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理智與情緒不同步時的細緻覺察

文/圖:Kite(台北平日共學團成員)


有一次我們共學團去二二八公園共學,抵達後,我家小孩阿包很開心,但是我卻有點不太開心。

後來我想想,起因應是來自於,我一開始就不太願意放手讓她去玩水龍頭。上一次去二二八公園共學時,阿包就對水龍頭很有興趣,但因為那天玩水龍頭的人太多了,阿包就只是在一旁看別人玩,偶爾過去手摸一下水。但這次,水龍頭大多時間都沒啥人在玩,阿包於是放開玩了起來,一個一個的打開、摸水、腳淋水、踩水、關上,來來回回。

天氣有點兒冷,我只帶了一套薄的替換衣褲。所以一開始我就內心抗拒想要轉移她的注意力去玩別的。轉移失敗,我就在不情願的情緒裡,看阿包開玩。

過程中其實她笑的很開心,但為母自己情緒過不去,加上不太想刺激她玩太久,就不太想回應她,默默坐在旁邊。

來回玩了一陣後,我忍不住就想勸她玩一下就好,濕濕的好冷哦,風又大。她好似暫時被我說服,跟著我回到地墊,身上厚的衣褲外套全濕,只好一整套換上乾的衣褲。

換好新衣褲後,阿包不願脫鞋玩水,所以她的鞋子濕了。但我只有帶一雙乾襪子,預備回程騎車路上穿才不會太冷,所以我問她要不要試看看光腳,她猛搖頭,一直手指襪子。但襪子一踩出地墊外一下就會濕,加上我在她玩水前就一直跟她說,穿鞋玩水會濕,等下腳會很冷。所以此時我的情緒也還在,就兩人僵持了一下,我不讓她穿襪,她一直手指要穿...最後讓她穿回濕的鞋子做結。

我想帶阿包去玩其他的東西,沒想到此時阿包瞄見有其他小孩去玩水龍頭,於是立馬就走回去想要繼續玩水。

為母很不願意她玩,所以力勸阻止,但再次失敗,沒辦法之下就先抓她走回地墊換回濕的褲子。於是又玩了一下,最後終於被阿母成功轉移注意力去遊具區。

但此時阿包應該也累積了一些不爽的情緒(沒玩夠水、被媽媽阻止穿襪),加上身上濕濕的褲子和鞋子應該讓她很不舒服,於是開始生氣尖叫。

我想著身上的濕褲子得趕緊換掉,所以又抱她回地墊換回乾褲子。換完後繼續穿著濕鞋子回遊具區,此時阿包已經開始進入大不爽階段,看到有其他小孩在玩恐龍車立馬走過去要玩,但一坐上去馬上就下來伴隨著生氣叫,抱她不要,放下來也不要,開始生氣叫哭。不要不要狂搖頭。

看了時間差不多四點,加上天氣很冷吹風後我有點頭痛,想著阿包現在大概也不想玩,加上因為沒有午睡應該也累了。於是就抱起生氣唉叫踢腿的阿包上揹巾,匆促的收東西準備回家。還沒走到停車處,阿包就已秒睡。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其實明明知道應該放開心和手,讓阿包好好盡興玩水,玩夠再換衣褲就好。但為什麼在當時,我就是很過不去,放不了手,於是兩人這樣來來回回拉扯,搞得生氣收場呢。Orz...有種理智和情緒不同步,互相對抗的感覺。

目前想到的是,我自己是很怕冷很容易一冷就生病的人,也很相信中醫的受寒、保暖的觀念,所以這個點上就比任何事都難跨過。

第二個是,前陣子剛好也面臨了阿包吃飯和睡覺的一些狀況,讓我一直在想,到底我能接受的底線在哪邊呢?(不吃飯只吃零食?很晚睡覺?)阿包願意接受的作法,又該用什麼方式跟她溝通協調比較好呢?(PET再念一百遍)

但我想應該也有,我也正在適應,越來越能清楚表達自己意見並且十分堅持的阿包,而不再像之前總是傻傻地,就讓母決定和轉移注意力XD。

阿~阿~感覺正是要開始挑戰自己的時刻了!

當日回家立馬手滑買了吊帶兒童雨褲和雨鞋。衣褲一定要多帶。其實我小時候是超級難搞毛很容易不順的兒童一名以現在的話來說也許就是高敏。


註1:PET是指《父母效能訓練》一書,談傾聽與溝通的書籍,共學必修書。
----
關於共學團的理念與教育方法,歡迎報名參加我們的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如下: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2020/4/26 嘉義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課程簡章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近八年來,已經在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台東、屏東紛紛開團,全國目前約有1200個家庭,每週風雨無阻的共學,期望可以提供給學齡前(05歲)的孩子,更多理想的教養環境、給父母們切磋親子教養理念與觀摩練習的機會,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玩樂與成長。

勇敢地選擇做「不一樣的父母」,過屬於您的悠遊親子生活。

這個課程將協助您,
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找到信心更滿意做為父母的自己;

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體驗課,您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您,一起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

實踐班開課以招收共學團員為前提,各地區通常每3~6個月舉辦一次,名額未滿再開放給只作為進修的朋友。我們用網路公告課程資訊,歡迎網友協助分享給不使用網路的朋友。


【課程資訊】

一、☆☆因應防疫需求,原本兩天共四堂實體的課程,調整第一、二堂為線上錄音檔函授,第三堂為講師視訊連線Q&A方式進行,第四堂則為現場參與兩個小時的戶外課程「試共學(共學實踐課)」。

二、戶外課程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涼亭劇場(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二段265號)

三、課程費用:免費,但需繳課程保證金每戶1000(請提前轉帳再填寫網路報名表,以確認報名完成)4堂課程全部完成者於試共學課程結束時現場可退回保證金。本課程成本支出將於現場透明公開,課程結束後視個人能力,意願隨喜樂捐。
*歡迎贊助場地、講師、交通及行政費,共同分攤成本,以支持我們持續舉辦課程。 

四、課程介紹:

第一堂:線上錄音檔課程/講師:郭駿武
「玩」「美」不完美,放下心裡的完美小孩~看到自己的秘密教養藍圖
第二堂:線上錄音檔課程/講師:郭駿武

照書照豬養,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養~檢視目前教養方式受到傳統觀念及主流價值怎樣的影響。

《以上兩堂課程,請於4/26前繳交「錄音檔聽後心得報告」》

第三堂:4/26() 09:30~12:00 線上視訊課程/講師:郭駿武
溫柔愛他的心,放手練他的身~
教養經驗分享,Q&A問題交流與討論。
(將使用視訊軟體以線上視訊會議進行,主辦單位將寄送會議連結給學員)

第四堂:4/26 () 14:00~16:00 戶外親子體驗課程/由共學團領隊主
噹噹噹親子平交道,停看聽心用法~
共學實踐課,請帶孩子一起來試共學,透過領隊的實踐經驗分享及現場試共學,去發現自己在這些對話、互動中,經驗了什麼,是焦急想介入或是能自在享受,也練習觀察自己、孩子及別人的家庭互動,成為未來共學的養分。

五、講師介紹
       講師:郭駿武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
    • 「大腳小腳走讀台灣」作者
    • 曾任森林小學教師及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主任
    •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
    • 資深親職講師

六、特別說明

1)第一~三堂原為室內課程,考量防疫期間室內空間通風換氣之疑慮,調整為線上錄音函授、視訊連線方式進行,若你不習慣線上課程方式,可考慮十一月嘉義場次再行參加,或參考 2020年家庭教育實踐班行事曆參加其他地區場次。

2)配合新型冠狀病毒政府防疫政策,若有附表"具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情況之家庭,請待自主健康管理期14天後,報名其他地區/日期的課程(請參見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官網)

