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與牙醫師親子共學,友善牙醫0距離」親子工作坊圓滿結束

文:黃婉茹(大腳小腳台東親子共學團領隊)

「與牙醫師親子共學,友善牙醫0距離」的親子工作坊圓滿結束啦!!

今年,團中有八位媽媽團員,因帶著幼兒看牙齒的經驗,深切感受到孩子在醫療現場面對醫療的恐懼,我們認知到:孩子除了需要照顧者在家中的陪伴練習,更需要一個願意等待並理解孩子發展的醫療環境。因此,八個媽媽從上半年開始,著手採訪醫師、研究兒童發展與友善醫療,催生出12/3這場工作坊。

感謝蒞臨參加的夥伴和學員,當天一起交流,為台東孩子們一起創造一個友善的醫療環境

兒童牙醫李醫師與我們一起整理出7個陪伴孩子看牙重點,一起點開照片來看看吧!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孩子的觀察

文、圖:閔柏陵(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

走讀路上,小三男生發現這個草,而且這個草會巴在手上,不會掉下來!

.

小孩覺得驚喜到處給人看,說:「你看,他會吸在手上耶!」

沒多久,小孩一邊走一邊說:「他為什麼會吸住啊?」

.

嘿嘿,時機正好,我亂說:「因為,它裡面有磁鐵吧!所以會"吸住"」

小孩愣了一下回:「可是,我的手又沒有鐵!」(ㄜ,反駁的真好!)

.

小孩說:「應該是因為有汁液,跟樹一樣,汁液會黏黏的。」

哈!換我了,我說:「那你不摸他時,手有黏黏的嗎?」

小孩搖頭

.

沒幾秒,小孩說:「啊!應該是他的絨毛上有小小的細勾,勾住我的手!

沒錯!

應該是這樣,只是很細,我們眼睛看不出來!」

.

是吸?是黏?還是勾?

在感覺一下,嗯!是勾住的感覺!

應該就是這樣囉~

-----------------------------

無處不教學啊!歡迎你一起來,和孩子作伴在生活中學習❤️

【最新免費講座】

✨2022/12/17 - 12/18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家庭教育實踐班

👉詳細簡章及資訊:https://reurl.cc/06ZY6l

👉報名表:https://forms.gle/VM7CujxEa8bSffAZA

👉有疑問專員為您服務,聯絡方式請見簡章

#親職講座 #免費 #親子 #育兒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關注 #親子共學,一起成為兒權推手 https://lit.link/taoppeit

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

體罰之前,發生什麼事?

 


文:楊鎮宇(台北共學平日團領隊)

