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同志教育守護性別平權,性別平權保障兒童人權》記者會發言稿




針對日前教育部選列《國王與國王》繪本為小學推動新生閱讀推廣計畫的選書之一,因而遭受部分家長團體抗議,認為繪本中偷渡了同志議題,將造成學童的「混淆」一事,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與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鄭南榕基金會共同發起《同志教育守護性別平權,性別平權保障兒童人權》記者會,現場有超過三十戶親子家庭出席,他們幾乎都是異性戀家庭。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認為,我們應該提供給孩子開放的教育,多元的教育,思辨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能承擔的個體,而不是限制他,管制他的資訊來源,這些只是運用權勢的不對等矇騙孩子,終究孩子還是會想找尋自己。


現場這些參與親子共學團以及暖暖蛇國中小自學共學團,支持開放教育,多元教育的家長,還有他們的孩子,儘管他們的孩子不是在一般國小就讀,而是在自學,但是當一本繪本被圖書館下架,後貼上莫名又加重歧視的警語,兒童的閱讀權就被侵犯了,兒童自己閱讀跟有親子共讀或教師導讀,差別是什麼?差別就是有些大人希望有機會清除孩子腦子裡被大人視為有毒的念頭,自以為是的矯正孩子。

現場出席的孩子讀了繪本,也在父母陪同下一起討論事件的報導,他們踴躍的出席記者會,對這個和他們切身相關的議題表達做為兒童的看法。以下是他們的話與整場記者會的新聞稿。

簡同學(小六):

想跟擔心的爸爸媽媽說,雖然無法接受同性戀,但是那也是你們自己孩子的幸福,我相信你們也不會想自己的孩子不幸福吧,所以我希望您讓他們去追求自己的愛情,無論是同性戀,雙性戀,希望您們都可以支持自己的孩子。

何同學(小五):

我覺得女生可以喜歡女生,男生可以喜歡男生,男生也可以喜歡女生,女生也可以喜歡男生,為什麼我覺得這樣子可以:因為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可以愛每個人的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如果我看這本書之前我有喜歡的人,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還是喜歡他,所以我也沒有變成同性戀。

何同學(七年級):

有一些人覺得這本書會教壞小孩,覺得會讓小孩變成同性戀,但是我覺得不會,如果有的話應該是小孩本來就是同性戀,不可能看一本書就學會,不然每個人都是天才了,只要看一本書就學會所有東西。

以下是來自新竹及苗栗的孩子:

米寶(七年級):如果看了國王與國王變成同性戀,那同理,看公主與王子一樣能變回異性戀。

妍(小五):小孩也不會因為一本書而影響本來喜歡女生或男生的想法。

螃蟹湯圓(小五):同性戀不是用教的,同性戀是天生的。

毛肚(小三):同性結婚我覺得沒有錯啊,小孩喜歡誰是他們的自由。

轉妹(小三):沒有人可以決定小孩是不是同性戀(人人生而平等)

以下是來自高雄的孩子:

問:假設講同性戀的書真的都被下架了,假設這些書不存在這個世界上,妳覺得會帶來什麼影響?

Roro(小五):比如說一個女生好了,她可能從小就是認為男生就是要跟女生在一起、女生就是要跟男生在一起,她如果喜歡女生,她就會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那些喜歡同性的小孩就會非常傷心、孤單寂寞而死。

《同志教育守護性別平權,性別平權保障兒童人權!》

新聞稿

日前教育部選列《國王與國王》繪本為小學推動新生閱讀推廣計畫的選書之一,因而遭受部分家長團體抗議,認為繪本中偷渡了同志議題,將造成學童的「混淆」,不只施壓市立圖書館下架此書,甚至要求「國中小校園LGBT教育零檢出」,企圖在教育上排除、忽視這些人的存在。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今日(15)日邀集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台灣人權促進會、鄭南榕基金會、異性戀家長與小孩、跨性別者、社工人員與心理師出席「同志教育守護性別平權,性別平權保障兒童人權」記者會,而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彩虹大平台、同志諮詢熱線,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中同志遊行聯盟等長期關心性別、人權、兒童人權與言論自由的團體也一起在群賢樓前聲援,呼籲教育部秉持多元價值初衷,加強對教育人員以及家長的性平與兒童人權意識宣導,持續對LGBT教育的支持,呼籲社會正視孩子應有性別認同與性傾向探索的空間。

關於小一孩子接觸同志教育繪本是否造成混淆,主持人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黨召集人張淑惠表示,確實,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讀了繪本,故事中出現跟他現實生活中男生愛女生不同的情節,他有可能多想一點:「那我是喜歡男生還是女生?」但是,這是「混淆」還是「不斷對自己提問的思考起點?自我認識的起點?」做為父母,當五六歲的孩子指著架上國王與國王或類似同志教育繪本,是否我們要說「這本你不能看」?如此展現家長權威及弱化兒童的回應,是我們期待的教育嗎?我們應該提供給孩子開放的教育,多元的教育,鼓勵思辨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能承擔的個體,而不是限制他,管制他的資訊來源,這些只是運用權勢的不對等矇騙孩子,終究孩子還是會想找尋自己。張淑惠接著表示,同婚法案過了,會有愈來愈多的同志家庭,他們會有孩子,異性戀家庭裡也可能出現同志傾向的孩子,台灣對於性別平等的意涵,除了男女兩性平等之外,更廣泛的涵蓋不同性別、性取向、性別認同、性別氣質以及LGBT權利等多元性別者的性別平等,孩子應該擁有在性別認同與性傾向探索的開放與多元權利,如此才能照顧全部的孩子。

