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1月3日 星期五

妳有機會「不平凡」

圖、文: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 、鷺江國小教師 翁麗淑



新的一年我想寫給我的孩子和學生一篇勵志文。 許願:我希望我可以教出有勇氣的孩子!!
妳有機會不一樣!

這件事應該是發生在四年前,我帶社會課(也不太確定,有點模糊),有個班,班上霸凌的味道一直很濃厚,有個全班都討厭的女孩A,雖然每週只有3堂課,但每次都可以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對A各種有理由沒理由的針對,當然,每次小孩都說得出理由,「她髒得要死」「是她隨便碰我」「是她太白目」「她明知道大家都討厭她還這樣....」

我其實不知道該怎麼辦,一節課無法跟學生們說太多,也建立不了太深厚的信任。上幾堂後,我決定重排座位,想藉由座位洗牌讓這位女孩有一點轉機,但排好座位之後,抽到A旁邊的女生B非常不高興的把自己的桌子拉離A 非常遠,我希望她排成原來的樣子,B毫不掩飾的說「她那麼髒,會把我弄髒。」
我當時問她:「在哪裡? 她哪裡弄髒了妳?」
B帶著憤怒白著眼,不理我。
我說:「好,如果她有弄髒妳,再跟我說,我就會同意妳離她遠遠的。」
B更怒了,「我就是不要。為什麼我那麼倒楣?妳為什麼不叫別人跟她坐?為什麼是我?我就是不要!」
我很冷靜地說:「妳知道這是霸凌嗎?」
B更火大了,幾乎要哭了,大聲的說:「霸凌?妳說我霸凌?」
我跟她說:「不是只有妳,班上很多人都是。 但是,本來妳有機會不同。」
B憤怒的摔課本,將桌子往A靠近一點點.....

下課時,一群女孩圍著B在安慰她,我聽到B跟他們怒吼:「霸凌,說我霸凌!如果我叫其他人不要理她,那才叫霸凌,我自己不可以有我的情緒嗎? 我自己討厭她離她遠一點,這樣不行嗎?這樣說我霸凌!」
從B的口條中可以想見,這應該是個聰明伶俐且人緣不錯的女孩,我走過去溫柔地跟她說:「我想再說一次,不只妳,幾乎全班都是,不用妳叫別人不理她,大家都已經對她惡意了。但妳本來有機會不一樣。」
B:「我怎麼那麼倒楣!! 她為什麼不檢討自己!」然後轉頭走了。

    後來B女的母親透過導師聯繫到我,可以想見,B非常憤恨不平我對她霸凌的指控,所以想請母親來討公道,但這位媽媽非常明理,一開始她也是跟班上其他孩子一樣說著A女各種不對的地方,我聽完後,跟她說,我相信,A女有很多缺點,但同樣的缺點若是發生在其他孩子身上,大家的反應都是這樣嗎?!不,我相信這個大家都很明顯可以反省到。其次,我為什麼一直說「B有機會不同」,全班對A的狀況B完全知道,今天A來坐在旁邊,妳是可以有機會給她一點點溫暖的,不用太多,只要像跟其他同學坐旁邊一樣,在她身邊,不特別嫌棄,不跟其他人一樣起哄....就夠了。但我也誠實的跟這位媽媽說:「但我知道,這樣的要求其實是高的。只是我身為老師,我有義務要讓孩子知道,她有機會不一樣的。」
    媽媽說她懂了,她會跟孩子再談談,我很高興媽媽理解,但我知道要改變其實還要花一點力氣。


「反抗」如何成為「主體性」的重要元素?