十二月十一日,網紅酪梨壽司在她個人臉書發文一則,她寫了兩千一百多字,大意是,小孩最近有許多行為讓她被「推入深淵絕境」,她打了小孩,小孩大腿瘀青,社會局社工上門關切,然後她說沒有要合理化暴力行為,「錯了就是錯了,我會反省改進,把這麼難堪的事寫出來,就代表我下了絕不再犯的決心。」
有人替體罰的家長緩頰,說「沒經歷過真的不懂怎麼可能會被孩子逼成這樣」、「這樣到底該怎麼教才好」等等。當然,遇到小孩的生活常規跟課堂學習,問題一大堆,是真的很苦惱。
有人反對體罰,說這樣違反人權、對小孩不好。當然,小孩被打,對小孩不好,對大人也不好,打完消了一點氣,但緊接著就會其他心情冒出來,可說是此消彼長,比打地鼠遊戲還刺激,而且,原本的問題還不見得有處理到。
有人反對體罰,後頭有人提出資格論,說你沒有生小孩,不知道帶小孩的辛勞云云。這......就轉移話題了,問題是「體罰的作用與副作用」,怎麼會變成「提主張的人有沒有生小孩?」。
有人主張體罰,說不打不知道怎麼消氣,比如「現在不打不教好。難道要讓別人說是恐龍家長還是小孩沒教養嗎?」、「那有人關心過媽媽的身心嗎?」、「不打就換自己氣到中風」等等說法。這也.......有點轉移話題了,問題是「體罰的作用與副作用」,怎麼會變成「把小孩當沙包家長才能消氣」。
打或不打,都是因為前面有事發生。就算打了,有速效但效用會持續遞減,而且治標不治本,前面的事情可能只是暫時消失,之後還是可能在其他事情冒出來。打地鼠遊戲再次啟動。就算不打,前面的事情還是在,還是等著看是要怎麼處理。
輿論比較多討論要或不要「應該」打或不打,以及,「人」(家長或小孩)辛苦或難纏。至於「實際」情況的勾勒,還有這「事」怎麼處理,比較少討論。這種情況,可說是後勢討論熱烈,前因乏人問津。
我們回頭來看酪梨壽司的波文,她有提到小孩的行為,大致羅列如下:
在家裡的部份。
不寫功課、不洗澡、不睡覺、起床氣、不穿衣服、不起床、不吃早餐、不收玩具。
在學校的部份。
進教室慢吞吞、上課不專心(東摸西摸、玩寶可夢卡或橡皮筋)、違反老師規定帶玩具去學校。
在家裡準備去學校前的部份。
早上六點到七點,兩兄弟連續一小時「各種胡鬧」、「吵個沒完」,「躲在主臥的窗簾後打鬧」
酪梨壽司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說後果。
「不想寫功課就早點收書包睡覺,不過明天到學校老師可能會讓你下課繼續寫」後續情況是,小孩哭說「我不想寫我不會寫」、「我才不要下課寫!」
二、打。
小孩「躲在主臥的窗簾後打鬧」那次,大人說「當下我徹底崩潰,各打了兄弟倆幾下屁股(挑大腿肉多不傷及筋骨之處下手)以示懲戒,再請爸爸送去上學。」
總的來說,大人處理小孩的生活常規或課堂學習等問題,主要是在行為之上,壓制(打),或是,在行為之後,說後果(說多了會變唐僧)。
三、猜想行為的由來。
酪梨壽司跟學校老師討論後,猜想小孩的一些行為問題,原因可能是:國字難、作業考試變多、考試錯誤很多要訂正、不守常規被老師提醒警告造成自尊心受挫。
關於這個打小孩的討論,行進軸線可能有兩種。第一種,躉繳處理,小孩有狀況若干,大人歷次情緒疊加,最終一次處理,總爆發,就像ㄉㄨㄣˇ繳,買房子,不用每月付房貸,一次繳清,躉繳是也。這是種大戶心態,極有可能常去吃大戶屋。
第二種,分批處理,一次處理一個小行為,描述行為,猜想行為的由來(跟那個酪梨壽司跟學校老師討論的方向類似)。這樣處理,看似曠日廢時,實則紮實,一次一次都處理到,就不用累積情緒,直到躉繳的那一天到來。。。
一次針對一個「行為」,先不評價(你XX、你就是YYY、你整天只會AABB)或壓制(打或罵),也不說後果(唐僧模式一啟動,小孩耳朵變大洞),而是描述行為本身,例如「我有注意到,你______(某個現象),是遇到什麼問題嗎?」,如此這番,與小孩開啟對話,如果他不太想講,那有可能是他怕被罵,稍一不慎就慘啦,還是少說為妙,這時,就是親子關係重建的好時機耶。
接著,針對行為背後的由來(就像酪梨壽司跟學校老師討論的方向),提出一些猜想,如果是小孩覺得「國字難」,那就是學習上的問題了,想辦法偵測小孩是哪邊卡住,哪個環節沒熟練,這麼一來,就進入猜想與嘗試的循環狀態,這就是教學問題,而不是要不要體罰的問題了。
因為,重點不是要不要體罰,而是,體罰之前,發生了什麼事。那個事情,怎麼面對怎麼處理,的確是很考驗,但是,如果有方法處理到,就不用體罰,不用躉繳,也不用當大戶啦!
也許你會問,那有什麼方法?對,往這方向設想就對了。
總之,問題不是要不要體罰,而是發生什麼事?那個事情要怎麼處理?這一步站穩,你就站在體罰的旁邊,多試幾次,就有機會把體罰從處理事情的選項中擠開了。
在這個世界上,帶小孩、教小孩的方法,如果硬要分,可以分成兩種,不是「要體罰」跟「不要體罰」,而是「體罰」跟「其他」,不管打這打那怎麼打的體罰,說穿了就是一種嘛,至於其他呢,有無限多種!
-----------------------------
歡迎您,一起來和我們共學,一起來練習理解自己和孩子
【最新免費講座】
✨2022/12/17 - 12/18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家庭教育實踐班
👉詳細簡章及資訊:https://reurl.cc/06ZY6l
👉有疑問專員為您服務,聯絡方式請見簡章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關注 #親子共學,一起成為兒權推手 https://lit.link/taoppeit