3)第四堂試共學課程,活動前安排為戶外通風場地,請盡量帶孩子一起出席共同參與,活動設計會盡量給家庭座位間保留適當空間以利防疫,若你覺得需要也請為孩子攜帶乾洗手。

4)事前宣導參加者配戴口罩,並參照疾管局健康照護知識,於戶外活動場地入口處測量參加者體溫,手部酒精消毒,在進修的同時,亦積極防疫,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報名資訊】

一、招收對象: 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 

二、報名流程:請先完成保證金的轉帳後,再填寫網路線上 報名表  (←可直接點選報名表連結),需填寫匯款帳號末五碼,主辦單位對帳完成後會主動以emailFB私訊跟您聯絡(一周大約對帳兩次,不一定會天天對帳,請稍微等候,謝謝您),通知您已完成報名手續。
報名及匯款後一週內若未收到任何訊息,請主動來電告知,我們會盡快處理。

三、報名表連結:

四、保證金轉帳帳號: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017 ) 世貿分行
            帳號: 216-13-10348-0
            戶名:蔡岱伶

五、報名完成後,我們將於課程前一周,4/17 () 寄發上課行前通知 (E-mail或臉書私訊),敬請留意。 

我們會在Facebook設立「20200426嘉義親子共學教養實踐班」社團網頁,統一發布相關問題、通知與行前通知,請在FB將本次實踐班聯絡人臉書帳號加為好友,以便將各位加進社團網頁。

六、聯絡人資訊:
 聯絡人:蔡岱伶
 電話:0972-235051     (如忙線或無人接聽,請傳簡訊)
 臉書帳號:Tailing Tsai
                   https://www.facebook.com/tailing.tsai.9
 Line IDdanatsai01278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網站:
         https://reurl.cc/arv4R3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臉書專頁:
         https://reurl.cc/z8zRk0
           大腳小腳雲嘉親子共學團臉書專頁:
          https://reurl.cc/g78zjp

    
認識親子共學
親子共學是什麼?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伴侶、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共學團的特色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它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所。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25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幼兒照顧者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日期:平日團每週共學2(周一與周五),每個月原則八天;
假日團每兩週共學1次,每期(三個月)安排6次共學。
共學時間:平日團11:00-16:00;假日團11:00-17:00領隊津貼:一期三個月。平日共學每期每戶9000元;假日團每期每戶4000元。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我們不願意被定位為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我們比較希望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
幼兒照顧者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而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幼兒照顧者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幼兒照顧者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更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幼兒照顧者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一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一小時以內(各團如果遠地共學需求,也會各團內討論),自然、安全、免費(或低收費),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參加者自行前往。若共學地點無大眾運輸供搭乘前往,也無交通工具(汽機車),可以跟其他家庭協調共乘。

【加入嘉義親子共學團】
全勤上課並完成7天育兒日記作業後始可加入共學團,課程結束前報
名登記,因故缺課者可補聽錄檔案繳交心得報告。
因嘉義為新開團地區,且領隊人力有限,開團狀況將依實際課後報名人數動態調整,每團名額上限為 25戶,額滿可排候補,可依實際狀況與需求個別協調入團時間(請主動找領隊討論)。


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一堂哲學思考課

作者:嘉義平/假日團領隊 蔡岱伶



這是我與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的相遇。

2020年2月7號,我跟奧斯卡-柏尼菲相遇,在那堂「少年哲學思考課」的課堂,我試著去捕捉前一天晚上看的,褚士瑩在《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書裡提到的所謂「哲學的練習方式」:透過提問與對話,試著帶著也跟著對方,弄清楚一些事(思考)~

書裡他提到,蘇格拉底的「催生辯證法」,把教師比喻為「知識的產婆」,
  1. 透過「諷刺」:不斷提出問題,使對方陷入矛盾當中,並迫使其承認自己的無知或盲點
  2. 再「催生」:啟發、引導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
  3. 最後「歸納和定義」:使學生逐步掌握明確的定義和概念
以上步驟來催生智慧。

我拿著這個流程,想看看課程實際進行時會發生什麼事、有沒有機會看到什麼知識被催生了,想學習怎麼跟孩子對談、以促使孩子思考的我,又能得到什麼?在共學領隊的路上,與要帶著孩子自學的可能準備期,這是我自己的自主學習,也是我有興趣去學習來發揮自己特質的能力。

記得大學時,在宿舍樓梯跟朋友無數個徹夜長談後,我自己就領悟了一個結論,我是可以靠跟別人談話與分析別人問題,得到很多的人,對方也會得到很多。那時還想著以後可能可以發展成職業呢~

回到這個課程,很特別的設計是,上半段是孩子上課跟柏尼菲對談,下半段是孩子的家長/大人跟柏尼菲對話,可以看到孩子的思考也可以看到他們父母的反饋。全程由褚士瑩擔任即時英文口譯,參與者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

在一個女孩跟柏尼菲的對談中,由女孩煩惱爸爸把家中弄亂開始,最終談到「尊重」的定義。
     
柏:你們生活裡有沒有什麼問題想聊?
女:想不到問題,所以不說自己有問題。
柏:過去一週生活裡有不舒服不開心的事嗎?
女:爸爸在家裡把東西亂放不收,隔天我朋友要來家裡玩。
柏:真的?假的?朋友有說,如果你爸不亂放東西,他才要去你家?
女:沒有。
柏:那這個為何困擾你?
女:想要家裡看起來乾淨
柏:為什麼?
女:很多朋友會來,弄亂的地方讓朋友沒地方。
柏:弄亂的地方很大很大?是家裡有大混亂?混亂到沒有人可以有地方站?(現場有笑聲)
女:爸爸不收,我就要收。
柏:為什麼一定要收?爸爸可能覺得亂比較好~他可能喜歡家裡亂亂的~你幾歲?家裡房租誰付?
女:13歲,房租爸爸付的。
柏:為什麼你叫付房租的爸爸怎麼弄家裡?
女:不知道
柏:那有什麼好不高興的?你為何說謊?有人能告訴我嗎?
男孩:女孩怕家裡亂,朋友看到時會丟臉~
柏:問女孩,是這樣嗎?你有什麼感覺?
女:不丟臉,沒感覺。
柏:(開玩笑狀) 我要回去法國跟那裡的小孩說,我在台灣遇到一個13歲女孩,她說她都沒感覺像機器人一樣,他們一定覺得很新奇~你是機器人嗎?13歲時賀爾蒙作用很大很混亂,而且一開始你說不開心,現在又說沒感覺,你很會說謊。你常常覺得丟臉?
女:有時候。
柏:那就是~我發現台灣孩子怕丟臉~
女:如果去朋友家他家很亂,我會覺得自己不被尊重。
柏:你很敏感,你想逼自己的爸爸、朋友的爸爸都收拾乾淨,才是尊重你!你是暴君!
柏:對我來說,人們在課堂上跟我說話、說實話才是對我的尊重~但你沒有。你注意家裡乾淨才是尊重,家裡乾淨比大腦裡乾淨重要?因為說真話與思考來打掃大腦很難,清掃家裡很簡單。

以上的對話間,看到很多用幽默感包裝的嘲諷,也看到孩子在重重的追問下,一層層打開自己不願意面對的部分,可能也是思慮的不清晰、與在人前的壓力(媽媽也在場)下,面對柏尼菲的問題,孩子只能呈現出說謊的樣態,可能孩子也不自覺的為了維持自己的面子,迴避自己問題裡的本質,自己怕(同學覺得自己家很亂)丟臉。

這個女孩心中,最後是否產生了智慧,我不知道,但是,在試著誠實面對自己的想法上,或許有個開端,面對這個柏尼菲(老師/長輩),重要的不再是包裝出最好的自己,而是真實說出自己的想法、與面對自己可能不好的狀態

思考的第一步:誠實面對自己。
褚士瑩在《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書也提到:
思考,到頭來就是先跟自己對話,然後跟別人對話,而且不能怕痛!
因為如實說出自己也接受別人如實回應,有時,很痛~


至於到了下半場,刺激的部分除了在士瑩臨時要短暫離開時,我自願上場當即時口譯以外,更令我難忘的是,在有個家長提出擔心孩子的問題後,柏尼菲的回答與後續我的提問:

柏尼菲說:父母常有太多的擔心,但擔心是痛苦的,用擔心來表達愛太苦了,如果你信任孩子,才是愛,而且擔心是會傳染的,孩子也會學會擔心自己。

我:對華人父母來說,信任孩子為什麼那麼難?
柏:我在中國,到處看到3個老人圖像,是「福」、「祿」、「壽」。人的慾望、期望很多,父母對福祿壽有執念,想長壽、想成功、想有權有錢,覺得生活只能追求福祿壽,像由井觀天的青蛙,怕小孩得不到福祿壽,所以不能信任孩子是好的、是安全的。

我:是否是在告訴華人父母,這個世界不只福祿壽,還有很多其他有價值的東西存在,可以帶孩子去看去關注?
柏:你自己作了一個很好的結論。

後來,我回家好好的再思考了一下,為什麼父母有很多對福祿壽的慾望跟期待,就會不信任孩子呢?

