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溫柔教養為何沒有用?這或許是原因】

                                                        圖文:Giovanna Jo

最近一些共學的媽媽們遇上了一些與孩子溝通的困境,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即使我努力好好的跟孩子溝通了,孩子卻還是不肯聽,怎麼辦?」就在苦惱著該如何協助父母的時候,Janet 的這篇文章出現了!真是我的救星!趕快來看看,Janet 怎麼說。

原文出處
http://www.janetlansbury.com/2012/10/if-gentle-discipline-isnt-working-this-might-be-the-reason/

【譯文開始】

如果你決定採用不打不罵,不處罰的教養方式來引導你的孩子,請容我向你致敬,尤其是那些自己經歷過打罵處罰教育,卻試圖改變,尋找一個更好教養的方法的父母!(*許多參加共學的父母正是如此,了不起啊!)



不用處罰的方式來為孩子設定界線(規矩)是有效的。事實上,這樣的教養方式效果非常的良好,以至於你所需要設定的界線(規則)會越來越少,尤其是在孩子過了幼年時期(5歲)之後。許多讀者寄信給我,告訴我許多大家所經歷的正面成效,真的很讓人振奮,而且這些成效通常都是立即可見的。

我也聽過許多沒有成功的例子,這些父母也相信自己是用溫柔的教養方式在引導孩子。這些父母會說,孩子的行為剛開始可能只是輕微的試探著父母的底限,但是到後來卻變本加厲、越有破壞性、越來越挑釁,或者越是故意。我聽過需求很多的五歲小孩會故意去傷害他們的同儕朋友,有些小孩則是看起來很脆弱(怯懦)或是經常生氣。

父母會懷疑:即使我以尊重,不處罰的方式在引導協助孩子,為甚麼我的孩子還是這樣子?

我在重讀部落客 Suchada Eickemeyer 的文章:「繼「我愛你」之後,教養價值第二高的句子」之後,突然有點想通了。這位部落客所稱的教養價值第二高的句子是:「我不會讓你做...他說:『這個句子幫助我成為一個我想要成為的教養者:我在負責掌控,但不是控制;溫柔,但又堅定;誠實;清楚;而且直接。』

譯註:我自己是一直到29歲,到了英國,才從別人的身上學到「溫柔又堅定」的說話方式。這個真的很需要練習。

關於溫柔,不處罰的教養方式,大家似乎有一個迷思,好像這樣的教養方式就意味著避免和孩子正面起衝突,而不是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回應,一個簡單,與教養者進行連結的回應。拿孩子打狗做為例子好了,適當的教養應該是:先在孩子身邊蹲下來,和孩子面對面,看著孩子的眼睛,平靜地說:「我不會讓你打那隻狗。那樣會傷害狗。」請注意這一句話前面的那幾個肢體動作!),同時握著孩子的手,或者擋住孩子打的動作。

譯註:個人覺得大人用身體或手擋住孩子攻擊的動作是比較恰當的(可能的話)。因為握著孩子的手,一個不小心,很可能會變成「抓」,尤其是媽媽在緊張的時候,抓這個動作,很容易就會太大力,對孩子來說,可是一點也不溫柔,他也會感受到媽媽的情緒,這時候無論你的口氣多「平靜」多「溫柔」,孩子還是很清楚知道你是「表裡不一」的。孩子一旦覺得不被接納,反而容易出現反抗的情緒


我的直覺是,許多父母把這個問題過度複雜化了(*作者 Janet 可能認為這是很單純的一件事),或許是因為這幾個詞常在教養上被提到,而產生了一些誤解,像是「連結」、「不被滿足的需求」,以及「玩鬧/愛玩」。

連結

是的,教養要成功,孩子需要感受到和教養者之間的連結。但是要怎麼與孩子進行連結呢?當我聽到「連結」這個詞時,我的腦海中自然浮現出擁抱,歡笑,和一起在草地上奔跑等畫面,而不是「不行」,或者孩子可能會因此生氣。在為孩子設定界線(規則)的過程中,與孩子進行連結看起來既不溫暖,也不模糊,但這是絕對必要的。