我想試試看



文、圖:李佳紜(桃園共學團領隊、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

五歲六個月的宥辰,最近開始迷上將影片內容實作的過程。

時不時會在要上下車的時候拍拍我說:「妳看!我的手指頭不見了!」我轉過頭去就會看到他很努力地把大拇指藏起來。每一次,不管我的狀態如何,就算很累很想趕快上車,還是會認真的回他:「真的耶!」

宥辰就會笑笑地把手指頭伸出來說:「其實我只是把它往下折而已啦!就是這樣子啊!是騙人的魔術啦!」

最近他看了兩部影片,分別是用叉子在海綿上烙印、用鑰匙在保麗龍上烙印;還有甜點教學的「奶酪棒」

這兩部影片他都是很堅持要我看,看完之後說:「我也想要試試看!」

烙印的影片,是在週四我晾完衣服,要出門代班共學之際。宥辰說他現在就想做。我看了看時間,其實有點來不及,但也不是不行,頂多就是改變中餐的計劃。

要拒絕孩子很容易,成人總是可以輕易就拿出成千上萬個理由來說服孩子放棄。

但孩子的好奇與主動嘗試的動力,也會在每次被拒絕的經驗中,一點一滴消逝了。

「好啊!」我說「但是我們家現在好像沒有保麗龍,海綿倒是有的。」

我們一起去三樓廁所拿了一個海綿。宥辰說還要一把鑰匙。

「但是我只有Imax的車鑰匙耶!我們家都是用遙控器,沒在用鑰匙的。還是⋯⋯」我正想提議的時候,宥辰就說:「那我們就用叉子吧!」

最後宥辰試了六次之後,發表了一些心得:

「每一次要印的時候都要烤過,第二次就只能印出來一點點」

「印下去的時候會冒出很臭的煙,把鼻說那個煙有毒」

「咦?所以你有給把鼻看過這個影片哦?」

「有啊!」

「你有跟把鼻說你想試試看嗎?」

「有啊,可是把鼻說那個煙有毒」

「那把鼻有跟你說有毒會發生什麼事嗎?」

「沒有餒!可是馬迷我跟妳說一件事,我覺得我們做太久了,要趕快出門了!不然共學的人會等我們等太久!」

「哦哦哦!對耶!謝謝你提醒我!」

開車出門後,宥辰說:「妳還記得我給妳看的那個奶酪棒嗎?」

「記得啊,我不是還叫你傳給我,我才知道要怎麼做。」

「我很想要做欸,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做奶酪棒啊?」

「嗯⋯⋯我想一下哦」我把接下來的行程安排都說了一輪後,問:「我還要先去買吉利丁⋯⋯ 這樣看來,明天下午我應該可以抽時間來做,我跟你約明天下午好嗎?」

「好哇!」

就這樣,到了下午約定的時間,宥辰興奮地一起準備器具、一起攪拌加材料。到了要倒入模具的步驟,他覺得太燙要我來做。

第一批用了冰棒模具,試了味道覺得可以再加一點糖。第二批追加糖的倒入巧克力模具。放到冷凍庫之後,我按了一小時的計時器,告訴宥辰:「我先上去工作哦,一個小時之後再叫我下來。」