上週末,親子共學在大稻埕辦一個關於「主體性」的展覽,剛好有機會跟大家談到「不作為」作為一種抵抗的方式,其實是要耗費極大極大的力氣,以這張照片為例會很清楚。

圖片取自每日頭條


當所有人都舉起了手,你要花多少力氣才能把自己的手壓下來?! 事實上,在奧古斯特·蘭德梅賽(畫面中這位不舉手的人)的一生中可能並不知道他當時花的力氣會被看見,他微小而巨大的抵抗在這張照片公開後,讓我們有機會跟孩子們說「僅僅用『不作為』作為反抗的一種,就夠不平凡了!」而我們要追求的,並不是「不平凡」這種模糊的價值,而是「主體性」,不為誰,也不為了成為什麼,只是為了自己,生而為人的「主體性」,偏偏這個因為「反抗」造就的「主體性」讓生命很不平凡。(為什麼這叫「不平凡」? 這張照片剛好可以說明,其他的絕大多數都舉起了手,不會有人說他們錯了,當時的情勢很難,只能說他們就是平凡,或者說「平庸」)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遭逢這樣的時刻,這是我跟女孩B說的「妳本來有機會不一樣」。我們在大部分的時候可能都是平凡眾生,但在某一些艱難的時刻,妳被揀選了,透過清明的思考與判斷,妳有機會在這個時刻選擇跟其他人不一樣的行動。(老實說,這樣的時刻其實不少,但妳能意識到還能有所反抗,可能不是太多。不簡單的此刻需要的不僅是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要有足夠的勇氣與力量,好啦,不瞞你說,很多時候我也一樣軟弱,但我期許自己可以越來越強大...)

好,有些人根本不削這種「不平凡」,事實上那位不舉手的蘭德梅賽在生時並沒有太好的下場,如果妳/你在看了這些「不平凡」的時刻,並沒有太多反應,依舊覺得我當個平凡人就好,跟其他人一樣,舉手、說嘲諷的話、嫌那個討厭的人很髒.....下面的文可以不必看下去(因為也沒用),不過我還是會希望你能多想一點點,當時如果像蘭德梅賽這樣的人多一點,可能納粹的暴行可以少許多,是的,雖說事情演變成這樣也不能怪那些平庸的人,但要說那是「共犯」應該也不為過。但希望你不要阻止你的小孩看下去。

究竟要怎麼讓自己同時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又有足夠的勇氣和抵抗的力量?我認為,「勇氣」可以當第一個擁有的,在擁有勇氣之後,你通常也能慢慢培養起獨立思考和抵抗的力量。這樣講好空泛啊,不如說,其實獨立思考與抵抗的力量都是「勇氣」的體現,但「勇氣」怎麼培養啊?!單純看勇氣的養成似乎就簡單多了---能自己作決定、能認錯、能抵抗各種誘惑、能在軟弱之後承認自己的軟弱並思考下一次可以怎麼做....而培養有勇氣的孩子需要給足夠的空間,讓他在決定之後自己承擔,在犯錯之後自己反省,在耽溺之後思考不同的可能,決定下一次可以怎麼做.....重點是,請大人克制自己的焦慮,把孩子當一個重要的主體,少一些辱罵和責備,多一些同理與陪伴,也多想想自己那些軟弱的時刻是怎麼過來,或過不來的,然後這些陪伴會有機會化成孩子對抗的力量。

我並不是要寫反霸凌的文章(不小心有一點這樣的味道,所以重申,不是!)我想說的是「主體性」,一個有主體性的孩子,不可能加入霸凌的行列,一個團體如果夠多有主體性的孩子,霸凌幾乎不會產生。甚至,應該說,不管是學校或國家,可怕的暴行很難發生!喔,但不是為了那些,我期望的是,你!有機會強大,成為你真正想要成為的你!事實上這件事我也還在努力,每次看到有人那麼勇敢那麼毫無畏懼的成為他自己,抵抗各種威權與操弄,對自己價值的追求義無反顧,我就充滿羨慕!

我想跟妳/你說,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沒機會找到可以陪我的大人,但現在我可以,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
【延伸閱讀】

2013/11/14  翁麗淑,罪與罰之間
2018/07/10 【捍衛教學自主,驅逐威權惡靈】–「基層國小教師鄭南榕紀念館校外教學事件始末」記者會
2019/12/19  重新誕生自己--找回你我的主體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