以下是兩個與孩子產生連結最重要的方法:

1. 直接對孩子說話


一般在教養討論中,往往會建議在設定界線(規則)時使用一些可以技巧性避免直接與孩子正面衝突的文字,並且在我們需要與孩子進行連結的時候,讓孩子與自己疏離。這類的範例通常是以第三人稱來進行的,像是:「這樣...不可以喔」,「媽媽不喜歡你做... 」,或者是「小貝不可以做... 」。接著就是一些哲學性的語句,像是:「臉不是用來打的」,「馬路不是用來跑來跑去的」,「朋友不是用來咬的」。要不然就是請出偉大的「我們」:「我們不會把食物拿來丟」(這時候我們有覺知力的孩子心裡想的是:「嗯,是我們當中有些人不會」)。

我個人甚至覺得像「親愛的(寶貝),不要打那隻狗。」這樣的說法都不太恰當。這種親密關係用語在這種時候聽起來感覺有些虛假,甚至有那種高高在上,賜予恩典的感覺,尤其是如果大人明明就動怒了,卻還要裝出平靜跟慈愛的樣子,那就更不對勁了。

我不會讓你做...」(或者「我不能讓你做...」或者「我不想要你做... 」)可以立即把兩個人(*「你」跟「孩子」)連結在一起,同時釐清雙方的期望。這樣的連結是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最最需要的。孩子們需要(也值得)得到一個尊重又直接的答案。在那之後我們還是可以一起在草地上奔跑。

2. 表示理解與同情

在我們設定界線時,孩子需要知道他們的觀點(角度)和感受是被理解的。通常最好的做法是先設定界線(「我不會讓你」),之後再進行同理。而「同理」,意味著瞭解與支持,不是和船一起沉下去。換句話說,請以口語來重述孩子之前的行為(「你剛剛因為不能再多吃一個餅乾而生氣了。」或是「剛剛因為我忙著跟奶奶說話,而你為了要取得我的注意力,所以才把食物丟在地上。」)。但請不要因為孩子因為你在設定界線所產生的情緒反應而生氣,或沮喪。那種程度的連結,對孩子,對大人都沒有好處。這樣的情緒反應只會讓我們感到疲累,也阻礙了我們的思考,反而讓有效的引導更加不可能發生。孩子的情緒的狀態下所需要的是「強大且安定的錨」。

不被滿足的需求

到了18個月大的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經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多數我們不希望他們做的事情了。那麼,他們為甚麼還是要做呢?可能的原因很多,但在孩子出現不當行為當下,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去滿足他當下的需求,之後再去找出他行為背後的原因。如果我們只是急著要找出孩子不當行為的原因,而對於堅定地設下界線出現了遲疑,我們所傳遞給孩子的就是支吾其詞,模糊不清,不得要領的訊息,而非孩子真正需要的協助。

孩子大部分行為的背後的需求,往往只是大人的關注,一開始都是一種非常特定的需求一種溫柔又堅定的認同,認同自己的行為,並且確認大人對他的期待。

愛玩

任何一個認識我的人都會告訴你,我是一個有點傻氣,愛玩鬧的大人與家長。當我確認自己能夠掌握狀況時,我喜愛和孩子之間真誠的,自然的玩鬧與開玩笑。玩鬧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如果我們有「感受到」那個好玩之處,它可以幫助我們在整理玩具,或是刷牙的時候,鼓勵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合作。但是我並不鼓勵在設定界線時,把玩鬧拿來取代(或是交叉使用)孩子所需要與教養者建立的連結,真誠,與明確的回應。

我也覺得建議父母用玩鬧的方式來教養,會讓父母親感覺到一種需要隨時讓孩子開心的壓力,大多數的人如果認為這樣是健康的,或者這是通往真正幸福快樂的途徑,就會想要努力去做到。然而,永遠保持笑容不是真實的生活,也不是一種真正的關係。我們的孩子很清楚知道這一點,而他們也值得得到真實的生活與一段真正的關係。

【譯文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