「一個小時是多久?要看長的針還是短的針?」

「短的,你看它現在在哪裡?」

「在五跟六的中間。」

「好,那等它走到六跟七的中間的時候,你再叫我下來哦!」

等到宥辰上樓叫我的時候,計時器正好剩下十分鐘。我們倒出巧克力模具裡的奶酪棒,姊弟倆迫不及待地試吃。

吃了前面兩三顆,兩人紛紛喊著好好吃。到第四顆的時候,姵希先說:「我覺得沒有很好吃。」

宥辰吃到最後兩顆時,才說:「我也覺得不太好吃。」

於是我請他們先冰進冰箱。沒想到晚上竟然大受同住的阿姨好評!不但吃了小顆的,還吃了冰棒模的奶酪棒。

當阿姨一直說著好好吃的時候,宥辰在旁邊用冷靜並帶點老成的語氣說:「我覺得沒有很好吃。」

我說:「沒有做之前,我們也不會知道是什麼味道,總是要做了之後才知道嘛。」

陪伴孩子去嘗試,並且讓他從中得到自己的經驗,自主學習就在生活裡。

-----------------------------

歡迎你一起來,和孩子作伴在生活中學習❤️

【最新免費講座】

✨2022/12/17 - 12/18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家庭教育實踐班

👉詳細簡章及資訊:https://reurl.cc/06ZY6l

👉報名表:https://forms.gle/VM7CujxEa8bSffAZA

👉有疑問專員為您服務,聯絡方式請見簡章

#親職講座 #免費 #親子 #育兒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關注 #親子共學,一起成為兒權推手 https://lit.link/taoppeit

2022年12月8日 星期四

繪本以外更重要的事




圖文:郭珈君(台南假日共學團團員)

因為好奇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帶領繪本方式,加上有參與他們這次繪本選書「朱家故事」的討論,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很有趣,因此特別前往參加支援了這次共學繪本團的攝影紀錄。本來以為故事講完就結束....沒想到還有開會...很感謝詩淨有把我留了下來,一起深聊彼此的觀察與想法。
這場繪本因為孩子們踴躍發言互動,讓過程進行得非常流暢順利。但其實現場還是有兩個小插曲發生-(細節是討論時我才知道...當時幾乎都忙著拍照)

一、暖蛇孩子在那裡玩耍,發生很大聲的聲響。引起館員注意前來了解,希望大人協助溝通制止孩子行為。

二、現場參加活動的其中一戶家庭,兄妹之間發生衝突,哥哥情緒上來,生氣、哭泣,媽媽跟孩子提到要把孩子帶離現場。

主講IVY表示不需要擔心活動進行中孩子任何狀況會影響她,她不介意,夥伴也協助安撫那一戶媽媽及兄妹。

確實有了孩子之後,才看見、深入思考“大人眼中的秩序”,對孩子狀態的了解認識,是兩條平行線...當自己有了孩子,在陪伴過程中,大大顛覆了我對孩子過去的想像,過了兩歲、兩歲半之後,孩子的基本認知思維已相當接近一般成人,不過,他們的情緒控制,受限於大腦發展以及經驗不足等等原因,沒辦法像大人那樣做快速調節與決策。那麼用大人眼中的秩序強加孩子上時,一部分是孩子狀態不被理解,二是缺乏對他人、團體的觀察思考這個過程所累積的經驗。大人說什麼小孩就要遵行,簡化快速解決問題、排除所有衝突。

從親子共學團角度來說,他們推廣性平議題的繪本以外,最主要也是要為孩子撐出一個空間,一個找回與孩子們表意權的對話空間。正如同,特赦組織當天活動一樣,在屬於孩子的空間,希望她們能夠接觸喜愛這個空間環境,從讓他們沒有壓力、恐懼開始親近,進而了解。

活動過程,對孩子各種狀態的接納,是最基本的。當孩子得以被這個環境所接納,父母也才更有動力勇氣帶領孩子一起與這個環境做對話。這也是共學團夥伴需要共同協力促成這件事情。也是共學團在講繪本時,最想傳遞給家庭的支持力量,繪本講故事只是一個媒介。

這是我在故事結束的討論彼此對話中,咀嚼思考後的筆記。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2022/12/17~12/18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線上」家庭教育實踐班簡章

 



2022/12/17~12/18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線上」家庭教育實踐班簡章

迎接孩子成為家庭新成員的那一刻起,教養和教育就是我們避不開的課題。親職在這個社會裡卻漸漸成為束縛的枷鎖。育兒與自我的拉扯,或許讓我們都顯得疲憊不堪。

12月份的全國線上家庭教育實踐班,將突破區域的限制,集全台共學領隊夥伴的投入,一起協助媽媽爸爸:

如何從生活中的微妙點滴,去解構那些權力的不平等,實踐理想中平等、親密的親子關係。

如何在陪孩子成長的時光中,找回自己面對生活,不畏挑戰的勇氣。

有理念澄清討論,有育兒經驗分享,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




一、課程說明: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成立十多年來,已經在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台東等地紛紛開團,全台灣目前有超過1200個家庭,為了能夠提供給學齡前(0~5歲)的孩子更多理想的教養環境、與父母們切磋親子教養理念與觀摩練習的機會,每週風雨無阻地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玩樂與成長。

 

二、課程介紹:


12/17週六、12/18週日,兩個整天(10:00 ~ 16:00),基本有三堂線上,

第四堂會依據報名者的區域來確認當地親子共學團可能進行的形式,屆時通知。


◎ 第一堂:12/17(六)10:00~12:00

講師:黃婉茹

主題:如何「愛」小孩,不是「礙」小孩? -- 看懂教養的阻礙事


你/妳是否也曾ㄧ樣在育兒生活中感到孤軍奮戰?來自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各種專家、路人耳語指導⋯是否感到無所適從?應該怎麼辦?這堂課將與你ㄧ同看懂教養的阻礙,尋找打罵之外的可能,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


◎ 第二堂:12/17(六)14:00~16:00

講師:施婷文 
主題:撥開迷霧,走出自己的教養之路!


我們的教養方式受到社會與學校的哪些影響?我們要怎麼樣看懂這些影響?又要如何一層一層的剝除過去社會與教育所帶來的束縛?讓我們撥開教養迷霧,踏出一條自主選擇的教養之路。


◎ 第三堂:12/18(日)10:00~12:00

講師:吳秋瑾

主題:創造新教育 -- 綜合教養座談交流與討論


大腳小腳共學團是如何運作的?我們要如何練習與實踐呢?國小階段之後的教養要怎麼調整?這堂課將透過實際案例說明與分享,更清楚看見教育未來的版圖與方向。

 



◎ 第四堂:12/18(日)14:00~16:00

講師:由親子共學團領隊與助教群 一起主持與帶領

主題:等待、欣賞、陪伴、協助 -- 在共學中打造我的教養日常


共學實踐課,認識什麼是共學。

有相見歡、親子互動及自由討論時間。
上完所有的課程,在互動討論中一起拆解每個人的育兒焦慮,觀察自己、孩子及不同的家庭互動,一起體驗共學的理念與實踐並彼此學習、信任與支持。






三、講師介紹:

✭ 黃婉茹

現任: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理事

-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台東區召集人

-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台東)領隊


三個孩子的媽媽,曾任公關行銷主管,接觸親子共學後,開始練習將民主意識與教養結合。在與家人相互衝突、相互支持、也相互為師的路上,愛上成為父母的自學之路。目前在學齡前親子共學團擔任領隊,在台東暖暖蛇共學團自學,把帶孩子視為自己最喜歡的志業。



✭ 施婷文  

現任: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監事

-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高雄)領隊

投身親子共學八年間,陪著許多親子家庭在城市中大小公園走跳、出入各式公共場合,深刻體會兒童在台灣社會是一個「看不見」的存在。期盼透過共學中的各種練習及實作,讓大人對兒童人權有更多的認識及省思,進而落實家庭內的平等與尊重。



✭ 吳秋瑾

現任:

-   親子共學高雄暖暖蛇小學共學團 總召

-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高雄)領隊

-   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 常務理事

-   屏東縣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


曾經以為任職在外商公司行銷企劃專業工作是自己想要人生道路,十年前接觸共學團理念後人生信念大轉彎,帶著兩個兒子加入共學團後辭去工作,兩年後籌組高雄暖暖蛇小學共學團,實踐非學校實驗教育,更致力於推動兒童人權,打造友善兒少的新台灣社會。我相信:若只想照顧好自己的小孩,這個社會不會變,要一起把力量串連,未來我們才能有平等尊重進步的環境可以期待。

四、上課地點:

線上會議室

(會議室連結🔗將在課程前於社團中說明並測試。)



五、收費方式:

繳保證金1,000元,全勤退費,課程免費!