勵馨基金會多重歧視性別暴力防治中心督導陳鶴勳表示,校園中的多元性別兒少時常因就學環境性別不友善,而遭受性別歧視、性霸凌、性騷擾的傷害,呼籲校園應採取積極作為,如加強對師長之性別平等教育訓練等,建立多元性別敏感度,落實性別平等教育,重視校園性霸凌議題,而尊重差異、消弭性別歧視是性別平等教育法最重要的內涵,學校應要積極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法,不應只聽信少數極端意見就收回繪本或加上警示標語,地方教育局處更應負起監督責任。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認為,台權會和今天許多一起聲援的夥伴團體,就像這些童話故事主人翁的朋友、貴人、幫手,勇敢站出來面對這些惡意的反同團體。根據各個已經具有國內法效力的國際人權公約,不管是兩公約、CEDAW公約、CRC和CRPD、以及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沒有一個公約不重視消除歧視與性別平等,尤其是兒童權利公約,台權會呼籲政府,必須堅守落實人權公約與性平政策的立場,站在孩子這一邊,對抗這些惡意,讓孩子有機會選擇幸福快樂的日子。

中山大學吳同學認為,性平教育一直是霸凌防治重要的一環,跨性別女性的她,自幼經歷過許多暴力或衝突事件,但她不想妖魔化這些參與性霸凌、性騷擾的同學,這些衝突並非簡單的加害與受害關係,當年大家都缺乏獲得資源與正確知識的管道。在這些衝突中,幾乎所有孩子都是受害者,被認為是「加害者」的孩子也是需要資源的。唯有互相理解,才能不讓孩子習得「殘酷文化」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或行為人,或者兩種身分兼具的人。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表示,她是一個同志媽媽,有兩個孩子在學校讀書。在大學時期就跟自己的母親出櫃,在還沒有性平教育與同志教育的年代,母親認為她不正常,也自責自己教育失職,而她更對自己的性傾向感到罪惡,生命裡有十餘年的時間,都努力要隱藏自己真實的樣子。她表示,她的孩子從小就知道同志,更因為自身的故事,而多理解一個同志的生命,這會讓他們學到「愛與尊重」而不是「模仿或變成某個樣子」。做為一個同志媽媽,她呼籲地方教育行政機關及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堅持多元開放的教育理念,請不要因少數家長抗議就背棄性平教育的專業與理念。讓多元性別、甚至是來自同志家庭的孩子們有正向且肯定的情感認同,幫助我們的孩子看見人、家庭與社會多元的樣貌,才是尊重的基礎!

臨床心理師宋鈺宸認為,在臨床心理師的工作場域中,會接觸到因為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處在社會上的少數,不被理解、不被認同,甚至被認為有病,隨之而來的排擠、霸凌,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困擾。在反同團體說「零檢出」的用語時,其實就是認為是不好的才需要零檢出。除病化已經過了47年,我們仍然將這些少數性傾向或與性別認同的人,推入污名化的深淵。我們不會因為一本書而讓孩子「變成」同性戀,但我們因為一本書而讓我們的社會多一份理解、愛、與尊重,並且在這個社會當中,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自己。

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凃之堯認為,在擁有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最珍貴的是尊重不同的立場,然而,以「歧視」和「偏見」去批評一本傳遞性別平等價值的繪本,是對言論自由的侵害。此外,政府教育單位因部分家長的恐懼,不去建立溝通交流的平台,反而直接動作而否定性平教育的重要性,也否定了台灣社會多年累積並深耕多元價值的資產,如此消極的作為,並非人民所期待。期待社會各界,能藉此多加反省,莫以言論自由侵害言論自由。

陳雅君家長表示,她是一位來自苗栗的自學生家長,雖然孩子的學習並非在學校,但因為孩子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長大後會接觸到社會中的各種人,這個社會愈包容愈尊重各種樣貌的人,孩子就會愈自在。她說,她的孩子現在八歲,從小就參加彩虹遊行,認識同志,對孩子來說,他們就是這個社會中的一份子,和正常人沒有差別,國王和國王這一本繪本,也和書櫃裏的每一本繪本一樣,沒有差別,都可以讓他認識社會中的各種樣貌。

何爸爸有兩個男孩,分別是小六跟國一,今天也都出席記者會發言。何爸爸表示,平常是他帶著小孩長大的,孩子有什麼想法都會跟他討論,而小孩獨立的個體,對他們的任何決定表示尊重,如果他們決定想要同性的伴侶,也許他們會覺得很辛苦,但是這是他們的決定,就必須去試著承擔。

我們有以下四點呼籲:

1、支持教育部對多元價值的堅持,但從此事件看來,教育部應多加強對教育人員以及家長的性平與兒童人權意識宣導,持續對LGBT教育的工作。

2、要求行政院應將此類事件進行統計與分析,並研討出因應的政策,以防止再度發生此類傷害性別弱勢族群且構成對學童反教育的事件。

3、請各公部門公務及相關行政人員定期加強性別教育,避免因民眾個別的宗教信仰與意識形態而將既定的重要政策與價值遭到扭曲。

4、建議教育部能針對下架及回收繪本的縣市,利用媒體或平面廣告,加強宣導,尊重多元性別的決心,以彌補因此事件造成的傷害。

發起團體(出席發言):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台灣人權促進會、鄭南榕基金會

聲援團體: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中同志遊行聯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