我想,其中應該是有個恐懼扮演了中介的角色,父母很想要有福祿壽,是因為沒有福祿壽的狀態讓他們很恐懼,沒錢沒權沒好運又多病痛,父母自身的這個恐懼,驅使自己想要不斷追求福祿壽,也擔心孩子沒有辦法得到福祿壽,所以,不能信任孩子就已經是好的,一看到可能不能達到福祿壽的行為或事件,就會產生擔心的情緒。

且華人文化裡,代代之間的連結是很深刻的,今日養育子女,是為了明日自己衰老時孩子會扶養自己,這樣的連結之下,孩子如果在成長的過程,離福祿壽越遠,就代表自己的老年生活,離福祿壽越遠,所以,怎麼可能不擔心憂慮呢?

不過,用擔心去愛孩子很痛苦的,何不放下擔憂,看看人生裡的其他美好,像是你的孩子,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如此美好~

學著去信任孩子吧!

學著去給孩子沒有負擔單純的愛吧!


【精彩文章回顧】

蘇格拉底的提問法 by 楊鎮宇(台北共學平日六團領隊)

小孩的「意識」,才是我們工作的對象 by 楊鎮宇(台北共學平日六團領隊)


【歡迎捐款!】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捐款支持親子共學,還可以收到黃金無毒地瓜喔!活動詳情請看簡介

【2020/4/19 台南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簡章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十年來,在台北、桃園、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台東、嘉義、台南、高雄等地紛紛開團,全國目前約有超過1200個家庭,每週風雨無阻的共學,期望可以提供給學齡前(0~5歲)的孩子,更多理想的教養環境、給父母們切磋親子教養理念與觀摩練習的機會,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玩樂與成長。

這個課程將協助你,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找到信心更滿意做為父母的自己。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體驗課,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

【課程資訊】

☆☆因應防疫需求,原本兩天共四堂實體的課程,調整第一、二堂為線上錄音檔函授,第三堂為講師視訊連線Q&A方式進行,第四堂則為現場參與兩個小時的戶外課程「試共學(共學實踐課)」。

ㄧ、戶外課程「試共學」地點:
台南市安平區漁光里活動中心旁公園
(22°58'36.1"N 120°09'34.1"E)

二、課程費用:
每戶繳交保證金1000元。
四堂課全部完成者,可於試共學課程結束時,現場退回保證金。

基於「教育不是商品化」的理念,本課程沒有明訂「價格」,課程支出的所有費用,將於課程時透明公開,請依個人學習經驗與使用者付費原則,樂捐支持我們持續舉辦課程!

**歡迎贊助講師費、線上軟體使用費及行政費,共同分攤成本。


三、課程介紹:

◎第一堂:線上錄音檔課程/講師:郭駿武
「玩」「美」不完美,放下心裡的完美小孩~看到自己的秘密教養藍圖

◎第二堂:線上錄音檔課程/講師:郭駿武
照書照豬養,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養~
檢視目前教養方式受到傳統觀及主流價值怎樣的影響
我們如何開始共學

《以上兩堂課程,請於4/18前繳交「錄音檔聽後心得報告」》


◎第三堂:4/19 (日) 10:00 ~ 12:00
視訊連線Q&A課程/講師:郭駿武
溫柔愛他的心,放手練他的身~
教養經驗分享,問題交流與討論

◎第四堂:4/19 (日) 14:00 ~ 16:00
試共學(戶外共學實踐課)/由共學團領隊主持
噹噹噹親子平交道,停看聽心用法~

請帶孩子一起來試共學,透過領隊的實踐經驗分享及現場試共學,去發現自己在這些對話、互動中,經驗了什麼,是焦急想介入或是能自在享受,也練習觀察自己、孩子及別人的家庭互動,成為未來共學的養分。




四、講師:

郭駿武: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資深親職講師,2011年底完成一家三口徒步環島,《大腳小腳,走讀台灣》作者,曾任森林小學教師及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主任,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


五、特別說明:
(1)第一~三堂原為室內課程,考量防疫期間室內空間通風換氣之疑慮,調整為線上錄音函授、視訊連線方式進行,若你不習慣線上課程方式,可考慮八月、十二月台南場次再行參加,或參考 2020年家庭教育實踐班行事曆參加其他地區場次。

(2)配合新型冠狀病毒政府防疫政策,若有下圖情況之家庭,請待自主健康管理期14天後,報名其他地區/日期的課程(請參見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官網)



(3)第四堂試共學課程,活動前安排為戶外通風場地,請盡量帶孩子一起出席共同參與,活動設計會盡量給家庭座位間保留適當空間以利防疫,若你覺得需要也請為孩子攜帶乾洗手。

(4)事前宣導參加者配戴口罩,並參照疾管局健康照護知識,於戶外活動場地入口處測量參加者體溫,手部酒精消毒,在進修的同時,亦積極防疫,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報名資訊】

一、招收對象:

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



二、報名流程:
1)填寫線上報名表,註明匯款帳號後五碼。
(2)保證金匯款:
填寫完報名表後五日內,請將保證金1000元匯至
帳戶:中華郵政700
帳號:0031647-0095769
戶名:羅青真
(3)匯款後請將匯款畫面拍照或截圖,以臉書或手機簡訊方式,提供給實踐班聯絡人確認(會持續查看陌生訊息避免漏接)。
(4)確認匯款後,我們會邀請你加入【202004台南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FB社團,並於社團內統一發布相關訊息、蒐集線上作業、問題與行前通知。
(5)聯絡資訊
聯絡人一:Ivy Chiu 臉書帳號 0986-919-977
聯絡人二:羅青真 臉書帳號 0910-832-692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部落格:
https://reurl.cc/arv4R3

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臉書專頁:
https://reurl.cc/8GnNzg


------------------------------------------------

☆認識親子共學

【親子共學是什麼】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 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

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 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夫妻、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對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請先參考【共學團的目的與價值】、【假日親子共學團答客問】、 【平日親子共學團基本說明


【共學團的特色 】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
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它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所。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 25 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幼兒照顧者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時間:
(1)平日團/每週共學2天,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每個月原則8天。
(2)假日團/每月共學2天,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每個月原則2天。

**如遇相關休假、颱風等自然與非自然因素,依照人事行政局公布。

◎領隊津貼:
一期三個月,平日共學每期每戶9000元,假日共學每期每戶4000元。
**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我們不願意被定位為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我們比較希望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與模式。

◎ 父母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父母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父母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父母們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 一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一小時以內, 自然、安全、免費(或低收費),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 參加者自行前往。 共學地點無大眾運輸供搭乘前往,也無交通工具(汽機車),可以跟其他家庭協調共乘。

別人是30而立,我是30而玩

文:劉于濟(台北親子共學團爸爸)
圖:🥚媽媽



公園的遊具是什麼?對我來說就是用眼睛看,身體不知道感覺是什麼。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當時的公園都很有障礙,家長忙家庭經濟、忙照顧我們,也沒多餘的體力帶我到公園玩。且社會氣氛會覺得,不方便就不要出來玩,避免危險。

也因為這樣,潤潤出生後,到公園玩時,我好像一個移動式置物櫃及跑腿小弟。陪玩都是伴侶的事。
直到參與親子共學後,每個星期被逼去公園,看了許多公園,也看見無障礙遊具的樣貌。然後我們有許多的拆框練習。但是我一直也沒想玩。

今天,共學的家庭留得比較晚,人們也漸漸變少,我看潤潤及朋友們在玩轉盤,我突然想試試,電動輪椅(約150公斤重)上去,不知轉不轉得動?