(全勤退費是兩天皆線上聽課,事後補課不列入全勤。)


☆基於「教育不是商品化」的理念,本課程沒有明訂「價格」。課程支出的所有費用,將於課程時透明公開,若您想支持這個課程,也歡迎一起分攤課程費用,包含講師費、工作人員費用...... 等。

 


六、招收對象:有名額限制(表單開放即可報名)

(1) 家中有0~5歲幼兒,有意加入全國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的父母優先。

(2) 對親子教養進修有興趣的父母。

(3) 關心教育的社會大眾

  


七、 報名方式:

⫸步驟一:課程保證金每戶1,000元,請匯款至以下帳號:

帳戶名:邱謹鈴

銀行代號:809(凱基銀行)

帳號:0006-25-3129160-1


⫸步驟二:手刀線上填寫 報名表

報名表連結:

https://forms.gle/VM7CujxEa8bSffAZA 





⫸步驟三:報名資料填寫完成,並收到主辦單位簡訊或臉書私訊回覆後,即為完成報名。


⫸特別說明:訊息中我們將邀請報名成功的家庭加入實踐班臉書社團,作為在課程期間一起共學、即時通知課程資訊的平台。收到簡訊後請務必要加入喔!



若仍有疑問請洽: 

陳玥妗
電話 : 0982251702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uehchin.chen




八、如何加入親子共學團:

全勤上課並完成作業後,始可加入共學團。因故缺課者可補聽錄影檔案繳交心得報告。

平、假日團名額依目前缺額補滿至25戶為止,額滿可排候補。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部落格:http://parentparticipatingeducation.blogspot.tw/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QinZiGongXueJiaoYuCuJinHui?locale=zh_TW 



--------------------------------------------------



【親子共學是什麼】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


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夫妻、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對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共學團的特色】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

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它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所。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 25 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雙親(或之一)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日期:

(1)平日團每週共學2天,三個月為一期,每個月原則8天。

(2)假日團每月共學2天(隔週週末為原則),三個月為一期,共6天。

◎共學時間:10:00PM~3:00PM 

◎領隊津貼:

平日共學每期三個月、每週兩天(週間),每月 3000元。

假日共學每期三個月、每月兩天(週末),每期三個月 4000元。

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我們不願意被定位為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我們比較希望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


◎父母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而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父母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父母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更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父母們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一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一小時以內,自然、安全、免費(或低收費),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參加者自行前往。若共學地點無大眾運輸供搭乘前往,也無交通工具(汽機車),可以跟其他家庭協調共乘。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https://reurl.cc/0DlQMA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2022/12/17~12/18 ✨ 大腳小腳台南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章

 


一、課程說明: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十年來,在台北、桃園、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台東、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地紛紛開團,全國目前約有超過1,200個家庭,每週風雨無阻的共學,期望可以提供給學齡前(0~5歲)的孩子,更多貼近自然,親近在地文化的教育環境,給父母們交流理念,切磋學習,陪孩子一起找回童年,勇敢學習與挑戰的機會。

迎接孩子成為家庭新成員的那一刻起,教養和教育就是我們避不開的課題。

社會對親職的過高期待,與對親職實現的承接的包容與接納還存在巨大的落差。

親職在生活中卻漸漸成為束縛的枷鎖。

育兒與自我的拉扯,或許讓在這座快速發展的島嶼上居住的我們疲憊不堪。

親子共學將協助你如何從生活中的微妙點滴去解構那些權力的不平等,實現理想中平等,親密的親子關係。如何在陪孩子成長的時光中,找回自己面對生活,不畏挑戰的勇氣。

有理念澄清討論,有育兒經驗分享,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二、課程介紹:

☆☆因應防疫需求特別說明☆☆

依據指揮中心最新宣布之防疫指引與原則,評估活動空間環境特性與防疫需求,並基於防疫工作人人有責,確實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12/17週六、12/18週日,兩個整天【10:00~16:00】,共四堂實體課程。


◎ 第一堂:12/17(六)10:00~12:00

講師:邱瓊儀

主題:如何「愛」小孩,不是「礙」小孩? -- 看懂教養的阻礙事

育兒生活中,你/妳是否也曾感到孤軍奮戰?來自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各種專家、路人耳語指導⋯是否感到無所適從?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怎麼辦?這堂課將與你ㄧ同看懂教養的阻礙,尋找打罵之外的可能,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


◎ 第二堂:12/17(六)14:00~16:00

講師:羅青真

主題:撥開迷霧,走出自己的教養之路!

