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因為瞭解,所以不動怒】

                                                                                                    圖文:Evalo Kuo

                  

        孩子(4Y10M)坐在地上玩車,我說:「待會等你告個段落,要請你把外套掛好喔!」他沒有任何回應,依舊專心玩車,而我,轉身又回到廚房繼續忙著,過了一陣子,元午跑來廚房跟我說:「外套掛好囉!」

        在他沒有回應我的那個當下,我沒有任何不悅--不論是「你有沒有聽到我說話啊?」還是「聽到的話怎麼不回答我一聲呢?」因為我瞭解,孩子在很專心很專心的時候,縱然耳朵聽到了,可是嘴巴沒辦法回答;或者也有可能是,過於專心導致什麼都沒聽到。那麼,就等他告一段落吧!等他玩完再說一次,不麻煩的。


        但是,在此之前,我在不理解孩子的狀況下,或是處於動怒的情緒;或是因為不想生氣,所以壓下自己的不快,也不知道該怎樣處理這樣卡住的情形,不斷得碰壁。情況好的時候,可以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好好溝通;情況不好的時候,常常是以不耐煩做為結尾,重複循環。

        伴隨著長時間的陪伴與觀察,說也神奇,慢慢的,我漸漸能猜測出孩子的下一步行為或想法。元午還不會說話之前,每一次的哭泣,我必然用「消去法」來檢查他的狀況,先看看是不是餓了?如果不是,那應該是尿布該換了!如果也不是,有可能是不舒服需要媽媽抱吧?一項一項,我慢慢的檢查,我一直認為我不是那種「一聽到孩子哭,就知道怎麼了」媽媽。

        後來,即便是元午會說話了,可以溝通了,我仍然覺得孩子真是一團謎啊!我好像永遠都搞不清楚他在想什麼?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不那樣做?這個決定是基於什麼樣的心態與考量?在混沌之中,媽媽我好迷網。

        半年前,我開始練習與孩子對話,觀察他的行為,常常問他:「你為什麼這樣做啊?」如果他答不出來,我便開始猜測:「是因為這樣嗎?」,如果他搖頭說不是,我就再換個答案。時間久了,孩子解釋的能力越來越好,我的猜測能力也越來越精準。甚至,在他挫折時,因為能看懂孩子的情形,便不再需要問為什麼。而我也不在那個當下多說些什麼,給他支撐的力量與擁抱,就已足夠。那些「該談」的對話,來日方長,可以找時間慢慢討論,不急著一時!

        然後,我才發現,我從「看不懂媽媽」轉型成為「看得懂媽媽」,這條漫漫長路,走起來還真不輕鬆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