我問了其中一位孩子🥚(約6歲)…
我:「我可以加入嗎?」
🥚:「可以啊!」
他與潤潤合力將護欄拉起,我面朝內進去。
我:「欄杆放下來會不會打到我?」
🥚:「有可能會耶!」

我放棄就退出來…
🥚想了一下後跟我說:「你臉朝外,可能可以...」

他與潤潤又再次把護欄拉起,讓我進去。
然後,他們2個孩子就把我轉動了起來,並且這中間還有小小孩也一同加入。
在這個圓盤上,坐輪椅的大叔與孩子們,沒有任何的距離。
這過程中,我與🥚說,「這是我第一次玩耶!」
他很難想像,為何有人沒玩過…?
我說:「因為我的年代沒有可以讓輪椅可使用的遊樂場。」

遊戲的力量是無限大!
另外,讓孩子接觸各式各樣的人,有互動、有交談,多元就會共融在孩子的世界中。
大家出來玩吧!

**

【精彩相關文章】


在台灣,帶孩子搭火車的困難 by 朱翊儀(台北共學團成員)


【歡迎捐款!】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捐款支持親子共學,還可以收到黃金無毒地瓜喔!活動詳情請看簡介


嘉義、台南地區家庭教育實踐班如期舉辦說明

因應新冠肺炎防疫作戰考量細細說~

嘉南地區親子共學社群再三思考,認為持續推廣兒童友善、親子共學理念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也練習對於疫情的應對是建立在「知」的角度,不是因為恐懼而驅動。又疫情流行期限未明,經過多次開會,參考各區作法,我們嘗試利用科技方式來維持學習的品質,並思索如何在課程規劃上增加互動的頻率

另外,嘉義台南地區再次舉辦實踐班的日期預排需要四~六個月,中間等待的期間相當長,最後決定四月實踐班仍照常舉行。

參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建議,我們實踐班的運作方式也做了一些調整,希望大家「共」安心。

[課程資訊]

☆☆因應防疫需求,原本兩天共四堂實體的課程,調整第一、二堂為線上錄音檔函授,第三堂為講師視訊連線Q&A方式進行,第四堂則為現場參與兩個小時的戶外課程「試共學(共學實踐課)」

(1)第一~三堂原為室內課程,考量防疫期間室內空間通風換氣之疑慮,調整為線上錄音函授、視訊連線方式進行,若你不習慣線上課程方式,可考慮八月、十二月台南場次,十一月嘉義場次,再行參加,或參考 2020年其他地區場次參加 https://reurl.cc/3DLz29

(2)配合新型冠狀病毒政府防疫政策,若有具感染風險之家庭,請待自主健康管理期14天後,再行報名其他地區/日期的課程。

(3)第四堂試共學課程,活動前安排為戶外通風場地,請盡量帶孩子一起出席共同參與,活動設計會盡量給家庭座位間保留適當空間以利防疫,若你覺得需要也請為孩子攜帶乾洗手。

(4)事前宣導參加者配戴口罩,並參照疾管局健康照護知識,於戶外活動場地入口處測量參加者體溫,手部酒精消毒,在進修的同時,亦積極防疫,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台南實踐班已擬定於4/19(日)舉行,詳細參加辦法請參考簡章說明


2020年3月15日 星期日

婦女節圓桌論壇_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發言稿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秘書長 何語蓉 發言稿

小歐盟在有大部份的黨員來自台灣親子共學團的家庭。

我們在2016年中起,每季就開始舉辦「政治工作坊」對親子共學的家庭來共同培力。包括時力、社民、綠黨的參政之路分享、談的議題包括轉型正義、死刑存廢、反核及性平婚平的研討。

「政治不該是阻擋人民的高牆,人民應有公平參政權」,當時我們就有感於女性想要參政所受到的社會阻礙遠高於男性,因此一支全由女性參選的政治團體,由此而生。

2018年全台灣推出了21個女性,當時以無黨身份參選,在沒有任何財團的支持及任何行銷資源下,以小額募款方式募得388萬的保證金,讓21位侯選人得以參選地方市議員選舉。

我們以支持「性別平等/小民‧女性參政/ 親職友善 」等主軸為我們政策主張的面向!當時有許多右派的宗教團體,甚至宣傳我們是「性解放團體」! 卻也因此為我們贏得了一些理念性的選票!

在沒有大數據、沒有民調資料、沒有選區分析、一場無法預測的選戰,我們平均每位候選人的競選經費,在10-12萬元以內。

在全台拿下了8萬多張的選票,由五股新莊的候選人 劉欣宜,拿下1萬多票為最高票,得票率中 以台中北區侯選人 何語蓉,拿下6%為最高得票率(附帶一提,我的選區裡面的國民黨二位男性候選人的競選經費分別是我的90倍及80倍 )。這群媽媽們帶著小孩上街、上市場、無任何給薪補助的方式來參選,我們得到了很多小民的鼓勵,但並沒有轉化成選票。21個市議員候選人裡面,沒有人當選!

敗選並沒有阻礙我們前進。我們的確有著母性柔軟堅毅的精神!!

在2019年9月21日 成立政黨大會,正式登記為政黨。但也因為當時反送中情勢及護台考量最後決定缺席2020國會大選。

跟台灣其他的小黨相比,除了我們真的「特別窮」之外,還有幾項特點:

1、 2020,這個小型政黨目前只有104位黨員,女性將近100位,我們幾乎可以說就是一個「女性政黨」,雖然我們並沒有拒絕任何性別加入我們! 在登記成立的時候,我們還特別問了內政部這樣的黨員比例有沒「歧視男性」的疑慮!

2、 歐巴桑裡的每位女性,只代表自己及背後有相同處境的女性族群,和早期政治受難者或代夫出征、或代表家族勢力傳承的參政型態很不相同。

3、 女性佔了九成以上的這個小型政黨,性別看起來好像很單一,卻是來自多元且非常不同的各種階級。並不是由少數菁英領導發聲的組織型態。

我們的觀察是,在過去女性參政的圖像裡,侯選人要不就是家族勢力的政二代、政治世家,要不就是社會菁英或 年輕/美麗/能力/學歷…等女性角色有完美投射形象的女性更容易踏上政治工作。

而在我們的侯選人裡,有20位是母親,當中有幾位單親,我們有教師、有家庭主婦及教育工作者,有高中畢業,也有康乃爾的碩博士,也有來自勞工家庭的候選人,也有聽障者。 我們並不是為了創造多元而提名這些候選人,而是在親子共學家庭長期對話基礎下,願意”任事”承擔”的夥伴,其生活經驗及背景就是如此多元,我們以共同合作的方式來參選。

而我自己既是單親也是一位出櫃的同志媽媽。 在參選的同時,相信我們每一位都懷抱著更大的不安和全然的沒把握,去打一場選戰!從對應家庭的私領域到面對人群的公領域,我們都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對我而言,「站出來」就是勇敢去撕掉標籤的第一步! –我們不要害怕被看見,不要害怕為自己發聲!!

