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假日共學初體驗--看見孩子需求的眼光】

                      圖文:高屏假日團領隊 陳韋男

1006(2013)期待已久的假日團第一次共學日。北台灣受「菲特」颱風影響而下雨;高雄都會公園(活動場地)天氣陰、有風但沒下雨,幸運的我們便開始了首次共學……

大人們還在安置野餐墊,孩子們就開始探索遊戲場的空間,或是找上回在實踐班認識的朋友玩。待大人安頓好行囊,我就請大家三兩成群,一邊看顧著孩子、一邊自我介紹,並分享第一個功課『你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


孩子之間,逐漸有了互動,有人想一起玩,有人只想自己玩,想法不同如何協調?要不要介入指導?大人們彼此有個共識,在不動手打人的前提下,暫不介入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放手讓孩子們去練習。看著自家小孩被拒絕,媽媽對孩子說:「哥哥現在還不想跟妳玩,我們可以先去玩別的,或先去找別人玩。」沒有指責、沒有說教,只有再練習。

午後,沙地上有小孩正在推土,他們蹲在地上,雙手向前推土、雙腳緩慢前進,就像是一台人體推土機,一回又一回地把砂土推積成塔,彷彿一座小型砂石場。

小松(化名,剛升小一)走了過來,問了一句:「你們在做什麼?」(意思是好像很好玩的樣子,我可以加入嗎?)其中一台推土機白了他一眼,兇兇地說:「不要跟你一起玩啦!誰叫你剛才在溜滑梯那邊弄我!」小松生氣地拿球用力砸壞砂石場,悻悻然快步離開,小孩生氣地大吼、想衝去打他,被一旁的媽媽給抱住、安撫。我聽到吼叫聲,趕來支援,看到小松躲在滑梯下,吐舌頭、扮鬼臉,助教小瑛想詢問他發生什麼事?他則逃之夭夭。(我猜小松累積了不少負面情緒,不信任大人是來關心、了解及協助;擔心自己闖禍,怕被責罵。)

我轉而走向小松的爸媽,安撫他們的心情:「小松破壞孩子們的遊戲,兩位心裡會不會感到不好意思?」兩人哭笑著點頭,我:「兩個小孩有先前的互動,都累積了一些不愉快的情緒,才有如此的後續。兩個孩子都需要被幫忙。」我停頓了一下:「只是,剛才我在滑梯旁看到小松在吐舌頭、扮鬼臉,這讓我有股被挑釁的感覺。」 松媽:「對耶!才開學兩週,學校老師也說小松會對同學『挑釁』。可是他在家裡能跟弟弟一起玩的很好,也沒發現什麼挑釁的行為呀!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我跟小柏(小松的弟弟,4Y6M,化名)邀請:「我們一起玩好不好?」小柏:「好!」我問:「那要玩什麼遊戲?」他:「槍戰遊戲。」我:「好呀,你去找樹枝當「槍」,並且邀你哥哥來玩,好不好?」
就這樣,一群老戰友(我們在9/8實踐班已玩過槍戰遊戲),紛紛加入戰局。霎時間,樹林裡,槍林彈雨、夾雜著哀嚎聲(假裝中彈身亡),好不熱鬧。

結束槍戰遊戲,再次找松媽談話。我:「我覺得我們共學的環境很讚!讓小松感到安全、信賴,所以他才能如實、自在地呈現他原本的樣子。」松媽點頭,我繼續說:「從剛才的遊戲中我有一個體悟,小松只是想找人一起玩,想要有歸屬感。面對他人的拒絕,他不知道如何回應?或者說,他不知道如何表達他的想法。這時候,大人要幫忙猜他的想法,協助他表達。」「像剛才的遊戲,他就能玩的好投入、好快樂!」「我覺得你們家這對兄弟很有活力,超愛跑跑跳跳,且一點也不會累!」松媽笑著說:「對呀!可是我和孩子們的爸都不會像你們那樣玩,只會陪著一起看書這類的靜態活動。這也是我們帶孩子們出來共學的原因之一。」「我們第一次參與共學就能收穫那麼多,真的很感謝!」我誠懇地回她:「我們也要感謝你們的信任,願意來親子共學,面對困境,學習成長。讓大家有機會陪伴孩子一起做溝通、表達的練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