我們的教養方式受到社會與學校的哪些影響?我們要怎麼樣看懂這些影響?又要如何一層一層的剝除過去社會與教育所帶來的束縛?讓我們撥開教養迷霧,踏出一條自主選擇的教養之路。


◎ 第三堂:12/18(日)10:00~12:00

講師:由台南親子共學團領隊與助教群 主持與帶領。

主題:等待、欣賞、陪伴、協助 -- 在共學中打造我的教養日常

共學實踐課,請帶孩子一起來試共學。

有相見歡、親子互動及自由討論時間。上完第一天的課程,在互動討論中一起拆解每個人的

育兒焦慮,觀察自己、孩子及不同的家庭互動,一起體驗共學的理念與實踐,並彼此學習、信任與支持。

◎ 第四堂:12/18(日)14:00~16:00

講師:陳冠娟

主題:創造新教育 -- 綜合教養座談交流與討論

聽了前面的課程,你經驗與思索了什麼?馬上想開始實踐,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幼兒共學之後,國小階段怎麼辦?我們和妳/你一起細細聊,和孩子共學迎向未來社會的能力。


三、上課地點:

台南市活動中心(地點:台南舊市區)


四、收費方式:

繳保證金1,000元,全勤退費,課程免費!

全勤退費是兩天課程全程參與,事後補課不列入全勤。

☆基於「教育不是商品化」的理念,本課程沒有明訂「價格」,課程支出的所有費用,將於課程時透明公開,請依個人學習經驗與使用者付費原則,歡迎樂捐支持我們持續舉辦課程!

五、招收對象:限50戶家庭(額滿截止)

(1) 家中有0~5歲幼兒,有意加入全國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的父母優先。

(2) 對親子教養進修有興趣的父母。

(3) 關心教育的社會大眾 

五、 報名方式:

⫸步驟一:課程保證金每戶1000元,請先匯款至以下帳號:

帳戶名:邱瓊儀

樂天銀行(826)

帳號:0081201000902146

⫸步驟二:手刀線上填寫 報名表

報名表連結:

https://forms.gle/rpVTXN2uYGt1Cxq27

⫸步驟三:報名資料填寫完成煩請直接加聯絡人Chiung Yi Chiu 臉書好友,並傳訊「欲報名12/17-18實踐班,已填表及匯款」。

⫸步驟四:待工作人員確認已匯款,會邀請加入臉書私密社團「2022/12/17-18大腳小腳台南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若遲未接獲連繫,煩請主動與聯絡人接洽!)

特別說明:加入實踐班臉書社團,是作為在課程期間一起共學、即時通知課程資訊的平台,所以加入社團後,才算完成報名唷!

若仍有疑問請洽:

Ivy Chiu

電話 : 0986-919-977


七、如何加入親子共學團:

全勤上課並完成作業後,始可加入共學團。因故缺課者可補聽錄影檔案繳交心得報告。

平、假日團名額依目前缺額補滿至25戶為止,額滿可排候補。

======================

【親子共學是什麼?】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部落格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臉書專頁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

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夫妻、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對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共學團的特色】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

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它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所。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 25 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雙親(或之一)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日期:

(1)平日團每週共學2天,三個月為一期,每個月原則8天。

(2)假日團每月共學2天(隔週週末為原則),三個月為一期,共6天。


◎共學時間:

每次共 5 小時。例如:AM11:00~PM4:00。

★ 各區各團實際共學時間會依據每一團狀況而有不同,也會因為冬夏季節而有調整★

★ 以各團領隊公告為主★

◎領隊津貼:

平日共學每期三個月、每週兩天(週間),每月 3000元。

假日共學每期三個月、每月兩天(週末),每期三個月 4000元。

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我們不願意被定位為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我們比較希望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

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

◎父母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而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父母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父母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更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父母們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一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一小時以內,自然、安全、免費(或低收費),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參加者自行前往。若共學地點無大眾運輸供搭乘前往,也無交通工具(汽機車),可以跟其他家庭協調共乘。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https://reurl.cc/0DlQ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