「我們的參選」意義就是去打破社會認為「女性應該有」的樣子,要成為真實而完整的自己! 而一個理想的社會,就是能看彼此、包容差異 ! 而政治更應該讓不同背景、階級、不同生活經驗的女性有公平的機會。小歐盟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正在實踐這個政治理想。

小黨的經營非常不容易,期待政府制度面向,能在女性政治培力的資源上,多給小黨及小民支持,真正落實女性參政平權、多元的聲音得以對話,才是民主深化的重要基礎。我們非常努力,而面對生活的現實也的確相當不容易,在荊棘中期待能為台灣多元的女性參政,慢慢走出一條路。

最後,我要感謝主辦單位給我發言的機會。一個在議會/國會裡,沒有任何一席的新政黨,能在這裡和許多性平工作推動的先進及女性參政工作前輩一起參與研討,我感到相當珍貴!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秘書長 何語蓉

直播網址在這裏:
【2020婦女節 圓桌論壇|綜合討論:性別平等與政治改革之未來方向 線上直播】
https://reurl.cc/O1bRRr



北區實踐班延期之決議考量:面對武漢肺炎,我們對於公衛與教育推廣的思考


【北區實踐班延至5/23~24 】

考量新冠肺炎疫情於台灣仍未平穩,原訂於3/28、29舉辦之北區家庭教育實踐班,決定延至五月舉辦!本期報名作業也將暫停,五月實踐班開放報名時間,將再於社團法人親子共學促進會粉專公告!

這段時間,針對已繳保證金報名的學員,在您已加入的實踐班社團,我們將會有北區共學團領隊群加入,與大家交流互動教養、教育議題

在這特殊的時刻,對於實踐班是否舉辦會延期,我們有非常多的討論,這是段有意義的歷程,以下也提供出來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

原定二月底的實踐班,配合全國延期開學日將課程延至三月底。隨著疫情的變動,三月初開始,大腳小腳全國各地的實踐班主辦陸續開始討論如期或延期舉辦的可能性。

依照政府公告之集會必要性,實踐班不是一般的學習課程,更不是消費性的聚會,從社會教育改革的宗旨看,除了配合政府必要防疫措施,實踐班有它得扛責、應變的教育角色。因此,原本主辦擬提出這個彈性方案:三位講師課程改成線上進行,並搭一堂戶外共學體驗。疑慮是,這個形式少了現場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以及親子互動的實際觀摩體會,因此,主辦也同步思考全戶外舉辦的可能。

從教育觀點上出發,避免過度恐慌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而參與公共防疫、謹慎防護個人也是公民之必要,教育得在這兩端之間進行對話。那,要怎麼想?如何拿捏呢? 除了參照政府相關制度與目前疫情情況,主辦也同時將以下幾個事實面向放進來一起衡量:

  1. 台灣疫情發展仍不明朗,盡力避免人多的集會,協助防疫避免破口,公民要自主扛責。
  2. 學員們來自各地,彼此陌生,而且北區實踐班學員人數多,加上孩子跟伴侶會有超過一百五十位參與,諸多面向上的掌握相較不容易。
  3. 五月底為原訂北區今年的第二次實踐班舉辦時間,期待這時間點有機會過高峰期,甚至有疫苗因應。(萬一到時變數還在,那就視狀況為何再來因應,也許形式上就得做一些退讓和變通)
當然,也有些夥伴建議照常舉辦,將困難一一列出、實際上做到最大的預防。配套是每位學員提出14天自我管理紀錄,行前7天,再一一電話關懷、彼此了解,並且現場力求確實防疫、消毒。這部分又猜想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考量與判斷,彼此之間的熟悉度不夠,個人資訊的取得能多詳盡未可知,同時,也還要留出彈性空間給人之間的差異認知。

疫情期間,政府各單位間的協調,以及政府和民間的合作配套,除了表面上我們看得見的制度規定,檯面下勢必也有反覆不斷地在人與人、單位與單位,以及人與事之間的進退衡量和彼此對話,而非單純只是決策公布。事實上,這次實踐班有不少家庭是在台灣疫情發生的時間點後陸續報名加入的,各位必然也在教育學習與面對疫情困難之間有一番思考和自我對話。無論是政府或各位,過程裡展現的進退衡量非常具有教育意義__政府在示範這個意義,諸位也正在示範。(我們每一個人都拍拍自己的肩膀:了不起!😊)

――――――
如果大家願意將5/23~24這兩天留下來、等待我們一起繼續完成這個課程,我們非常榮幸和各位繼續為家庭教育打拼。如果這個時間對有些家庭來說是有疑慮的,可以辦理全額退費。

對於想保留課程權益的家庭,因為距離下次實踐班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期間裡,北區領隊群會在這個社團裡輪流帶各位進行親子議題討論與共學團現場運作的分享。大家彼此間可能還不熟悉,但我們可以開始練習在共同關注的議題上嘗試共學了,屆時,各位在親子議題上有什麼想問、想回應的,都可以提出喔。這之前,也會先安排領隊們陸續上來這兒自我介紹,讓大家先初步認識整個北區團隊。

――――――

能在這兒一起經驗台灣的這個特殊時期,共學的精神從各位報名的那刻即已展開。台灣會渡過這波挑戰,我們大家為親子教育的努力也必然繼續堅定踏實。

再次拍拍自己的肩膀:加油😊


【歡迎捐款!】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捐款支持親子共學,還可以收到黃金無毒地瓜喔!活動詳情請看簡介

2020年3月12日 星期四

與二二八事件的距離,原來可以這麼近

作者:餅乾(台北共學平日二團成員)



二○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當天,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在二二八紀念公園舉辦一場大人小孩一起參加的二二八歷史導覽活動。

現場來了三十位小朋友,由五位帶領人員將孩子依年齡及學習方式,分成五組進行「228事件故事演說」及「小小探險員找線索」活動。

活動一開始,帶領人員拉開「時間軸」,從一八九五年日本殖民台灣開始談起,用生動故事串連到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發生,孩子像小偵探一樣,看著出現的線索,將時間和照片串連,一起拼貼出二二八事件的前因後果,完成「時間軸地圖」,一起揣摩、感受當時時空背景下人們的情緒和思考。

孩子聽完故事後,一人拿一份資料,和父母一起在二二八紀念公園內找尋象徵和平的和平鐘、消失的天后宮、二二八紀念碑和台北放送臺等地景,還有二二八事件其中一位重要人物的故事,把公園、二二八歷史及特色建築連結在一起,彷彿跟著穿梭時空回到過去。

活動最後,我問了帶領活動的人員,為何要記得二二八事件呢?他們說:汲取歷史的教訓,才能不再繼續犯錯。讓悲劇劃下句點,不再重演。這場親子活動,改變了我與歷史的距離。若想參加這類活動,請持續關注「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的臉書。讓我們陪伴孩子,找尋自己活在這片土地的根,一起茁壯。

我採訪親子共學團的成員宋鈺宸和陳宛毓,一起來聊聊這活動的緣起和舉辦經驗。

訪:什麼契機讓你們想辦這活動?

宛毓:親子共學團關心社會議題,我們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在二二八歷史事件這個主題,我們看見音樂會及各種活動,唯獨缺少孩子能理解的場域。於是我們決定跳出來做,讓孩子也能參與這議題。

訪:為什麼選二二八當主題?為什麼辦在二二八紀念公園呢?

宋:二二八公園是親子共學團常到的公園,也是很多親子來遊玩的地方。我自己好奇,每次帶孩子在公園內的沙坑玩,但二二八紀念公園其他地方不常逛,當我看二二八公園的紀念碑,為什會設計成這造型?紀念碑下面有水,小孩會去玩,那背後的意涵到底是什麼?

我們查資料後,發現二二八紀念公園還有日治時代、清朝時代的建築,可以說明歷史脈絡,沿著「時間軸」從清朝、日治到國民政府來臺灣。此外,二二八事件的放送台(廣播電台),因為這廣播,把事件擴及全台灣,對這事件有一定的代表性。

訪:辦這活動,想傳達什麼?

