彎沿著豆子埔溪,兩旁的水牛讓我們停留,女孩一有著觀察力強,對自然事物與小東西敏銳的特質。一路上他們邀請我看他們的發現

一到現場,是間重建後的小廟。我內心一方面覺得有點可惜,沒有什麼特點,不知道要怎麼設計才好。但與孩子們一起,先坐著跟孩子聊著廟口大字「先生媽」,孩子給出了俏皮的語句,我們一起把他變成一個梗,活動當天可以拿出來用。請孩子提問,解說了幾個壁畫上的故事,我們沒有認真地做什麼活動的相關事情,就在這裡東看西看東聊西聊了好一陣子。女孩二是我那個不愛進廟還時常嫌我慢的女兒,跟著夥伴一起,她也出乎我意外地在這裡跟討論了許久。另外也請他們試著找出他們覺得很想介紹給其他人的部份,於是漸漸地,原本我眼中普通的一間小廟,從他們的眼光裡長出特別的樣貌:這個磁磚好美,可是很像蟑螂的翅膀。先生媽是先生你好嗎?衣服上面有一格一格的是什麼?有求必應是什麼?

好一陣子之後,我們在現場開始討論活動的設計,平常累積的默契足夠,十分鐘內就決定了所有的事情。包含要拍照,去背、列印然後做成拼圖,由我來說故事,我們算了三四個人一個拼圖,可能要做個5-10個拼圖才夠。然後還安排了當天程序:一開始先拼好拼圖,找到拼圖的位置,把拼圖都拼玩之後我再來說故事。雖然當時已經是下午四點.....抱著要跟他們拼到12點明天還要早起的心情,我只含蓄地略提了回去之後時間上可能得要馬上做。於是他們開始拍照。

場勘完,雖然時間緊湊,我還是邀請他們一起加碼沿著河騎去竹北市區也是這次預計的住宿點,介紹認識城市的另外一種方式。很熱的夏天,我們後來快到住宿點,轉進市場旁的冰店吃冰,還停留中藥行買仙楂粒我一邊在線上的群組裡丟出跟女孩們的互動。

回到家之後,原本嘻嘻笑笑的女孩立刻認真專注地著手製作分工的數個拼圖。女孩一,一開始裁剪得太小,讓拼圖難度變得很高。後來再調整作法,全部重新再印一次,又做了一次。雖然是各自做,女孩二做出邊框,讓拼圖不會跑走。時間越走越晚,解散回家。

女孩一隔天傳了照片來,給我看他的拼圖,我看見他採用了女孩二的邊框,一個人在家做出五組拼圖。

活動當天,我們休息在場勘那天女孩們說有皇宮般豪華廁所的竹北天后宮。在那裡我講了一個小故事,接著一行人馬從那裡騎著單車,被雨趕著,沿著豆子埔溪一路騎到廖茶廟。女孩們有點緊張,戰戰兢兢地拿出他們的拼圖。年紀比較大的小孩們,紛紛投入我們這個迷你小組設計的活動裡面。而早先跟女孩們一起討論的梗,也成為一個亮點大家紛紛大笑。小組成員終於面容輕鬆。

這些平時累積的信任與認識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累積的討論,協助情境的營造。讓活動不只是活動。

我不確定這樣的一個「活動」能刻劃什麼什麼。
但並肩與他們相聊,竹北這條河,這間小廟,小廟旁的上坡要多奮力才騎得上去,在市場旁的冰店,中藥行的仙楂粒,豪華的廁所。設計的小遊戲是香爐下的獅子腳,像蟑螂一樣光澤的磁磚,一絲一絲地留著。

我很開心能與孩子一起建構出地方文史與孩子之間的一條細絲,也很驚喜看見小孩所展現對於地景,活動的新眼光。

期待細絲能累積成細線,細繩,成為認同的一條細路。
以孩為師。

======================
【延伸閱讀】
2019/07/05  王岢鈺暖新食藝術 
2020/06/19   高芸婷暖新之風中13味

======================
【近期活動】
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跟方針,可就近報名參加我們在各地舉辦的說明會(家庭教育實踐班),最近場次如下,邀請您,一起來做個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大人:

1/16-17 竹苗場  https://reurl.cc/2gxbyX
1/23-24 台北場  https://reurl.cc/Q31O42
1/30-31 台南場  https://reurl.cc/q8Aodg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