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思考別人的思考

 圖、文:劉書婷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_北區) 

 

今天共學,我問:如何思考別人的思考(我想與別人的思考對話)。

過往常常覺得自己與他人的對話停在表面(現象)居多,沒有進到核心。

我想像的,有點像是這樣的樹。

 


人的思想會影響他怎麼看一件事,所以有些人覺得A不是問題有些人覺得是;有些人覺得B是這樣這樣有些人覺得是那樣那樣思想是一個樹幹,延伸出的樹枝是各個事件ABCDE。我覺得自己光是停在樹枝是不夠的,樹枝永遠都會在冒出無數個頭。但每個樹枝其實都源自於一個中心,我想試著從別人的樹枝看見中心。

夥伴捲曾經提問過,她發現孩子會把V視為A的顛倒,這到底要不要糾正?那天我提了這個例子。我說我如果只是停在回覆要不要糾正(事件本身)就太沒意義了,因為這個問題的背後一定有一個頭才是可以更去討論的(比如夥伴捲是否有其他的擔心?或是對學習有其他焦慮?),於是領隊江平請大家來分享一種回覆。

夥伴蚊子說,她會告訴對方她自己的想法或是擴充。怎麼擴充呢?大概是一起找看看還有什麼是像AV的符號。我後來說我覺得這還是被我歸類在停在表象呀,可能擴充了葉子或一戳枝椏,但還是沒進到問題後面的思考?

回到家我又往下想,樹幹下的根是什麼?人的思考又源自於哪裡?我猜有信念、有自身過往的經驗、有社會框架等。

咦!經驗!最近再試著看一次黃武雄老師寫的『童年與解放,有句話我特別特別有啟發-「教育是擴充經驗」。

再回頭對照夥伴蚊子說的話,我忽然又有不同想法了。擴充表面上是在事件本身,但每個事件其實都會成為人的經驗,於是落葉回歸土壤又成了根和樹幹的養份,生生不息。

======================

【近期活動】


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跟方針,可就近報名參加我們在各地舉辦的說明會(家庭教育實踐班),最近場次如下,邀請您,一起來做個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大人:
4/24-25 桃園場 https://reurl.cc/dVl9vk
5/01-02 台中場 https://reurl.cc/NX1Mqk



5/15-16 台北場 https://reurl.cc/AgKkrY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