宛毓和宋:其實活動的一小時內不可能說完所有事讓孩子懂,所以這活動像是送種子,當孩子問一點,家長就說一點,當孩子了解了一點,家長也多了解一點,這樣一來一往的一起認識這個世界

訪:來參加活動的是哪些人?

宋:這次參加活動的親子家庭,從三、四歲到十二歲兒童都有。許多家庭對這議題有興趣,想切入卻不知道怎麼談起。參加活動後,他們發現「喔,原來可以用這種方式吸引孩子注意,同時和孩子談這樣生硬的議題啊!」

訪:這個活動有什麼特別之處?

宛毓:這次活動我們將三到六歲小孩編一組,七歲以上一組。因為小孩接觸二二八事件的經驗不同,有些父母在參加活動前就常和孩子研讀「白色恐怖」,而接觸比較多的小孩,我們就能談的更細緻。

例如有張照片,小孩跟我說這應該是日本人,我就問:「怎麼覺得是日本人呢?」他提出他的觀察和假說,我們就藉由對話理解他對日本人的想像,其實那張圖是國民政府。

小小孩因為對二二八完全沒接觸,我們用拼貼故事、手繪想像到的事情、練習寫年份,陪他們用不同角度認識二二八事件。



訪:這個活動最大的困境是什麼?

宋:怎麼跟路人對話,是比較困難的挑戰。我們在講二二八時,有個路過的外省阿伯,認為我們都在講國民黨的壞話,他就大聲說「二二八也有外省人受害啊!」對,確實是有的,我們不曾否認此點,我們只是呈現過往的真實故事,而那位路過的外省阿伯還是很激動地認為我們都在說國民黨壞話,這感覺很特別,我們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每個來參與人的成長脈絡,反映出當時無論是成長脈絡、族群、教育,他們看見的歷史

訪:你怎麼看對二二八無感的人?

宋:保持好奇心會是理解的開始,當我們好奇後會開始追尋真相,最後找到自己的價值觀

宛毓:我的工作會接觸很多年輕人,他們比較在意衣服跟手機,對時事無感,我會想台灣教育怎麼了?我問年輕人投票投誰,通常會說我媽要我投誰就投誰,我很驚訝地回說:「難道你沒有自己的想法嗎?」他說時事不干他的事。於是我期待著,做這活動,雖然只有少少人參加,但從我自己開始影響身邊的人,更多人一起來關心時事跟歷史

訪:這活動會繼續辦嗎?

宛毓:這次活動後,我們發現仍有人認為我們在對孩子洗腦,讓我們更堅信持續對話與思辨才有機會讓社會更好,我們會持續辦下去,讓更多想陪伴孩子理解台灣的親子家庭,擁有不同視角,好好聊聊這真實存在的事件。如果你也好奇這活動,歡迎明年來參加。


【精彩文章回顧】
  1. 二二八不該只是放假日而已
  2. 去二二八公園共學,by 沈玉玲(高雄共學平日三團成員)

【歡迎捐款!】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捐款支持親子共學,還可以收到黃金無毒地瓜喔!活動詳情請看簡介

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大腳小腳社會企業─消費可以很有力!

作者:林幼淳(台北共學平日十團成員)

圖為好棒棒牛奶棒,四款標語透過臉書由粉絲命名投票選出。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在台灣各地有親子共學團,提供給學齡前的家庭共同學習共同玩樂,並於二○一七年成立了大腳小腳親子樂活社會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腳小腳社企)。他們以家庭為出發點,提倡「不衝動消費」、「不盲目購物」,提供對環境友善、愛護自然生態的商品

大腳小腳社企產品來源主要來自親子共學團的家長,家長可提案自己發現與大腳小腳社企理念相符的廠商,後續由大腳小腳社企進行合作接洽。雙方若確定合作,由提案家長做為專責產品經理人,商品售出後亦能從中獲得部分利潤,增加家庭收入。

目前大腳小腳社企販售商品約三十多種,有來自宜蘭友善耕種的陳家庄米餅系列、雲林不打不罵聽音樂的台全珍豬、台灣設計台灣製造的享居居家寢具等等日常所需商品。

不僅如此,大腳小腳社企更於去年推出自有品牌產品「好棒棒牛奶棒」,成分單純、沒有多餘添加物,大人小孩都吃得安心。更特別是採用專利密封罐,確保吃到最後一根好棒棒時,仍保有最初的香濃酥脆,吃完後的空罐還能再利用。

「推出自有商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光是挑選種類就面臨會不會賣不出去、是不是需要倉儲擺放商品、運送過程容不容易保存完整性等等問題」,大腳小腳社企負責人王震銓說,好棒棒受到支持,也對他們未來繼續發展自有品牌產品注入一劑強心針。

大腳小腳社企也打破一般企業制度,每個人只需專心自己的事務,例如負責會計財務,就只要處理跟錢有關的事項,不用去面對客服問題。另外,不要求物流廠商要在什麼時間內配達,減少物流人員變相被迫加班。不壓榨與剝削,善待與尊重每一個人,亦是大腳小腳社企重要的理念之一。

如何讓更多人知道大腳小腳社企,是現在仍需努力的事,越多人知道,越能讓整個需求提升,需求越多,商品也越能多樣化,商品多樣化,才能吸引更多家庭來購買,形成良好循環來照顧到家庭跟廠商。

大腳小腳社企除了在共學團揪團團購外,運用臉書、line等宣傳方式,希望讓社會大眾也能看到其所堅持的理念與做法,一同加入這個循環。這是一間擁有溫度、互相尊重、彼此平等之共好社會企業,期許未來有更多家庭參與,一起改變社會,讓社會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大腳小腳親子樂活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amilylohas/


【歡迎捐款!】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捐款支持親子共學,還可以收到黃金無毒地瓜喔!活動詳情請看簡介


關於3C這檔事

作者:新竹平日三團團員 李虹旻


不知道你們認不認同,當媽媽後總是有各式各樣的焦慮擔憂。不管別的媽媽有沒有,不過我有~

我從小也是電視兒童,還不會說話,我就會在歌仔戲播出前坐在電視前面,請媽媽幫我打看電視說要看「戲」(哪裡來的時間感)。

可是,我面對自己的小孩用3C,卻始終放不開。

我們家不至於到真空教養,但大人的確有意的減少使用3C,家裡也沒有擺放電視,不過當孩想看的時候也會讓他看(之前都是看自己的照片、動物的影片)。

就這樣一直到了上週⋯⋯孩子就像開關打開一樣,不斷的要用3C看「手機垃圾車」。睏了要看、半夜爬起來要看、看到手機出現就要看、就算在共學也要看、聽到垃圾車開過去就要看(哭哭)。那陣子我真的很討厭垃圾車,這不就是典型的廢寢忘食嗎?讓我的壓力直直上升。

當然也用了一些方式想要改善:更多、更精實的陪玩,調整睡前儀式,表明自己對他身體的擔憂,或是和他說我自身的需求請他自己看,也和夥伴們一起討論我所面臨的狀況...能做的都盡力做了,卻發現:所有「企圖去控制的」都讓我疲憊不堪。

我到底希望孩子長成什麼樣子呢?
在這個世代,脫離3C是不太可能的,3C可以學習、與人通訊、休閒⋯⋯妥善運用其實是很好的工具。而我真正希望的是:他能感受自己身體的狀況,然後妥善運用而不被3C控制(標準根本超高的啊)。

我去觀察讓自己焦慮的是什麼,去觀察小孩現在在做什麼。我發現:一開始3C是他睏的指標
,後來的3C是他的興趣(實在太有趣了,有很多新奇有趣的內容),最近觀察到的3C可能是他的秩序期,就跟「我要吃飯!!」「我要喝水!!」一樣。

就這樣經過了一週的時間,這兩天的熱度有稍微下降,熱度下降不是不看,而是看得時間沒有那麼長了。這兩天他會觀察環境,也會願意投入其他的活動,沈迷於虛幻世界的擔憂就暫時沒那麼憂慮了。

對於身體上的需求,我觀察到孩總是在睏的時候會看3C。我有跟他說:「現在的身體是不是累累的,我希望你能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態,如果身體想休息了、想睡覺了請跟我說。」確實的,他在隔天會主動跟我說他要喝捏捏睡覺了,當然也不用期待他會每次都跟你說,有時候就是想再看一下咩,人家才來到這世界不到2年也還在練習呀。我也不會每次都跟他說
我覺得嘮叨久就煩了,反而失去了提醒他的作用。

而視力與姿勢,現在就盡可能由外在讓他有比較好的環境囉,也許大一點再跟他聊聊認識自己的身體構造,沒有想在這個時間點談,是我不確定現在傳遞出去的訊息,會是知識的吸收後有意識的調整行為,或是接收到恐懼壓力氛圍後的迴避行為

再來就是對我的影響了。當「焦慮、壓力」的感覺上來後,我一開始是畫畫讓自己轉移注意力,讓頭腦冷靜下來後再仔細觀察現況,不要讓大腦被綁架了,然後將自己的恐懼放到孩子和先生的身上。現在狀態好的時候,我可以嘻嘻哈哈的和孩一起看3C,然後在旁邊享受的看著我的書。

價值觀的部分,早上和元豐聊,他覺得,不用害怕他接受各式各樣的價值觀,因為,如果阻止他接觸各式各樣的價值觀,有可能會害怕接收不同的聲音,可能只能模仿父母的價值觀,而無法建立出自己的價值觀。

【精彩相關文章】

3C世界的語文課,by 林清俊 (北區暖蛇共學團教學召集人)

《0與1之間 》與孩子面對數位社會!



【歡迎捐款!】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捐款支持親子共學,還可以收到黃金無毒地瓜喔!活動詳情請看簡介

讓孩子感受他的身體

圖/文:桃園平日三團 葉怡婕



有句育兒界的古話「OO覺得你冷」,這個空格可以替換成任何人,彷彿隔壁阿婆親戚好友都比你了解你的身體,然而最了解自己身體的不該是「自己」嗎?

平常阿粽就是個熱愛裸奔的漢子,我跟老公通常都尊重他的意願,很少強迫他穿衣服,然而這樣的育兒方式在親戚好友群聚的過年期間受到挑戰。

阿粽到達公婆家時是正午,天氣熱的很,所以換完尿布,阿粽表達要脫衣服,我們也就讓他穿著尿布裸奔,但晚上輪流洗澡時,阿粽洗完換我洗,我在洗澡時就聽到阿粽不斷大哭,我急著出來後發現是老公跟親戚硬要阿粽穿上衣服,嫂嫂甚至說「硬把他穿上去就好了」,讓我心裡整個一把火在燒。

最令我不爽的是老公竟然也不顧阿粽的意願,硬要他套上衣服。
老公:「我覺得他會冷」
我:「那阿粽覺得他自己冷嗎?很顯然他不覺得吧!我們的教養主軸不就是尊重孩子的意願嗎?你現在在做什麼!?」

討論後,老公表示自己的確會因為父母親戚的「好意」而忽略孩子的意願,但他也問我,難道孩子自主權是無限上綱?難道要看著孩子生病都不用逼他穿衣服?

我心裡總覺得不該是這樣,冷靜下來詢問了領隊後,節錄領隊的話給大家參考:

「這種時候(指被親戚關切時)才是重點呀!父母能不能為孩子撐出空間,而不是把自己的各種困難轉而壓迫到孩子身上。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無限上綱,而是在於課題分離。課題分離意思是,妳的擔心是妳的,孩子的身體是孩子的。妳擔心孩子感冒,那是妳的課題;孩子的課題是,練習感受身體的感受,練習知道冷、熱、餓、渴、累,是什麼感覺。

如果因為自己的擔心而威脅利誘恐嚇,甚至溫柔的控制孩子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做,那只是讓孩子來消除妳的擔心、做妳的課題。然後當你因此而要孩子穿衣服、幫孩子擦汗、追著或叫著孩子來吃飯、壓著孩子睡覺,那就是阻絕了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把孩子的課題搶過來做

至於自己的擔心這個課題,可以想請楚:

1.我擔心的事,真的會發生嗎?
(也就是說:我的恐懼/擔心,是事實、還是想像?)

2.面對我的擔心,我可以怎麼安撫自己?」

希望大家不要覺得我在湊字數,真的是覺得金玉良言才會一字不刪的給大家啊!
*
我跟老公回家後,對於我們心中所謂的「兒童自主權」討論了很多,但又總覺得好像沒有討論到點上。

然而到情人節時,阿粽又再次不願意穿衣服出門,出門前我試著拜託阿粽穿衣服,但阿粽堅持不肯,老公只說:「啊等等下去再看他要不要穿吧,不用管他。」

然而,剛出家門就遇到鄰居的關心。
鄰居:「哎呀!不穿衣服會冷啦」
我:「嗯對啊,我也覺得會冷,我也幫他準備了衣服,但他就是不願意穿,我也沒辦法」
*
我突然驚覺我自己好像有種「卸責」的感覺,好像是想告訴那位鄰居「我已經努力了,我不是個壞媽媽、不是個不讓小孩穿衣服的懶媽媽」,然後把責任推到阿粽身上,卻沒說出我真正的想法,更沒保護我的孩子,為他撐起自由的天空。

*
我當時就決定我以後會跟別人說:「對啊,他自己能決定他要不要穿衣服,他會冷的話就會想穿了。」

*
當然這個機會在隔天就實現了,阿粽因為老是光溜溜坐推車,受到街坊鄰居關注,而現在的我已經能夠很自在堅定的回應他們的關心,並堅持我的信念。

*

後記:
這篇文章從2月寫到3月,後來又發生了阿粽不肯換尿布事件,我思考後決定讓他自己感受不換尿布的自然後果,同時我也提醒他「你的皮膚很敏感,不換尿布可能會讓你皮膚發紅、起疹子,會非常不舒服。我建議你可以換尿布。」

當然一開始的幾天,阿粽根本不甩我,一天只換兩次尿布,我也看著我從小精心照顧的皮膚開始發紅、起疹子,心裡真的是一百萬個難受。

一週後,阿粽突然自己表達陰莖部位很不舒服,我詢問是不是會癢?阿粽點頭。

我趁機告訴他「你知道為什麼會癢癢嗎?你看你的陰莖是不是紅紅的還有一顆一顆的,這都是因為你不肯準時換尿布,媽媽有跟你提醒過要換尿布才不會癢癢,以後我們時間到就要換尿布好嗎?」

阿粽不停點頭,連著幾天都六點起來跟我表示他要換尿布(手語),我超想把他壓回去睡,但想著不能抹滅他的認真,還是起來幫他換了尿布,平常就算他玩到忘記,我ㄧ提醒他陰莖會癢,就立刻乖乖來換尿布,雖然後來改善後偶爾還是會發生不換尿布,但通常提醒並等待他玩得告一段落後,就會願意替換尿布。

所以,相信孩子吧!
讓孩子用自己的身體感受屬於他的人生。


【精彩文章回顧】

【台中吊嘎記】憑一張照片,就說我是虐童媽!?,by 何小姐(台中共學平日團成員)
【台中吊嘎記】「正義魔人」的道德憤慨感所為何來?,by Burtina Huang(台北共學平日二團助教)
他們笑我不一樣,by 薛安琪(台中平日六團領隊)


【歡迎捐款!】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捐款支持親子共學,還可以收到黃金無毒地瓜喔!活動詳情請看簡介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南投空手道教練高湘琳─我們用空手道來練「心」

文、圖:李圓恩(彰化共學假日團助教)

一九九九年成立的南投空手道至今已邁入二十年,由黃泰吉、廖德蘭教練這對夫妻創立。他們帶領九二一大地震後信義、仁愛、國姓等南投鄉鎮失去父母、隔代教養等原因的少年學習空手道。目前位於草屯的道館,每學年約有七十幾位學員,共租了五棟宿舍。
黃泰吉跟廖德蘭兩位教練多年來不惜負債,也要陪伴這些孩子,在空手道中找到自信和未來,至今培養了十三位總統教育獎得主、多位空手道國手。
筆者近期訪問目前擔任埔里南光國小空手道社團教練、旭光高中空手道的教練高湘琳,聽聽她怎麼談南投空手道:
─────────────────────────────────
我住在南投的中正村卡度部落,是布農族。九二一大地震時,我才三歲,印象中到處都是帳篷,我們就在帳篷間玩耍。十二歲那年的全中運由南投主辦,國小校長見到黃、廖教練所帶領的空手道團隊表現出色,便推薦我們同部落的五人加入南投空手道。
空手道是技擊類的運動,可以用手、腳、摔,但都點到為止。是從中國傳到日本,再傳到台灣,最早被稱為「唐手」,後改稱為「空手」。
空手道的銘言之一是「空手無先手」,意思是絕不會先出手,更不會用空手道去欺負別人。這個運動主要是練「心」。
很感謝黃、廖教練在這一路上給我這麼多的幫助,讓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學習空手道並不單單只是為了拿到金牌,在努力的過程中能更認識自己,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對我來說學習空手道過程中最大的快樂就是得到金牌,困難則是失去鬥志、目標時。當學員發生這種狀況時,教練也會觀察到,並主動關心,幫助你跳脫。
教練很少大發脾氣,管教方式上同儕影響是主要的一種,當大家都一樣,你不一樣時,你自己就會去看、去修正。此外還會採行「連坐法」,找你的好朋友留意你,若你犯錯,朋友會連帶被處罰。另外就是學習較年長者的榜樣,所以身教很重要,學空手道的孩子品行都不會太偏差。
我高三要畢業時,對未來沒有明確的想法,後來才想走空手道教練這條路。對於國小的孩童,希望他們學習空手道是快樂、開心的;對國、高中的孩子,則會希望他們對自己要求嚴格,生活上都能把自己的責任做好。我也希望自己能當上金牌教練。
PS.歡迎您持續關注南投空手道的堅持,他們最近拍了一部短片,您若完整點閱一次,可以更了解他們的努力,台哥大也會捐一元給予他們實質協助。

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孩子,謝謝你陪爸爸長大

圖、文:台中平日一團 廖文躍 
文躍跟依庭,有兩個小孩,五歲的姐姐叫湯圓,一歲的弟弟叫饅頭。
他們一家四口,每天一起生活著。
文躍教吉他,依庭教拼布,兩人每天每天輪流陪伴兩個小孩。

--
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打開電腦。剛剛依庭跟我商量,明天沒有早起的行程,今晚讓小孩晚一點點睡,不然太早睡,小孩無法順利入眠,反而拖更久,於是我得空溜到廚房的工作空間,也沒有要做什麼,就是打個字。
為了閃躲可能的疫情(武漢肺炎),家中的吉他課暫停了兩週,原定要二月初開課,延至二月中,其他我外出的家教則持續進行。這個決定,其實是帶著些恐懼的,但也讓小小的家中,多了些緩衝時間,慢慢地撥空整理環境,慢慢地調整作息步伐。
只是,這樣一來所短少的收入,與必要支出,就得再靠去年的存款維持著,所幸還有外出家教的津貼可以稍稍應付。
一家人平安的生活,這應該就是最大的福氣了吧。

--
在每天的緊湊育兒節奏中,也難免擦槍走火。

昨天上午,一早有兩堂課,下午載著饅頭去修理了機車、繳了機車的強制險費用,回到家趕忙幫小孩洗澡、晚餐,之後我就沒電了,幾乎賴著不動,直到湯圓準備好就寢。
「今天要念10本書」湯圓手上拿著10本小書,好一陣子以來,睡前都只念3本,但是她突然決定要我念10本。「你以前都幫我念10本,後來都沒有了,所以今天要念10本。」
「不行,我只要唸3本。」我冷淡的回應。
「不要,我要10本,就是要!」她帶著滿滿的期待要求著。
不知道是怎樣的心情,我突然不想跟她討價還價,也不想只是配合她的要求,
「那這樣,我念書,但你必須閉著眼睛聽,如果妳張開眼睛,我就不念,我們就聽故事機的故事唷!」
「好!」她一口答應,然後閉上眼睛。
我一連唸完三本書,期間並沒有特別看她是否有張開眼睛,只是,當我再轉頭看她時,她好用力的把眼睛閉著,想遵守她的承諾,或是,怕我不願意繼續念書,突然,我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好差勁的事,於是再重新跟她說,
「眼睛打開吧,對不起,我要求你要閉眼睛聽故事,如果張開就不念書,我覺得這樣的要求很不合理。」
她頓了一下,張開眼睛,然後哭了,滿是委屈的哭了。
起身,抱著她,秀秀一陣之後,我們繼續把剩下的7本故事念完。
「如果我不想念這麼多本,我可以跟你討論要念幾本,念書,跟閉眼睛沒有關係。」
我想再多跟她說一些,
「我也可以邀請你閉著眼睛聽故事,但我不應該說『如果你......我就......』這樣的話,因為這樣就是一種威脅,要你順著我的意思,要你得按照我的方法才可以,這樣是不對的,對不起。」
湯圓一邊聽,又一邊哭了起來,在隔壁房間的依庭,也知道湯圓的傷心,後來也來抱抱湯圓,安慰她,她們抱在一起哭了一陣。
「這樣,我好像變成壞人了。」我說。
依庭接著說:「這樣的傷心,其實是因為有太多小時候的記憶被勾起來,然後又看到小孩在面對重複的情境,非常捨不得。」

一開始,我是想像著,說不定湯圓閉眼聽故事,聽著聽著就睡著了,那我就可以完成陪睡的任務,接下來可以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但是我沒想到,湯圓為了要遵守這樣不合理的約定,是如此的忍耐與委屈自己配合我。

我也連結到好多在小時候面對被勉強要求的經驗,
"考這什麼分數,我不承認你是我兒子。"
"出去就不要給我回來,我沒有你這個小孩。"
"粗心大意!這題你根本不該錯,手伸出來!"
這幾句話,有輕有重,但落在孩子身上,到底是多輕,還是多重,不是當事者,真的無法曉得。

身為小孩,真的好想好想讓父母開心,好想好想成為父母眼中的乖小孩,想要達成父母的期待,然後可以被好好愛著。然後,我就不懂得到底自己愛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子了。
而且事實上,我根本不完美,甚至有好多好多缺點,所以,我一直是極度自卑的。而當我無法看到自己的美,欣賞自己的獨特,我又如何能看到孩子的好呢?孩子又如何擁有自信,喜愛自己呢?

一不小心,那些陳舊的樣態,就自然浮現,不自覺的,就展現在孩子面前,如同照鏡子般,又力道加倍的打到自己。
身為父母,要逼迫小孩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真的太容易了,一點點言語,就算是輕描淡寫,她就是全盤接受,因為,孩子是如此全然的愛著父母,全然的。
這應該是最近必須寫下的事件之一,寫下來好好懺悔,提醒自己。
可以打字,逐字逐句的寫下感受與想法,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很重要,寫的過程,是一種整理,也是一種記錄,然後就是轉化成新的體驗與思考。

在成為父親的路上,一直一直看著,一直一直學著,永無止境。

感謝依庭、湯圓、饅頭。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3/14~15 中區家庭教育實踐班-彰化場】
簡 章:https://reurl.cc/yy21jD
報名表:https://forms.gle/JzH39HAgCyLV91KU6

【3/21~22 台東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GkzyZv

【3/28~29 竹苗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4gEY4R
報名表:https://reurl.cc/mdazGY

【3/28~29 大台北區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e5R7xK
報名表:https://reurl.cc/24dx06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